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乡土文化因子

2019-12-04 07:39杨丽平
读天下 2019年36期
关键词:实践意义乡土文化小学语文

摘 要:“乡土”是一个多维度不断发展的概念。对于中国学生而言,语文课程不仅仅是学习母语的语言规律还是一门具有深厚人文底蕴的学科,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重要作用。乡土文化因子在语文教育起到了重要的价值取向作用,应该引起教师的关注。

关键词:小学语文;乡土文化;实践意义

乡土文化形态大致具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现实的乡土文化空间;二是文学的乡土文化形态。语文教育的主题应該体现多元文化的内容,乡土文化作为民间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承担着连接乡土中国文化传统与飞速发展的城市文化的重要责任。因此,在小学语文教育关注乡土文化因子具有实践意义。

一、 乡土文化的育人价值

“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石”,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对中国的乡土民间有这样的认识。这一定义充分展示了“乡土”这一概念在中国社会结构中的重要性。潘筑清认为“乡土文化是指乡村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发展过程中自主生成,使用和传递的知识体系,是一代乡土人积淀下来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一总和的内容包罗万象,包括方言、风俗民情、自然风貌、传说故事等等。中国乡土文化的丰富性和唯一性决定了其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乡土文化的了解可以丰富学生知识储备类型,加强多元文化认知。在传统社会中,儿童教育的启蒙往往来源于乡土文化,如儿歌、童谣、神话故事、民间故事等。现代教育已经具有明显的城市化倾向,学生了解乡土文化是对中国多元文化形态的认可与传承;乡土文化赖以生存的土壤乡土中国具有“温馨、质朴、生动、多彩”的文化氛围,这样的文化氛围有助于学生德育工作的补充,通过对乡土文化的审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对乡土文化的淡化乃至歧视倾向。

二、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乡土文化因子

本研究选取了小学语文教材(人教版)作为研究对象,该教材也是作者亲身实践在教学工作中使用的。一年级至六年一共十二册教材共计314篇课文组成。在整套教材中,涉及乡土文化的课文总数较多,教材内容实现了城市化倾向与乡土化倾向的基本平衡。乡土文化因子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呈现出如下特点:

选文因子覆盖广,乡土知识的多样性引入。乡土知识的习得是乡土文化教育的主要途径。IIIRR(1996)将乡土知识的覆盖面归纳为:信息(比如指示植物所表现出来的信息等)、实践和技术(如植物种子的储存方法)、工具(如农作物种植和收割的工具等)、材料(建筑及制作工艺用的材料等)、生物资源、人力资源(乡土专家,如木匠与艺匠),教育(如师徒制度)、交流沟通(传说故事、碑文、民间媒介媒体等)。通过对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分析发现,教材选文因子具有丰富性,选文中乡土知识的覆盖面较广,比如二年级上册出现了《我要的是葫芦》《曹冲称象》《大禹治水》《寒号鸟》《坐井观天》《狐假虎威》共五篇同样以对民间故事的诉说体现乡村交流与沟通的课文,表现实践和技术因子的课文《田家四季歌》以及表现信息因子的《植物妈妈有办法》。全册一共包含课文25篇,包含乡土文化因子的课文共计9篇,占比36%。体现了教材编撰者对乡土文化引入的重视也包含了寄希望于少年儿童传承乡土文化的拳拳之心。尽管如此,在上述研究成果中还是可以发现一些问题。九篇课文中,有七篇都是民间传说故事,所占比重最大,包含信息因子和实践技术因子各占一篇,各占4%,其他为零。可见在对乡土文化的输入中,存在发展不均衡情况,对民间故事的倾向性明显,其原因是通过民间故事可以归纳提炼出做人做事的道理以便对学生实行思想引导和品德教育。

通过对教材的研究,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教材在不同阶段呈现出对乡土文化因子的侧重点有较大差异。在六年级下册的课文中,包含乡土文化因子的课文数量总数降到了3篇,全册包含课文21篇,所占比例仅为14.29,其中《桃花心木》属于信息类,《藏戏》属于人力资源类,《各具特色的民居》属于材料类。较之前面的范例,因子的类型发生了改变,增加了材料类,但交流与沟通类如民间故事已没有一篇文章入选,究其原因可能是学生年纪增长,认知能力增强,教材更偏重于抽象知识的输入,从而减少了类似看图说话功能的讲故事摆道理模式。

三、 结语

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这种人文性与文化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概括说就是用什么文化材料来体现什么样的价值。通过对人教版全套小学语文教材的分析,可以认为先行教材就选文来说体现了乡土文化因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教材站在儿童的认知立场,注重了乡土文化的传承,教师在教学时应引导学生保护与城市文明冲突中的乡土中国的珍贵内容。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潘祝青.小学语文教材中乡土文化话语的失声——以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J].教学与管理,2017(3).

[3]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杨丽平,贵州省贵阳市,贵阳市云岩小学。

猜你喜欢
实践意义乡土文化小学语文
形体礼仪课对大学生自我素质提升的实践意义
借助乡土文化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借助乡土文化资源 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试论新背景下乡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回归与运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团体心理健康辅导的理论、方法与实践
品管圈降低肿瘤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的实践意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