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中国海洋军事战略的演进及经验

2019-12-05 21:19彭克慧
军事历史 2019年1期
关键词:海洋权益海军海洋

★ 彭克慧 陆 杨 叶 念

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中国对外交往的日益深入,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趋紧密,中国政府已然清醒地认识到,海洋问题在世界性问题中的权重越来越高,仅仅依靠经济战略、科技战略已不能完全掌握之,还必须依靠军事战略予以坚强有力的保障。正如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讲话所明确指出的:“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拥有一点八万多公里大陆海岸线、一点四万多公里岛屿岸线、三百万平方公里主张管辖海域,拥有广泛的海洋战略利益。海洋事业发展得怎么样,海洋问题解决得好不好,关系我们民族生存发展,关系我们国家兴衰安危。”①《习近平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选编》,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4年,第163~164 页。

一、改革开放40年中国海洋军事战略的演进特点

中国海洋军事战略是中国海洋战略的基本组成部分,它要求我们不能仅仅从中国海军本身来看中国海军,而应当从中国海洋的战略高度来审视中国海军,这就决定了中国海洋军事战略也不仅仅包括人民海军的建设与发展,还应包括其战略思想及使命任务等方面的内容。

(一)战略思想应势升级。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基于对人民海军现实能力的考量,确定了“近岸防御”的战略思想,不仅快速有效地巩固了我国的海防,也给人民海军的战斗力提升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随着海洋战略地位的日益突出,在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确立以后,中国政府意识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尤其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国内外环境,因此在考虑到国际斗争现状和我国战略需要的同时,也从人民海军的实际战斗力出发,提出了“近海防御”的战略思想,将军事活动范围由近岸延伸至近海。

1978年6月,邓小平在听完海军等部门领导同志的汇报后指出,“我们的战略始终是防御,包括核潜艇也是战略防御武器”,“二十年后也是战略防御……就是将来现代化了,也还是战略防御。海军不能向全球伸手,我们永远不称霸”。②《邓小平关于新时期军队建设论述选编》,北京:八一出版社,1993年,第43 页。翌年4月他又重申了这一思想,指出:“我们的海军,应当是近海作战,是防御性的,不到远洋活动,我们不称霸,从政治上考虑也不能搞。海军建设,一切要服从这个方针……我们的战略是近海作战,大家以为近海就是边沿,近海就是太平洋北部,再南也不去,不到印度洋,不到地中海,不到大西洋。”①《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述专题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281 页。“我们未来的反侵略战争,究竟采取什么方针,我赞成就是‘积极防御’四个字。积极防御本身就不只是一个防御,防御中有进攻。”②《邓小平军事文集》第3 卷,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177 页。1979年5月,邓小平会见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一世的父母巴赛罗那伯爵夫妇时指出:“我们的海军不准备发展得太大,主要是用于防御。”③冷溶:《邓小平年谱》(1975—1997),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514 页。可见,“近海防御”的战略思想在80年代就确立了下来。“近海防御”战略思想是对我国长期以来海防实践经验的高度总结,是对“积极防御”战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近海防御”战略思想是由中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这绝不是权宜之计,也绝不是短期行为,而是包含积极防御、长期防御、纵深防御的完整的总体战略。

1995年,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及联合国成立50 周年,中国发布了《中国的军备控制与裁军》暨首份国防白皮书,在第一部分中即指出:“中国的国防政策是防御性的,基本目标是巩固国防,抵御外敌侵略,捍卫国家领土、领空、领海主权和海洋权益,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④新华社:《中国的军备控制与裁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网站,1995年11月17日。后来,在2000年、2002年、2004年的国防白皮书中都始终坚持了这一基本原则,直到2006年的国防白皮书中要求人民海军“加强适应信息化条件下作战需要的海上机动兵力建设”时,也只要求增强其“近海海域的整体作战能力、联合作战能力和海上综合保障能力”。⑤新华社:《2006年中国的国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网站,2006年12月25日。

不过,到了2008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中提出,“海军要全面提高近海综合作战能力、战略威慑与反击能力,逐步发展远海合作与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能力”。2010年的国防白皮书又再次进行了强调,“海军按照近海防御的战略要求,注重提高综合作战力量现代化水平,增强战略威慑与反击能力,发展远海合作与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能力”⑥国务院新闻办:《2010年中国的国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12 页。。2013年的国防白皮书第一次以专题化方式发布了《中国武装力量的多样化运用》,也在其中第一次提及维护中国海外利益的问题,第一次强调维护海上战略通道安全的问题。2015年的国防白皮书以《中国的军事战略》为主题,指出了海洋关系着中国的长治久安和可持续发展,所以必须突破重陆轻海的传统思维,高度重视经略海洋及维护海权,由此就要建设与我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现代海上军事力量体系,以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维护我海上战略通道和海外利益的安全、参与海洋方面的国际合作,以为我国建设海洋强国提供战略支撑;并特别明确地指出,海军要按照近海防御、远海护卫的战略要求,逐步实现由近海防御型力量向近海防御与远海护卫型相结合的力量转变,构建合成、多能、高效的海上作战力量体系,以提高战略威慑与反击、海上机动作战、海上联合作战、综合防御作战和综合保障能力。⑦参见国务院新闻办:《中国的军事战略》,新华网,2015年5月26日。至此,中国的海洋战略思想已经基本上完成了由近海防御到远海防卫的指导理论上的转变。

(二)海军力量逐步强劲。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最早是由起义部队改编而成,在“一定要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海军”的伟大号召下,从1949年4月23日在江苏泰州白马庙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夕,经过近30年的发展,人民海军有效地保卫了国家的领海安全,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必不可少的高技术军兵种之一。⑧参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218 页。

为了应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侵略和威慑,为了反对和制止少数分裂分子破坏祖国统一的恶劣行径,为了捍卫和巩固我国的海洋权益,中国的战略谋划者们在改革开放后重申建设强大海军的同时,也提出了建设强大海军的具体要求和标准。1979年4月,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究竟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海军,我看是要顶用的。”同年7月,他在接见海军党委常委扩大会议全体与会人员时再次强调“要把海军搞好”,“要加强,要有一点力量才行”,“面临霸权主义强大的海军,没有适当的力量也不行。这个力量要顶用。我们不需要太多,但要精,要真正是现代化的东西”,“只看表面不行,要看实战能力”。①《邓小平军事文集》第3 卷,第160、161 页。1980年1月,邓小平在中央召集的干部会议上又指出,“过去的军队是小米加步枪,懂得射击、刺杀、扔手榴弹就可以上阵了。现在海军就得有海军的专业知识”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288~289 页。,所以,“精干”“顶用”“强大的具有现代战斗能力”成为人民海军建设的新目标。所谓精干,是要求海军的建设规模“要缩小,要小而精……装备要能形成战斗力”,“我们的海军应当是近海作战,是防御性的。……防御当然也要有战斗力。海军的装备,规划要从这点出发,反正是要顶用的”。③杨国宇主编:《当代中国海军》,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709 页。所谓顶用,是指海军要“讲质量,讲真正的战斗力,搞少而精的真正顶用的。每一艘战斗舰艇包括辅助舰艇都要顶用”④《邓小平军事文集》第3 卷,第161 页。,只有真正实现了现代化,才能够切实胜任党和国家所赋予的使命任务。于是,20世纪80年代的人民海军便由临战状态过渡到质量建军的轨道上来了。

1990年2月5日,江泽民为人民海军题词,要“建设祖国的海上长城”。1995年10月,江泽民在观看海军部队的海上演习后,对人民海军的发展方向作出明确指示:“冷战结束后,世界战略格局进一步向多极化发展,海洋斗争形势日益尖锐复杂,海洋已经成为各国激烈争夺和对抗的场所;新的形势对人民海军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了确保我国海上方向的安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我们必须把海军建设摆在重要地位,加快海军现代化建设步伐,以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海军是高技术兵种,你们要很好地学习和掌握现代技术,成为思想、技术都过硬的海上精兵。”⑤《江泽民对海洋建设的重要指示》,《解放军报》1995年10月19日。人民海军积极贯彻“两个转变”要求,经过多年长期不懈地发展,形成了相对完备的组织编制和一定的防御作战能力。其潜艇部队“具有水下攻击和一定的核反击能力”,水面舰艇部队“具有在海上进行反舰、反潜、防空、水雷战和对岸攻击等作战能力”,海军航空兵“具有侦察、警戒、反舰、反潜、防空等作战能力”,海军岸防兵“具有海岸防御作战能力”,海军陆战队“是实施两栖作战的快速突击力量”,⑥新华社:《2002年中国的国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网站,2002年12月9日。舰船装备也在20世纪90年代陆续完成了更新换代。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发出了“努力锻造一支与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要求相适应的强大的人民海军”的号召。事实上,这一时期的人民海军已经建设成为一个战略性、综合性、国际性军种,并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把战略目光投向海洋,把军事斗争的战略重心放在了海上方向,作出了“经略海洋、维护海权”的重要指示。习近平对人民海军建设高度重视、格外关注,他先后7 次视察海军部队,亲自决策海军重大问题,并发出了“努力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海军,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坚强力量支撑”⑦《习近平在听取海军工作汇报后的讲话》,《人民日报》2017年5月25日。的伟大号召。2018年4月12日,中央军委首次在南海海域隆重举行海上阅兵,这也是人民海军史上最大规模的海上阅兵,充分显示了中国海军向世界一流军队不断迈进的坚定步伐。

(三)使命任务不断拓展。人民海军成立之初,因力量有限,只能承担或独立或协同陆军和空军抵御敌人从海上入侵的主要任务,从而保卫我领海主权、实现祖国统一。为不辱使命,人民海军抓住一切机会不断加强能力建设。1964年批准成立的国家海洋局是以海洋科考为主要任务的,但它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由海军代管,人民海军借此在执行任务中提升海上实战能力。1976年底,经过多方努力,人民海军252 号潜艇突破第一岛链远航西太平洋的训练计划被批准并成行,这是中国征服远海的开端。随后便有271 号潜艇又成功突破了第二岛链,再次掀起了人民海军赴太平洋进行远航训练的高潮。1980年,人民海军第一次组舰成特混编队开赴太平洋,为我国第一枚洲际导弹“东风五号”的发射试验承担护航警戒任务,我们自主建造的导弹驱逐舰也首次现身大洋。两年后的10月,中国首次成功地以潜艇从水下发射运载火箭,人民海军先后共有73 艘舰艇和19 架飞机参加了发射行动,中国由此一跃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水下发射战略导弹能力的国家,这不仅标志着中国科技水平达到了一个新高度,也标志着人民海军的反侵略自卫作战能力有了大幅提升。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人民海军在“质量建军”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了战略转型,海军J121 号打捞救生船在随科考编队远赴南极途中顺道访问了阿根廷乌斯怀亚港,后又在返程中访问了智利彭塔阿雷纳斯港,均受到了当地人民和驻军的热烈欢迎和盛情款待。1985年12月16日至1986年1月19日期间,人民海军132 导弹驱逐舰、X615 远洋补给船沿西沙、中沙、南沙穿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访问了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孟加拉三个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首次正式海外出访引起了高度的国际关注,在国外军事专家眼中,中国海军已是今非昔比。

1992年10月12日,党的十四大第一次将“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写入政治报告中。1995年3月5日,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将“加强边防、海防建设,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和海洋权益”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274 页。列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任务。这就表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从维护领土领海完整、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战略任务扩展到保护海洋权益、稳固周边海域的战略新任务上来了。

为了保证能“在第一岛链内真正具有遂行海上战役的综合作战能力”②彭克慧:《新中国海洋战略发展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33 页。,人民海军不断从“黄水”走向“蓝水”、从“浅蓝”走向“深蓝”,一次又一次向世界展示我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1997年上半年,中国的海军舰艇编队第一次横跨太平洋,分别对美国、墨西哥、秘鲁和智利四国的五港珍珠港、北岛港、阿卡普尔科港、卡亚俄港和瓦尔帕莱索港展开友好访问。2001年下半年,中国海军又横渡印度洋,首次经由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驶进大西洋,到达欧洲并对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四国展开友好访问。至此,中国海军真正实现了走向世界。2002年,中国海军又组舰横渡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成功穿越15 个海或海湾、14 个海峡和两大运河,填补了我国环球航行史上的空白。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其他国家军队之间的安全磋商不断升级与密切。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就参与到了联合国的“维和”行动当中。2008年12月26日,中国政府派遣由三艘海军战舰组成的护航编队,开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参与国际打击索马里海盗任务,维护世界海洋和平及其良好秩序。“护航行动是中国海军赴海外维护国家战略利益、组织海上作战力量赴海外履行国际人道主义、在远海保护重要运输线安全,这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及海军历史上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性、标志性意义。”③彭克慧:《新中国海洋战略发展史》,第188 页。

国家间的联合军事演习是提升“远海防卫”能力必不可少的课目。人民海军也在不断拓展着联合军演的范围和内容。2007年,中国海军先后两次组舰分别前往阿拉伯海和马六甲海峡,参加多国联合反恐海上军演,这是从单边走向多边的开始,也是由执行单一任务转向多类任务的开始。党的十八大以后,专门针对海上安全展开的联演联训已呈常态化趋势发展。可以说,从亚丁湾护航到海外撤侨,从南海巡航到航母舰队绕台训练,中国海军马不停蹄、威播四海。

二、改革开放40年中国海洋军事战略的主要经验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在实施海洋军事战略中有过成功也遇到过挫折,这些都构成了我们今后引以为戒、引以为鉴的宝贵经验。

(一)必须从战略高度来认识中国海洋问题。从1994年联合国大会将1998年确立为国际海洋年这一事实就可充分看出海洋对于世界、对于人类、对于21世纪的重大意义所在。对于中国而言,“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面向海洋则兴、放弃海洋则衰,国强则海权强、国弱则海权弱”①《习近平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选编》,第163 页。。要想提高综合国力,必须走向海洋;而要走向海洋,必须有一支强大的与此相适应的海上力量作保障。诚然,“任何一个国家,要治理国家,军事不搞好是绝对不行的”,因为“军事战略归根结底是治国之道”②《江泽民论国防和军队建设》,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3年,第21 页。,“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要在激烈竞争的国际环境中站稳脚跟,就不能没有正确的军事战略方针”③《江泽民文选》第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82 页。。

宏大的战略思维并不忽略细节,反而能从更高更全面的视角来看待细节。所以,我们要从战略的高度来认识中国海洋问题,更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来拟定中国海洋军事战略。“我们实行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从根本上讲,是由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的。我们对外不搞侵略,也不去控制别的国家。”④《江泽民文选》第1 卷,第144 页。但这只是表示我们不会主动攻击别国,而不是不要保护本土,所以,强大的国防才是国家安全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⑤参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第510 页。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建设水平呈现持续上升的良好态势,越来越多的人员、资金、技术甚至文化开始在国际间广泛交流,传统价值观、安全观极易受到冲击和削弱,因此,必须提高并强化全民的国防观念,尤其是有关海上安全的观念。“海洋是战略资源的重要基地,世界海洋资源开发潜力巨大。二十一世纪,人类进入了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的时期。海洋在国家经济发展格局和对外开放中的作用更加重要,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角色更加显著,在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竞争中的战略地位也明显上升。”⑥《习近平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选编》,第162 页。

(二)必须始终坚持“主权在我”的底线。世界各国将经济发展的平台再次瞄准了海洋,中国面临的海上威胁也有了更现实的挑战,突出表现为台湾问题的日渐复杂,海洋划界矛盾与争端加剧,海洋资源被掠夺,等等。面对复杂局面,中国的战略谋划者们曾以哲学家般的睿智申明了“主权在我”的底线主张。它暗含着一个重要前提,那就是现在不需要谈也没有必要谈。对我国海洋主权问题来说,那就是必须始终牢记“主权在我”。

一方面,国家主权始终放在第一位。面对岛屿被侵占、资源被掠夺的海洋安全遭受威胁的事实,邓小平曾多次强调:“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⑦《邓小平文选》第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2 页。“国家的主权和安全要始终放在第一位。”⑧《邓小平文选》第3 卷,第347 页。可见,主权问题是不容讨论的问题,更不可能成为讨价还价或权宜之计的筹码。

另一方面,保持和平稳定局势很重要。对海域、岛屿等领海主权归属问题上,争议的双方往往是严阵对峙、互不相让,如果“始终顶着,僵持下去,总会爆发冲突,甚至武力冲突”⑨《邓小平海军建设思想研究》,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47 页。,“世界上有许多争端,总要找个解决问题的出路”,“不用战争手段而用和平方式,来解决这种问题”。⑩《邓小平文选》第3 卷,第49 页。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可解决矛盾的方式并非只有革命或战争,简单粗暴只能造成两败俱伤。矛盾双方彼此依存,不可能通过消灭一方的办法来达到巩固另外一方的目的。正像习近平指出的那样,“我们维护海洋权益工作面临着十分复杂严峻的形势。解决这个问题,总的要统筹维稳和维权两个大局,坚持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相统一,维护海洋权益和提升综合国力相匹配,实现稳中求进。”①《习近平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选编》,第167~168 页。因此“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维护团结和稳定”,这样才能更好地埋头生产、等待时机。

(三)必须全方位维护我海洋权益。早在1979年,邓小平对于西沙群岛重点设防一事就做出过重要指示:“这个地方一定要坚守!”②冷溶:《邓小平年谱》(1975—1997),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543 页。1988年,针对越南在我国南沙进行的一些非法侵占岛礁并在我国南海海域内所展开的军事挑衅行为,我军针锋相对捍卫主权,赢得了“3·14 海战”的胜利,对越南的不法行径进行了强烈谴责。其实,对南沙问题,我们只不过更希望通过协商找到对和平有利、对友好合作有利的相对更好一些的办法,这早在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明确指出过“在主权属我的南沙群岛问题上,我国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并愿为南中国海地区的长期稳定与互利合作而努力”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170 页。。我们是这样说的,也一直是这样做的。

对于海洋权益的维护,还可以采用多种手段,争取多方支持,做到有理有利有节。1989年5月16日,邓小平曾经针对钓鱼岛问题提出:“可否采用共同开发的办法加以解决。”④《邓小平文选》第3 卷,第87、293 页。然而,历史和现实却一再告诉我们这样“不行”,于是,我们划设了东海防空识别区。此后,中国军队一直在东海防空识别区保持常态化巡逻,以加强对这一区域的有效管控,以有效维护我国主权及海洋权益。

历史告诉我们,国弱则海权弱,现实经验告诉我们,国强必谋海权强。在奋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征程中,我们必须跟进发展与中国海洋战略相适应的中国海洋军事战略。回顾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海洋军事战略的演进历程,令我们倍感欣慰的是,新世纪的中国已经选择了与以往截然不同的策略模式。我们不再害怕“亮剑”、不再害怕亮出我们的实力,我们不是为了哗众取宠、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让世界了解真正的中国,了解真实的中国底线。虽然,中国是始终坚决奉行防御性国防策略的,但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一方面,要坚持用和平方式、谈判方式解决争端,努力维护南海、东海和平稳定。另一方面,要做好应对各种复杂局面的准备,加强海上维权执法力量建设,加快海军现代化建设步伐,提高海洋维权能力,坚决维护我国海洋权益。我们爱好和平,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正当权益,更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⑤《习近平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选编》,第168 页。

猜你喜欢
海洋权益海军海洋
晓褐蜻
我的海军之梦
相信爱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中日东海划界争端的法律分析
我国海洋法立法现状研究
中国海事战略的几点思考
海军协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