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艺术对建筑设计的重要性探析

2019-12-05 03:19纪师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环境艺术生态保护建筑设计

纪师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品质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消费能力也在不断上升,同时人们对建筑行业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由此带动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目前在大力推行精神文明建设,环境艺术元素逐渐被应用到建筑设计中,并已成为建筑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筑设计的科学合理对于建筑使用价值的充分发挥有着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将环境艺术融入到建筑设计中,不仅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同时也能促进建筑价值的整体提升。文章先对环境艺术以及建筑设计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并对环境艺术在建筑设计中的相关应用展开了研究,以期对建筑设计工作能够提供一定的参考,最终推动我国建筑行业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建筑设计;环境艺术;生态保护

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我国建筑行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建筑的构造与类型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建筑设计中融入环境艺术,可以使人们的审美需求得到极大的满足,继而造就了与大众审美更加符合的建筑作品。

一、环境艺术和建筑设计概述

(一)环境设计的概念

环境设计有着较强的综合性,涉及了很多方面的内容,如规划空间、配置施工材料、策划环境的规划与实施等,将丰富的手段呈现在人们面前。作为展现艺术的一种形式,环境设计本身就属于一种保护环境的天然措施,是基于保护生态环境所开展的环境设计。这种方式将生态保护与大众有机地结合起来。就另一个层面而言,则是实现了建筑美化功能和实际功能的有机整合,这和建筑设计人员所展现的实际使用功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当今时代,各行各业都在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城市环境的需求也变得更加多元,安全、美丽、绿色的环境是人们对于建筑的基本要求,这就需要建筑设计人员在具体工作中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规划,为人们创造出舒适优美的环境。

(二)环境设计和建筑设计的联系

建筑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以满足使用者对于建筑的各种需求,将建筑的性价比和科学性充分展现出来,其中所涉及的主体和工作十分广泛,包括各种微小的细节。这种设计类型最后还要对建筑方面的相关因素进行整合,以实行统一的策划,其目的主要在于确保设计作品呈现给人们的视觉效果及其实际功能。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其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导致建筑设计的综合性以及设计难度愈来愈高。建筑作为环境的一项重要组成,其所呈现的视觉效果应和周边的环境相协调。而建筑是固定的,因此在规划布置过程中,应以周围的环境为参考,这样才能确保整体环境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此外,建筑周边的植物、景象和建筑在呈现的视觉效果上联系十分密切,建筑整体与周围环境的有机整合,能够实现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相处,同时也使区域的景色更加丰富多样。环境设计强调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可以将其划分为两个层面,首先是建筑周边生态环境观赏效果,这能够将环境设计的核心展现出来,建筑周边的景象如果能给人以良好的观赏效果,就会使建筑发挥出更好的作用。其次则是环境艺术的设计,设计工作者应将生态保护内容和作品结合起来,确保建筑周围有绿色植物,从而将其环保价值更好地展现出来,因此在开展设计工作的时候,应对此给予起高度的重视。

二、建筑设计中环境艺术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经济的发展为各行各业提供了很大的机遇,无论是生产还是技术,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建筑行业是我国的一个支柱性产业,建筑行业近年来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开展建筑设计工作的时候,应重视建筑设计成效以及质量的提升,并对建筑产品进行不断的完善。建筑设计的一项重点工作就是环境艺术,环境艺术能够将不同区域的文化展现出来,实现建筑与环境的高度协调,在建筑中赋予一定的文化,使建筑的内涵更加丰富。在此期间,建筑设计者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和前瞻性,对建筑设计中环境艺术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有一个深入的了解,能够以不同区域的特征为立足点,在环境艺术中加入区域文化特征以及地域环境等元素,从整体上促进建筑设计效果的提升。

三、建筑设计中环境艺术的体现

(一)将生态环境保护应用于建筑设计中

在开展建筑设计工作的同时,应对环境设计中生态环境利用率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行全面的考虑,这对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作用。构成环境设计的主体为生态环境,由于其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明确生态环境合理性及有效性的发挥。

科学地保护建筑周边的生态环境,对于生态环境功能的发挥有着积极的意义。对于受损区域,应采取恰当的设计方法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维护,这样才能使生态环境更加健全,为其美观效果以及实用功能提供有效的保障。在对上述措施进行执行的过程中,还应对怎样应用当前生态环境进行合理的考虑,结合实际情况对植物的分布以及生态环境基础特征进行科学的筹划,掌握好与之密切联系的地质和水源情况,为后续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还要协调好生态环境与建筑设计间的关系,对二者间的协同特征进行细分,从而确保二者能够在形式上能够實现无障碍交流。

(二)将可持续发展能源与材料应用到建筑设计中

就生态保护而言,其主要方式在于可持续发展能源与材料。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对这方面的应用进行不断的强化。应对可持续发展能源与材料的应用力度进行加强,即合理应用外部的相关元素。就可持续发展有关材料的层面而言,其与外部生态区域之间的共通性和联系十分密切,保存好这些方面,能够提升建筑所带给使用者的舒适度。可持续发展资源的高效应用,能够使能源与材料的损耗得到有效的控制,达到节约资源的目标。

(三)在建筑设计中加强生态特质展现

基于环境设计的应用成效而言,将环境设计应用于建筑设计的目的在于生态环境效用的高效应用,在建筑规划中融入生态特质,从而将环境设计的效用和特征充分地展现出来。只有对这些措施进行有效的落实,才能更好地实现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只有对建筑的环保策划予以高度重视,才能使建筑所需消耗的能源不断降低,实现生态保护的目标,为人们创造舒适优美的环境。

四、建筑设计中环境艺术的相关应用

(一)更新观念,对环保能源的应用进行积极探索

以前,我们在发展经济的时候,没有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目前,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我们应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不能放任不管,否则环境将会不断恶化。有关的工作人员在开展环境设计工作的时候,应重视自身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同时还要对先进的环保措施进行积极的学习,用低能耗及清洁能源取代高能耗及污染大的能源,这样才能使环境问题得到有效的缓解,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从而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思维方式

從实质上看,环境设计工作的目的主要是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为人们提供舒适健康的人居环境。基于宏观的角度,其目的在于推动社会的进步,实现自然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相关工作者在开展环境设计的同时,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使人们的多元化需求得到不断满足,将健康、安全、舒适、环保、绿色的环境提供给大众。由此可知,环境设计不仅要重视视觉体验,还需要将人文关怀元素融入其中,为人们的健康和安全提供有效的保证,因此,在开展这方面工作的过程中,要对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的考虑,比如性价比、舒适度、安全性等。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不仅需要重视人们精神需求的满足,还应对顺应自然与生态保护意识进行不断的强化。

(三)对自然材料进行积极的应用

从本质上看,环境设计是顺应生态思维所开展的工作,运用自然材料属于与生态思维相契合的一种措施。自然材料的应用对于设计人员有着很高的要求,设计人员不仅要对自然材料的特性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还需要对自然材料的性能与构造进行综合了解,怎样才能保证应用的合理性,同时还要保证其不会对人们的健康生活产生负面影响。仅仅做到这些是完全不够的,工作人员还需要熟悉这些自然材料的生产与加工方式,从而达到资源节约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的自然材料进行科学合理的应用,否则将很难实现环保的目的,甚至威胁到人们的安全与健康,因此,相关人员在对自然材料进行应用之前,必须确保自身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以及较高的技术水平。

五、结语

总而言之,当前社会生态危机十分严峻,建筑行业作为我国的一项支柱性产业,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营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可持续发展观的不断深化,环境艺术设计理念将会被广泛应用到建筑设计工作中,进而推动我国绿色建筑事业的长效稳定发展。在对城市进行规划建设的同时,应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在开展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确保规划选址的科学合理,积极应用低能耗能源以及清洁能源,同时还应重视能源资源应用的高效合理,确保功能和环境能够使人们的审美需求和精神需求得到有效的满足,这也是环境艺术设计和建筑设计有机融合的一种本质体现。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对我国建筑行业的相关工作能够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进而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姗姗.浅谈环境艺术对建筑设计的重要性[J].数码设计(上),2019(5).

[2]张曦露.浅谈城市建筑景观设计中的环境艺术设计[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9(7).

[3]王琪.浅析建筑工程中环境艺术设计[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8).

[4]孔德敏,徐晴.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解析[J].智能城市,2019(8).

[5]翟玉娇.建筑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11).

作者单位:

泰州学院

猜你喜欢
环境艺术生态保护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的困惑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教学改革研究
我国生态文明法制建设问题研究
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论研究
河北省农村生态环境调查分析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
探讨居、商、景一体化的建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