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军区系统战时维稳处突问题探讨

2019-12-06 09:34赵壮志
国防 2019年2期
关键词:处突系统

赵壮志

内容提要:省军区系统作为地方党委军事部,居于联系军地、联结战时的枢纽位置,是做好战时维稳处突工作的中坚力量,必须认清形势任务,坚持真抓实干,不断提高战时维稳处突能力。一是要明晰战时维稳处突可能遂行的职能任务;二是要健全战时维稳处突指挥体制;三是要加强战时维稳处突能力建设。

战时维稳处突,是指在战争时期(战争动员令发布之后)军地双方综合运用各种手段,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而进行的不直接构成战争的军事行动,包括平息骚(暴)乱行动、处置群体性事件、维护公民合法权益、处理热点敏感问题、排查化解社会矛盾等行动。省军区系统作为地方党委军事部,居于联系军地、联结战时的枢纽位置,是做好战时维稳处突工作的中坚力量,必须认清形势任务,坚持真抓实干,不断提高战时维稳处突能力。

一、明晰省军区系统战时维稳处突可能遂行的职能任务

具体说,省军区系统战时维稳处突可能遂行以下职能任务。

一是应对敌方军事打击造成的社会恐慌。敌为达成摧毁我军事力量、破坏我军事行动、牵制我作战准备、削弱我战争潜力、动摇我军心民心之目的,可能对我辖区内重要政治、经济、军事、交通、指挥目标实施远程火力打击,造成重大建筑被毁、交通中断、人员伤亡,引发社会恐慌。战时维稳处突应该担负人员疏散、伤员救治、设施抢修、生产恢复、生活保障等任务。

二是应对敌对分子破坏导致的社会不稳。境外敌对势力、“藏独”“东突”分裂势力,可能与辖区内“民运”“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相互勾连,煽动刑满释放人员、恶性案件外逃人员和不明真相群众,对我党政军机关实施请愿、静坐、围攻,对重要军事设施、新闻媒体、水电油气民生目标实施渗透、破坏、袭扰,甚至在车站、商场、广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发动暴恐袭击,引发社会动荡。战时维稳处突必须密切关注类似问题,坚决做到露头就打,绝不姑息。

三是应对特殊群体利益诉求的过激情绪。平时,因征地拆迁、扶贫搬迁、非法集资等引发的利益诉求热点多、燃点低,不排除战争期间,少数不法分子打着“维权”旗号,煽动有利益诉求的特殊群体串联聚集,蓄意激化社会矛盾,向党和政府施压。战时维稳处突,必须对此类情况早有预测,防患于未然,一旦有事,要加强法规政策宣传,及时劝离上访和围观人员,避免大量人员集聚。

四是应对民生难题可能导致的失控局面。因受战争破坏,可能发生城市停水停电、市场油气断供、米面油盐价格高涨等问题,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若此时不良商贩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再经不法分子煽风点火,很有可能诱发“抢购”风潮,甚至出现打砸抢烧行为,导致社会场面失控、秩序混乱。战时维稳处突,必须统筹打仗与民生的关系,加强民生调研、宣传疏导、市场监管,预先防范、及时制止、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协调军地相关部门加大商品生产和供应力度,加强社会救助,消除失控隐患。

五是应对自然灾害可能发生的叠加损害。充分预想地域范围内的季节性、地质性灾害,对可能发生的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森林火灾、干旱凝冻极端天气,做好预案准备,防止因自然灾害产生叠加损害,给战时维稳处突工作增加难度、造成被动。

二、健全战时维稳处突指挥体制

省军区系统,领导体制特殊、担负任务特殊,做好战时维稳处突工作,必须首先解决“谁指挥、指挥谁、如何指挥”等重大问题,有效组织军地维稳处突力量行动协同。

一是建立军地联合指挥机构。战时维稳处突点多面广,任务繁重,应本着地方为主、军地联合、相对独立的要求,有效统合党政军警民力量,将军队指挥体系与地方政府应急管理指挥体系有机衔接,防止出现多头指挥、各自为战的乱象。可作两级扁平化设置:第一级,军地联合指挥部。由地方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总指挥、国动委成员单位主要领导参加,在地方党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第二级,军地专项指挥部。由政府分管领导任指挥长,通常以政府职能机构为主建立,吸收省军区系统和武警部队相关部门参加,具体担负应对某类突发事件的筹划组织、指挥协调和各项保障等任务,比如反恐、救灾、医疗救护指挥部等。专项指挥部根据需要可以派出现场指挥组,由职能部门领导任组长,担负突发事件现场的指挥协调工作。

二是明确省军区系统指挥权责。在横向上,省军区系统主要领导参加本级军地联指,通常担任联指副总指挥,遇有非战争军事行动特征明显的重大事件可根据指挥需要,担任专项指挥部的指挥长;省军区系统副职领导编入本级专项指挥部,担任副指挥长,协助指挥长参与决策指挥,具体负责对省军区系统民兵分队的直接指挥。在纵向上,省军区系统各级应担负协调同级军地联指与上级军事机关搞好有关工作对接的任务,保证上级军事机关的指挥信息在本级军地联指之间的有效传递。

三是完善信息指挥平台手段。战时维稳处突,应主要依靠军地信息指挥平台履行使命任务,信息指挥平台一般设在政府职能部门。目前,地方政府应急办、维稳办、防汛办等应急指挥机构,以及省军区系统、武警、公安、消防,都建立了本系统的纵向指挥平台,军地要加强统筹协调、整体规划,综合运用地方有线电话、手机、互联网等民用通信工具和军用北斗手持机、部队通信电台等,搞好各系统的横向链接,形成军地纵向贯通、横向互联的一体化信息指挥平台。

三、加强战时维稳处突能力建设

着眼战时维稳处突形势任务需要,重点加强以下四种能力建设。

一是加强情报侦察报知能力建设。统合军队、公安、安全等部门,综合运用军队内部网、公安执法网、政法维稳网等情报网络平台,做到党、政、军、警情报信息资源共享;采取专业侦察与群众侦察相结合的办法,发挥专业侦察员、群众信息员作用,实现社会面上有人管、重要地域有人察、重要情况有人报。特别是,省军区系统要针对民兵数量大、分布广、社情熟、语言通、信息灵、亦兵亦民等特点,重点加强民兵网络分队、情报信息网建设,编组情报侦察分队,搞好重点方向、要害部位民兵信息员的布建,提升民兵信息员第一时间搜集、掌控情报能力。

二是加强舆情管控引导能力建设。加强舆论宣传引导,重点提高对互联网、手机、电视台、报社、主流网站、公众平台等舆论媒体和传播媒介实施有效管控的能力,要能够有效利用各种舆论工具,积极宣讲我们进行的战争是正义之战、维稳处突是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正义行为,及时澄清传言、谣言、谎言,还原事实真相,切实将战时舆情管控的主动权牢牢把住,严防人民群众产生恐慌、厌战、反战情绪。

三是加强力量单元快反能力建设。在情报支持基础上,要能准确判断事件性质态势,迅速定决心、下指令,兵力到位快、处置快。要健全多种维稳处突预案,加强实案化训练演习,突出工程、通信、医疗、运输、防化等专业力量建设。特别是要科学统筹民兵队伍的战建关系,依据军事训练大纲,加强军地合练、对抗训练、夜间训练、任务编成训练、战场适应性训练,提升实际行动能力。

四是加强动员潜力整合能力建设。战时维稳处突关联社会治理,对接着前线急需和民生企盼,涉及社会资源的合理调配,关系公民、法人和组织的义务权利,既要依法依规行动,又要坚持特事特办。因此,要抓好动员潜力调查,摸清潜力底数,建立动态台账;制定资源征调预案,区分人力、经济、交通、科技、医疗、物资、装备等项目,对接好生产线、运输线和作战维稳前线;完善战时调配机制,综合运用市场调节、法律规范、行政命令和战时应急手段,让社会资源、动员潜力有效转化为战争资源、国防实力。

猜你喜欢
处突系统
Smartflower POP 一体式光伏系统
一种无人机缓冲系统
WJ-700无人机系统
坚持系统观念
品“助读系统”之妙
直扩系统中的窄带干扰抑制
直扩系统中的窄带干扰抑制
浅谈“处突”应急机制研究
对做好“处突”后勤保障工作的几点认识
危机管理能力在武警部队执勤处突任务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