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中的美学“唤醒”艺术

2019-12-06 08:00张建梅
关键词:方程思想高三复习唤醒

张建梅

摘要:本文通过一节具体的高三复习课案例,谈谈如何在高三数学课堂上做到求“真、善”致“美”。要想使教学课堂呈现“真、善、美”,必须采用“唤醒”艺术,因为“唤醒”是课堂教学的力量,是课堂的灵魂。

关键词:唤醒;美学;方程思想;数列通项;高三复习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9-125-2

笔者曾在全区高三数学复习研讨会上了一堂高三復习课的公开课。课题是“运用方程思想研究数列的通项”。本节课以一道简单的问题开始,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一系列的体验,唤醒学生的内在潜力,领悟此种数学题型的感性认识,最终获得能力的形成.本节课获得大家的一致好评。

一、教学实录

1.引题探究

等差数列{an}中,a15=10,a60=40,求该数列的通项公式。

解析:由于an是关于n的一次函数,于是,

(15,a15),(60,a60)及(n,an)三点共线,斜率相等。

由a60-a1560-15=an-a15n-15。即40-1060-15=an-10n-15,解得an=23n。

设计意图:这是一道比较简单的问题,学生可以从基本量入手,也可以从等差数列的通项入手,也可以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获得最终结果。在大家自由讨论本题的做法并总结后,教师PPT展示上述做法,让学生思考这种方法是运用什么知识点来求解的,由此让学生知晓数列是特殊的函数,可以利用函数的性质来解决此道题目。

函数思想和方程思想是中学阶段两个重要的数学思想,函数和方程互相作用,互相成就彼此。而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我们能不能从方程角度来研究数列呢?教师通过边叙述边在黑板上画出下面关系图,从而引出这节课的课题:运用方程的思想研究数列的通项。

2.初步探究

(1)已知等差数列{an}的公差是正数,并且a3a7=-12,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设数列{an}各项均为正数,首项a1=1,an+(n+1)an+1=na2nan+1(n∈N*),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3)已知数列{an}的前三项分别为a1=5,a2=6,a3=8,且数列{an}前n项和Sn满足Sn+m=12(S2n+S2m)-(n-m)2,其中m,n为任意正整数。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三道题设计的目的分别是:

(1)让学生总结思路,可以通过基本量获得方程组(a1+2d)(a1+6d)=-12(a1+3d)+(a1+5d)=-4,解方程组求{an}的通项公式,或者通过等差数列的性质获得a3、a7是方程x2+4x-12=0的两个根,通过解一元二次方程求解{an}的通项公式。

(2)学生通过变形获得(n+1)a2n+1+anan+1-na2n=0(n∈N*),观察该式子,尝试把该式子看成关于an+1的一元二次方程,亦可以把该式子变形为(n+1)(an+1an)2+(an+1an)-n=0(n∈N*),把该式子看成关于an+1an的一元二次方程,通过解方程即可以获得{an}的通项公式。本题的难点在把条件或理解为一元二次方程或变形为一元二次方程,在方程中,分别视“an+1”和“an+1an”为主变元,通过解方程即可获得结果。一元二次方程式是解开本道题的一把钥匙。

(3)题与上述两个问题不同于“m,n为任意正整数”,正是这一强大的条件赋予Sn+m=12(S2n+S2m)-(n-m)2无限可能。对m进行赋值,由一个方程衍生多个方程,进而得解。本题的难点在于为什么要赋值,对谁赋值,赋什么值。学生可以通过多次赋值尝试,获得经验,最终达到解题的方向。

上述三道题是在学生们自主学习,相互讨论,在老师的点拨提炼下,获得求数列通项的一种方法,即用方程的思想求数列的通项。在方法获得的过程中,教师并没有急功近利,也没有短平快的心态,而是通过提示,思考,再提示,再思考来唤醒学生对这一规律的知觉。

3.合作探究

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满足Sn=2an+(-1)n,(n∈N*)。(2004年全国高考题)

(1)写出数列的前三项a1,a2,a3;

(2)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有了前面三道题的初步探究,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用方程思想求数列通项的一般规律。虽然有学生在处理Sn=2an+(-1)n这个条件中的(-1)n显得无从下手,或走歧路,但大部分学生通过对方程思想的感悟,很快打通了本道题求通项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最终获得正确的结果。

二、反思

本节课所选取的题目解决方法和策略有很多,由于课时的限制,所以没有一一罗列,只是在如何用方程思想解决数列通项问题进行了归纳和总结:这样做,一方面让学生领悟数学思想的强大,另一方面让学生能知晓这类题型。本节课涉及的题目有思维力度大和运算繁等特点,故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在课前做些预习,提高课堂效率。如果但总体来讲,本节课是一节成功的“唤醒”。

三、思考

1.求真

求真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学生小学就学过方程,初中学过函数,在高中经历数学思想,从小学到高中这一连续的过程积累,在高三复习阶段学生完全有能力利用数学思想解决数学问题。高三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一定要了解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在此基础上,把握“最近发展区”,加速学生的发展。(2)用数学核心素养中“四基”做支撑。数学核心素养中“四基”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与基本活动经验”。本节课中方程思想是数学基本思想,数列通项公式是基础知识,在高三阶段,学生会经常遇到求数列通项的问题,所以在求数列通项这一真实的基本活动经验基础上,让学生有真体验,最终获得真知识。(3)重视学生参与。数学探究活动是综合提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载体[1]。在引题探究中,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提出“数列”与“方程”具有怎样的关系这一问题,组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让学生动手,思考,再动手,再思考最终思维得到提升。蒙台梭利说过:“我看过了,我忘记了。我听过了,我记住了。我做过了,我理解了。”这其实是学习的真实过程,在高三学习时间紧的情况下,舍得花时间做尤为重要,只有通过学生亲力亲为得到的思考才是真思考,收获才是真收获。

2.求善

教学中的“唤醒”是一门艺术。如果说“求真”是对学生提出的要求,那么“求善”即“唤醒”就是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如何唤醒学生沉睡的内在潜力?(1)合理科学设计课堂教学。要真正“唤醒”学生的内在知觉,必须要精心安排教学步骤,巧妙設计教学内容,恰当使用教学手段,灵活使用教学方法等。高三要复习的内容很多,如何落实到每一节课上是非常关键的,所以课堂设计要精打细磨,每节课都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符合考纲,要适合学生。(2)重视积极评价。“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积极的评价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在课堂教学中,挖掘学生身上的优点,并给予正确的激励、评价,能唤醒学生积极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促进发展。法国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激舞。”积极评价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消除学生在学习上的胆怯,重新竖起勇往向前的决心,非智力因素能得到最佳的发挥。(3)设置恰当而有效的提问。“你是怎么想到的?”“关键步骤是什么?”“你说说具体怎么做?”“有没有其他方法?”教师通过认知性提示语,让学生思考由表及里,层层深入。除了上述设置让学生主动积极去思考的提问外,提问更要有针对性。在本节课中,不仅展示学生正确的做法,也展示学生的典型错误,紧紧围绕学生的做法展开有针对性的提问。对不同的学生个体设置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提问,充分暴露学生思维障碍是提问的要求。问题从学生中来,回到学生中去,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的错误,自己解决自己的错误。

3.至美

什么是美?美是能让人身心产生愉悦的一种感觉,是一种无法言喻的一种感觉。教育教学中的美有很多,数学之美更注重理论与方法之美。

数学思想,是指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反映到人们的意识之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方程思想,是从问题的数量关系入手,运用数学语言将问题中的条件转化为数学模型(方程、不等式、或方程与不等式的混合组),然后通过解方程(组)或不等式(组)来使问题获解。笛卡尔的方程思想是:实际问题→数学问题→代数问题→方程问题。正因为数学中,充斥着等式和不等式,所以在《数学中的美学方法》这本书中谈到:“在数学美学中,数学方程式的普适性,使类比方法的功能获得极大的巩固与提高,成为数学领域中与其他方法并列的一种科学美学方法[2]”。

在整个课堂设计中,始终围绕“方程思想”和“数列通项”这两大主题,寻找它们的关系、创造它们的关系、追求它们的关系。“方程思想”和“数列通项”在这节课的统一性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统一性是数学美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数学研究的主要方向。

数学的真、善、美往往被淹没在形式的海洋里,需要大力的挖掘、用心观察才能发现、感受和体验[3]。罗素也说过:“数学,如果能正确地看待它,不但拥有真理,也拥有至高无上的美。”“真”、“善”、“美”是人类的追求,也是数学课堂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罗增儒.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研修[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上旬),2018(09).

[2]徐本顺.殷启正.数学中的美学方法[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3]张奠宙,柴俊.欣赏数学的真善美[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上旬),2012(1/2).

(作者单位:南通市通州区金沙中学,江苏 南通226300)

猜你喜欢
方程思想高三复习唤醒
方法在手,“k”值易求
浅析函数与方程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
活用英语新闻报道,提高高三复习备考效率
渗透数学思想提升数学能力的研究
讲求阶段侧重,切实提高词汇复习实效性
“唤醒”泉城
构建有效的中职高三语文课堂研究
天天正能量:当公益以“唤醒”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