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军事人员现代化的几点思考

2019-12-08 19:54
政工学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军人军事现代化

倪 鑫 赵 勇

习主席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军事人员现代化的重大课题,科学把握了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核心和关键,是新时代我军加强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推动部队全面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实现军事人员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坚持组织和个人共同努力,思想教育、改革激发、文化熏染等多措并举。

一是坚持思想领先的原则,努力提升军事人员的高度自觉。我军是建立在广大官兵高度自觉性基础之上的人民军队。着眼新时代要求,培塑广大军事人员高度的政治自觉、历史自觉和思想自觉是推进其现代化的首位要求。要抓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坚定不移地强化马克思主义信仰;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教育,引导大家充分认识到这是长期实践形成的结果、是人民选择的结果、是历史反复比较抉择的结果,具有科学真理性、制度优越性、历史必然性,不断筑牢新时代军事人员听党指挥的思想根基;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要像“眼睛揉不得半点沙子”那样强化政治自律,政治上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必须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当“骑墙派”、不当“两面人”、不能有任何政治“污点”,做到政治上彻底、纯粹,当好习主席的忠诚一兵。

二是坚持用改革释放活力,解放和发展军事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改革是军事发展之“动力源”。要突出“人”的核心地位,围绕“人”这个重心推进军队改革事业,理性辩证地看待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坚定改革信心和决心。当前,要按照习主席指示要求,以调动军事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积极稳妥地推进军事政策制度改革。要深入抓好“领兵”“用兵”“养兵”“管兵”等方面政策制度改革与执行,从政策制度上研究规范战备教育、战斗精神培育、激励奖惩等各项工作,剔除“和平积习”,强化打仗意识,锻造军人血性,用法规把军事人员的心思精力聚焦到备战打仗中;要加强军事人力资源制度体系设计,建立军官职业化制度,优化军人待遇保障制度,构建完善军人荣誉体系,扎实推进政策制度改革,更好解放和发展战斗力,确保军事人员主体性聚焦到战斗力建设上,心无旁骛、一门心思干好打仗的事;要严明各项纪律规定,以“永远在路上”的毅力和韧劲抓好作风建设,严肃纠治发生在官兵身边的“微腐败”,营造良好内部风气,让广大军事人员干得舒心顺心,在健康的政治生态中履职成长;要依法规范军事人员的社会交往,把控好社会关系建构的科学性、合法性,让军人与现代化文明接轨,更有尊严地参与社会生活,以社会生活现代化支撑职业现代化。

三是坚持以文铸人,用军事文化滋养军事人员健康成长。军人要有“好样子”,必须要有“好里子”。“武为表,文为里”,文化是军人的“里子”,没有“好里子”,很难产生“好样子”。实现军事人员现代化,必须注重文化的塑造、化育功能。要突出军事文化的战斗性,突出打仗的主题、打仗的色彩,把战斗特色、流血牺牲精神灌注到军人的成长过程中,让军人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直面未来战场、直面生死考验,锻造其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血性胆魄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要强化军事文化的人文性,多去关注、反映那些“活生生”“有血有肉”的真实的军人情感、生活状态,以有温度的文化去书写、讴歌军人的“风花雪月”,让他们在人文关怀中坚定价值取向和职业选择。要增强军事文化的大众化,军人生活在社会环境中,实现现代化既要靠文化“化育”军人本身,也要靠文化“化育”大众,提高社会大众对军人职业的尊崇度,提升全民族的军事意识、尚武精神、打仗观念,以此激励军事人员的职业奉献。

猜你喜欢
军人军事现代化
军人母亲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发达国家审计发展及其对中国审计治理现代化的启示
祖国我是你的军人
军人脚上的“路虎”——作战靴
军人伪装效果逆天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
军事幽默:局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