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式临床见习在高职《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2019-12-10 08:06刘长伟
科技资讯 2019年29期
关键词:外科学教学模式

刘长伟

摘  要:临床见习是医学生阶段性学习的需要。临床见习的学习效果,直接影响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后期临床实习效果。传统的临床见习是集中式见习,理论知识学习与临床实践间隔时间长,不利于学生临床思维的养成,见习效果不理想。而分段式临床见习,使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践交互进行,有利于理论知识的巩固、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和临床思维的养成,进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外科学  分段式临床见习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10(b)-0163-02

临床见习是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由课堂学习到临床实践过渡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关键时期,如何选择适合的临床见习方式一直是《外科学》教学中思索的问题。以往笔者学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采用的是传统的见习方式即集中式见习:在学习完《外科学》全部理论知识内容后,到医院进行2周的临床见习,能够理论联系实际。但临床见习与理论学习有时间差,理论知识遗忘,临床实践无理论支撑,临床见习难度增大,学生学习积极性受到影响,见习效果不佳。2017年以来我们对临床医学专业分段式临床见习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提倡学生早接触临床、理论密切联系临床,增强学生对临床见习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能力,提高学生岗位适应能力,教学效果明显。

1  分段式临床见习是教学需要

分段式临床见习将传统的集中见习分成几个阶段完成,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践交互进行,每一模块理论教学结束及时接触临床环境,有利于理解、巩固、深化与活用理论知识。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既体验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成就感,又体会到用实践验证理论的科学性,学习动力增强,学习效果明显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也得到充分锻炼,为日后实习和岗位工作奠定良好基础。分段式临床见习符合高职《外科学》教育教学特点,符合实践性、职业性的要求。

2  实施过程

2.1 完善管理体制,为分段式临床见习提供保障

分段式临床见习过程涉及学校、医院和教师、医师、学生,见习效果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为保证其效果,有必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建立严格的见习考勤制度,保证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参与;建立完整的临床见习考评体系,将见习考评成绩纳入课程成绩,增强学习学习动力;建立对临床带教老师的选拔、考核制度和奖励制度,提高临床医师带教的积极性,进而提高临床见习质量。

2.2 整合优化课程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制定教学计划

外科学涵盖知识内容多,操作难度大。针对高职人才培养方案,通过调研岗位需求和人才市场特点,分析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结合现有《外科学》课程标准,科学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将常见病、多发病以及医师考试大纲范畴内的知识与技能纳入教学内容,删掉临床上少用或基本不用的治疗技术。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外科学》理论教学计划、校内实训计划、分段式临床见习计划,每一模块理论教学结束后,尽早让学生在医院的职业环境中学习体验锻炼成长提高。

2.3 改革教学模式

分段式臨床见习改变了传统的见习模式,带动了整体课程教学模式的变革,为配合分段式临床见习,教研室坚持“重视临床思维培养、基本理论知识服务临床见习”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模式改革。理论教学中加大采用了案例式教学、项目化教学的力度,教学手段上也将微课大量引进课堂,学生在案例中掌握了基本理论,学会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了临床思维,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锻炼,通过教学改革,学生充分体验到理论教学中基础知识服务于临床实践的作用,学习理论知识的积极性得到增强,为临床见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理论教学改革的同时,临床见习的教学模式也发生了变化,带教老师尝试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积极探究,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

2.4 改革考核方式

以往的考试方式偏重于总结性评价,学生最终的成绩取决于期末考试的分数,不能起到全面检测学习效果的作用。教学改革后,将过程性评价综合到学生的成绩中,包括学生参与课堂情况,临床见习情况、团队合作中的综合表现等多方面,这样的考核体现了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视与检测。

3  成果

3.1 分段式临床见习模式在学生实践技能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临床见习是学生接触岗位工作的第一站,其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日后的实习和工作。以往的教学模式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传授,临床见习与理论学习脱节,导致学生不能深入理解理论知识,对各种常见疾病缺乏系统的认识,临床实践能力薄弱,临床思维缺乏。分段式临床见习体现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实现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的零距离对接,推动了课程教学改革,有利于理论知识的理解深化,有利于临床实践技能的提高,有利于临床思维的建立和岗位适应能力的提高,为课程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学生就业后的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3.2 推进院校合作,拓展工学结合深度,促进校外见习基地建设

近两年通过开展分段式临床见习,学校加深了与见习医院的合作,促进了校外见习基地的建设,有力推动了学校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就业推荐等工作的开展。

3.3 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和专业内涵建设,提高带教老师教学能力

学校、系部十分重视教师临床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开展分段式临床见习,不断接收学生见习反馈,理论授课教师与教学医院带教老师之间联系的更加紧密,针对学生在见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沟通。教师定期到教学医院进修、培训,不断更新理论知识,扎实实践技能,对临床工作模式、思维习惯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教师自身素质得到了提高,拓展了教学的深度和宽度,有利于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成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教师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也加快了专业内涵建设。

与学校教师相比,临床医师存在教学经验不足的问题。通过分段式见习的往来合作与业务学习,临床医师能了解学术研究动向、学生培养模式和教学技巧,促进了临床教学的发展。

3.4 推行管理制度和奖惩制度,保障见习效果

临床见习是医学生职业教育中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临床见习效果的提高,必须建立在加强见习生日常管理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严格的管理制度有助于对见习过程的管理,为保障分段式临床见习的学习效果,学校制定了见习制度和质量评价体系,施以严格的考核,有效地对见习进行质量监控,从而提高见习质量,为日后工作做好铺垫。

分段式临床见习改变了传统的见习模式,重点解决了学生理论知识学习不主动、实践能力差的现状,着眼于提高学生理论水平、实践能力、职业素养和岗位适应能力,创建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新型教学与见习模式,转变了理论授课教师和临床带教老师的教学思路,对院校全方位的合作方式的建立也是一种拉动。分段式临床见习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在一定程度上促使院校强化合作,激发了教师工作动力和工作热情,提高了外科学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许红,方海琴,廖文梅.分段式见习模式在高职助产专业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1,9(25):2259-2260.

[2] 许红,冯蓉,索虹蔚,等.分段式见习模式在助产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与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8):578-579.

[3] 叶芬.高职助产专业产教结合分段式见习模式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13):96-97.

[4] 韩艳,古丽加娜提·塞塔尔,孙锦艳.“分段式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与评价[J].西部中医药,2016,29(10):76-77.

猜你喜欢
外科学教学模式
关于“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外科见习教学的探讨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创新线上英语教学模式的思考
高中英语“读写学思”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的中医外科学实训课程
“翻转课堂"在高职高专外科学教学的初探
临床多站点考试法在全科医学生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谈外科学教学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