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中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2019-12-10 10:26时本芳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数学阅读阅读方法兴趣

时本芳

摘要:数学阅读对学生数学学习及其后续发展尤为重要,现如今小学数学阅读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应融入课堂教学中,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精心设疑,激发阅读兴趣;掌握数学阅读方法,为学生的数学持续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数学阅读   兴趣   阅读方法

提起阅读,大多数人(包括部分数学教师)都会认为阅读是语文、英语学科的任务。实际上数学同样也需要阅读,数学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理解和领会数学语言的能力,帮助学生获取必要的数学信息,准确的理解题意,从而增强学生的数学理解力和思维转换能力。

如今小学数学阅读的现状不容乐观。首先,由于数学阅读不仅包括文字语言,还包含了较多的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的形式,学生需要明确各个符号和图形的含义,在阅读过程中还要时常把以上三种形式进行频繁的转换,学生的阅读过程也是思维活动不断运转的过程,所以数学阅读相比较于语文阅读有一定的难度。其次,老师对数学阅读缺乏重视。有的老师认为,语文学科才需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数学学科只要会正确解题就可以了,不需要花费时间让学生阅读。在课堂上,该让学生阅读的内容,教师却用电脑课件来代替,剥夺了学生阅读的机会,特别是低年级,往往是从头到尾用课件,新课学完了,教材还是新的。

针对以上情况,我认为,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養应融入课堂教学中,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进行:

一、精心设疑,激发阅读兴趣。

数学阅读资料较一般的书籍缺乏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优美生动的语言表达,相对来说比较枯燥、抽象,小学生对这种乏味的数学材料缺乏阅读兴趣。在阅读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通过阅读来帮助解决问题,并在训练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阅读中关键的语句,来降低阅读的难度,让学生感受到阅读对理解题意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如:甲、乙两数的和是16.5,甲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正好等于乙数,你知道甲、乙两数各是多少吗?这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和除法单元中的一道思考题,在这道题目中,理解“甲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正好等于乙数”这一句话是理解全题的关键。

师引导提问: 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它的大小有什么变化?你能举例说明吗?部分学生直接就能理解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扩大10倍,从而理解题目中甲数的10倍是乙数,也就是乙数是甲数的10倍。还有的学生通过举例子的方法理解了题意:2.5→25  25是2.5的10倍; 3.78→37.8  37.8是3.78的10倍;0.12→1.2  1.2是0.12的10倍 ,所以题目中乙数是甲数的10倍。理解了这一关键句子,就搬开了学生阅读理解的绊脚石,学生解题的思路也就打开了。

二、掌握数学阅读的方法

(一)读懂数学符号语言,培养符号意识

数学符号语言是表达、记录数学语言的文字,是数学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数学阅读中的重要内容,只有理解并熟记数学符号语言的含义,才能使数学阅读得以顺利进行。

如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认识=、>和<”一课,为了能清晰的感知数量的多少,采用了一一对应的比较方法,用 “-----”表示一一对应,一个对一个的连线、比较,直观地看到运动会上小兔和小猴的只数正好对上,没有多余,以此帮助学生理解小兔和小猴同样多,再进一步抽象成“4=4”。同样的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使学生明确松鼠比小熊多,小熊比松鼠少,从而建立“多”、“少”的概念,分别抽象出“5>3”和“3<5”的概念,认识并理解“>”和“<”的含义。这节课中,学生理解并掌握“=、>、<、-----”等符号的意义,对学生以后理解相关的数学题意、顺利进行数学阅读大有裨益。

一年级上册的教材中出现的数学符号语言还有用“\”表示去掉,用括号线 “︸”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这是解决求总数和求部分数问题的基础。作为数学教师应该从低年级起就培养学生认识数学符号、应用数学符号的意识,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为学生的持续数学阅读和学习奠定基础。

(二)符号标记阅读,培养阅读习惯

数学阅读材料具有简洁性、精确性的特点,在阅读时对每一个字、词和句子都要认真研读,反复咀嚼,要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学习使用不同的符号给阅读材料做标记,如:用 “Δ” 标记重点的词语,用波浪线标记重点的句子,用“?”标记不理解、有疑问的地方,把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圈起来,还可以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想法见解、想提出的问题等,以此来培养学生“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

如在学习《用字母表示数》中字母式的写法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来学习这部分内容。

师引导并提出要求:字母与字母相乘、字母与数字相乘的时候,在写法上是有一定的规则的,请同学们自己阅读书上106页的例3,看谁的阅读是最仔细的。要求: “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书边标记,然后告诉我你看懂了什么。

巡视中发现,有的学生在自己认为重要的地方做了标记,有的学生在部分内容旁边有注释,还有的学生在旁边记下了自己的疑惑。学生通过有效的阅读,对学习内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学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之后,在平时做题时,也会把题目中重要的、易错的地方标注出来,提醒自己注意。如题目中单位不统一的情况、分数应用题中的单位“1”、排列数的顺序时是从大到小还是从小到大等等。阅读的好习惯形成,会使孩子终身受益。

(三)在比较中深化阅读能力

数学语言的高度概括性使数学阅读材料会出现许多具有相似特征信息的内容,教师要注意搜集这样的阅读内容,让学生在比较中进行阅读,在比较中甄别,找出他们的联系和区别,对其中易混淆的因素进行辨析,从而理解其不同的含义。

如在学习认识钝角的知识时,为使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钝角的概念:“大于90度而小于180度的角是钝角”,教师把“钝角都大于90度”和“大于90度的角是钝角”这两个判断进行比较。大于90度的角有钝角,如95°的角、120°的角、179°的角,此外还有平角、周角,所以,“大于90度的角是钝角”这句话是错误的;根据定义,钝角的度数范围是大于90度而小于180度,所以, “钝角都大于90度”是正确的。

再如学习圆的周长时,部分学生在求半圆的周长时会错误的理解为求圆的周长的一半,针对这一情况可以把“圆的周长的一半”和“半圓的周长”放在一起比较,通过画图或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理解半圆的周长是指圆的周长的一半再加上直径。

(四)拓展阅读

苏教版教材编排中,“你知道吗”栏目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其内容包括历史起源、数学家故事、经典问题、数学应用、思想方法等方面,有效的利用“你知道吗”栏目,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感受数学学科的发展,实现数学知识教学和数学文化补充的有机融合。

例如,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单元中“你知道吗”以图文结合的方式,介绍了有关“黄金比”的知识,但是材料提供的内容非常简单,只有四句话和两幅图,仅通过教材内容很难让学生感受 “黄金比”的神奇、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笔者在课后组织学生搜集黄金比的相关信息进行阅读,选择其中自己能看懂的内容在课上和同学交流。在学生的交流过程中笔者从三个方面对学生搜集的资料进行整合、引导、深化学生对黄金比的认识,一是线段上的黄金比,二是黄金矩形,三是黄金螺旋线。首先,让学生交流自己搜集到的黄金比的资料,分别说说哪个部分和哪个部分的比值是0.618?然后出示维纳斯雕塑的图像和相关的数据,这座雕塑中,脚跟到肚脐的长度是126.1厘米,整体高度为204厘米,让学生用计算器算一算这两部分的比值:126.1÷204≈0.618。那么,从肚脐到头顶的长度和从脚跟到肚脐的长度又有什么关系呢?学生在心里猜测后马上用计算器验证:(204-126.1)÷126.1=77.9÷126.1≈0.618。还有的学生继续算下去:(126.1-77.9)÷77.9≈0.618。许多学生发出了惊叹声,黄金比真的太神奇了。学生又验证了自己搜集的数据也有以上的情形。接着笔者引导学生在交流中认识了黄金矩形和黄金螺旋线,学生呈现的资料非常丰富:人的正常体温37摄氏度与0.618的乘积是23.8摄氏度,人体在这个温度感觉最舒适;主持人站在舞台的长度的黄金分割点的位置最美观……在交流学习中学生对黄金比有了更直观和深刻的认识,也更加挑起了学生的阅读欲望。

总之,教师应重视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掌握数学阅读的方法,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学生的持续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新.浅议小学生数学阅读方法的培养[J].小学数学教育,2018.

[2]李怀红.浅谈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

猜你喜欢
数学阅读阅读方法兴趣
以数学阅读为支点,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浅论高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试论初中生数学焦虑对数学阅读的影响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书香阅读 心灵成长
浅谈如何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数”山有路“读”为径
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