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支架教学 突破写作焦虑

2019-12-11 10:09马艳玲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9年11期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高中英语

马艳玲

[摘 要] 在普遍采用的“教师命题、学生写作、教师批改”的写作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写作兴趣缺乏,害怕写作的焦虑感骤升。运用支架式教学,顺应“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学生设置写作目标,引领学生借助支架进行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提高英语写作积极性。

[关键词] 高中英语;写作焦虑;支架式教学

对英语写作产生焦虑感是影响写作教学的重要因素,怎样来缓解学生对写作的焦虑?支架式教学通过搭建支架、营造情景,引领学生独立探索、协作学习,并通过效果评价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有意识地营造写作氛围,消除学生的写作恐惧,降低写作焦虑。现结合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实际,对其应用策略简述如下。

一、设置写作目标,顺应学生“最近发展区”

支架式教学的显著特点是建构对知识的概念框架,围绕写作目标分解为若干学习任务,让学习者逐渐走进写作活动中。在写作课堂上,结合本单元关于加拿大旅游经历的介绍信息,我们从中已经了解关于加拿大的地理环境、城市特点、人文活动等内容。针对“对某地”的描写句式,我们将之作为写作训练目标。为此,我们让学生扮演主人公,以介绍城市旅游为方向,以信件的格式来介绍城市位置、人口、面积、气候、历史文化等信息。在写作任务明确上,考虑到学生已经阅读本单元与城市旅游相关的文本,也学习和掌握了介绍城市的知识和方法。因此,本节写作任务学生较为熟悉,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丰富自己的英语作文。

二、搭建写作支架,梳理文本篇章结构

将支架式教学应用到写作中,需要围绕写作目标构建写作要点,把握写作的思路,设定具体的篇章结构。在对本单元文本的教学中,我们通过设置抢答题方式,让学生回忆关于加拿大的主要信息。如官方语言、自然资源、面积、人口等。结合对加拿大相关信息的梳理,我们可以让学生了解“介绍一个地方”需要从哪几个方面来呈现。对照所学知识,结合所要介绍的城市,梳理写作框架,启发学生运用支架来确定所要描述的主要内容及写作要点,降低学生写作的难度。

三、设置写作情境,引领学生独立探索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写作氛围。在进行家乡介绍前,我们以游戏的方式,有意渗透与写作内容相关的话题,来激发学生对写作的积极性。同时,引入微视频,来介绍家乡,强化学生对家乡的热情。之后,通过梳理这些写作点,如“location”“population”“history”等,鼓励学生总结本单元所学习的描写地点的句式,并参考英语固定搭配、习惯用语,尝试用自己的话来介绍熟悉的家乡。如关于家乡的位置介绍,家乡的面积介绍,家乡的人口介绍,家乡的语言介绍通过让学生对单元内相关地点描述句式的学习和借鉴,结合自己家乡的特色,运用相关句式来表达,从模仿中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拓展学生的写作视野,也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写作的趣味。

四、突出协作学习,以评价促进写作体验

支架式教学与英语写作的融合,通过前面对写作要点的梳理,对相关描述句式的运用,拓展了學生的写作思维。同时,我们可以围绕家乡的特色,开展小组合作讨论,增进写作交流。针对一些学生不知道如何介绍家乡,我们通过对话模式,让学生将家乡的地理位置、人口、面积、自然环境、语言等进行表达。之后,可以将这些对话内容转换为写作素材,降低写作焦虑。同时,借助于分组对话,可以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带动学习能力弱的学生,从交流中获得写作方向和要点,丰富写作内容。在英语写作中运用支架教学,教师还要发挥教学评价的激励优势,对学生的习作进行效果评价。一方面,设置学生“自我改正”表,让学生自己对初稿进行自我评价。如信件的格式是否有错、单词大小写是否有错、标点符号是否有错、时态语态是否有错、单复数是否有错、短语搭配是否有错等。另一方面,设置学生“互评互改表”,结合学生习作,以同伴互评互改方式,对习作的段落设置是否合理、词汇选择是否妥当、句式运用是否多样、句子过渡是否自然、书写是否规范等。最后,对学生习作进行选评,围绕“结构”“内容”“语言”等评价标准,选出优秀作文,进行张贴展示,既为学生提供鲜活的参考实例,又让学生体验到写作的成就感。

总之,支架式教学强调对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关注,通过搭建写作支架,引领学生明白写作主题,梳理与主题相关的写作要点,并借助于所学的句式、将之运用到习作中,促进英语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王竞儒.支架教学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影响的行动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16.

(责任编辑:文宝)

猜你喜欢
支架式教学高中英语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高效之路的探索
挑战性学习课程的提出与实践
大学英语听力中支架式教学模式探索
“支架式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