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移动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现状及发展策略分析

2019-12-12 02:26张书玉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信息服务高校发展

关键词:高校;移动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发展

摘 要:文章对我国30所高校移动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对不同地区移动图书馆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对比,指出了现阶段我国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现状,分析了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实施移动数字图书馆联盟、扩充移动检索资源、强化个性化服务、添加生活娱乐等黏性信息服务、加大宣传力度等措施,以期为我国高校移动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9)11-0044-03

笔者通过对北京、天津、河北等省市30所高校移动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状况的调查,采取网上问答、微信以及邮件等方式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对高校移动数字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形式、信息服务范围以及信息服务所采取的推广手段等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目前高校移动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具体情况,并对未来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1 高校移动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方式

1.1 移动数字图书馆开设时间

调查数据显示,在被调查的30所高校中,移动数字图书馆开通的时间基本上都在2012年到2014年之间。其中,2013年高校开设移动数字图书馆的数量最多,开通时间分布如图1所示。对于经济相

对发达的地区,如北京等,大部分高校的移动数字图书馆都较早地开设了多种方式的信息服务功能。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如河北等地,开通移动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时间较晚,基本上都是在2013年之后才开始出现较快的增长。因此,笔者可以推断,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未来移动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必将成为一种主流的发展趋势。

1.2 移动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

在被调查的30所高校中,所有图书馆都已经完成了移动图书馆、微信这两种移动服务模式的建设。移动图书馆手机应用程序迎合了目前的市场需求及读者的个人习惯,具有相对多样的功能性,包含SMS、WAP等提供的信息服务内容,同时又拥有个性化的信息推送服务功能,更能体现出移动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个性化与智能化发展方向。大部分高校已开始使用基于微信的移动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在该系统中最为突出的特点是信息的推送服务以及信息交互服务。还有部分高校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完成了预约听课、购书、定位以及微信扫码借阅图书等系统的构建,使自身的移动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内容更加丰富。移动图书馆不同服务模式所占比例如图2所示。

1.3 移动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开发模式

现阶段,高校移动数字图书馆在开发过程中主要采取两种方式:图书馆委托第三方进行程序的开发和图书馆自身进行程序的开发。图书馆委托第三方进行开发的方式较为常见,被调查的30所高校几乎均采用了这种方式。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天津大学等实力较强的高校通过自主研发,也建设了移动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体系。由于这些高校对自身拥有的信息资源数量、分类以及服务现状较为明晰,其所开发的应用程序更能符合读者的实际需求,具有相对较高的实用价值。

2 移动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内容

笔者所调查的高校图书馆包含的服务内容及所占比例如表1所示。

表1 高校图书馆包含的服务内容及所占比例

服务内容图书馆比例(%)服务内容图书馆比例(%)服务内容图书馆比例(%)馆内新闻28商业资源5预约/催还9资源动态25书刊借阅26座位预约2书刊推荐26多媒体26原文传递22馆藏目录28音频/视频1资源荐购9资源检索25续借服务26意见反馈17移动资讯8位置服务8订阅服务24

2.1 馆务类信息服务

被调查的高校基本上均对馆务信息服务较为关注,会及时地通过移动数字图书馆把一些新闻信息、资源信息以及科研动态等向读者发布,也会及时提醒读者归还即将到期的书籍,使高校图书馆提供的服务更加人性化。通过移动图书馆和微信公众号,高校图书馆逐步健全了新闻信息、资源信息以及科研动向三种服务系统,占所有信息服务总量的80%。然而,因受高校移动数字图书馆建设资金及人员配置的限制,很多高校图书馆的SMS服务依然不能满足读者需要,会给部分读者在使用时造成不便。

2.2 资源的检索服务

在被调研高校中,所有的移动数字图书馆均对相应的图书馆资源实施了资源整合工作,同时,与之相对应的移动数字图书馆均开设了资源的检索和获取功能,系统相对来说比较健全。所有读者在图书馆均可查询、检索到馆内的图书目录,有50%以上的移动数字图书馆可以使用一站式信息检索功能。此外,移动数字图书馆所涉及的图书类型多样、格式繁多,全文的数据信息几乎都能通过文字和原版的形式打开,并可以完成相应的批注、亮度调节等操作,为读者提供了极具个性化的服务模式。

2.3 借阅、预约以及咨询服务内容

在图书馆的服务内容中,借阅是涉及面最多的服务项目,也是所有移动数字图书馆均具备的服务内容,但仅有极少数移动数字图书馆可以提供预约与咨询服务等内容。信息资源的咨询对于图书馆的服務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更好地体现出信息的增值性。然而,绝大多数移动数字图书馆依然采用邮件、电话等方式提供信息资源的查阅服务,也有部分高校移动数字图书馆提供了咨询服务内容,如:清华大学图书馆设置了机器人咨询功能,为移动数字图书馆咨询服务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2.4 外延拓展服务内容

高校移动数字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所涉及的外延服务包含素材获取及个性化阅读,相应的订阅功能可以实现对网络资讯、电子书刊和视频资源的订阅。个性化阅读则可以根据读者需求设置信息浏览方式及信息收藏服务,同时还可以进行信息的评论、分享以及屏蔽等。

3 高校移动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3.1 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由于高校图书馆所处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致,致使移动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水平也出现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从服务的形式上来看,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高校移动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通常采取移动图书馆及微信的模式,但经济相对落后地区高校图书馆的推广使用程度不高。从服务的内容上来看,经济相对发达地区高校移动数字图书馆提供的信息服务相对多样化、丰富化,同时也更为细致化和人性化。

3.2 推广力度欠缺

仅有少数高校在学校主页上设置了移动图书馆、图书馆微信、图书馆博客等相关网址链接或二维码账号,大多数高校未设置相应的链接和账号信息,或者所设置的链接与账号信息不够明显、不易被发现。此外,由于部分高校未设置移动图书馆、图书馆微信等服务的相关操作指南与功能说明,使读者的使用体验效果不佳。

3.3 个性化服务内容欠缺

大部分高校移动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未能与移动校园形成有机融合,几乎没有涉及位置服务、娱乐服务以及咨询服务等相关内容。相对而言,国外一些高校移动数字图书馆所提供的信息服务更加细致化和人性化。例如,劍桥大学移动数字图书馆可以查询到校园建筑物、城市基础设施以及各种娱乐设施的位置,还提供城市实时交通状况等信息服务;加利福尼亚大学、斯坦福大学等移动数字图书馆提供体育信息咨询及动态推送服务,可以方便读者了解体育赛事。这些具有个性化、精细化特征的信息服务内容,可以被我国高校移动数字图书馆所参考与借鉴。

4 高校移动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发展策略

4.1 形成移动数字图书馆联盟,促进整体发展

移动数字图书馆要想得到稳定和高效的发展,必须依靠云服务以及联盟化的支持。各地区的图书馆之间,尤其是相邻区域的图书馆之间,要努力突破自身束缚,形成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合作体系,构建联盟发展大局,促进移动数字图书馆整体信息服务水平的提升。通过联盟的手段,能够使移动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及服务更加集中化,使各高校在构建移动数字图书馆的过程中减少成本支出,从而实现移动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效益的最大化。

4.2 扩充移动检索资源,提供更深层次的服务

对于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来说,移动阅读服务是最为关键的要素,而相关资源则是整个服务的根本与保障。移动图书馆不仅要拥有法定使用与经过授权的信息资源,同时还要不断拓展资源的获取手段,通过不同的方式处理知识产权矛盾,强化对网上信息资源的整合力度,做好行业、领域以及学科等信息资源的开发与数字化服务,提供开放电子杂志、热门文章、热点新闻等信息的检索服务。

4.3 强化个性化服务,提升读者服务体验

在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的基础上,不同高校图书馆也应依据自身情况,提供具有自身特色的个性化服务内容。具体做法包括:第一,通过技术改造使移动数字图书馆的运行状态更加稳定。第二,加大对信息服务方式和内容的创新力度,增加位置定位、预约、扫码、个性化信息推送等相关服务。第三,各高校也要借助第三方软件的开发技术,按照高校图书馆的实际情况,研发适合读者使用的图书馆APP,使读者拥有更加个性化的服务体验,并对服务功能进行及时调整和持续改进。

4.4 增加生活、娱乐等黏性信息服务,提升移动图书馆对读者的吸引力

我国高校图书馆要学习国外的成功案例,增加相应的生活和娱乐信息服务。例如:高校图书馆可将校内地图、城市交通、附近娱乐场所等信息提供给读者,真正实现以读者为本,增强读者对移动图书馆的黏性。同时,高校移动图书馆还应适当添加体育、音乐、电影等资源信息的检索与查询服务,提高读者对移动图书馆的使用率。

5 结语

随着高校移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读者对信息的获取不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更好地促进了信息的共享与获取。我国高校移动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在逐渐发展并趋于成熟,但从整体来看,其发展依然不均衡,与国外高校移动数字图书馆相比仍有差距。在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高校移动图书馆应抓住发展机遇,逐步完善信息服务体系,实现高校移动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全面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祁宁.数字阅读驱动下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6(1):94-96.

[2]冯娜.数字时代下高校图书馆功能创新的探索[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6(2):188-190.

[3]卢扬,田红梅,罗凌云,等.基于E-Metrics的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评价指标的构建[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5(6):32-37.

[4]刘娜,高春阳.辽宁省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共建共享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5(3):36-38.

(编校:崔 萌)

收稿日期:2019-10-21

作者简介:张书玉(1970— ),辽宁建筑职业学院图书馆馆员。

猜你喜欢
信息服务高校发展
区域发展篇
公共图书馆科技创新服务探析
农业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研究
基于价值共创共享的信息服务生态系统协同机制研究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图说共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