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流动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实践研究

2019-12-12 02:26陈杰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信息资源共享

陈杰

关键词:流动图书馆;信息资源;服务均等化;共享

摘 要:文章通过对广东省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现状的分析,探讨了广东省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适宜采取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并以广东流动图书馆项目的信息资源共享实践为例,展望了广东省流动图书馆服务体系与信息资源共享模式的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258.8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9)11-0113-03

“普遍和均等”是构建现代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基本要求。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十三五”时期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划》要求公共图书馆推进其服务的均等化建设,通过图书馆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广东省粤东西北地区的公共图书馆,即广东流动图书馆各加盟分馆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投入与珠三角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要实现珠三角地区人口的文化均等水平任重而道远。现代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整合不同图书馆的信息资源进行分享,并优化信息资源分享所需的成本和带来的效益,进而提升公共图书馆的整体服务效能。

1 广东省公共图书馆信息資源共享现状分析

1.1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关于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研究较多,包括张晓俐的《浙江省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探讨》[1],黄洁晶、高波的《我国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现状研究》[2],夏翠军、何杰锋的《广东省区域性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实践的调查研究》[3]等,但以上文献均是面向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理论探讨,针对广东省流动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研究几乎没有。

1.2 广东省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模式分析

广东省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模式主要包括区域化信息资源共享模式和跨系统信息资源共享模式。佛山市联合图书馆、广州图书馆之城等项目属于区域化信息资源共享模式,实现了图书馆区域化共享纸本资源和部分数字资源的目标;珠三角数字图书馆联盟、深圳文献港等项目属于跨系统信息资源共享模式,通过平台认证的用户可以访问平台上的部分数字资源和享受文献传递等服务,详见下页表1。

1.3 广东省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面临的困难

公共图书馆是有效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主体,而信息资源共享主要依赖于公共图书馆的管理体制。广东省公共图书馆的管理体制采用纵向垂直的行政管理模式,以行政隶属关系为基础,难以形成各馆协同运作、优势互补的资源共享体系,缺乏整体规划,无法制定统一化的技术标准及搭建共享检索平台,从而对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和共享工作造成了阻碍。针对图书馆落后的管理体制,广东省部分城市的公共图书馆尝试采取区域化信息资源共享模式和跨系统信息资源共享模式进行信息资源共享,但仅局限于所在城市范围内。广东流动图书馆项目打破了图书馆纵向垂直的行政管理体制,建立了统一的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为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工作指明了新的方向。

2 广东流动图书馆项目的背景和社会效益

2.1 项目背景

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实现,不仅需要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全面发展,更需要相关部门推动欠发达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普及工作。广东省为全国经济发达省份,却一直存在省内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问题,粤东西北地区的图书馆发展普遍滞后,基层民众的文化知识获取渠道单一[4]。在此背景下,由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牵头的广东流动图书馆项目通过改变图书馆纵向垂直的行政管理体制,搭建覆盖粤东西北地区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基层民众的文化需求与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之间不平衡的矛盾。

2.2 社会效益

广东流动图书馆项目实施十六年以来,广东省财政厅累计投入项目专项经费达7,000万元,广东省政府累计在粤东西北的欠发达地区建设了90个流动图书馆分馆,基本覆盖了广东的边远地区并推动各图书馆建设乡、镇、村多级服务网络1,905个,截至2018年累计接待读者8,693万人次,读者阅览图书15,056万册,解答咨询239万件,办理外借证62.08万张,外借图书1,624.7万册,详见表2。广东流动图书馆项目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广东省内欠发达地区基层民众看书难的问题,同时也为县级图书馆总分馆制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 广东流动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实践

3.1 文献资源共享协作

广东流动图书馆项目在全省范围内将“流动服务”与“物流配送”两种理念及运作方式结合起来,整合全省资源搭建动态流动的图书馆服务网络,实现了广东省各公共图书馆之间长期的、实质性的馆际协作与文献资源共享。读者可在每一个分馆通过网络访问该地区总馆的资源中心或成员馆网站,也能够访问省级馆的资源中心,获取自己所需的中外文电子图书、期刊和其他文献。广东流动图书馆项目使全省公共图书馆形成了共建、共享、统一协调和管理的运行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因“分灶吃饭”造成的资源重复订购、平台重复建设的问题。

3.2 建立一卡通平台

目前,广东的90家流动图书馆分馆已实现馆内图书借阅一卡通,同时全面启用了二代身份证借阅系统,通过统一的数字认证平台将广东流动图书馆Interlib自动化集群管理系统平台读者库与广东图书馆数字资源认证平台进行对接,使广东省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约90个市县区级公共图书馆及广大乡、镇、村图书室可共享与省级馆相同的数字化资源和信息服务技术。各成员馆实现资源一体化和管理平台一体化,为未来的地区总分馆服务提供统一的技术平台奠定了基础。

3.3 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各图书馆通过广东流动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分级授权与建立各区域的分馆业务自动化管理,实现了图书采访、分编、典藏、流通、检索等业务管理系统的现代化。县级馆所属的地方基层服务点可作为该馆的一个流通书库设置相应的访问权限,并通过网络将各馆的馆藏资源整合到数字资源共享平台,实现文献资源的集中管理与共享。

4 问题和思考

4.1 信息资源共享利益平衡机制

公共图书馆是有效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主体,但公共图书馆有限的信息资源远远无法满足社会公众对信息的需求,因此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利益平衡机制对于广东流动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建设与运行是一种重要的调节手段。各流动图书馆所在地区的图书馆在实力、规模上存在差异的问题导致了各分馆的馆藏文献信息资源类型与数量不同,在各图书馆之间开展信息与资源共享时将不可避免地引发利益分配问题[5]。相关机构应倡导建立各流动图书馆之间的利益平衡机制,鼓励各分馆主动分享自己的特色资源,并采用按劳分配的方式平衡各分馆的利益,只有保证利益分配机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才能使各个图书馆积极参与到信息与资源共享网络的建设工作中来。

4.2 信息资源的均等化

经济发展决定上层建筑,文化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仍然是本地的经济实力。广东区域发展的不均衡导致了文化事业发展的不均衡,这是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亟待解决的问题。粤东西北地区图书馆事业发展总体较为落后,与珠三角地区的图书馆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粤东西北地区的土地面积占全省的70%,区域常住人口占全省的55%,但GDP只占全省的20%,人均GDP更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珠三角地区的GDP占全省的80%,详见图1。粤东西北地区的振兴发展对广东省的发展至关重要,经济上的巨大落差在客观上造成了信息资源的不均等化。广东流动图书馆项目推动了各分馆所在地区的区域一卡通和通借通还制度的建立,利用流动图书馆集群化自动化管理系统平台实现了各分馆间的图书、数字资源的共享,对在当前的社会状况下实现信息资源的均等化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4.3 自主建设与统筹合作相结合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整合不同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业务,优化信息资源建设的成本效益,提高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整体效能[6]。建立信息资源共享联盟是有效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建设的重要途径,可使各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工作成为一个系统性的整体,提高信息的质量,将众多图书馆的资源进行整合,对单个图书馆的资源数量进行补充。公共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共享建设一定要充分考虑用户的需求,在进行资源建设时要注意收集各地方的特色资源,同时结合原有馆藏资源,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数据库。

5 結语

广东流动图书馆项目在现有的基础上,推动了各地区的区域一卡通和通借通还制度的建立,充分利用已经建成的流动图书馆Interlib集群化自动化管理系统管理平台,在各地区以市级馆或县级馆为中心馆,推动建设该区域的虚拟馆藏网络,使本地区图书馆的馆藏数据资源实现共享;推进网络环境下书目数据资源共建共享的进程,推动分馆与省级馆的合作,共建联合编目中心;整合全省特色资源与数字资源,实现各分馆间的图书、数字资源一站式查询,全面推进了全省的信息化发展,为最终实现全省各区域的通借通还、建立全省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晓俐.浙江省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探讨[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5(2):18-22.

[2]黄洁晶,高波.我国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现状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2(4):103-107.

[3]夏翠军,何杰锋.广东省区域性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实践的调查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5(12):50-54.

[4]陈卫东,王蕾.广东流动图书馆及其效益研究[J].图书馆,2013(1):28-30,39.

[5]王爽.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2.

[6]张新兴.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2.

(编校:崔 萌)

收稿日期:2019-10-15

作者简介:陈 杰(1987—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馆员,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在读研究生。

* 本文系2016年度广东省图书馆科研课题“广东省县域总分馆制建设实践与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GDTK1608。

猜你喜欢
信息资源共享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现状思考
大数据时代学校档案信息资源服务于高等教育的研究
谈云计算与信息资源共享管理
褪色的“共享”
挂羊头卖狗肉的“共享”营销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网络信息资源检索工具和技巧
图书馆与出版企业数字资源共享的环境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