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口”助力“大梦想”

2019-12-13 07:11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注册许可分局三级高级主办徐敏
中国质量监管 2019年8期
关键词:浦东梦想服务

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注册许可分局三级高级主办 徐敏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我是徐敏,来自上海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注册许可分局,是一名普通的企业注册窗口工作人员。我汇报的题目是:《“小窗口”助力“大梦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时代是放飞梦想的时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美好梦想,13亿个鲜活生动的个人梦想百川归海汇成中国梦。我在注册窗口坚守了26年,见证了我的家乡浦东从一片阡陌农田发展成为如今的现代化新城,见证了一家家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变大,见证了众多逐梦人梦想成真。

还记得我第一次走上注册岗位是在1993年,扑面而来的是浦东大开发的创业热潮。我接待的第一个对象,是一位50来岁的中年人,那天他拿着一摞厚厚的材料兴冲冲地跟我说:“我要开饭店,材料都准备好了,能不能帮我快点办?”我马上接过材料认真地看起来,发现有几个部门的公章盖错了,材料也不全。于是我请他回去再准备一下,没想到他忽然发起火来,把手上的材料重重地往我面前一摔,说:“你们这是故意刁难人!办一个小小饭店,为什么要这么多手续、跑这么多部门?”我哪见过这场面,顿时懵了,心里特别委屈:我完全是按规定办事,为什么冲我发火?我冷静下来,强忍住眼眶里打转的泪水,耐心跟他讲解规定,还帮他找到了办事部门的地址和联系方式。他的情绪也渐渐平静下来,对我说:“小同志,你知道吗,为了搞这个饭店,我们全家的钱基本上都花光了,如果再办不出营业执照,我家就完了!”材料补齐后,我帮他加快办出了执照,这位老板的饭店终于开张了,生意越做越大,后来还开了好几家连锁店。

直到今天,我还能想起他当时崩溃的神情和心酸的话语,那也是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小小营业执照的份量。办营业执照对我来说或许只是一项日常工作,可是对很多人、很多家庭来说,意味着美好生活的梦想。从那时起,“守护梦想”的种子在我的心里生根发芽。我暗暗发誓:我不能只是当个“守门员”,一定要用真心真情来面对每一家企业、办好每一张执照,用我这个“小窗口”来守护企业和百姓的“大梦想”!

注册窗口是和企业贴得最近、与市场离得最近的一线岗位。我这个人平时比较爱琢磨,怎么让我们的工作多一点主动,让企业办照少一点“难产”?工作之余,我开始做一份额外的功课,每当遇到有企业办不出执照,我就把企业的困难和需求记在小本子上,找原因,查资料,请教咨询,然后归纳总结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这样的小本子密密麻麻地记了几十本,汇集成了破解企业注册疑难杂症的“药方”。有段时间本子上记录很多的一个问题是,按照当时的公司法,注册资本需一次性全额缴纳,企业普遍反映负担较重。我开始琢磨:能不能运用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区的政策优势,降低企业商务成本,让企业轻装入市?

浦东是改革开放的热土,只要有利于提升营商环境,就大胆试、支持改。2005年,在领导的带领下,我和同事们先行探索的改革举措——注册资本分缴制推了出来。上海盛东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成为了这项新政的第一家受益者。盛东公司注册资本高达50亿元,那时正值洋山深水港即将开发建设,盛东公司一位姓赵的副总对我说:“我们新办公司,就是为了承接洋山深水港码头建设项目,如果不能赶快办出执照,就赶不上码头建设招投标了;如果50亿资金被冻结在验资账户里,就没钱采购大型设备了,我们都急坏了!”我一听,这不正是我们想解决的问题吗?于是赶紧把刚刚试点的注册资本分缴新政介绍给他,首期只需缴付30%的资金;我们还可以开启注册绿色通道,尽快完成公司登记!盛东公司最后顺利注册,正好赶上洋山深水港开发建设,公司就此扬帆起航,成为上海打造国际航运中心的一员猛将。 2013年,上海自贸试验区成立,推出了更为便利的注册资本认缴制。这两次制度创新,都发源于浦东,都被新修订的公司法全面吸纳,众多企业也因此受益。

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面对企业的现实诉求,我们绝不能简单的一摊手说“不能办”。作为自贸区的建设者,就是要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努力向改革创新要空间。我所在的浦东市场监管局,5年来先后推出了简易注销、证照分离、一企一证、互联网+信用监管等120多项“放管服”改革举措,其中88%已形成各个层面的制度性文件,近一半在全市乃至全国复制推广。

随着实行“一网通办”,越来越多的事项可以全程网上办理。我的服务范围也从一平方米的一线窗口,扩大到浦东1210平方公里。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市委领导要求我们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落实到我的岗位上,就是上门听需求、精准提方案、服务全流程。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二十条”措施之一,2018年1月,以我的名字命名的“徐敏创新服务工作室”成立,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青年干部加入了这个团队,成为“服务企业成长、助力梦想起航”的生力军。在工作中,我们形成了自己的服务理念——“只说YES不说NO”。不设路障设路标、不打回票打清单、不给否决给路径,如今这已成为我们每一个窗口的通行标准和服务名片。

在浦东,张江科创中心集聚了一大批培育初创企业成长的孵化器。2015年7月有一家企业来申请开业,材料中一个奇怪的表述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工位。上门调研后,我又开始琢磨,这些孵化器为科技初创企业提供着孵化服务,能不能将“工位”作为入孵初创企业的注册地登记,从而减少初创企业的发展成本?于是我带队与管理方、初创企业进行座谈,开展可行性方案研究,并多次向分局和市局主管部门汇报。最终我们浦东市场监管局再次拿出先试先行的魄力,在张江试点工位登记,从此工位登记的做法在浦东逐渐铺开。

在浦东,有一个由“蚂蚁计划”发起的互联网教育创业平台。我带着工作室的小伙伴们多次上门调研,与充满创业激情的年轻人面对面交流。企业注册有什么程序?遇上合同争议该如何解决?股东利益保护登记中会遇到哪些问题?我们都一个个耐心解答,对企业注册和经营规范进行全程辅导。如今,“蚂蚁计划”已建立9个蚂蚁创客空间和一个蚂蚁教育小镇,服务上千创客,解决上万青年就业。创业人于杰说,“蚂蚁计划”能够顺利实施,得益于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更因为我们政府有了越来越多的“金牌店小二”。

在浦东,新型的互联网企业茁壮成长,传统企业也正面临着艰难转型。2018年上半年,我和工作室的小伙伴在走访中了解到,上海界龙集团下属的一些高污染企业面临关停并转,上万平方米的厂房闲置,250多名工人面临失业下岗。企业的出路在哪里?工人的就业怎么办?我和工作室的小伙伴参与了企业的头脑风暴,这些厂房就在上海迪士尼乐园旁边,迪士尼有梦想小镇。小伙伴们脑洞大开,建议把生产型厂房转型为旅游住宿和文创空间。思想的碰撞一拍即合,我们全程参与,为企业的注册登记提供保姆式服务,支持企业成功转型。老厂房有了新业态,老员工有了新岗位,老企业也开启了新征程。界龙的创始人拉着我的手说:“你们帮了我们大忙了,真是我们的‘梦想合伙人’啊!”看着界龙集团送来的锦旗,工作室一名刚入职的小伙子激动地说:“徐老师您知道吗,这是我工作中第一次收到锦旗,我太高兴了!”这是我们工作室“改革更有力度、服务更有温度、贴近企业需求、实现精准服务”理念的实践成果,更是我们以梦想服务梦想、以情怀服务情怀的巨大收获。

这些年,小到小微企业开办,大到国企注册落地,经我的手都办了不少。如今走在浦东的街头,看到一些企业的招牌时,我常常会情不自禁地露出微笑,就像看到自己接生的孩子那样亲切。回想过去的20多年,从浦东吹响开发开放的号角,到现在深化自贸试验区建设,政府改革的力度越来越大,市场营商环境越来越好,服务对象的满意度越来越高。习近平总书记说:“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我深深感到,置身这个伟大的时代,是我最大的幸运。没有改革开放的时代大舞台,我们什么都干不成。我愿继续植根于浦东这块改革创新的热土,继续带着市场监管人的执着坚守与情怀担当,如水滴、如浪花、如小河涌入改革发展的大潮,在“小窗口”真情服务好每一家企业、每一名群众,守护梦想、助力飞翔!

谢谢大家!

猜你喜欢
浦东梦想服务
三十年的浦东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三不”工作:打造人民调解浦东模式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梦想
梦想
浦东公路养护管理信息系统
“浦东好人”黄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