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担当 敬业奉献耕耘审查事业36年

2019-12-13 07:11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人事教育部巡视员兼审查业务培训处处长张阿玲
中国质量监管 2019年8期
关键词:审查员专利审查专利局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人事教育部巡视员兼审查业务培训处处长 张阿玲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我是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人事教育部张阿玲。我汇报的题目是:《忠诚担当 敬业奉献 耕耘审查事业36年》。

我只是知识产权系统的一名普通审查员。1983年,我作为原中国专利局招录的第一批大学生,进局后一直从事发明专利审查工作。从一名初出茅庐的审查新人到能够独当一面的审查老兵,我度过了难忘的36载,有幸亲历并见证了我国专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

一、心系国家、服务社会,做群众眼里的热心人

专利审查是一个很平凡的岗位。有人曾经问过我:专利审查有些枯燥,工作几年为什么没转行?我想说的是,专利审查不仅仅是审查好申请案子这么简单,它和国家利益、行业发展密切相关。

1987年底,我在人民日报看到这样一则消息——西安交通大学王迪生教授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涡旋压缩机,时任国务院代总理李鹏同志批示拨给该校一笔研究经费予以支持。这个消息让我很激动。涡旋压缩机最早在日本出现,因为体积小、噪音低、功率大,备受制冷行业的重视。当时日本禁止将相关产品出口我国,我国自主研发工作刻不容缓。同时我又很担心,那时专利法刚实施不久,改革开放时间也不长,大部分企业和科研单位对专利制度不了解,不懂得如何查阅国外专利,也不了解国际上行业发展情况,容易出现重复研究。在看到那个消息前不久,我刚刚审查了西安交通大学提交的另一项专利,发现那个专利的技术方案已经远远落后于日本等发达国家。总理亲笔批示的这笔经费能否真正用到涡旋压缩机的前沿研究上呢?王迪生教授的科研团队会不会重复国外的研究呢?这些问题时常萦绕在我心头。

于是,我请示了当时的领导和我的导师,主动联系了王教授,请王教授团队来专利局见面,把我在审查实践中积累的关于涡旋压缩机的国内外专利申请情况及发展状况全部介绍给他们,和同事一起为他们做了相关检索,并教他们如何检索。之后,王教授经常带着团队来专利局检索资料,向我咨询问题,并获得了一系列涡旋压缩机相关发明专利。他对我说:“阿玲,有你的帮助,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

2001年,我到江苏和上海调研。在与当时国内的制冷行业的龙头企业——春兰集团的座谈交流会上,我介绍了制冷压缩机尤其是涡旋压缩机的发展状况。我的发言引起了春兰集团极大的兴趣。当时,春兰集团正在和西安交通大学合作,研制开发涡旋压缩机。他们在研制过程中发现,每走一步都会遇到来自国外专利权人的侵权警告。一旦真的出现诉讼,就可能面临巨额赔偿,这会使企业蒙受巨大损失甚至破产。因此,他们特别希望能得到我的帮助。

这不仅仅是一个企业的利益,更涉及到国内制冷行业的发展和国家利益。于是,我主动请缨承担了这项任务。通过检索大量专利文献,我整理出相关领域国外专利申请状况,指导春兰集团如何避免专利侵权、科学确定研制生产方向。为了帮助更多同类企业,我进一步撰写了相关文章出版。在工作和生活之余挤时间为企业排忧解难,过程很辛苦,但结果令人欣慰。

在审查工作之余,我帮助过很多像王迪生那样的专利发明人、专利申请人、企业专利工作者,但我从未收取任何额外的报酬。曾有位国内企业的代理人,在一次见面时拿出一笔够我生活半年的费用,告诉我因为我的指导和帮助,她的工作得到领导的认可,领导要求她将这笔钱送给我,并告知这是必须完成的任务。我断然拒绝了,并告诉她:如果你完成了任务,我就突破了自己的道德底线,永远不能做一名合格的审查员了。

扎扎实实地做事,本本分分地做人,是我对自己的要求。做合格党员,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二、勤勉作为,恪尽职守,做同行眼里的领路人

多年来,我出色地完成了组织和领导交办的各项审查任务,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成功入选了国家863计划专家库,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当选知识产权局专家库专家、一级审查员、专利局学术委员会委员。

作为同行眼里的机械领域审查专家和知识产权的教学专家,我在做好专利审查本职工作之外,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多年来,先后指导了近百名年轻审查员,为近万名审查员和代理人考生授过课。

我还参与撰写了《审查指南》,利用业余时间编写了10余本审查员培训和代理人培训教材,发表了多篇学术文章,多次参与专利代理实务考试出题工作。我主编的代表作——《专利代理实务辅导与模拟练习》,贡献了我审查实践中积累的90多个案例,为专利代理人、企业专利工作者提供指导和借鉴。

三、扎根基层,勇于担当,做领导眼里的放心人

作为一名老党员,我深知岗位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当组织需要的时候,要讲政治、顾大局、能奉献,到组织需要的岗位去。

2011年12月,因工作需要,我调任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江苏中心总审查师,负责江苏中心审查员的培训和审查质量管理等工作。那时,京外专利审协中心的建设刚刚起步,没有经验可以借鉴,一切需要重新探索,从头开始。

江苏中心成立之初,工作条件艰苦,没有办公用房,没有职工食堂,临时租用的办公室甚至连空调都没有。从局里派来的干部都很年轻,缺少有经验的骨干。但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这点困难不算什么。我带领中心从零开始建制度、定规章,着重提升审查质量,形成了“中心部门齐参与、理论实践相结合、分阶段螺旋上升”的新审查员入职总体培训模式,严格培训管理,大力选拔优秀教师,保证培训质量。两年后,带着在江苏中心积累的经验,我又奔赴天津,投入天津中心的建设工作。

2015年3月,我回归专利局,担任人事教育部审查业务培训处处长,不仅负责专利局的局内审查员培训,还负责北京、江苏等6个京外审协中心的审查员培训。虽然还是熟悉的工作环境,但是,我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我在总结多年培训和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制定了《京外专利审查协作中心新审查员入职培训考核办法(试行)》,以局党组提出的“统一培训课程、统一授课师资、统一考试模式、统一颁发证书”的“四统一”为抓手,从统筹管理机制、课程体系完善、师资培养管理、考试题库建设、信息化系统支持等几个方面,对新审查员入职培训工作进行全面的规范和指导。

2016年,我带领审查业务培训处依托知识产权局培训综合管理系统(SIPOLeMS)建设了智能在线考试系统,该系统可以根据既定的组卷策略自动抽题、随机组卷,在保证难度和考点一致的情况下,实现卷卷不同,大幅减少人工组卷和阅卷工作量。为了保证在线考试系统的质量,我们开发了4000余道考试试题,较好地满足了审查员考核需求。在题库建设期间,我因多年来的高强度工作被查出患有肾癌。做完手术,领导和同事们给予我非常多的关心与照顾,总是劝我不要劳累。但我惦记着题库建设,很快又投身工作一线。客观题库建完了,案例题库建设得尽快推进,2017年、2018年,我们又开发了40余个考试案例。

这些工作完善了培训体系,健全了管理机制,提高了培训质量,夯实了审查能力,为审查提质增效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培训基础。

四、敬业奉献,无怨无悔,是家人眼中的机器人

工作多年,我敬业奉献,无怨无悔,唯一遗憾的是没有好好陪伴家人。在工作和家庭之间,我把心思都放在了工作上。

2006年,我在四川承担授课任务,培训班开班当晚,我接到妹妹去世的消息。那时,我的母亲已经70多岁,患有癌症,家中老小都担心她承受不了打击,家人和同事都劝我早点回去。但是,如果我离开,省局的培训就要终止。最终,我强忍悲痛,坚持完成了授课任务。

2007年,是知识产权局进行专利代理人实务考试改革的第一年,我负责编写代理人实务考试试题。由于保密要求,评分标准必须在考试结束后一周内完成。就在考试刚刚结束我着手准备评分标准时,家中传来了母亲去世的消息。组织部门得知情况后关切地告诉我,放下工作赶快回去吧。但我知道,由于考题是保密的,评分标准也是保密的,别的同事难以马上接手。为了大局着想,我依然连续工作了20多个小时,拿出了第一稿考题答案后才赶回老家告别我的母亲。

回首在知识产权局的36年,感谢和我并肩作战的领导和同事们,感谢那些信任我、在办公室外排队等着和我讨论案情、“让我每天都没法下班”的青年们。我从不后悔自己对事业的选择和付出,因为,在我身旁,还有很多和我一样的知识产权人在默默地坚守和奉献。

此时此刻,我已经无法用言语来表达我的激动和感激之情。感谢局党组、感谢我的领导、我的老师对我的培养,感谢同仁们对我的支持和帮助,我将继续实实在在地做好工作,为建设知识产权强国作出贡献!

如果让我再选择一次,我还是会选择专利审查!

谢谢大家!

猜你喜欢
审查员专利审查专利局
专利审查高速路的运行态势及对策研究*
专利审查协作模式创新与路径优化:审查效率与审查质量导向下的制度演变
浅析基于博弈论视角下专利审查员与代理人间的意见分歧及弱化措施
提升专利质量,树优质审查作风
提升专利审查质量 支撑知识产权建设
2017年欧洲发明专利申请排行榜 华为第一
印度专利局将在《官方公报》中对外公布专利申请信息
新加坡启动专利审查非正式沟通渠道
欧洲专利局连续六年位居全球
检索早期确认计划新规:EP申请人和PCT申请人在缺乏专利单一性时的新救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