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浓度肥水和多效唑对辣椒苗期生长的影响

2019-12-13 02:30孙书明邹春蕾
园艺与种苗 2019年11期
关键词:胚轴效唑粗度

姜 闯,孙书明,邹春蕾*

(1.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蔬菜所,辽宁沈阳110161;2.鞍山市千山区现代农业水利事业发展中心,辽宁鞍山114041)

近年来,辽宁省设施蔬菜面积发展迅速,秋冬茬设施蔬菜生产主要是在夏季育苗,由于受高温、高湿、昼夜温差小等众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培育壮苗极为不易,特别是常规的肥水药剂管理,无法有效抑制幼苗徒长。笔者通过肥水和多效唑药剂的不同浓度梯度组合,对辣椒品种37-74 幼苗进行处理,旨在确定最佳组合方案,为辣椒工厂化育苗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试验地情况。试验在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日光温室内进行。选用72 穴穴盘,底土基质为国产草炭,蛭石覆土。

1.1.2 品种选择。供试辣椒品种为尖椒品种37-74。

1.1.3 药剂选择。多效唑由四川国光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绿博莱通用型由武汉天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

1.2 方法

2018 年7 月5 日播种,每个处理均重复10 盘。播种后,按照常规育苗管理,肥水浓度为通用型绿博莱70 mg/L。在2 叶1 心时(7 月20 日),按照不同梯度组合进行喷施处理,梯度组合处理见表1,并以肥水浓度70 mg/L 常规管理作为对照。在出苗前(8 月10 日),每个处理随机选取10 株,记录辣椒的株型情况,用电子游标卡尺测量下胚轴长度(基质表面至子叶的距离)、第1 节间长度(子叶到第1 片真叶的距离)、茎粗(基质地上部1 cm 处)、子叶和真叶的长度和宽度,并利用DPS 数据分析软件对各项数据进行显著性分析。其中,叶片面积=叶片长度×叶片宽度。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组合对辣椒幼苗下胚轴长和第1 节间长的影响

从表2 可以看出,不同处理组合对辣椒下胚轴和第1 节间长度影响不同。同一多效唑浓度不同肥水浓度处理对辣椒下胚轴和第1 节间长度的影响差异不显著,;而同一肥水浓度不同多效唑浓度处理对辣椒下胚轴和第1 节间长度的影响有不同程度的变化,随着多效唑浓度的增加,各处理辣椒幼苗的下胚轴长和第1 节间长呈逐渐降低趋势,以10000 倍和12000 倍处理尤为明显。

表1 不同处理组合的喷施浓度

表2 不同处理组合对辣椒幼苗形态指标的影响

2.2 不同处理组合对辣椒下胚轴粗度的影响

从表2 可以看出,不同处理组合对辣椒下胚轴粗度影响不同。同一多效唑浓度不同肥水浓度处理,粗度会随着肥料浓度的增加而增长,并以210 mg/L浓度最佳;而同一肥料浓度不同多效唑浓度处理对粗度的影响较小。

2.3 不同处理组合对辣椒最大真叶面积的影响

从表2 可以看出,不同处理组合对辣椒最大真叶形态的作用效果不一致。同一多效唑浓度不同肥水浓度处理,最大真叶面积会随着肥料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以210 mg/L 浓度最佳;而同一肥料浓度不同多效唑浓度处理,最大真叶面积会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减少。试验中,T10 处理的最大真叶面积最佳。

3 小结与讨论

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效果不同。辣椒37-74 对生长调节剂的要求较为严格,多效唑浓度以12000 倍为宜,且多效唑对37-74 的控长作用时间较长,可以取得较好的控长效果;而肥料浓度的增加,既可以有效提高辣椒营养水平,为培育壮苗打下坚实基础,又可以减少多效唑不合理应用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在该试验条件下,T10处理可以较好地抑制辣椒穴苗下胚轴及节间徒长问题,又达到了茎粗叶茂的效果,同时,多效唑浓度也较为安全,但梯度设计差异不显著,有待于进一步试验研究。

猜你喜欢
胚轴效唑粗度
基于TRU 系统对南山植物园川山茶根系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
大豆喷施多效唑 增产防倒效果好
花椰菜幼苗下胚轴紫色性状的遗传分析
控制水稻中胚轴伸长的QTL 定位
结果母枝粗度对南丰蜜橘果实品质的影响
葡萄定植当年冬季修剪技术
南丰蜜桔结果母枝粗度≤2.5 mm果实品质最佳
利用重测序和集团分离分析鉴定水稻中胚轴延长相关染色体区域
水稻中胚轴伸长研究进展
多效唑引起杧果早花的内源激素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