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策略

2019-12-13 07:15郭玉璞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实物辩论创设

郭玉璞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创设情境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种常用的策略,它是学生认知的桥梁,是知识转化为素养的重要途径。然而,一些教师在情境教学中存在着缺乏真实性、过分依赖课件、过于追求形式化等问题。

基于以上现象,笔者认为,创设情境就是构建课程知识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情感对接的过程,创设情境要基于生活、注重学生认知、体现学科特点,应成为学生思维发生处、知识形成处、能力成长处。

一、创设生活情境

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农村小学课堂上虽没有精美的教具,但也有丰富的教学资源。例如,在学习《小数加减法》时,我安排学生到附近超市购物,把购物小票带到课堂,向同伴介绍自己购买的商品,同时提出问题,请大家一起帮助解决。一张小小的购物票,为教学赋予了生活气息,使计算教学变得鲜活起来。因此,实际生活是学生学习的最好情境,它有助于学生形成从生活中学习、从实践中学习的习惯。

二、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是创新的起点,是生发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的种子。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发求知欲,学生就不会深入思考,学习也只能停留在表面上。例如,在复习《平面图形的面积》时,我问学生:“一根40米的绳子,围成一个怎样的长方形,可以圈的羊最多?”接着又问:“要想圈的羊更多些,还可以怎样围?”“要想圈的羊再多些,又可以怎样围?”就这样一直追问下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知道了“周长相等时,圆的面积最大”这一知识点。可见,抓住时机的追问,是开启学生深入思考的钥匙,是激发学生潜能的基石。

三、创设实物情境

最直观的教学莫过于实物演示,它体现出教学中的直观性原则。教学中的实物主要指模型、标本、教具等直观形象的东西。对于抽象的教学理论,教师通过实物演示,可以使学生一目了然,激活学生的形象思维,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過看一看、摸一摸、滚一滚、拼一拼、分一分等方法,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

四、创设故事情境

创设故事情境,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探索新知。如在教学《等量代换》时,笔者讲了《曹冲称象》的故事,向学生展示了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就蕴含在生活之中,整体可以分成若干个小部分,若干个小部分之和就等于这个整体。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自然而然感悟数学思想,体会数学方法。

五、创设辩论情境

小学生大都喜欢争论,好胜心强,课堂上的辩论,可以把学生情绪推向高潮,主动进入角色,优化教学效果。在教学《比的意义》时,笔者让学生辩论比的后项可否是0。正方认为比的后项不能是0,因为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数,除数不能为0。反方认为可以为0,在比赛中得分可以就有4∶0。你一言,我一语,同学们争相发言,在辩论和比较中,获取了新知。

总之,教师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资源,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使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

(责 编 帕 拉)

猜你喜欢
实物辩论创设
Debate breaks the mindset 辩论打破思维定式
创设未来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关于场与实物关系的一种探索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班主任进行实物分析的实践路径
同影子辩论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