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以紫阳民歌为例

2019-12-14 15:52徐彦峰
非遗传承研究 2019年2期
关键词:号子民歌文化遗产

徐彦峰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通过《人类口头及无形文化遗产代表作宣言》以来,世界各国对无形的文化遗产的关注度持续增加。2003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范围和内涵予以确定和说明,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作为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补充。2004年,我国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中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正式成为该公约的缔约国。2005年3月26日,为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履行中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义务,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就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目标、方针、原则和措施作出明确指示。自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上升到国家层面,掀起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和研究热潮。

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重要的价值与意义,被称为“民族记忆的背影”,“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承载中华民族精神与情感的重要载体,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基础,也是人类智慧的体现”。[1]同时,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保护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的启示。然而,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科学技术水平等的迅猛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形势严峻。在这种形势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引起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学界对此极为关注,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也在不断提高。但是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其特殊性,目前在这一领域并没有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与方法,所以需要多种学科对其进行研究。其中,地理学、历史学、文学、人类学等学科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提供了基础理论。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变迁的历史地理学同时具有历史学与地理学的特点,对于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定历史时期受地理环境影响的产物,具有时间与空间的双重维度。“作为历史‘活态’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植于滋养她生长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深厚的人文背景,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地域由民间创作的文化现象”。[2]《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界定为实践、表述、知识、技术及与个体、群体、社区相关联的文化空间[3]。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界定为“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通过综合比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说明,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两类:(1)传统的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等;(2)文化空间,即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较之于有形遗产,其不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具有自己的独特性。从内容上来看,它具有历史性和地方性;从形式上看,它具有多样性和口头性;从传承上看,它具有变迁性和实践性”。[4]通过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和特点,可以看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空属性十分突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我国提出“真实性”与“完整性”的保护原则。不论是探讨其“真实性”还是“完整性”,都需要对某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产生的地理环境进行考察与分析,而这正是历史地理学的所长。只有对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空特点以及自然与人文条件进行考察,了解其产生、发展及演变规律,才能对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另外,从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来看,历史地理学研究的是历史时期的地理环境及其演变规律,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地域性文化,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的基本特征,历史时期的社会发展水平、人口迁移导致的文化扩散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演进过程”。[5]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是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研究与分析,对当下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的民间音乐紫阳民歌为例,以历史地理学为视角,探讨其产生的历史地理背景,并对其保护与利用提出一些看法。

二、紫阳民歌的历史地理背景

紫阳民歌是紫阳当地民间音乐的总称,是紫阳县的一大文化品牌,并在2006年入选了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因为其具有浓厚的陕南地方音乐特色,并且积蕴深厚,传唱广泛,因此紫阳县也获得了“中国民歌之乡”的美誉。

作为一种地方民间音乐,紫阳民歌在其长期发展中,受到了来自地理环境的强烈影响,最终呈现出我们今天所见到的紫阳民歌。由于紫阳县自身的历史地理特点较为复杂独特,紫阳民歌也体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风格。研究与探讨紫阳民歌的历史地理背景,对于当下研究紫阳民歌的形成与发展、保护与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1.紫阳民歌形成的自然地理环境

紫阳县位于陕西省南部,汉江上游,在东经108°06′—108°43′,北纬32°08′—32°49′之间。境内万山重叠且有“丛生”的特点,山高且大,汉江由西向东贯穿全境,汉江支流任河由南向北汇入汉江。其县内的地势呈现为西南高、东北低的特点,山河交错的地理格局构成了“三山两谷一川”的基本轮廓。多高山、多峡谷是紫阳地貌的基本特征。气候上,紫阳县属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由于县北有山岭阻隔了西北寒流,县南又有任河谷地输送西南暖气,故县内呈现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气候特征,年降雨量为1127.8毫米,整体来说降雨较为充沛,同时动植物资源较为丰富。紫阳县的这些自然地理特征是紫阳民歌形成的地理基础。

紫阳民歌的类型按体裁可分为号子、山歌和小调几大类,其中又包含社火歌曲、风俗歌曲、宗教歌曲、曲子等不同歌种。紫阳民歌深刻体现出了地理环境对其的影响。比如号子类中的船工号子,其形成以及特点与汉江紫阳段的水势险、急密切相关。由于水流的险、急,船在下水与上水的过程中都需要不同程度的配合。在下水的过程中,需要船工眼疾手快、精力集中,对于撑篙与划桨的力度与方向需要适度把握。所以,下水的号子声节奏紧促,艄公的领号呐喊有力而坚定。而在上水的过程中,由于水流的阻力大,而船工往往手攀岩石,脚踩山道,费力且危险。这就需要船工的配合协调一致。所以,在上水的过程中,艄公领号音调高而悠长,岸上拉船工人应和的号子整齐且沉稳。虽然这类船工号子在其他地区也存在,如旬阳民歌里的船工号子和川江号子等,但是由于各地的水流有所差别,号子的风格与节奏就显示出了差异。从时间上来看,这类船工号子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现今紫阳县的改造,加之运输方式的多样化,这类船工号子已不多见,这深刻体现了时间与空间背景中的人地关系变迁。

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在紫阳民歌中无所不在。紫阳号子类民歌中有一种较有特色的号子,是为哭丧号子,送葬时要唱歌,这是一种在外地人看来十分不可理解的现象,但实际上也是受紫阳县自然地理环境影响的产物。陕南由于多山,所以多地俗称送葬为“上山”,即人死后要埋在山上。紫阳的山高且险,上山是一件十分费力且危险的事,道路崎岖蜿蜒,所以在上山的过程中就需要协调步伐,喊号子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起到这种作用。哭丧号子的这种特点是紫阳县人民适应地理环境的一种体现。

紫阳民歌的号子类音乐多为无词号子,仅用衬词就可以演唱,如“呦咿呦呦嗬,呦咿呦咿嗬”,有词号子虽然也有,但是一般只有一两句有实际意义的词,而且这些实词的表意功能不强,甚至可以说可有可无,[5]纯属一种情绪的宣泄。这种无表意功能音乐的产生与其地理环境密不可分。比如主要流行于紫阳南部的界岭乡、双桥镇、绕溪乡、瓦庙镇、毛坝镇、高滩镇等地的山歌号子,这里人烟稀少,大山又多,严重阻碍了人们的交流,人民生活十分寂寞,演唱山歌往往就是自己唱、自己听,宣泄情绪是其主要的目的,演唱者通常在大山里以假嗓子吼唱,与山谷相回应,“只图发出响声,有无歌词无所谓”。[6]这种类似于“纯音乐”民歌的创作基础,就是紫阳县高大、险峻的山脉。

紫阳民歌的另一大类别是山歌。紫阳的山高谷深,层峦叠嶂,这山可以望见那山,人们可以隔山相望,但是如果真要见面,就得经过一个先下山再上山的过程。紫阳的山歌在这种地理条件下体现出了自己的特点,从唱腔上来看,一般是拉高声调,拖长声腔,以方便对面的人能听见。从创作动机上来说,就是为了娱乐、宣泄。在内容上,一般以逗趣笑骂、调情挑逗为主,形式上一般都很短小,大多四五句,风格上以幽默、诙谐为主。[7]从各个方面来看,这些山歌明显体现出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如果没有这些丛生的大山、崎岖的山路,紫阳的山歌也无法具有这样的特点。从时间线索来看,紫阳民歌又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由于受现今陕南移民搬迁工程的影响以及技术与交通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环境的步伐和力度加大,紫阳山歌正在脱离其实际意义,其保护面临着威胁。

小调也是紫阳民歌的一个大类,一般在河谷和平川地区较为流行,这类歌曲相对于号子和山歌来说,其内容丰富,唱腔婉转、细腻、悠扬,其创作的文学风格也与用于宣泄目的的号子和山歌不同,其词曲反复重叠,歌词可多达千言乃至万言,此外还有伴奏。小调与山地风格不同的原因在于地理环境的不同,河谷和平川地区的人口较多,交通便利,经济也较为发达,人们的交流较多,职业分类也更为细化。与山地人民自由创作并宣泄情感不同,创作小调的一般都为文人或职业艺人,所以在风格上就出现了较大的不同。

2.紫阳民歌形成的人文地理因素

除了自然地理环境赋予紫阳民歌的深刻烙印,历史时期人文地理环境也对其有着深刻的影响。如政区、语言、移民等因素在紫阳民歌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这些来自历史时期的人文地理因素的影响,对紫阳民歌这一人文景观的塑造有着巨大的意义。同时,从区域地理上来讲,紫阳县虽隶属于陕西省,但是紫阳县所处的秦巴山区“是一个从自然和人文方面都类似于四川盆地的小地理单元”。[8]紫阳县的地理区位,有利于其接受来自南北方的文化因子。体现在紫阳民歌上,可以看出其同时具有南北方音乐的特点。[9]

据传,《诗经》中周召二南中的25首歌谣创作于汉水流域,有学者将其视为紫阳民歌最早的源头,但是周召二南创作的具体区域目前存在着很大的争议,从严谨的历史学角度来看,这个说法有待商榷。而一般认为的紫阳民歌兴盛于明清时期则是没有问题的,这个时期对陕南产生重要影响的移民文化为紫阳民歌注入了新鲜血液。明清时期的战乱,导致原本就人口稀少的陕南汉水流域人口更是人烟寥寥,几成荒地。官府与民间自发形成的移民运动迅速涌向了陕南,现代的紫阳人大多是明清时期由各地迁徙而来的移民后代。《三省山内风土杂识》中记载:“康熙年间,川陕总督鄂海招募客民,于各边邑开荒种山。邑多设有招徕馆,又饬州县选报绅士、耆民充当乡正,宣讲圣谕,城中朔望、山内场集均为讲演。”[10]移民文化是陕南文化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由于大量的移民涌入,紫阳本土的文化与外来文化产生了融合,“可以说,人口的杂居共处,是促进紫阳民歌发生异质变化并走向新发展的直接动因”。[11]由于移民成分复杂,所以南北方的音乐特点在紫阳民歌中都得到了体现。

从音乐学的角度来讲,南方民歌所具有的一般特征是以五声音阶为主,旋律委婉且优美,音程跳度小且级进多,切字少腔多,总体以平缓抒情为主。北方民歌的特点是以七声音阶为主,旋律较多跳进且棱角分明,变化幅度大,总体来说粗犷豪放。而这两种截然不同的音乐特点在紫阳实现了融合,并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紫阳特色。比如《用起夯儿像把伞》,其中不仅有南方音乐的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西北民歌对紫阳民歌的影响。紫阳民歌可以说是南北音乐的交融、碰撞以及随着时间的改变而产生流变的结果。究其原因,与明清陕南大移民有着密切的关系,加之紫阳的区域位置独特,周围有关中、川渝、湖北等多个文化区,紫阳民歌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来自周围的文化影响,呈现出独特的面貌。

语言是民歌的基础之一,“民歌的语言来源于生活的语言,是经过加工的文学语言和音乐的结合体。即劳动人民通过口头创作使生活语言音韵化,提炼成文学语言,使文学语言歌唱化,升华为音乐语言。经过口头综合,口头传唱成为民间歌曲。语言在民歌中起作用的主要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特别是方言的语音、声调、语调、顿逗、轻重音等,经过综合加工成旋律,在世代传承中不断润色,才逐渐成为富有地方特色的固定音调,并为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域所特有”。[12]紫阳民歌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紫阳方言,紫阳民歌用大量的土语方言去演唱,方言的语音以及方言的用词影响着紫阳民歌的风貌。而影响紫阳方言的因素,一是历史的,一是地理的。从时间关系上看,方言在发展过程中,语音与词汇会产生变化,所以我们现今听到的紫阳民歌是历史演变的结果。从空间上来看,紫阳方言受移民文化以及区域地理的影响,易受到冲击,所以今天的紫阳方言,听来似四川话又似湖北话,同时受二级政区安康市的影响,紫阳方言又似乎也有着西北官话的特点。复杂的地理区域以及时间的打磨,紫阳方言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风格,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紫阳民歌的气质。总之,紫阳民歌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受到人文地理因素强烈的影响。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到,紫阳民歌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其历史地理背景,一方面,自然地理环境是其形成的基础,人文地理环境是其形成与发展的推动力;另一方面,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紫阳民歌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也随着自然与人文地理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三、历史地理对紫阳民歌保护与利用的启示

紫阳民歌是紫阳县的特色文化产品,对于紫阳县向外展示其文化魅力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全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紫阳民歌被当地政府和民众赋予了重要的地位。同时由于紫阳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所以紫阳县在规划当地的经济发展时,寄厚望于紫阳民歌。如果单纯去谈如何保护与传承紫阳民歌,明显不适合紫阳县的实际情况。现在,当地政府考虑的是如何通过这种富有特色的文化产品来吸引旅游者、投资者,以起到在经济建设中的桥梁作用。所以,对紫阳民歌的保护仅是一个前提,重要的还在于如何利用紫阳民歌这个文化产品产生经济价值。这也体现出文化遗产来自历史,服务于现实的重要意义。

紫阳民歌的形成与发展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以及自然与人文地理环境,抛开其产生的历史地理背景去谈保护与利用是不切实际的。当下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类改造自然环境的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生产方式与生活环境也发生显著的变化。而近年来的陕南地区移民搬迁计划势必会对陕南地区的人文景观产生影响。紫阳县多处地区受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严重威胁,又有许多自然村落距离行政中心较远,所以,这些地方都是陕南移民计划中重点考虑的地区。出于生命财产以及改善生活条件等方面的考虑,移民将再一次在紫阳出现。在这种情况下,紫阳民歌所依托的地理环境将面临严重威胁。

在当前的背景下,保护并利用紫阳民歌,需再次依托紫阳县的自然及人文地理环境,并结合紫阳县的其他品牌文化,多位一体地进行综合保护与利用。具体来说,就是结合紫阳县所特有的紫阳富硒茶、紫阳老县城、明清古镇等文化名片,提升紫阳整体的旅游吸引力。这就需要紫阳当地政府与民众重新衡量当地的旅游文化价值,保护与开发旅游项目。如紫阳的老县城,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由于采用青石建造,目前还保留着明清时期的古城样貌,且石径幽巷,纵横穿插,极富历史气息,这在全国来看都是不多见的,不仅有极高的旅游价值,还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但是知名度却较低,旅游竞争力不强。再如紫阳茶叶,以富硒而闻名,但是其较于西湖龙井、金骏眉等全国驰名的茶叶,知名度较低。除此之外,紫阳旅游的服务设施较差,对外宣传较少,影响力较弱,对旅游资源缺乏开发与规划,所以虽然有着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且在经济上被寄予厚望,但是实际上紫阳旅游的影响力还未走出陕西省,甚至没有走出安康市。如果将这些紫阳特色文化品牌综合起来进行开发利用,推出特色遗产旅游项目,并进行合理的旅游发展规划,将对紫阳的文化遗产保护及利用产生积极的作用。一方面,紫阳民歌所依托的自然及人文地理环境如茶山、古城镇等可以得到保护与重视,紫阳民歌不会变成无本之木;另一方面,游客到紫阳旅游的体验得以丰富,不仅有古城镇和茶山、采茶工序等所带来的视觉怀旧,还能体验到民歌带来听觉怀旧,这种立体的旅游感受将为紫阳的旅游业带来积极的影响。这是一种将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并以物质文化为载体,以非物质文化为灵魂的文化资源向经济价值转化的尝试。所以,整合旅游资源,制定特色旅游项目,对于提升紫阳整体的旅游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紫阳民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汉水流域文化的活化石。其产生与发展有着自身的历史地理背景,对紫阳民歌历史地理背景的考察与研究,对于探讨其今后的保护、利用有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深度与广度的不断增加,各种研究方法层出不穷,对问题的认识角度产生了很多新颖的看法,这使得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与效果。但是,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特殊性,其存在又没有物质载体,所以面临的问题依旧很突出。历史地理学对于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历史地理学可以从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看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发展与演变,这对于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提出保护与利用建议具有启发意义。

猜你喜欢
号子民歌文化遗产
呐喊中的精神力量——东台弶港渔民号子
王建中的未刊手稿《日本渔民号子》研究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开山号子喊山歌
Tough Nut to Crack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藤县水上民歌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