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民办高校贫困生精神贫瘠表现及对策研究*

2019-12-15 09:42雷艳妮
法制博览 2019年15期
关键词:贫困生理想信念民办高校

雷艳妮

西安思源学院思政部,陕西 西安 710038

一、意识形态视域下的民办高校贫困生理想信念教育现状

理想信念教育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内容,习近平同志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新时代背景下,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文化的多元冲突,贫困大学生的精神贫瘠表现出新特点,而民办学校作为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一般收费是公立学校的三倍多,这使得民办高校贫困生承受着比普通高校的学生更大的心理压力,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引导与教育,将会严重阻碍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与发展。因此,关注民办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二、新时代民办高校贫困生精神贫瘠的表现

笔者通过对陕西一所民办高校的200名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发现民办高校贫困生精神贫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想信念淡化,价值取向出现偏差

民办高校贫困生的精神状态总体呈现出积极健康的特征。但在市场经济浪潮和全球化经济环境,西方社会价值观念和实用性文化的挑战背景下,在中西方思想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契机下,文化产品、文化资本和文化价值观不断对青年学生的渗透下,贫困生心里较脆弱自信心不足,许多文化产品中附带着浓厚的西方思想文化及资本主义价值观念,其中的颓废主义、自由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让贫困生难以坚定理想信念,价值取向出现偏差。

(二)能力匮乏,易产生挫败感与焦虑

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阿玛蒂亚.森从能力的角度定义贫困,认识能力的匮乏是贫困生贫困的关键所在,贫困是人们缺少获取和享有正常生活的可行能力。家庭贫困生面对家庭的困难和拮据,从小接触面窄,信息方面较闭塞,视野不丰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不强,没有一技之长,在面对困难和险境的时候,容易出现焦虑不安和挫败感,自信心不足。

(三)以自我为中心,急功近利

一些贫困生思想观念不解放,固步自封,以自我为中心,注重自我感受的特点,以“我高兴”、“我愿意”、“我喜欢”为自我认知、行为选择以及价值判断的重要标准,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特征。受市场经济和网络新传媒的宣传与教育,一些贫困生表现的急功近利,只在乎眼前利益,比如获得某个奖励,学习某个专业有什么实用性,不关心个人成才发展和社会理想,选择“当下即是”的人生态度。

(四)人际交往障碍,容易出现社交恐惧症

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人格发展至关重要。但贫困生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不能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在社交活动中,经常感到无所适从,心里想法较为活跃。在人际交往时容易出现困惑,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度较低,与人相处时有防范、嫉妒、怀疑、羞愧甚或虚荣心理,容易出现社交恐惧症。

三、新时代民办高校贫困生精神脱贫对策研究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帮助贫困生坚定理想信念

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发挥思政课教学主阵地作用,解决好“最后一公里”问题,充分挖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教育功能。学校可通过班会、报告会、交流会以及报纸、广播、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新媒体途径将积极健康向上,充满正能量的观念呈现给贫困生,达到预期理想的宣传效果,为贫困大学生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

(二)将“他助”与“自助”相结合,提升贫困生的核心竞争力

民办高校坚决贯彻落实各项“精准识别、精准帮扶”政策,为贫困生建档立卡,通过“奖、贷、助、补、减”等举措,同时设立一些勤工助学岗位,切实保障了贫困生的生活来源。贫困生也应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培养兴趣,拓展自己能力,只有通过刻苦学习文化知识,进而才能找到自己的方向和价值,用强大的内心力量,战胜平时生活上遇到的困难产生积极的社会正能量。“以用促学,学以致用”不断提升贫困生的核心竞争力。

(三)创新精神扶助的载体和方法,培养贫困生成为人格健全的人

民办高校贫困生精神扶助的最高目标即是帮助贫困生成为精神独立和人格健全的人,学校应创新精神扶助的载体和方法,不断强化资助的育人功能,将理想信念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通过心理辅导健康教育等多种途径,改变贫困生依赖的消极和落后的思维方式,给贫困生注入积极、阳光的生活态度。从而重新认识自我,提升自我,更加积极自信地面对和迎接社会的挑战。

猜你喜欢
贫困生理想信念民办高校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增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