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遗产视角下榆林红石峡古灌渠的特性、价值及其保护研究

2019-12-16 11:11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9年6期
关键词:灌溉工程榆林遗产

薛 祺

(1.西安理工大学,陕西 西安 710048;2.榆林市城乡供水管理办公室,陕西 榆林 719000)

红石峡坐落在陕西省榆林市城北3 km处,红石峡灌渠除历代古渠外,更因大型摩崖石刻群而闻名遐迩,被誉为“塞上碑林”。红石峡因其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宗教文化、碑刻文化等多种文化叠加,吸引来自历史、文物、地理、古建、园林、景观、生态、环境、艺术等多学科、多专业研究领域学者的关注,但唯独对红石峡灌渠的关注甚少。本文以世界遗产保护法规为据,分析红石峡灌溉工程价值,阐述红石峡灌渠遗产的现存问题,提出解决该问题的对策和申遗构想。

1 工程体系及历史演变

关于红石峡灌渠的建设有两种说法:①宋代开凿说,成书于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马希龙《延绥镇志.卷二》红石峡记载:“俗传、昔夏李继迁葬其祖彝昌,障水别流,凿石为穴,既葬,復引水其上,疑即此”[1]。以上“障水别流”,结合红石峡灌渠遗存、碑刻及红石峡的变迁可知,早在宋代时,已有石峡流水,但是否用于灌溉,语焉不详。②明代开凿说,据《延绥镇志卷二.水利.红石峡渠》载,“(1473年)巡抚余公子俊,濬自红石旧硖凿石通渠,溉镇城西园田达水西门。正德末(1521年)渠废,嘉靖乙巳(1545年),巡抚张公子立復疏之,公去在(再)湮。壬子(1552年)巡抚张公愚以免按察常公议陶磁桶通水,却何亦未果。万历甲戎(1574年),巡抚张公守中筑石峡。丁未(1607年),巡抚涂公宗濬甃砖而亭其上,遂为全镇胜地,水循故道南注”[2]。

据此,红石峡灌渠最晚开凿于1473年,距今500年左右。霍世春在1996年《榆林市志.水利水保志》中描述红石峡渠,“光绪六年(1880)开凿普渡桥西崖底石壕,建成东西两渠道,经多次拓修,至1949年,西之渠经西岸石崖灌溉麻地湾滩地300余亩(1亩≈666.67 m2),东干渠大红山寺北约200 m处水磨梁引水,经东岸明代所凿石洞石壕,跨北岳庙三道沟至官井滩,灌田800亩”[3]。

目前,红石峡灌溉工程遗存有东、西水渠,合称广泽渠。除此之外,灌渠遗存还有红石峡水磨房。已有300多年历史的红石峡水磨房,坐东北面西南,由上下两层组成,南置石砌踏步,可达窑顶。上层为两孔石砌窑洞,面阔399~400 cm,进深829 cm,高306~320 cm。内安石磨,直径104 cm;下层为拱券式水洞,安水轮盘,直径260 cm。每当开闸泄洪,木轮带动石磨,日可磨面约500 kg。20世纪80年代后期电动钢磨的兴起,水磨房逐渐被弃用。

结合以上史料与现实遗存,红石峡灌渠兴建历史较久,灌溉面积较大,以水为利的观念较为突出,尤其是水磨的应用有开陕北之先河的示范作用。时至今日,广泽渠依旧灌渠坚实,造益当地,滋养着灌渠内近万亩土地。

2 遗产特性及价值分析

2.1 承载多元文化

如前文所述,红石峡“障水别流”始于宋代。据《榆林府志》记载,宋时红石峡所在地归属西夏。西夏国王李继迁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派人“障水别流,凿石为穴,埋葬祖先,复引水其上”[4]。且不论红石峡灌渠的开凿是否始于宋代,但至少可以说明,该地曾经见证了宋夏相互争夺的历史。明代朱元璋统一全国后,东胜失手,蒙古人牧马南下,榆林成了双方争夺的重要军事阵地,洪武二年(1369年)设立榆林寨,并在绥德设立延绥镇(即明代九边重置之一)。正统二年(1437年)扩建为榆林堡城。明成化七年(1471年)设榆林卫,筑卫城。1472年,巡抚余子俊巡视榆林卫城,认为该地可进可退,于1473年上奏朝廷,将延绥镇治所从绥德迁到榆林。同年,红石峡灌溉工程开凿,并用于榆林城北郊区农田灌溉,保证了军粮的供应。同时也促进榆林城市规模变迁的“榆阳三拓”,更是集中体现了游牧文化到农耕文化的过渡和变迁。

2.2 遗产赋存良好

红石峡灌渠历史悠久,其附属遗产红石峡石窟、摩崖石刻历史与之交相辉映,内涵丰富,遗存较好。古迹遗存原有普济桥西石壁上的清代摩崖石刻“力争上游”、“民国”年间“龙盘虎踞”及河中的西夏李继迁祖墓,西壁现存明代开凿的水渠。中段有渡桥,南段现存水渠及水磨房。东崖中部还有一座“翠然阁”,翼然突出于崖壁,晚清时又称“凌云阁”。历代文人雅士喜欢在这里把酒临风,品茗赏景。1928年5月,中共榆林县委在此召开了会议,1929年8月,中共陕北特委第二次扩大会议在此召开。

2.3 和谐与永续利用治水理念

明成化九年(1430年),巡抚余子俊将延绥镇治所由绥德迁驻于榆林卫城。为进一步改善当地百姓生活,安定住边军心,巩固榆林的军事地位,余子俊便亲自率领将士从红石峡的榆溪河上游引水,在红石峡山腰凿山筑渠,修建灌溉工程,引水到田,迄今,这条灌渠依然灌溉着榆林城郊16个行政村的10 000多亩的良田,造益当地。红石峡灌溉工程见证了榆林灌溉农业发展史、城建发展史以及民族交融史。灌溉工程规划设计科学合理,因地制宜的灌溉形式,充分体现了古代的人水和谐、对水资源永续利用的治水理念。

3 现状问题及保护策略

3.1 灌溉工程遗址尚无相关保护规划

尽管灌溉工程主体部分集中在红石峡景区内部,多年来几次修编景区规划,也是着重从旅游和文化的角度,反复强调和凸显红石峡景区的定位、空间分布、项目产品、营销等诸多方面情况考虑。而从没有涉及灌溉工程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甚至于在景区规划的资源分析和景区解说词中都不涉及“广泽渠”。

3.2 对灌溉工程遗产的价值认识存在分歧,遗产保护和利用缺乏依据

整体来看,人们对遗产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从“古迹”到“文物”再到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走过了漫长的过程[5]。对红石峡灌溉工程遗产价值的认识是对其保护和利用的基础,但相关部门及其管理者对这条古老灌渠的历史及其价值认知不足,再加上因管理机制体制不健全,缺乏相应的保护措施,从而造成工程附属遗产年久失修损毁严重,历史文化信息面临遗失的威胁。

3.3 灌溉工程遗址保护与红石峡景区管理各自为政

目前,灌溉工程遗址保护没有统一的机构进行总体协调,其相关职能被分散至水利、文化等部门。如灌渠由榆阳区榆阳镇水管会负责、红石峡水库由榆阳区红石峡水库管理处负责、红石峡景区由榆林市文化局负责,导致多头管理、资源权属划分不清。造成该工程管理行效能低下、行政成本高的主要原因是各部门之间的职责范围、规范标准不同,缺乏全局谋划和总体协调,致使部分河段损毁,部分灌溉工程遗产的历史文化信息佚失。

4 结论及建议

遗址保护利用的根本目的是《世界遗产保护公约》所倡导的“永续留存、传承后世”。红石峡灌溉工程遗址若要正式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就应在遵守遗产法规、尊重历史与自然的基础上,达成以下共识。

4.1 将灌溉工程与文物保护、旅游休闲等工作结合起来

红石峡摩崖石刻已是AAA级旅游景区,并于1992年入选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石峡北段于2014年获批为陕西省水利风景区,通过以评代管的方式,进一步提升景区在维护工程安全、涵养水源、保护生态、改善人居环境、拉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的功能作用。

旅游景区的发展对于红石峡灌渠工程遗产保护而言是把“双刃剑”。一方面,文物古迹是一项重要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可提高管理部门及社会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另一方面,对遗产区进行开发从某种角度来说本身就是一种破坏行为,某些单位为了短期获得较高经济利益对附属文物进行掠夺性开发的短视行为,会导致文物被破坏的恶果。此外,在不考虑承载力的情况下,众多的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以及大量的水分,也会使摩崖石刻、洞窟受到侵蚀,同时旅游者的踩踏、攀登、抚摸等行为也会严重损坏文物[6]。

因此,在保护好灌渠遗产的基础上,挖掘发挥灌渠的价值,通过整合历史、自然、休闲功能,将红石峡灌渠与文物保护、旅游休闲等工作结合起来,构建新的以旅游产业、文化产业、遗产产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促进榆林区域的经济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应充分做好河道整治、环境治理、文物保护和抢救等可持续发展工作。

4.2 建立健全多部门协调合作、分工明确、共同管理机制

“申遗”仅仅是手段,最终目的是红石峡灌渠的保护与发展。红石峡灌渠的管理涉及多部门、跨行业,形成多头管理的现状。因此,应以“申遗”为契机,推进红石峡灌渠遗产的统一管理,在现行体制条件下,从管理及制度的视角探索跨部门管理体制机制建设,达成融合发展共识,建立多部门协作、共同管理的管理机制。灌溉工程遗产保护是一项长期性、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建议水行政主管部门在现行的管理机制内下,增加水利遗产保护与管理的职能。同时由水行政主管部门牵头,各相关部门及相关领域的专业专家学者共同参与,设立灌溉工程遗产委员会,以各相关部门职能为基础,密切配合,明确并承担红石峡灌渠遗产保护中的相关责任,做到职权责统一。

4.3 将红石峡灌溉工程遗产的合理利用上升到遗产产业的高度来认识

遗产产业是为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提供遗产产品和服务的行业,指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遗产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也就是生产遗产产品和提供遗产服务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和个体的总和。从行业门类上分,包括遗产旅游、遗产信息服务、遗产教育、遗产娱乐、遗产产品创意设计、遗产广告咨询、遗产鉴定修复以及遗产复制与公众展示等[7]。红石峡灌溉工程遗产已具备旅游休闲、发展经济等产业功能,应进一步科学规划、合理疏导,做好遗产产业开发工作,不仅要注重遗产旅游业的开发,更应按照上述“遗产产业”的分析进行论证和开展,将“遗产经营管理”的理念转变到“遗产产业发展”的角度来认识。

4.4 进一步提高公众灌溉工程遗产的保护意识

“人民的参与是最好的保护”是印度文物界对外宣传的一句口号。遗产的保护仅仅依靠政府力量是不够的,动员公众积极参与是极其有效的途径[6]。深入开展对红石峡灌渠的历史演变、工程体系、管理制度和文化特性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建设展示红石峡灌溉历史文化的展馆及相关设施,形成宣传榆林水利文明的重要窗口。通过弘扬水科普水文化,使群众了解灌溉工程的历史文化价值,增强水行政部门及社会公众对公共水利工程的文化认同,提高对灌溉工程遗的产自觉保护意识,有利于形成遗产保护的文化自觉和良好社会氛围。

猜你喜欢
灌溉工程榆林遗产
论述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的要点
灵渠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历程
走榆林
新时期的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研究
遗产怎么分
榆林抿尖
GB/T 50363—2018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
千万遗产
开创新时代榆林发展新局面
榆林村镇的地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