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综合医院青年医师的心理体检及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2019-12-16 01:29张耐思卢金婧崔乐乐裴冬梅
广东医学 2019年22期
关键词:健康状况阳性率医师

张耐思, 卢金婧, 崔乐乐, 裴冬梅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全科医学科(辽宁沈阳 110000)

目前我国医疗事业处于蓬勃发展状态,人民群众对健康日益关注,医务人员作为高风险、高强度的职业群体,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身心健康皆易受到影响。本研究对某综合医院的部分青年医师进行了心理体检,并对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8年1—2月,随机抽取沈阳市某综合医院内科、急诊及全科的部分青年医师,发放问卷130份,回收有效问卷112份,其中心内科20份,呼吸科30份,消化科17份,神经内科15份,急诊科18份,全科医学科12份;男医师31人,女医师81人;已婚36人,未婚75人,1人漏填;中级或以上职称(主治医师及以上)9人,初级职称(住院医师)42人,研究生实习医师61人。

纳入及排除标准:(1)年龄20~40岁;(2)无器质性病变、精神心理疾病史;(3)自愿参加研究。

1.2 方法 以自愿参与为原则,对调查对象采用标准统一指导语和匿名填表方法,研究工具为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SCL-90是测查各类人群心理健康水平的常用工具,由90个项目组成,每一项目采用5级评分法(无=1分、轻度=2分、中度=3分、偏重=4分、严重=5分),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饮食睡眠情况)共10个因子。要求调查对象根据自身情况如实填写该量表,并统计其主要指标和因子数据。

2 结果

2.1 青年医师阳性筛查率 按照全国常模结果,总分超过160分,或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或任一因子分超过2分,可考虑筛选阳性[1]。

本研究中总分160分以上17人,阳性率15.18%;阳性项目数43项以上23人,阳性率20.54%;各因子阳性率分别为躯体化5.61%(6/107,5人存在个别漏答题)、强迫31.25%(35/112)、人际关系敏感18.75%(21/112)、抑郁16.96%(19/112)、焦虑12.61%(14/111,1人存在个别漏答题)、敌对14.29%(16/112)、恐怖4.50%(5/111,1人存在个别漏答题)、偏执8.04%(9/112)、精神病性6.25%(7/112),其他(饮食睡眠情况)13.51%(15/111,1人存在个别漏答题)。其中强迫因子的阳性率最高。

综合总分、阳性项目数及各因子,本研究青年医师筛查阳性率为50%(56/112)。

2.2 青年医师SCL-90因子分与全国常模比较 医务人员SCL-90各因子分与全国常模比较,强迫、抑郁、焦虑因子分高于全国常模,其中强迫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因子分低于全国常模,人际关系敏感、偏执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项目青年医师全国常模t值P值躯体化1.31±0.361.37±0.48-1.680.096强迫1.76±0.511.62±0.582.850.005人际关系1.54±0.481.65±0.51-2.320.022抑郁1.55±0.471.50±0.591.020.312焦虑1.44±0.421.39±0.431.200.234敌对1.45±0.471.48±0.56-0.680.498恐怖1.23±0.331.23±0.41-0.070.945偏执1.34±0.401.43±0.57-2.390.019精神病性1.25±0.371.29±0.42-0.920.362

2.3 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男女医师各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已婚和未婚者恐怖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未婚者恐怖因子得分较高;不同职称医师及其两两之间比较,各因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科室医师及其两两之间比较,除了饮食睡眠因子消化科得分较高,且分别与心内科、神经内科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37,P=0.03),其他各因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3。

项目性别婚姻职称男女已婚未婚中级或以上初级实习躯体化1.25±0.321.34±0.381.35±0.371.29±0.361.43±0.281.28±0.381.31±0.36强迫1.66±0.461.80±0.531.70±0.481.78±0.531.88±0.451.73±0.521.76±0.52人际关系1.48±0.431.57±0.501.52±0.451.56±0.501.81±0.601.48±0.391.55±0.51抑郁1.44±0.421.59±0.491.50±0.361.57±0.521.70±0.411.48±0.381.57±0.53焦虑1.36±0.381.47±0.441.40±0.351.45±0.461.66±0.401.36±0.341.46±0.46敌对1.47±0.431.44±0.491.45±0.411.44±0.501.65±0.541.43±0.351.43±0.53恐怖1.19±0.331.24±0.331.14±0.241.27±0.361.17±0.191.16±0.231.29±0.39偏执1.32±0.431.35±0.391.33±0.371.35±0.421.41±0.301.30±0.361.36±0.44精神病性1.22±0.381.27±0.371.20±0.281.29±0.411.30±0.271.17±0.241.31±0.44饮食睡眠1.50±0.451.44±0.461.45±0.431.46±0.471.57±0.421.44±0.421.45±0.48

项目呼吸科心内科消化科神经内科急诊科全科医学科躯体化1.29±0.341.29±0.341.38±0.371.24±0.261.36±0.521.33±0.32强迫1.83±0.441.81±0.641.80±0.441.63±0.421.77±0.621.58±0.51人际关系1.50±0.371.53±0.551.54±0.511.51±0.431.66±0.591.56±0.53抑郁1.63±0.531.50±0.491.60±0.411.43±0.301.58±0.591.44±0.39焦虑1.50±0.421.42±0.441.44±0.391.37±0.341.45±0.521.38±0.43敌对1.42±0.451.35±0.481.59±0.491.52±0.471.53±0.531.29±0.35恐怖1.27±0.281.21±0.391.26±0.321.13±0.291.29±0.461.13±0.17偏执1.32±0.391.25±0.361.40±0.361.28±0.271.48±0.561.31±0.39精神病性1.26±0.361.19±0.291.34±0.371.17±0.261.38±0.551.18±0.29饮食睡眠1.50±0.491.33±0.291.64±0.561.29±0.251.55±0.491.36±0.51

3 讨论

3.1 青年医师总体心理健康状况 医务人员职业的特殊性,使其可能会面临来自于高职业风险、高工作负荷、复杂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压力,近年来,国内外一些研究表明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欠佳[2-8]。

青年人是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有研究在比较不同年龄组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时发现,青年组的心理健康问题最为严重,且研究结果提示,随着社会大发展,青年组人群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与既往同年龄阶段人群比较,其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等方面有均上升趋势[9]。

青年医师亦是医院中的特殊群体,Liang等[10]发现中国发达城市公立医院的青年医师生活质量低下。该群体处于工作起步和发展阶段,除了其工作性质本身的压力外,还要承担科研压力大、职称晋升困难、薪酬收入低等多种压力,同时还面临感情婚姻问题、子女教育问题等,这些已影响到其日常情绪及身心健康[11],且在目前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青年医师,尤其是大型综合医院的青年医师,更有可能因前途的不确定性等原因产生心理问题。近些年,国内着眼于青年医师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很少,东北地区更是寥寥无几,本研究关注于此,对沈阳市某综合医院的部分青年医师进行了心理体检。

研究结果提示,青年医师SCL-90筛查阳性率高达50%,说明其整体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需引起足够的警惕及重视,与邓磊等[12]的研究观点一致。其中强迫因子阳性率31.25%,显著高于其他因子阳性率,且强迫因子分高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此外,抑郁、焦虑因子分亦高于全国常模,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调查对象中有一定的阳性率(抑郁16.96%、焦虑12.61%),也应引起重视。

人际关系、偏执等因子得分低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能原因是该综合医院青年医师文化程度较高,绝大多数为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学历,且有一定社会地位,因此该群体整体在社会人际交往中不易有自卑感,不易有猜疑、妄想、思维极端等情况。但也应注意到,人际关系敏感阳性率为18.75%,敌对因子阳性率为14.29%,说明部分青年医师在激烈的竞争、繁忙的工作等压力下,可能出现不自信、自我中心突出、消极期待、脾气暴躁不够友好等表现和心理。

3.2 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心理健康状况

3.2.1 性别 早年间,便有学者发现女医生抑郁发病率是男性的1.5倍[13]。本研究中男女医师各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也应注意到女医师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因子分均高于男医师。当今职业女性,一方面既要有出色的工作能力,另一方面又要照顾好家庭,在工作生活中要承受比男性更多的心理压力[14],再加上其生理的特殊性,导致女性心理亚健康状态危险性更高。

Györffy等[15]的研究表明,与其他职业女性群体相比,女医师在抑郁、自杀观念、睡眠障碍等方面的心理健康指标更加不理想。在职业女性中,女医师又由于其学历要求高、专业技术要求过硬、工作紧张度高、经常加班熬夜休息不充分等原因,承受着更大的社会压力,与此同时,在如何平衡工作和家庭方面,亦会感到更大压力,或利用为数不多的休息时间争取为家庭多做贡献而深感疲惫,或由于陪伴家人时间过少而深感自责。因此,女医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应受到社会和家庭足够的重视。

3.2.2 婚姻 本研究结果提示,未婚者的恐怖因子得分较已婚者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恐怖因子中恐惧的对象包括出门旅行,空旷场地,人群或公共场所和交通工具,此外,还有社交恐怖的项目。

随着社会的发展,婚姻对于一些青年人来说,并不是固定的必选项,或者并不是在某个年龄阶段必须进入的状态。青年医师群体,一些人可能由于其思想观念,一些人可能由于其专注于冗长的学业和繁忙的工作,因此出现了很多大龄单身青年医师。婚姻可能会给人带来一些额外的负担,但是也不能忽略其优势。已婚人群很可能有更多的社交资源和活动,且在进行诸如出门旅行等活动时,经常有配偶和子女的陪伴,在遇到挫折时,也可经常获得家人的支持和慰藉,而未婚人群则可能经常独来独往,久而久之,很可能影响其正常的活动和交往。

3.2.3 职称与科室 本研究中不同职称、科室之间各因子总体而言未见明显差异,与先前部分研究[2,6]结论不一致,可能与本研究样本相对较少,且涉及科室大多集中在内科系统有关,此外,本研究着眼于青年医师群体,中级及以上职称所占比例很小,可能导致职称间的差别不具备代表性意义。我们也应注意到,根据我国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许多青年医师尚处于规培轮转阶段,在每个轮转科室的工作时间均有限,另有一些人虽已定岗,但由于工作年限短,可能尚未充分体验所在科室的压力和责任,很有可能造成本研究的上述结果。

3.3 创新、不足之处及未来的展望

3.3.1 创新之处 (1)本研究强调并证明了心理体检的重要性。心理体检属于体检工作中的新生事物,目前并未受到广泛重视,仍处于摸索发展阶段,本研究通过对职业人群的心理体检,强调并证明了心理体检的意义。心理体检对人们身心健康的促进有重要的作用,今后,社会及体检相关部门应充分认识到心理体检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和开展心理体检工作,使我国人民身心健康得到更加全面的保障。(2)本研究选择了青年医师作为心理体检人群。青年医师肩负着未来国民身心健康的艰巨责任,他们本身的健康更应特殊受到重视,早日发现其在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早日予以关注和支持,将大大有利于我国人民未来的身心健康发展。

3.3.2 不足之处及未来的展望 本研究样本相对较少,且研究科室大多集中在内科系统,未涵盖外科、妇科、儿科等系统,存在发放问卷时的局限,也因心理体检未被广泛重视和理解,部分医师不愿主动参与。今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大样本、多科室多系统的进一步研究,同时可应用多种高效度高信度的测量量表、并进行更多的归因分析研究,从而更加全面、客观真实地了解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情况。此外,希望心理体检能够引起社会的广泛认同,在重视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要关注心理健康,促进国民整体身心素质的提高。

综上所述,青年医师心理健康方面存在一定需要警惕和重视的问题,值得引起关注。此外,虽然本研究中不同人口学特征心理健康状况比较时大多未见统计学差异,但也应注意到女性医师及未婚医师心理健康状态的相对劣势。

猜你喜欢
健康状况阳性率医师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抗核抗体谱IgG 检测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应用分析
昆明市大学生口腔健康状况调查
不同类型标本不同时间微生物检验结果阳性率分析
医师为什么不满意?
肌电图在肘管综合征中的诊断阳性率与鉴别诊断
80位医师获第九届中国医师奖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
欧美的猫弓形虫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