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绘画日记之构图问题及对策

2019-12-16 01:48徐敬一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2019年3期
关键词:小学美术

徐敬一

摘 要:绘画日记,是孩子们将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事物用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是一种训练孩子高品质思维的有效教学方式。构图是造型艺术表达作品思想内容并获得艺术感染力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培养孩子们在绘画时根据题材和主题思想的要求,把要表现的形象适当地组织起来,构成表达完整的画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小学生在绘画创作中存在着诸多构图问题。教师根据现状,设计符合儿童认知发展水平和身心特点的改善策略,通过模仿、主题绘画、观察、添画背景、重视隐形构图来引导学生注重绘画创作中的构图环节,加强学生绘画创作的构图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基础的构图方法。

关键词:小学美术 绘画日记 美术构图

绘画日记指的是孩子把他们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事物用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是用图画配合文字,创造性地反映生活中所经历的有意义和有趣的事情,是一种训练孩子高品质思维的有效教学方式。构图是绘画的骨架,是一幅画的骨骼和结构,构图的形式结构对画面内容和主题起着重要的作用。構图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基础,同时也反映了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绘画特征。一幅作品的构图,凝聚着创作者的匠心与安排的技巧。因而,一幅绘画构图的好坏优劣,不仅关系到画面的艺术效果,而且也关系到画面主题内容的表达,影响到作品的成功与失败,决定着作品的审美价值。

儿童是天生的艺术家,天真、烂漫,天马行空,稚拙可爱,想象力极为丰富。但孩子们的构图方式与成年人不同,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在作画之前并无周密的构思构图计划,而更多的是凭直觉来引导自己的思维,随心而画。因此,据其身心特点,特别是在小学低段绘画作品中表现出:过小则“空”、过大则“憋”、过上下左右则“偏”,布局零乱、离散、垂直、并列、遮挡等不美观构图。这是小学生绘画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若任其随意“涂鸦”,不树立正确的构图意识、学习简便易行的构图方法,这种随意构图的毛病往往会在绘画实践中形成一种积习,对学生的正确审美和培养美术的学习兴趣带来一定的阻力。而小学生正处于启蒙阶段,塑造性强,因此,教师在引导小学生绘画创作中,有必要应根据儿童已有绘画经验,通过学习模仿、主题绘画、生活观察、添画背景、重视隐形构图,运用多种直观、灵活的原则和手段来引导学生注重绘画创作中的构图环节,加强学生绘画创作的构图意识,引导他们学会简单的构图方法。

一、模仿有道,开拓视野

模仿是人类的天性,是儿童最初获得知识的重要方式。小学生善于模仿,具有强烈的“向师性”心理。特别是低段学生善于模仿而不辨是非,他们的心灵就如一张白纸,“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可塑性很强。笔者认为模仿要有选择性,选择优秀的名家作品及有效的教师示范能开拓视野、增强构图意识、提升审美能力。

1、名家作品赏析

学习欣赏大师的优秀作品,是学习绘画的不二法门,也是儿童学习构图的有效方法之一。赏析画家的作品,引导学生认真地解读和模仿画面构图的表现技巧,开拓视野。如,选择两幅人物题材但构图不同的作品,让学生了解相同的主题可以有不同的构图方式,感受不同构图产生的不同视觉效果。如图1《呐喊》,对角线构图,对角线的延伸如同聚光灯一般,将视线聚焦,让人感觉到画面的深远,人物情绪的生动。而图2《两个弗里达》则是对称式构图,此构图有平衡、稳定的特点,但显得僵硬呆板。通过比较、欣赏和模仿大师作品的过程中,学生绘画构图的形式会变得丰富多样,并逐渐吸收成为自己的构图技巧,经过潜移默化地影响或多或少的在自己作品中展现出来。如二年级姚瑶同学画的图3。

2、教师示范有法

根据低段学生善于模仿的特性,教师的有效示范起着关键的作用。杨景芝教授的“启发教育”理论认为:启发是培养孩子的催化剂,在教育孩子绘画的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引导孩子去注意、去思考,有助于帮助他们想办法解决问题。

当遇到学生反映“画错了”的情况,应该先纠正学生的思想:“画错了?美术没有对与错,只有美与不美”。此时老师就要帮助其分析究竟不美在哪里,找出不美的原因。学生会回答:“画得太小了”或者是“我画歪了”等。“那你觉得应该怎样画呢?”这时教师应把握时机,将作品展现在大家面前,全员参与,按照同学们的回答进行修改,帮助作者出谋划策的同时使其他同学也积极效仿此法。教师引导学生可不必理会不理想的部分,而是在理想的位置重新画,渐渐地,不理想的部分就会被理想的部分包含,也可“将错就错”稍加修饰使之成为新造型中的一部分,或者再擦除也不迟。

如图4,在教学《大牛和小牛》时,尽管多次强调、再三演示构图应画大画满,但还是发现了不恰当构图的例子。于是在保留原作外进行添加修改,使之成为了牛身上的花纹,也恰到好处、举一反三的成为了行之有效的示范。

二、主题绘画,找准主体

主题是绘画中常见的一项内容。而故事是低段儿童最感兴趣的内容之一。通过浅显易懂的故事,设定主题,帮助学生简单快速地找到构图的主体,并通过反复练习强化方法,提高绘画构图能力。

1、故事主题练主次

儿童时期,故事对孩子有一种特殊的吸引力,由于故事浅显易懂,深受孩子的喜欢;又与学生生活实践密切联系,能让想象更斑斓,唤起孩子的情感和童趣,激发学习的兴趣,还能借助故事主题分清楚主次关系。                                                 如《小兔子乖乖》是孩子们都熟知的童话故事,每个情节都有主角。教师引导学生认清谁是故事的主角,就要把它画大。如图5,张羽欣同学找到三只小兔为主角不开门的场景;图6是郭天一同学描绘大灰狼冒充兔妈妈的情境。通过故事主题找主体,培养学生在绘画构图中只需找你想表达的情节中最主要的物象强调突出画大,这是掌握构图技巧的重要方式之一。

2、重复主题强构图

利用三个课时集中画某个主题,能够使学生在绘画单个形象和整体构图上获得显著改进。如在给二年级学生设定的“自画像”主题中,笔者让学生重复主题画了三次,在每次绘画结束后,都鼓励学生自我评价,说说自己满意的和不足的,他们会找到可以改进的地方。图7-图9是同一位同学依次画的三幅画,我们能够发现构图有了新安排、元素有了新的添加。从采访该同学的想法中得知:第一次,他认为对人物构图的大小不够满意,且动作僵硬;因此在第二次中加大了,又添加了表情和动作,可一不小心画得过大了,导致头发也画不下;直到第三次构图的大小恰当。通过三次的绘画,笔者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在构图上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三、生活观察,完善比例

低段学生的思维方式仍处于直观的形象思维阶段,事物直观的、形象的外部特征记于心。而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艺术家还需师法自然,儿童更需要以大自然为师,认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把握整体构图比例关系。

1、觀察生活点滴

观察是提高绘画水平的关键之一,也是提升构图审美能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低段学生关注生活细节、观察练习;引导他们全面、整体、深入的观察周围世界;帮助学生掌握观察技巧,积累了物象素材。有了积累就会将把自己所看到的景象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之中,丰富构图。如一年级的《叔叔阿姨真忙》,要求学生画画叔叔阿姨的生活场景,因此需要有视觉素材:观察人物的动作、神情,以及相关的事物与周围的环境。久而久之,积累较为丰富的视觉、生活和情感经验,为今后的创作打下基础,使构图更加丰富饱满生动。

2、完善主观比例

低段学生善于用直觉和知觉来绘画,用主观比例进行绘画活动,难免会有成人眼中构图比例失调的现象。儿童画人,头的比例常常很大,有时候将拿东西的手臂画得特别长,有时把脚画得特别夸张以此作为强调。这都是象征期孩子的特点。值得完善的是“过小则空”现象,往往许多低段学生把握不好画纸与所要表达物象的大小比例关系,而是完全凭直觉地画之所想。因此,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从观察联系比例,在保护天性主观比例的同时,适当合理渗透理性比例知识,示范、引导、反复练习,帮助改善构图过小现象。

两者结合,儿童笔下的构图形象往往会更加生动、活泼、可爱,有时夸张,有时削弱,有时浓烈,有时淡雅,就能收到意外的效果。如图10

四、添画背景,升华构图

一幅完整的画离不开背景,引导低段学生添画背景可以使构图更美观。

1、点线面背景

点线面几何背景图案是背景构图的有效方法之一。主要有点状:圆形点、心形点、三角点、方形点、不规则点等。如图11、12 。用放射线、交叉线,施之以色构成面。如图13、14。这样不仅能使画面更完整,构图更饱满,还能美化升华构图。

2、环境主题背景

根据画面主题选择与之相关的环境情节背景。如图15鸭子水中嬉戏,添画水面、桥等背景;图16根据兔子爱好及生活环境,添加萝卜、室外场地;图17联想创意添画,给猪八戒建造一个温馨的劳动家园。

五、意在笔先,培养意识

利用低段学生可塑性强的特点,选择有效的工具,鼓励大胆构思,培养下笔之前先构思的意识,为良好的构图打下基石。

1、工具有选择

勾线笔、水彩笔、铅笔、橡皮等都是绘画构图的工具。殊不知有时这些工具成了“祸害”品。比如,橡皮在手,学生就会不停地擦,擦掉不满意的部分是情理之中的;但有许多学生都是刚画一笔就开始擦,结果到下课,基本构图没画成,纸却擦皱了。这是因为多数学生缺乏自信,过于依赖橡皮,认为不合适的可以擦了重来。因此笔者认为在低段学生实施不用铅笔策略,直接用勾线笔或水彩笔构图。摆脱工具依赖,鼓励学生大胆下笔,树立自信思考的构图意识。

2、事先有思考

对低段学生来说,能大胆地在画纸上自由进行表现,便是一个好的开端。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画前先构思,构思清晰再下笔。鼓励学生大胆创造,不怕画错,强调把主体画大画饱满,使画面舒适美观、形象完整、主题突出,从而让学生逐步克服构图局促、琐碎、零散、画面过“空”或过“偏”等弊病。

笔者还认为,为了更加有意识地训练学生丰富和完善构图能力,教师可设计联想构思补充添画练习。如图18手形添画联想,就是需要通过先思考再下笔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就可自然地将学生由添加过程引申到对构图的改造上来。

六、隐形构图,不容忽视

在美术创作活动中都会涉及到构图,只是相对绘画中没有那么显性,成为了隐形构图。在一年级《卷纸动物》中,学生用彩色卷纸塑造了人物或动物的形象,其中经过夸张、变形的眼睛鼻子需要用画的形式或彩纸拼贴的方法进行添加,在这里就存在着隐形构图。有些同学会表现得很小,距离稍微远一点就很难看清楚,这些同学没有意识到添画的五官也是构图。这时笔者认为教师应引导学生与纸上画画同理的原则,只是把画纸变成了纸筒。我们可以用立体的方法解决圆筒“细窄”的问题。比如我们要表现夸张的大眼睛,可以将眼睛画在彩纸上然后剪下,半边用来粘在圆筒上,半边悬空,不仅使形象更加有趣,也能使整个形象重点突出。如图19。

通过构图教学,改善低段学生构图环节,以学生记写绘画日记的方式方法为载体,循序渐进。这样保证了学生表达的有效性,培养学生在绘画中能更好地运

用构图知识,以独特的创意来展现绘画中的构图之美,同时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培养高品质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尹少淳.小学美术教学策略[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美]Claire Golomb著,李甦译.儿童绘画心理学——儿童创造的图画世界[M].2008.

[3]李胜凯.小学低年级绘画创作教学的实践与思考[M.学校艺术教育.2013

[4]杨文峰.小学低年级美术构图教学初探[M].课程教育研究.2016

(嵊州市蛟镇小学   浙江绍兴)

猜你喜欢
小学美术
刍议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试论小学美术中的美育教学
美术教学中育人本位功能的彰显策略
小学美术快乐教学之我见
美术教学综合性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开发动画资源 优化美术教学
关于提升美术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办法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