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实践课程创新研究

2019-12-17 06:27马玉坤
传媒 2019年22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学生

文/孙 燕 马玉坤

播音主持专业最初的实践课程是由播音界的老前辈们,通过自己在媒体的实践经验“口传身教”,在“纠正语音、矫正发声”的基础上,达到广播电视“字正腔圆”的听觉审美需求。实践课程以小班为主,实践内容按照“字、词、句、段”由浅入深,依据“语音训练—发声训练—语言表达—广播播音主持—电视播音主持”的实践体系进行,为传统媒体培养出了一大批“基本功扎实、专业能力强”的播音员和主持人。面对广播电视节目的泛娱乐化,“以播为主,播说并重,一专多能,全面发展”的传媒人才,成为播音主持专业的培养目标。为此,高校陆续开设了“综艺、体育、脱口秀、解说、配音”等不同类型的实践课程,并聘请一线媒体的播音员和主持人,鼓励和引导学生深入广播、电视媒体实习。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传媒生态裂变重构的崭新媒介环境,对高校播音主持专业的实践教学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高校播音主持专业如何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互交融的发展态势下,与时俱进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开放性和持续性的教育理念,培养出适应经济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应用型人才,是当前播音主持专业实践课程改革面临的首要任务。

一、播音主持专业实践课程的现状分析

目前,播音主持专业的实践课程大致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其中必修课包括基础实践课、专业实践课、毕业实习和专业见习。实践课学分占总学分的35%左右,实践课时超过总课时的30%,实践重点始终围绕“播、说、诵、演”的基本技能展开,课程设置相似度高、重复性强,尤其是语言表达类课程和节目主持类课程,比如,《主持人语言思维训练》与《即兴口语表达》《逻辑与讲演表达》,《语言策略与实用技巧》《语言表达》与《语言与传播》等,虽然有些是专业必修课程,有些是专业选修课程,但教学内容十分相似,且重复性强。

为了顺应和满足当前媒体新生态的人才需求,许多高校纷纷开设与新媒体相关的课程,但教师又普遍缺乏新媒体的实践经验,只是开设了《网络传播理论与实务》《新媒体概论》等纯理论课程,这些课程大多安排为专业选修课,主要以理论教授为主,因教学方法、学习兴趣等诸多原因影响,选修的学生非常有限,关于社交媒体、移动媒体等相关的实践课程更是涉及甚少。因此,多数高校邀请当地知名的媒体人进入课堂参与实践教学,但因工作时间难以掌控,媒体工作量较大等原因,无法真正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媒体实践环节是高校实践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分为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高校对专业实习的安排各不相同,多数安排在大一的下学期或大二的下学期,1-3周不等,大四的毕业实习8-10周不等。许多高校没有专业实习,通常是学生自己利用假期到媒体单位实践。这些实践活动缺乏专业教师的指导和统一管理,实践目标严重缺乏针对性,往往收效甚微。

二、实践课程的创新

1.基础实践课程:弱化“技能性”设置与拓宽“专业性”领域。基础实践课程是播音主持专业的“入门级”课程,学生今后对专业学习的后劲和热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最初对基础实践课程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目前,高校的基础实践课程依旧按照传统专业教学规律,多数只包括《普通话语音》和《播音发声》两门课程,只有部分学校另外加入了《形体训练》或者《表演》。不难看出,过分强调专业教育、专业设置过窄、人才技能单一等弊端,在专业教育的初级阶段已有所体现。虽然许多学校在大二、大三阶段会丰富课程内容,拓宽课程知识领域,但不少学生仅仅因为对语音和发声不感兴趣,对自己的声音条件不够自信,专业成绩不够理想,在大一阶段就失去了未来从事专业的信心,严重影响和限制了他们个人的发展。因此,在媒介转型、人才匮乏、专业迷茫的过渡阶段,播音主持专业必须从基础实践课程开始,为实现拓宽专业口径和人才培养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

随着娱乐化趋势的加剧,媒体虽然对主持人功能性结构需求削减,但对口语传播者的语言功力的要求却日益提高,这无疑对声音能力提出了“应变性强、灵活性高、适应性快”的高标准要求。作为重要的基础实践课程,《普通话语音》和《播音发声》首先要转变基本功训练“纯技能性”的教学理念,弱化学生对“字正腔圆”的“形式化”追求,树立“产出导向”的培养观,对接按照不同行业发展需求设计的实践环节,把声音形象的塑造作为“桥梁”和“工具”,自然地运用到语言表达和沟通交流中。同时,“声音形象”作为语言传播内容的“外壳”,是口语传播者最有力的“武器”,合理适度地把“外壳”的优势融入语言传播样态的深层规律和专业实践中去,可以更好地实现口语传播的有效性。

当前社会生态环境纷繁复杂,媒体功能逐渐分散,“国际名模”“选美冠军”“著名演员”“公关人员”“著名编剧”“全能艺人”“形象设计师”“礼仪主持人”等诸多领域,逐渐成为未来更多元化的职业选择,尤其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声形俱佳”“气质高雅”“才艺多样”,已经成为中国各类选美比赛、影视大赛的佼佼者。以西南大学为例,近五年来,在重庆市举办的全国各种选美类、模特类的选拔大赛中,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参与率最高,甚至把冠军、亚军和季军全部收入囊中,充分展现出学生的综合实力。播音主持艺术教育正面临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轨迹,各类高校应充分利用自身学科优势,确立专业特色培养目标,拓宽基础实践课程的“专业性”领域。目前,部分高校陆续开设了《表演》《形体训练》《舞蹈》等基础实践课程,其他各类高校也可以多样化、选择性地把戏剧、音乐、舞蹈、美术、文学、写作、设计等应用性强、操作性强的相关专业,逐渐融入播音主持专业的基础实践课程中去,既可以丰富学生的学科背景,夯实学生的专业基本功,培养学生的综合内在感受力和审美层次,从多种渠道启发学生的语言感悟力,帮助学生深刻领悟语言传播规律,为频道专业化、节目精品化提供“复合型”“专家型”的口语传播人才奠定基础,更有利于为后续专业实践课程奠定坚实的智能基础。

同时,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数量最多、占有比例最大、分布地域最广的地方性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缺乏微观性和针对性,课程设置缺乏差异性和个性化。基础实践教育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点,面对传媒业的区域经济差异,面对沿海地区、内陆地区、偏远地区的传媒发展现状和人才需求,应突显地方特色教育,增强地方高校播音主持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坚持特色办学和服务、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地方媒体对人才需求与传媒教育的有效培养和有机对接,像广东、深圳、新疆、西藏、贵州、云南等部分高校,通过开设粤语、维吾尔语、藏语等地方性方言课程,紧密结合各地域经济、文化现状,从而促进和顺应地方媒体发展的需求。

2.核心实践课程:重视“方向性”细化与拓宽“传播性”应用。一直以来,播音主持专业的核心实践课程主要围绕语言表达类的课程展开,包括《播音创作基础》《语言表达》《即兴口语表达》《朗诵与演讲》等课程。各高校开设的与语言表达相关或相近的课程不低于6门,内容分为理论讲授和技巧训练两个部分,课时大多各占一半。这些课程以中国播音学创始人张颂先生开创的《播音创作基础》为基点,始终围绕“播、说、诵、演”这四项专业技能展开,以提高学生文学作品诵读和影视剧演播、配音的二度创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不难看出,与“说”相关的课程明显较少较弱,核心实践课程虽然被各高校划分为“方向性”“拓展性”或“发展性”的“专业技能训练模块”的主体课程,但依旧重视“播、诵、演”的传统播音型实践,强调用技巧来训练技巧,缺乏提升职业素养的专业化实践理念引导,导致培养出大量“见字生情”“水话连篇”“不知所云”的学生。

互联网新媒体的蓬勃发展深刻改变着媒介生态原有的平衡,动脑、动腿、动手已经与“动嘴”的核心实践能力同等重要。动手能力差一直是学生普遍存在的短板,尤其体现在“动笔”能力差,除了高考时文化课成绩差之外,写作类课程不受关注,实践强度不够是最重要的原因。除此之外,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对音频、视频的编辑和制作不感兴趣,也是造成学生动手能力差的关键因素。另外,新媒体平台对声音形象的要求有所降低,但对口语传播者的语言功力,尤其是思维表述和审美认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核心实践课程的教学重点要强化学生技能实践与职业特色认知能力,课程内容设置应重视方向性细化,音频、视频类的节目制作和编辑类课程,新媒体策划与运营类课程,都应成为播音主持专业的核心实践课程,按照专业必修课的设置增加学时和学分。

台湾世新大学的口语传播学系是我国唯一提供完整口语传播专业教育的学系,教学内容由访谈与沟通、媒体表达、冲突与协调这三部分组成。大一阶段只开设了1门专业基础必修实践课程《传播技能》,同时开设4门专业选修实践课程,包括《身体表达艺术》《幽默表达》《议事沟通》和《语音表达》,在大二阶段开设了3门专业核心必修实践课程,包括《人际沟通》《团体沟通》和《跨文化沟通》,同时开设了9门专业选修实践课程,包括《非语言沟通》《演讲与口语表达》《沟通与人际关系》《沟通与团队建立》《说服沟通》《谈判与冲突协调》《问题解决与创意沟通》《领导沟通》和《广播电视主持》。世新大学的口语传播教育以培养沟通性人才为目标,《人际沟通》《团体沟通》《跨文化沟通》作为核心实践课程,课程设置理念依照传播方式的不同,把口语表达样态与当前主要传播方式结合,教学目标清晰明确,课程内容灵活具体,主体实践应用领域全面,同时再结合两年的专业选修课程,更能帮助学生从工作场景、社会实践和生活层面,全方位挖掘各种沟通技能,非常值得其他高校的借鉴和研究。

各类高校可以结合学校优势专业,通过丰富学生对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综合性知识储备,将语言表达的技巧训练与不同职业规划的学科、专业结合,制定出“技巧”与“专业”相结合的“课程化”实践体系,最大程度地实现和满足受众对社会各领域声音形象和表达能力的审美需求。高校应积极拓宽和细化播音主持专业的传播应用领域,与未来对口就业方向对接,充分体现学科的创新理念和专业的特色教育。

3.综合实践课程:实现“个性化”培养与融合“产业化”创新。综合实践课程是学生知识结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养成的硬性环境,是职业素质养成与专业技能建立的重要载体,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必要手段和有效途径。目前,播音主持专业的实践课程是以分科课程的实践教学为主,涉及广播和电视媒体的播音、主持、剪辑、策划、写作、采访、摄影和摄像,包括《广播节目播音与主持》《电视节目播音与主持》《新闻采编》《广播电视文稿写作》《新闻摄影》《音频剪辑》和《电视摄像与剪辑》等课程,几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实践课程。各高校的综合实践内容以综合实践环节体现,包括一年级的专业见习,二、三年级的假期专业实习和四年级的媒体创新实践。其中,专业见习和假期实习多是通过家长、专业老师和学生自己的人脉资源,去寻找媒体实践机会,因学生人数众多,实习较为分散,学校难以统一管理,实践效果也因人而异。学科实践课程与综合实践课程是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的关系,虽然传统播音主持专业的分科课程种类丰富多样,但教学内容偏向技能养成,如果没有综合实践课程来实现分科课程的综合性、设计性、开放性和创新性,很难为学生提供超越某一学科或领域局限的思维模式,不利于学生形成整合的视野和职业价值观。

全方位“融合”是创新的关键,“产业化”创新是实践的动力。将专业技能与媒体实践融合,不同课程与课程内容融合,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课内与课外教学融合,校内平台与媒体平台融合,教师与媒体人身份的融合,学生与媒体人身份的融合。学生组建工作室、传媒公司或创业基地,以节目创意策划小组为单位,通过团队协作、媒体合作共赢的方式,师生共同完成从节目策划、制作到运营的所有环节,把综合实践课堂真正变成可长效运营的媒体实战主场,构建实践项目与院校之间、区域之间的互通互联,最终实现全媒体“产业化”创新。2013年,索尼中国专业系统集团与四川传媒学院达成战略合作共识,与四川传媒学院共建索尼高清影视技术学院实验基地,为我国地方高校搭建特色传媒教育模式开创新篇章。2018年,贺州学院、四川传媒学院、万里学院、黄淮学院、枣庄学院等首批“高校数字媒体产教融合创新应用基地”项目试点院校,正探索一条创新性的高校数字媒体产教融合之路。高校人才培养的硬性生态正极大地影响着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培养环境,淡化学生对播音、主持环节的过度关注,改变过去与媒体“边缘化”的合作方式,转变过去校园工作室“自产无销”的节目制作方式,确立“融媒、多屏、个性”的全新理念,鼓励学生建立双向型播音创作行为,开辟自媒体传播平台,进一步完善播音主持学生作业作品化和作业公开化,建立网络实践课程作品展示平台,形成网络受众反馈与互动体系,及时检验和反馈作品的市场接受程度。

作为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创业型个性化的综合实践课程将带来人才培养理念、结构和路径的整体变革。专业教师逐渐向“双师型”创业导师发展,加强实践教学基本建设,以创业带动实践教学创新意识,构建具有特色的实践教学内容模块,与岗位技能培训相结合,开展实践教学考核内容、考核办法的改革,优化实践教学环境,建立健全实践教学监控体系,确立以增强综合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切实提高学生综合实践创新能力。自2004年以来,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122个新职业,其中形象设计师、礼仪主持人、企业文化师、会展策划师、社会文化指导员、会展设计师、婚姻家庭咨询师、色彩搭配师等诸多职业都与口语传播相关,播音主持专业应在实践中培养和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课堂实践教学到职业化实践项目,开设面向就业和职业选择的指导性实践课程,引导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争取为学生提供参与各种职业实践的机会。

三、结语

课程体系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播音主持专业的实践课程应坚持以专业实践课程为核心、以基础和综合实践课程为两翼,结合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型项目,形成“首尾一贯”的实践课程,实现与职业岗位的无缝对接,真正做到实践教学内容与职业需求零距离。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学生
当活动走向课程 少年已走向未来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基于OBE的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部分专业介绍
赶不走的学生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学生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