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沿革看新时代粤剧的传承发展

2019-12-17 11:59
文化遗产 2019年6期
关键词:粤剧岭南艺术

余 勇

“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1)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北京:中华书局2016年,第132页。清末学者王国维精准地概括出了戏剧的艺术特点——戏剧是歌、舞、剧三者的综合,音乐性、舞蹈性、虚拟性、程式化是中国戏剧最本质的特征。2009年,在广东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等有关方面多方联合申报和共同努力之下,粤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随着广东改革开放的格局进一步扩大,粤剧守正创新的步伐也不断向前推进,面对全球多元文化的碰撞冲击和非遗文化生态环境的劣势,传统粤剧如何重整旗鼓收拾旧河山,成为当下粤剧界乃至整个岭南文化界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

一、粤剧的历史活态性及其艺术特色

19世纪俄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普列汉诺夫在研究艺术特征时直接指出:“艺术既表现人们的情感,也表现人们的思想,但并非抽象地表现,而是用生动的形象来表现。艺术的最主要特点就在于此。”(2)曹葆华译:《普列汉诺夫美学论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308页。依托先人劳动生活的智慧创造,岭南并不乏优秀的非遗艺术种类,南拳醒狮、龙舟竞渡、岭南画派等闻名遐迩。但对广东自身文化生态体系而言,最能代表当地这一生动的非遗艺术形象当首推粤剧。

(一)粤剧的历史活态性

广东,地处中国沿海南端,是岭南文化的重要起源地和传承地,为古代华南百越之南越。广东地理位置距古中原较远,交通往来不便,古有“南蛮之地”之称。古来广东原生文化自成一系,加之历史上几次因中原社会大动乱而迁入广东的移民潮,带来了潮汕民系、客家民系,与本土的广府民系共同拉开一场长达两千多年的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碰撞与融合的帷幕。从明中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再至鸦片战争打破闭关锁国桎梏之后,岭南沿海一带的先人率先睁眼看世界,从融贯南北转投世界大舞台奋斗。近代历史的沧桑巨变,形成广东“敢为人先、务实进取、开放兼容、敬业奉献”的精神特质。

从非遗的内涵角度来讲,粤剧是岭南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南派艺术的集大成形态。作为广东最大的戏曲剧种,粤剧素有“南国红豆”之美誉,也是目前全国348个地方戏曲剧种中继昆曲之后第二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剧种,是世代耕耘于岭南大地上的劳动人民对世界文化的一大贡献。粤剧自明清时期便生于岭南,在“外江班”与“本地班”的持续抗衡、融合中发展,自此扎根岭南。它的表演、唱腔、音乐以及其中包含的人文精神和风俗文化均极具岭南特色,对粤剧演员“唱、做、念、打”等方面要求极高,须文武全能,诸般“功夫”如舞水袖、舞刀弄枪、南派硬桥硬马等。可以说,粤剧记录了数千年来岭南社会的文化基因、价值观念和气质情感等,是岭南区域个性、区域审美习惯的活态显现。特别是在近现代岭南社会生活和精神文化巨变的历史节点上,粤剧人通过塑造历史人物的英雄气概、江湖义士的拔刀相助,将家国情怀和反帝反封建思想广泛传播到城里乡下的各个角落,以戏剧人的胆略和气魄激发岭南人的爱国思想,潜移默化并深刻影响了数代岭南革命儿女。在这段历史中,粤剧一反梨园戏剧曾被文人冠以“隔江犹唱后庭花”的靡称,以“我歌且谣”之姿态,唱国魂、鼓士气、立气骨。从本质意义上来讲,粤剧凝聚了南中国特有的地域文化、道德、伦理等社会教育功能,是岭南地区审美习惯、表达方式的综合体现,通过粤剧演员在舞台辗转间熏陶岭南人精神气质、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传承民族情感与智慧。

回溯粤剧的形成,不难发现,粤剧最大特性在于“变革性”和“包容性”,这也是优秀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能适应生态环境且未被阻断传统的重要原因——与时俱进,不变不活。以粤剧的唱腔音乐为例,目前粤剧的声腔包含有梆子、二黄、高腔、昆腔、歌谣、杂曲等,其中梆子、二黄为基本声腔。粤剧是多声腔剧种,最初形成于外来声腔,最初的底子是明清时期的高腔,“其节以鼓,其调喧”。(3)黄爱平:《其节以鼓,其调喧——弋阳腔的艺术特征》,《四川戏剧》2008年第6期。其后,粤剧唱腔先后经历了主唱梆子腔、吸收二黄向皮黄戏转化等融合阶段,并与广东民间歌谣、杂曲等相结合。再说其演唱语言,最初是唱官话,后来逐渐改为半官话半白话,直至民国初年才完全用广州白话方言演唱,迭经转变,粤剧唱腔方始“定型”,这才逐步形成了目前岭南粤剧的“梆黄”体系。同时,在外来文化传入岭南后,粤剧演奏也是较早使用小提琴、萨克斯,并将国外的许多耳熟能详的旋律如《苏珊娜》等,经吸收填词后,内化为粤剧曲牌。纵观粤剧唱腔演变史,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粤剧“音随地改”“易调而歌”,坚持包容吸收、为我所用的艺术创作原则;二是各代粤剧人广采博纳,坚持开放进取的艺术变革主张。

在上个世纪的梨园里,薛马争雄,此薛马二人,即是联袂将粤剧艺术推上戏剧黄金殿堂的薛觉先、马师曾等两位粤剧艺术先驱。时年,薛觉先对戏剧改革的主张是:“融会南北戏剧之精华,综合中西音乐而制曲”,马师曾亦之,主张变革粤剧“一方须效他方之长,一方仍须保存粤剧之精华,从而发展之”,方能“将舞台原有粤剧加以一度之变革”而成为“新剧派”。梨园锦绣,戏剧舞台你方唱罢我登场,繁华璀璨。而坚持本原精华,擅长吸收,融会贯通,方得今日粤剧之大成。

(二)粤剧的艺术特色

中华各门各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其所属领域突出的、独特的艺术成就,凸显一个地方的社会特征和文化个性,所以它的动态性和活态性理应受到历史和群众的尊重。有诗为证,“梨园弦管各飞扬,赢得游人兴若狂”。梨园文化艺术不仅在漫长的中华文化史篇中长期占据要位,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更是成为百姓日常生活中广泛接纳、不可或缺的文化消费形式,备受追捧。粤剧文化早已深入人心,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在繁华的港口城市广州,紧趁南北戏曲交流的大潮流,通过一代代粤剧红船人的执着韧性,不断孕育、发展自身形态与戏剧内涵,奠定了粤剧在岭南传统群众文化中的主体地位,这也保障了粤剧这一非遗艺术形态在数百年间传承发展的社会性基础。

论及粤剧的艺术特色,首先在于粤剧声腔的成熟。从结构上来讲,粤剧声腔由三种不同音乐结构的曲调组成,分别是:曲牌体的昆、弋牌子和小曲;板腔体的梆子、二黄;说唱体的木鱼、南音、板眼等。三者中又以板腔体的梆子和二黄为主体。换言之,南昆(昆山腔)、北弋(弋阳腔)、东柳(柳子腔)、西梆(梆子腔)之精华,均糅合于粤剧之中,这些腔调随着演唱的内容和情绪的需要不断加以变化调整。粤剧剧本中有标记曲牌的习惯,如属“二黄”曲调则标明“二黄”,“二黄”类的著名剧目则有《五郎救弟》《罗成写书》《月下追贤》等;但凡标出“慢板”“中板”“滚花”等,大家都知道这些是梆子曲调。如粤剧《黄飞虎反五关》第二场《班师》黄飞虎用 “霸腔慢板” 唱:“辞边庭,穿关隘,奉旨回防。传将令,催三军,心如卷浪。一路上,不忍看,盈野饥荒。尸遍地,骨成山,民无生望!”该唱段尽管不长,但节奏性较强,表现力非常丰富,通过简短的描绘,配合演员的功力,强有力地表现出黄飞虎风尘仆仆班师回朝之途目睹民生凋零惨状的悲怜和不忍,让黄飞虎在整部剧形象乍现之际便顿时立体丰富起来。

粤剧的特色还在于粤语本身的魅力。因为粤语长期在相对于封闭的岭南地区发展,较少受到北上中原的外部干扰,所以粤剧的发展进程相对缓慢、稳定。目前标准粤语中有九声六调:阴平、阴上、阴去、阳平、阳上、阳去、阴入、中入、阳入,保留了大量古汉语元素、古词、古义,粤语的许多词语包括语气助词,都可以直接在古汉语典籍中找到来源,兼之粤语中古音调多,抑扬顿挫,可以说粤语是最接近唐代官话的语言之一,粤语方言的诗词剧作的遣词造句规范类似唐诗宋词版严格的格律标准,粤剧唱词也多数脱胎于古典诗词。以粤剧《范蠡献西施》第六场《梦会》为例(4)陈自强、黎普泽编:《范蠡献西施》,广州粤剧院内部资料剧本,第56页。:

范 蠡 漫说他生结成双,

廿载牵挂梦也常盼望。

盼此一朝与卿相依傍,

并蒂花开劫后香。

西 施 廿载相思寄梦乡,

算剩有哀思恨绪留世上,

怕想花开并蒂好景象,

恨海翻波惹神撒谎神伤!

范 蠡 水云深处,笑谈泛棹,

欣欣今宵轻翻太湖浪,

西 施 痴郎痴语,空劳盼望,

相依相恋永成幻象!

范 蠡 莫再哀伤怨无望,

共到海角任流荡。

西 施 怕看君心痴,眷恋生奢望,

恨我此身永居水云乡!

仅仅用普通话读这些唱词,已能感受男女主人公的凄恻哀婉。唱词无闲笔,每句结尾“双、望、傍、香、乡、上、象、伤、棹、浪”等,一韵到底,韵律感极强,用普通话读起来抑扬顿挫,有娓娓道来的哀伤之感。但其实这些字在粤语中都是短调声字,唱起来眷恋、激烈、厚实,恰恰能够充分表达男女主人公之至悲,更容易引起观众情感的共鸣和爆发,也正应了故事情节和角色身份。

二、粤剧新剧目创作四十年

前文中,我们梳理了粤剧的历史活态性与其艺术特色,足见粤剧艺术发展的包容性,在中国南方,四十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历程,赋予了广东四十年高速腾飞的历史机遇。粤剧作为岭南文化的标志性古典表演形态,曾在电视电影方始盛行之际遭遇过门可罗雀的冷落,抵挡过商品经济大潮无情奚落的尴尬,也成功凭借粤剧界抱团取暖、众志成城“出人、出戏、出精品”收获了时代又一次的青睐。特别是近几年“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对戏剧尤其是粤剧的守正创新要求更高。粤剧雅俗共赏,它的每一部成功作品,均强调其社会功能性,用恢弘的戏剧美学意蕴传达岭南精神,因此与其说时下的粤剧创作是艺术的创新发展,倒不如说是记录时代风云的镜像和岭南文化肌理的再洗礼。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5)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149页。粤剧艺术历年的创作不外乎如此,新编粤剧《睿王与庄妃》《花月影》《刑场上的婚礼》《碉楼》《白蛇传·情》《初心》《十三行》《还金记》等一大批作品立足岭南、着力诠释岭南风土人情、英杰传奇与小人物的平凡故事,题材广泛紧密围绕岭南两千年发展历史,表现丰富采用各类声光电手法全面提升粤剧舞台,思想深刻以文化创造的主体意识承担起育民扬德的社会责任,是粤剧在新时代中浇灌缔结的艺术新硕果。

以新编粤剧《南越宫词》为例,该剧讲述秦末汉初,秦王朝派遣赵佗南下征战百越。赵佗追悔自己的杀戮行为,转而为民折剑,罢战求和,最终融合汉越民族,成为南越王,为南越营造了一段和谐发展的光辉历史。这部作品有张力、有激情、聚焦人性与家国情怀,2009年面世之际,在广州人民中引起舆论轰动与热烈追捧,甚至吸引了众多港澳粤剧爱好者专程来穗观看,此后《南越宫词》经过多番打磨和提升,将南越王赵佗的粤剧舞台形象成功传播到了祖国大江南北。《南越宫词》之所以成功,其情与景、虚与实、演员的表演功夫等因素自不必多说,剧目以粤剧舞台的方式形象再现两千二百多年前南越深邃宏阔的争霸场面,围绕南越国创建者赵佗“求和共生”这一民本思想层层铺进各个环节。在古中国奴隶制度土崩瓦解、封建体制始建藩篱之际,赵佗“求和共生”之思、之措,难能可贵!可以说,整部剧目思想有深度,契合了中国人自古以来中和位育的思想追求,南越各族各部求和共生,天地位焉,方得培育后世岭南生态。而《南越宫词》落幕之际的唱词更是精妙,由男女声合唱:“我心飞离地宫阙,驰骋银河空阔。酿酒珠江, 斟酌北斗,群星皆朋客。醉酣相问,华夏几度磋砣?”剧有尽而意无穷,此般“南越王”,已超越家国之思和儿女情怀,将戏剧艺术、古典意境、观众情绪巧妙融合统一,使整部剧在带给观众深沉思考后,又淋漓尽致地呈现出具有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意蕴。

再如2017年根据同名木鱼书改编创作的粤剧《花笺记》,木鱼书也称木鱼歌,是流行于南方粤语地区的民间说唱文学,在抒情、叙事、写景、述意方面无所不能且又“并皆佳妙”,有“艺术化石”之称。木鱼书《花笺记》亦即明代刻印的《静净斋第八才子花笺记》,是一部与《西厢记》齐名的古典文学名著。著名文学评论家郑振铎评论说:“曲本有《西厢》、歌本有《花笺》,以予观之,真可称是合璧,盖其文笔声调皆一样绝世”。(6)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第12章),北京:作家出版社1953年,第382页。由此可见它在文学史上的价值非同一般。粤剧《花笺记》是首次将该作品搬上粤剧舞台,该剧讲述才子梁亦沧和佳人杨瑶仙的悲欢离合故事,舞台人物纯真可爱,情节委婉曲折,情感细腻恳挚,唱词优雅自然、打动人心。因木鱼书《花笺记》是一本“风月之书”,“以风月起,以风月结,而中间点缀,亦处处不脱‘风月’二字”,是以粤剧《花笺记》全剧亦在满足粤剧特有的艺术形式、舞台风味的基础上,尽量保留原木鱼书的精致隽永,全剧分为《棋边初会》《拜访和诗》《闺阁达情》《拜月盟誓》《严父说亲》《两地相思》《复往长洲》《翰苑重逢》《奉旨迎亲》等近十场,场场如诗。如:开场《棋边初会》梁亦仓赞姚府花园风景:“散步花阡,桃红柳嫩,微风低唱若唤春归燕,团簇锦,舞花团,偶尔风过花满天,春风温润春光暖,优游忘困倦,来到雅亭前。”台下观众听之,借助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感之悟之,花园牡丹亭边美景已是“千人千景”。第四场《拜月盟誓》(7)陈中秋编:《花笺记》,广州粤剧院内部资料剧本,第25-26页。:

瑶 仙 为君多垂爱,

花间誓盟念。

发誓同偕老,

此世伴君前。

亦 沧 嫦娥月宫为凭证,

不敢忘情将娇骗。

袖中取出花笺纸,

纸上誓约金石言。

【亦沧写誓文。

瑶 仙 (念) 男若负盟刀下死,永堕丰都不轮转。

【瑶仙写誓文。

亦 沧 (念) 女若背誓江中丧,愿受斧钺魄难存。

【幕后合唱:啊——

亦 沧 我似磐石不可转,

瑶 仙 我作蒲丝把石缠。

合 唱 缠缠绵绵,

万世流传!

亦 沧 良辰今宵成美愿,

巫山共赴结凤鸾。

瑶 仙 拜月誓盟心已献,

好梦留待洞房圆。

在古代,儿女姻缘听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私定终身极为伤风败俗,人人得而诛之,甚至影响本家其余兄弟姐妹的嫁娶声誉。然则在粤剧《花笺记》中,男女主角一见倾情,多番接触、反复相思后进而拜月盟誓,所吟所唱十分雅驯,古典韵味悠长,以“嫦娥月宫”为媒证,许下磐石蒲丝的金石誓约,舞台呈现文学味浓郁,形象地表现了男女主人公追求自由,对情爱的忠贞与坚守,剧中女主人公杨瑶仙对情的“痴”,男主人公梁亦沧对情的的“狂”,真实动人为之感叹。

三、新时代粤剧的发展方向

(一)发挥粤剧发展中领军人物的带头作用

时移势迁,随着近两百年来西方文化的潮涌和现代文明的深入发展,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难以为续、无人传承,最后只能以传统象征者的身份“躺进”博物馆内,这给梨园戏剧敲响了沉重的警钟。一个剧种的延续,特别是要在当今全球文化多样性、整合性空前复杂生存语境下,除了要在作品上再现经典、打磨原创、传承流派之外,关键还要在戏剧源头上注入活水、培育新才,实现长江后浪推前浪,不断萌芽抽枝酝新芬。戏剧的领军人物、大艺术家是各个剧种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中国戏剧家协会秘书长崔伟指出,剧种的发展壮大,除了剧种历史、艺术魅力和时代承托外,最重要的还是优秀表演艺术家的艺术实力和表演魅力足以征服观众,流传不息,并带动剧种的繁荣兴盛。中国戏剧史证明,戏剧的繁荣和高峰,从来表现在人和戏上,戏靠人演活,也靠人传承,因此戏剧的关键在于人,在于其艺术品位关乎剧种审美高度、可以带动剧种向前迈进、在各自的时代里赋予剧种新的生命力与延续性的大艺术家。

明清时期是粤剧起源、形成和发展阶段,由于史料缺乏且前人较少涉及,除却太平天国时期出身粤剧世家的“戏子王”、后成为广东天地会起义主要领袖的李文茂等之外,此时期的粤剧伶人大多已难以科学考究。而粤剧从地方剧种以虎啸龙吟之势迅速跃升为中国戏剧百花园标志性艺术这一上升阶段,大致是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的,其关键在于粤剧人才争涌。 包括薛觉先、马师曾、桂名扬、白驹荣、白玉堂、廖侠怀、任剑辉、白雪仙等粤剧先驱在流派切磋中共同将粤剧艺术带向精致、推向高位发展,其中薛觉先、马师曾两人代表粤剧,更是与彼时以梅兰芳、程砚秋为代表的京剧,在戏剧梨园中呈南北相竞之势,世称“南有薛马争雄,北有梅程争辉”,是中国戏剧史上少有的盛景,一直为后来人所敬仰。

在粤剧历史往后发展的半个世纪里,红线女大师无疑是粤剧集艺术大成之宗师和代表性人物。在彼思潮纷涌、新旧交杂的时代,红线女投身粤剧、刻苦磨练,尊古而不拘泥,创新而不失宗,她创立的红腔和红派表演艺术代表着当代粤剧旦角艺术的最高成就,独领风骚,并且在八十高龄之际仍为粤剧卡通片《刁蛮公主憨驸马》献声配音,为粤剧申请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新时代粤剧的领军人如著名粤剧艺术家倪惠英,在近五十年的从艺生涯中,为粤剧创添了一部部家喻户晓的经典之作,如《范蠡献西施》《花月影》等,近年来又致力于将粤剧推向校园、推向世界,目前由她负责编撰的《粤剧表演艺术大全》将收录粤剧300多套程式、700多个表演词条,囊括粤剧表演艺术的方方面面,面世后将成为粤剧研究的又一典范。在刚刚结束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倪惠英代表岭南粤剧现身于群众游行“中华文化”方阵中,接受全国人民的检阅,这是粤剧人的骄傲。

也如师承红线女、现任广州粤剧院艺术总监的欧凯明,当年欧凯明能被大浪淘沙,由红线女大师一见惜才并亲自奔赴广西将其人事关系调度来穗,足以见得欧凯明资质和艺术气质甚佳,他是舞台上天生的演员。在欧凯明的身上,我看到了“马红”流派精髓的集成和传承,也看到了粤剧在现代性塑造上的审美品格的提升,更看到了作为粤剧文武兼备艺术大家所表现出来的秀雅与雄浑,他谦虚向学,擅长融会贯通百家戏剧长处,为粤剧开辟了一种新的文武生美学境界和别样风貌,其饰演的赵佗、黄飞虎、吴汉、楚霸王、周文雍、谢宝、孙中山、叶挺等众多形象,莫不入木三分,更是凭借《刑场上的婚礼》一举夺得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成为目前广东戏剧界在岗队伍中“二度梅”唯一人。在《粤伶心曲》中,欧凯明对自己从艺四十多年的总结回顾是“笙箫宫商似梦乡,依稀当年少儿郎。演出悲欢离合,人间世事沧桑。情难舍身在梨园中,红豆相思泪千行。热血存粤韵心驰神往,明月清风里红船飘荡”。中国戏剧家协会秘书长崔伟先生说,欧凯明在粤剧方面几十年的艺术求索是非常具有成功价值和启示意义的。初心不改,捍守舞台上出将入相两扇大门。在可见的未来,我们仍坚信,欧凯明仍将是推动粤剧艺术传承发展的旗帜性存在。

粤剧有着深厚的传统,为了粤剧所蕴含的民族精神、人文情感和审美理想不被淡化和稀释,为了进一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广大粤剧继承者、革新者纷争融入时代的潮流中,趁势而上,以人民为中心,与时代同步伐,潜心创作、积极演出,努力向艺术高峰攀登,惊绽了一朵朵芬芳怡人的“梅花”“白玉兰”,近年在连续四届的梅花奖竞赛中,欧凯明以及黎骏声、蒋文端、崔玉梅、麦玉清、吴非凡、曾小敏、苏春梅等,共计8人摘得8朵梅花。同时,粤剧行业内后起之秀展露头角,彭庆华、文汝清、陈镇江、李伟聪、李嘉宜、陈健超等优秀青年演员与粤剧界演奏、唱腔设计、舞美设计、造型设计等专业人才紧跟发力、堪当大任,同时粤剧界挖掘、抢救和整理了一大批粤剧文献,出版了多种粤剧书籍,拓展了粤剧演出市场,以粤剧人自信的号角声响应时代对粤剧艺术“出人、出戏、出精品”的呼唤。由此可见,新时代粤剧的传承与发展与领军人物的带头作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二)“内兼外达”: 新时代粤剧发展的路径

戏剧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一支传统力量,梨园数百军,参差不齐。有的剧种面临人才断层难以维续,有的剧种疏于管制艰难生存,也有的顺时而谋再焕生机。可以说,这是个艰难的时代,戏剧失去了历史书中关于一茶一酒满客棚的国民千年风靡;但这也是最好的时代,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社会文化逐步向传统主流回归。在我看来,戏剧在谋得生机之际如何永葆青春,关键在于各个剧种在其文化生态中“内兼外达”,当得以春色满园。粤剧也不外乎如此。

“内兼”有二。其一为人才。粤剧是一门系统的非遗文化体系,与其它非遗艺术种类一样,发展粤剧要重点关注它的活态传承。归根究底,人才是岭南粤剧传承和弘扬的本体,特别是顶端粤剧人才的艺术素养、传统功底、创造能力、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粤剧艺术在长达数十年甚至上百年内的命运走向和迄及高度。“戏曲艺术就是角儿的艺术”,如红线女大师便是粤剧的一个徽章式代表人物。振兴粤剧,首要得发展人才,通过源源不断的粤剧“角儿”的魅力不断吸纳观众。遗憾的是,目前粤剧专业教育院校稀缺,人才供养后劲不足、流失严重。以广州粤剧院为例,2009年转企改制后撤销人员事业编制身份,广州粤剧院失去了争夺优质人才的优势,也因行业待遇差,令原有的优秀人才流失严重;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遭遇粤剧新人招聘难的困境,加剧了剧团发展难度。因此,振兴粤剧,首先需要进一步关注粤剧教育,不断扩大、提升粤剧院校教育的阵地,不断支持对青年人才的继续教育和专业指导,同时在全社会引领形成尊重粤剧的风气,提高粤剧从艺者的行业归属感和社会荣耀感,解决粤剧持续发展、再造百年繁荣的根本性问题。其二是创作问题。粤剧艺术水准最直观的传达即为作品的展演,涉及到剧本创作、音乐唱腔设计、演员技艺表现、舞美设计等方方面面。广东是改革开放前沿地,文化精英荟萃、国际影响力大,需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利用这些沃土资源,保障粤剧精品创作经费、严抓粤剧精品工程、打造粤剧精品力作,同时紧密跟上社会步伐,大胆将5G技术、人工智能、网络空间科技等引入粤剧舞台,同时加快粤剧电影规模化的转型创新步伐,让粤剧不断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与时代相适应,提升市场竞争力,是突破广东文艺创作“有高原无高峰”现状的重要解决途径。

“外达”有三。首先表现在政策的倾斜和引导。粤剧是岭南的文化身份识别,粤剧的发展从来不仅仅是粤剧界自个的事,需要依靠全社会共同营造良好的文化语境特别是政府积极有利的引导不容缺失。春风细雨化甘露,在珠三角地区,国家、省、市三级关于粤剧保护政策法规相继落地实施并逐步加大力度,包括国务院和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岭南地区出台的《广东省粤剧保护传承规定》《广州市进一步振兴粤剧事业总体工作方案》,为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建成中国粤剧文化中心蓄力酝势。特别是针对粤剧创作环境简陋问题和填补广东无粤剧专业博物馆的空白,广州斥资兴建粤剧艺术博物馆和广州粤剧院新址;粤剧艺术博物馆为市民提供了一个集“展示、体验、互动”为一体的粤剧文化空间,广州粤剧院新址则选取珠江新城繁华之处进行建设,总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已于2018年9月奠基开工,计划2021年完成整体建设。其次反映在资金扶持方面。粤剧艺术承载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相较其他艺术门类,粤剧与生俱来便具有强烈且明显的社会公益性。然而遗憾的是,以广州粤剧院为代表的文艺院团在转企改制后面临经营发展多重困难,不得不长途跋涉于市场经济中,兢兢业业未敢休,一定程度上影响岭南粤剧行稳致远的步伐。最后是粤剧的社会普及教育。粤剧本身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诸如家国情怀、理想奋斗、和谐共生等理念均可在粤剧的展演程式中得以传达和弘扬,因此传承粤剧、培根铸魂要从学生抓起,重点面向广大青少年群体,通过潜移默化的粤剧教育,筑牢粤剧传承的社会基础。

结 语

2018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期间,专程走进广州粤剧艺术博物馆,同粤剧票友亲切交谈,希望他们把粤剧传承好发扬好。习总书记对粤剧传承发展的殷殷期盼,对广大粤剧工作者甚至全国戏剧界而言都是一个巨大的提振和鼓舞。粤剧艺术是岭南历史的非遗烙印,连接着岭南儿女的本土情节,也寄托了全球一亿多粤语华人的乡音、乡愁、乡情,“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粤剧”,粤剧已上升为巍巍华夏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之一。在新的历史时期,我辈粤剧同仁、文化志士,须众志成城肩负起传承粤剧的历史使命,不负习总书记关于把粤剧“传承好、发展好”的深切嘱咐,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历史进程中遂风遏云,弘扬粤剧、激鸣岭南之声!

猜你喜欢
粤剧岭南艺术
现存清代粤剧剧本初探
岭南荔枝红
The light of Cantonese Opera粤剧传唱洒暖阳
岭南建筑的前世今生
雨岭南
粤剧数字音乐伴奏探索
不辞长作岭南人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