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时期佛教音乐研究

2019-12-17 22:36赵相宁
黄河之声 2019年14期
关键词:佛法宫廷佛教

赵相宁

(沈阳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自汉代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后,佛教音乐也得到了逐步的完善。随着佛教文化不断与儒家道教文化相互交融,吸收传统文化,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民族文化的佛教音乐。而处于国富民强、政治经济集中、统治者高度重视佛教的唐代,不论从宫廷到民间,都将佛教音乐推上了鼎盛时期。

一、唐代佛教音乐的内涵

(一)起源

源于古印度传入中国的佛教音乐同佛教文化一样,大致经历了四个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是两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经由丝绸之路,不仅将繁荣的经济文化生活带给了百姓,也带回了第一首佛曲《摩诃兜勒》,从此人们在感受西域风情文化时,佛教音乐也流传开来。

第二阶段是三国两晋时期,从西域传入的佛教在当时被称为“梵呗”。但由于发音不同使人们不能记录传唱佛曲,于是就出现了这种以中国曲调配唱汉译经文的形式。

第三阶段是隋唐时期,迎来了佛教音乐的鼎盛时代。从宫廷统治者到民间百姓无不致力于佛教音乐的发展。大力修建佛寺传播佛曲、参加庙会佛法仪式成为百姓生活中重要的日常活动。

第四阶段是宋元时期至近代,佛教音乐趋于通俗化,用民间曲调演绎佛曲为常态,并对我国说唱音乐发展民族器乐演奏方向产生重大影响。

(二)主要来源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佛教音乐来源虽复杂确可主要分为三大类:

第一:外来音乐。两汉之际,由古印度经西域传入中原的佛教音乐,当时称为“梵呗”。因汉、梵语音不同,曲调难以通用被接受,佛教音乐发展受到了阻碍。于是三国时期的曹植想出了将佛曲“改梵为秦”的方法,即用中国音调配唱汉译经文来弘扬佛曲将佛教音乐中国化。

第二:宫廷音乐。梁武帝曾创造《除爱水》《灭过恶》《天道》等十篇歌词作品内容,都是以佛法为题材进行的创作。证明了此时的佛教音乐吸取了宫廷音乐的精华。

第三:民间音乐。最早在汉武帝时期,由汉乐府在民间收集不同的诗歌乐曲,经由宫廷乐师编纂,将民间音乐与宫廷音乐相融合,给早期佛教音乐形成做铺垫。

二、盛唐佛教音乐兴盛原因

佛教音乐传入中国后经过六百年多年的发展变化,终于在盛唐时期达到了辉煌的顶峰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三方面。

第一:稳定开放的社会环境使经济高度发展、国际交往广泛。政治上先后出现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整体呈现出国泰民安的景象。

第二:继承了魏晋南北朝的佛教音乐思想,对其他国家、民族优秀佛教音乐进行批判汲取。

第三:统治者对佛教音乐的发展起着引导支配的作用。唐玄宗创造了著名的法曲《霓裳羽衣曲》,代表了唐代佛教音乐的最高标准。

三、盛唐时期佛教音乐特点

(一)进一步专业化

早期佛教音乐以呗赞和转读为代表,为方便后世保存将呗赞用于唱诵佛经的偈颂,转读用于佛经散文的咏颂,采用民歌小调来唱诵佛经。当时还盛行的一种因佛法仪式而产生的大型佛教音乐形式——法曲。而它的代表作《霓裳羽衣曲》至今享誉中外,主要是将梵呗配以演奏佛曲的乐器,与民间传统曲调、古曲一起所创作。

(二)进一步通俗化

盛唐时期在重大节日里,人们都会到寺庙里观看由宫廷技师、艺僧们等带来的佛教音乐、百戏歌舞的表演去庆祝。当“俗讲”(宣扬佛法的说唱音乐)及其文字“变文”的出现,才真正进入了佛教音乐通俗化的高潮。姚合云:“仍闻开奖日,湖上少鱼船”描绘的便是百姓们去听“俗讲”时的场景。

(三)进一步多元化

佛教音乐的历史虽远比佛教历史要短,但佛教音乐却是弘扬佛法最简单直接的方法。比如诵读经文、歌唱梵呗、将经文翻译后的故事内容表演出来,但还是过于单一化。音乐服务于宗教为其传播教义,吸取听众,以此来发展自己门派的信徒。

四、盛唐时期佛教音乐对后世的影响

在中国音乐的发展中,离不开盛唐时期佛教音乐为传统音乐源源不断的注入新乐律、新乐理、新乐曲等等的帮助。它与传统音乐交融而形成的新风格大大拓展了传统音乐的魅力。

(一)促进了音乐理论的形成发展

盛唐时期的“燕乐二十八调”采用了宫、商、角、羽各为七的宫调合称二十八调。它虽是由佛教音乐学说但与“清商乐理论”相同。皇帝宴飨群臣的宫廷曲调来源于胡部即源于印度西域的外来音乐,被用于当时皇帝宴飨群臣等重要场合。

(二)促进了民间说唱艺术形式的发展

盛唐时期的“俗讲”对我国说唱艺术的发展、近代戏曲曲艺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俗讲”是一种弘扬佛法的说唱音乐,其文字被称为“变文”又称缘起、唱文、讲唱文。它的形式是先由僧侣将佛经中的感人故事翻译成通俗文字来进行说白叙事,再演唱以此改编过的曲目,后加以韵文感染情绪,二者相辅相成。

(三)加快了传统音乐的发展进程

盛唐时期的佛教音乐逐步将宫廷音乐、民间音乐、宗教音乐融于一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据《羯鼓录》、《唐会要》等文献的记载,盛唐时期创作的佛曲高达七十多首,《龟兹佛曲》《阿弥陀佛曲》等都是在民族音乐基础上创作而成的。

五、结语

在政治经济发展高度统一的盛唐时期,不论是在宫廷还是民间寺院,佛教音乐都深受欢迎。帝王倡导信众欢迎才使佛教音乐逐步走向专业化、通俗化、多元化发展。在戏曲、音韵、创作演奏上都给世人留下了一片繁荣灿烂的景象。盛唐时期佛教音乐促使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面进步,为传统文化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值得我们后人更好的去继承发展。

猜你喜欢
佛法宫廷佛教
《世说新语》与两晋佛教
佛教艺术
锋芒毕露的法国宫廷画家
明代宫廷队舞考论
佛教艺术
盛世宫廷里的外国人
法雨辰??吕逸雪??贾欣悦等
吉祥“三宝”棕胸佛法僧、蓝胸佛法僧、三宝鸟
宫廷古法白米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