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互联网+”农贸市场快检数据服务平台对农产品监管的意义

2019-12-19 14:00汪晓晨
商品与质量 2019年26期
关键词:经营户农贸市场食用

汪晓晨

天津市滨海新区产品质量检测技术中心 天津 300451

农贸市场是食品的主要集散地,大多数餐饮服务单位、老百姓餐桌上的蔬菜、水果、肉制品、水产品等食材都来自于农贸市场,大部分农贸市场存在着进货渠道良莠不齐、经营商户食品安全责任意识不强、农贸市场管理者管理能力不足、市场监管部门监管难度大等问题。食用农产品在生产和流通等环节缺少相对合理的监管措施,没有规范的信息统计平台,难以及时准确的反映出食用农产品存在的质量问题,生产、流通及餐饮等环节存在着盲区,无法更好地实现有效监控和资源共享[1]。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监督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市场开办者应当建立健全食用农产品安全管理制度,配备食用农产品安全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开展食用农产品安全知识培训,加强食用农产品检验工作[2]。农贸市场快检室建立,为实现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提出了解决方法。但是农贸市场快检室经统一建立后存在使用率不高,发挥作用不大的现状。

1 农贸市场快检室低效运行原因分析

一是农贸市场建立快检室后,仪器、试剂配置不全,检验资金无固定来源,耗材没有及时购置,导致快检实验室闲置废弃。二是由于没有专职检验人员,快检室实验员缺少必要的学习和培训,对食品快检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快检实验室发挥作用不大。三是由于农贸市场数量多、分布散,对食品快检情况督查不力,导致快检检验行为不收监督。四是百姓对农贸市场快检检验认知度差,但对食品安全关心程度高,快检检出结果效力认可度差。五是农贸市场快速检测结果公布渠道单一,公布不够及时,快速检测宣传力度不足,公众知晓度差。六是对检测结果后续执法程序繁琐且未向百姓公布,导致未能充分体现快速检测价值和作用。

2 提高农贸市场快检室使用率,发挥快检室价值

2.1 重视快检室建设和人员培训,发挥快检室作用

农贸市场管理部门应重视快检室的建立,保证快速检测员固定的工作场所,建议将快检室设立在农贸市场出入口,设立显著标识,提高广大消费者的认知度,供应必要的仪器和耗材,食品安全管理部门应对农贸市场快速检测员进行业务培训和定期考核。

2.2 建立互联网+农贸市场快检数据平台,及时公开检验数据

探索建立新区农贸市场监管平台,对顾客而言可以在互联网+农贸市场食品安全快检平台了解所购食品的检验项目、检验结果。对市场经营户而言,以经营户身份登录平台移动端后,将自己的资质信息以及每日采购的电子台账拍照上传,平台将经营户信息自动存储,有效避免了文件繁琐不易存储的问题;经营户还可在首页浏览到市场通知公告、最新检查信息以及食品安全法规小科普。政府监管部门可通过平台查看辖区内经营户分类以及进出货台账、营业执照上传率等信息,整合农贸市场数据资源,为监管提供科学全面的市场信息及相关食品安全数据,实现市场信息化管理,缩减了传统市场监管中不必要的环节。

2.3 快检监管及时跟上,让快速检测发挥效力

各快检室在检测时,一旦发现被检出超过标准限量的问题食品,被抽查食用农产品经营者应暂停销售相关产品,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当及时跟进监督检查和抽样检验,防控风险。监督检验确认不合格的,食药监部门会进一步追溯问题食品来源,并根据后续调查情况对摊主或供货商等责任人进行行政处罚[3]。

2.4 农贸市场快速检测,宣传先行

农贸市场购买食品是否经过检测?检测数据是否合格?快速检测可靠度高不高?为了打消市民的这些疑惑,宣传报道需要跟上。可以利用便民生活APP、市场监管局微信公众号、农贸市场LED显示屏等多渠道宣传互联网+农贸市场快检数据平台,让市民朋友亲眼见到检测过程、体验自购食品通过检验、关注食品安全检测。

3 结语

近年,食品快速检测受到广泛关注,快检技术的不断革新,检测设备更加智能化,检测方法更多、更快,检测的准确性不断提高。希望通过建立互联网+快检数据平台带动农贸市场快速检验室发挥作用,让市民买的放心吃得安心,让市场监管高效便捷,让互联网+融入保障民生食品安全工程。

猜你喜欢
经营户农贸市场食用
对农贸市场建设管理的思考
◆连云港:推动农药经营户健全电子台账 实现农药市场“说得清管得住服务好”
随州市命名表彰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经营户
深入市场调研,推进“以展荣市”
冷冻食品,如何选购和食用?
古荡农贸市场七成商户 享受摊位费减免政策
让经营户的“小确幸”再多一点
全国首家农贸市场
———沈阳北行农贸市场
《花乱开》
中国食用植物油供需平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