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北油茶早实丰产林营建现状调查

2019-12-19 05:43郭婷婷邓荫伟邓发真袁建胜于宏达
中国林副特产 2019年6期
关键词:桂北树高生长量

郭婷婷,邓荫伟*,邓发真,袁建胜,于宏达

(1.广西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2.广西龙胜县林业局,广西 龙胜 541700)

油茶(CamelliaoleiferaAbel.)是山茶科山茶属的多年生常绿小乔木,别名茶子树。其树枝大分枝多,叶革质,椭圆形或倒卵形,花顶生,花瓣白色,5~7片,倒卵形,果为蒴果,球形或卵圆形,直径2~4 cm,3室或1室,每室有种子1粒或2粒,木质,树龄3~4年开始结果,桂北地区油茶的果期为10~11月[10]。它是中国重要的经济林树种,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5]。其茶油具有保健作用,有“东方橄榄油”之称[9];茶饼可以提取茶皂素,可用于做洗涤用品、肥料、化工原料等;茶壳中含有单宁、糠醛等,可用于制造栲胶、糠醛、活性炭等化工原料。在中国,油茶主要集中分布在湖南、江西、广西、广东、浙江、河南等省份。油茶是一种常绿、长寿树种,一次种植百年收获,经济效益显著,发展油茶产业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富民工程[4]。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十分重视油茶产业的发展,桂林市政府计划到2020年新造油茶丰产林面积2.7×104hm2,目前在广西桂北地区的龙胜、灌阳、资源、兴安、灵川等县已建立油茶丰产栽培示范林1.13×103hm2,并采用了统一规划种植[2]。当前国内油茶发展形势日渐提升,种质资源丰富,栽培繁育技术完善。在经过对油茶的生长量、产量、油脂含量和抗寒性的综合测评后选育出了一系列优良品种,其中包括湘林系列、长林系列和岑软系列的油茶品系;在经过对油茶栽培技术的研究后成功地突破了嫁接技术和环割技术难关,规范了栽培管理技术[1,7]。桂北地区于2013年和2014年相继统一规划营建了油茶早实丰产林,旨在促进本地区油茶产业发展,本研究于2018年9~11月对桂北地区油茶早实丰产示范林进行了调查,重点对油茶的生长现状和产量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油茶丰产林的存在问题与建议。

1 调查地概况

调查地位于桂北地区,地处25°19′~26°05′ N,109°57′~111°07′ E,该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干湿分明,雨水充沛,热量充足,夏季容易出现极端天气,温度可达40 ℃以上。年平均气温为16~20 ℃;年平均降水雨量1400~2000 mm,4~6月为雨季,3个月总降雨量占全年50%,12月降雨量最低,仅占全年降雨量2.6%;年日照总量为1667.7 h,7~9月日照较多,月日照总量为210 h,空气相对湿度为70%~80%;霜期时间短,仅有40 d左右,12月中旬开始进入早霜期,2月上旬进入晚霜期。该区域土地总面积为276.94×104hm2,其中林业用地占总面积的67.78%,耕地占总面积的8.29%。该地区的土壤主要为红壤土、黄壤土和红黄壤土,其土壤有机质少矿物质多,pH值5.0~6.0,土层厚度在1.0 m以上[3]。该地区自然条件优越,不仅适宜种植油茶,而且还覆盖有丰富的植被,其中主要的常见植物有:小飞蓬[Conyzacanadensis(L.) Cronq.]、香附(Cyperusrotundus)、芒箕(GleichenialinearisClarke)、桃金娘(Rhodomyrtustomentosa)、 杜鹃(RhododendronsimsiiPlanch.)铁芒箕(Diranopterisdichotoma)、白茅(Imperatacylindrica)、牛筋草[Eleusineindica(L.) Gaertn.]、酢酱草(OxaliscorniculataL.)、柔毛绣球(HydrangeavillosaRehd)、荩草[Arthraxonhispidus(Thunb.) Makino]、三叶鬼针草(BidenspilosaL.)、雀舌黄杨(BuxusbodinieriLevl.)、假连翘(DurantarepensL. )、绢毛匍匐委陵菜(PotentillareptansL. var.sericophyllaFranch.)、伏地卷柏(SelaginellanipponicaFranch. et Sav.)、戟叶堇菜(ViolabetonicifoliaJ. E. Smith)、木犀[Osmanthusfragrans(Thunb.) Lour.]等。本调查的地点主要是在桂北的龙胜、兴安、灵川、资源、灌阳5个县,设9个样区进行调查,具体自然条件见表1。

表1 桂北油茶早实丰产林基地自然条件

2 材料与方法

2.1 品种来源与种植方法

示范林营建采用的油茶苗木品种来源于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的湘林系列、岑软3号、长林系列(具体各样区种植情况见表2 ) 的嫁接苗,苗高30 cm左右,于2013年4月或2014年3月种植。种植前1~2个月进行整地,整地方式采用块状挖坑或阶梯型整地,定植株行距为2.0 m×3 m或2.5 m×3 m,定植坑规格为长×宽×高=35 cm×35 cm×30 cm,在定植坑处施堆肥1.5 kg/坑,堆肥与土拌匀。将苗木放入定植坑后,填土压实,盖土后立即浇定根水,每株淋定根水1.0 kg左右。在定植后的苗木基部作一个直径为60 cm的树盘,以防止雨水聚积在定植穴中造成苗木生长不良。将当天未栽完的苗木置于阴蔽、湿润、背风的地方,浇水保湿。

表2 各样区栽培品种、株行距与管理情况

2.2 管理方法

2.2.1 抚育除草。油茶示范林的抚育除草工作每年进行2次,第一次是在示范林营建1个月左右进行抚育除草工作,主要做法是锄松树盘土壤,深度约5~7 cm,然后将杂草晒3 h左右后覆盖在树盘上。第二次除草抚育工作在9月进行,方法同上,注意锄草松土深度和力度,避免伤根系。

2.2.2 施肥。在种植时施足基肥。第1年施肥以水肥为主,在种植40天后植株已成活,并开始抽新梢时采用硫酸钾复合肥(N-P-K=15-15-15,下同),每株每次施0.5%的水肥液0.8 kg,间隔15 d 施1次,连施3~4次。或者,结合雨天撒施粒状肥,每株每次15粒左右。第2年施追肥,分别是在3月上旬、4月中旬和5月下旬进行追肥,每一次施磷酸钾复合肥10~15 g/株,施肥方法为环状沟施肥法。第3、4年每年追肥4次,每次施磷酸钾复合肥30~50 g/株,分别在3月上旬采用放射沟施肥法、4月下旬和6月下旬采用撒施法、7月下旬采用环状沟施肥法进行施肥。第5、6年每年追肥4次,每次施磷酸钾复合肥150~200 g/株,分别在3月上旬采用放射沟施肥法、4月中旬和6月下旬采用撒施法、7月下旬采用环状沟施肥法进行施肥。施肥沟外侧边缘位置为树冠投影位置,规格为深10~12 cm,宽15 cm。

2.2.3 修剪与定干。在油茶定植后并生长到45 cm左右高时开始定干,第1年在树高25~30 cm处在2~3个饱满的叶芽上方定干,培养生长强壮、方位合理的侧芽定为主枝,第二次在主枝上保留2~3个侧芽,待侧枝长到10~15 cm时断顶控梢,将春梢生长为第二侧枝,待第二侧枝长到30~35 cm时断顶,形成萌芽主干枝。油茶的内膛枝能挂果,在修剪时注意在内侧多保留枝条并使主枝、侧枝和第二侧枝合理分配,培养开心形树型。在油茶挂果后会有一些衰老枝,应及时剪掉衰老枝并在旁边选择强壮的枝条补充。

2.2.4 病虫害防治。对于油茶病虫害的防治首先是通过抚育、施肥和修剪对油茶示范林进行合理地管理,彻底清除或烧毁已感染枯枝病枝,使林内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抗病虫害能力。其次,针对油茶的主要病虫害:炭疽病、软腐病、油茶蚕、油茶毒蛾、油茶尺蠖,本丰产林采用如下防治方法:a.炭疽病,在7~8月施用3~4次浓度为1%的波尔多液加2%的茶枯水;b.软腐病,在5月中旬和10月中旬施用1%的波尔多液预防,发病时同样适用;c.油茶蚕,在虫害发生时,用敌百虫1000倍液喷杀幼龄虫、用200~500倍液喷杀大龄虫;d.油茶毒蛾,在虫害初期,用90%敌百虫800~1000 倍液喷杀;e.油茶尺蠖,用9%敌百虫2000~3000倍液喷杀。

2.3 分析方法

本次调查是在2018年9~11月进行,调查对象是桂北地区2013、2014年营建的油茶早实丰产林,主要调查统计了9个代表性丰产林油茶树的树高、冠径和产量。调查方法是在各示范林内选取株行距为2.0 m×3.0 m、2.5 m×3 m的样区,分别在其上、中、下坡随机调查油茶树10株并做好记录和标记,最后进行平均值的统计分析。

本研究数据是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和简单计算,用SPSS 23.0软件进行树高、冠径和产量的差异性分析,从而得出生长最好、产量最高的油茶品种和示范点。

3 结果与分析

3.1 各样区生长量分析

从调查结果分析得表3,早实丰产林的生长量各有不同。从调查的9个样区的树高统计分析看出,样区6的树高值最大并显著高于其他样区,平均树高为2.69 m;样区4、5、8之间无显著差异,平均树高分别为2.44 m、2.24 m、2.27 m;样区1、2、3、7、9之间无显著差异,其中样区7的树高值最小,平均树高为1.62 m。样区6(灵田乡)和样区3(瓢里镇②)所栽培的品种都为长林系列,样区6、3之间差异显著,树高(样区6)>树高(样区3),在灵田乡种植的长林系列油茶树高生长量更高;样区2(瓢里镇①)、4(湘漓镇)、5(高尚镇)、7(资源镇)所栽培的品种都为岑软3号品种,样区4、5之间无差异,样区2、7之间无差异,树高(样区4)>树高(样区5)>树高(样区2)>树高(样区7),在湘漓镇和高尚镇种植的岑软3号油茶树高生长量更高;样区1(泗水乡)、8(黄关镇)、9(新圩镇)所栽培的品种都为湘林系列,样区1、9之间无显著差异,样区8与样区1、9差异显著,树高(样区8)>树高(样区9)>树高(样区1),在黄关镇种植的湘林系列油茶生长量更高。

从冠径统计分析看出,样区4、5、6、9之间无显著差异,其中样区6的平均冠径最大,平均冠径为2.07 m;样区1、2、3、5、8、9之间无显著差异,平均冠径分别为1.52 m、1.50 m、1.44 m、1.68 m、1.39 m、1.84 m;样区1、2、3、5、7、8之间无显著差异,其中样区7的平均冠径最小,平均冠径为1.35 m。样区6(灵田乡)和样区3(瓢里镇②)栽培的油茶品种都为长林系列,样区6、3之间差异显著,冠径(样区6)>冠径(样区3),在灵田乡种植的长林系列油茶冠径生长量更高;样区2(瓢里镇①)、4(湘漓镇)、5(高尚乡)、7(资源镇)栽培的油茶品种都为岑软3号品种,样区4、5之间无差异,样区2、5之间无差异,样区7和样区2、4、5差异显著,冠径(样区4)>冠径(样区5)>冠径(样区2)>冠径(样区7),在湘漓镇种植的岑软3号油茶冠径生长量更高;样区1(泗水乡)、8(黄关镇)、9(新圩镇)栽培的油茶品种都为湘林系列,样区1、8、9之间无显著差异,冠径(样区9)>冠径(样区1)>冠径(样区8),在新圩镇种植的湘林系列油茶冠径生长量更高。

表3 各样区生长量分析表

注: 表格内的Ⅰ, Ⅱ, Ⅲ分别为上坡, 中坡, 下坡; 树高, 冠径为样区的平均值; 表内的小写字母不同表示在0.05水平下差异有显著性。

3.2 各样区产量分析

测产结果分析显示(表4),早实丰产林产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从9个样区的产果量分析可知,样区1、7、8、9的产量差异不显著,其中样区7的产量最高,平均产果量为6.12 kg/株(每公顷产油605.85 kg);样区3、5、6同样与样区1、8、9的产量差异不显著,平均产果量分别为4.63 kg/株、4.76 kg/株、4.09 kg/株和5.06 kg/株、5.29 kg/株、5.08 kg/株,样区2和样区4的产量差异不显著,其中样区4的产果量最低,产果量均值为2.4 kg/株(每公顷产油237.6 kg)。样区6(灵田乡)和样区3(瓢里镇②)栽培的油茶品种都为长林系列,样区3、6之间无差异,产量(样区3)>产量(样区6),在瓢里镇②种植的长林系列的油茶产量更高;样区2(瓢里镇①)、4(湘漓镇)、5(高尚乡)、7(资源镇)栽培的油茶品种都为岑软3号,样区2、4之间无差异,样区7与样区5和样区2、4有显著差异,产量(样区7)﹥产量(样区5)>产量(样区2)>产量(样区4),在资源镇种植的岑软系列的油茶产量更高;样区1(泗水乡)、8(黄关镇)、9(新圩镇)栽培的油茶品种都为湘林系列,样区1、8、9之间无差异,产量(样区8)>产量(样区9)>产量(样区1),在黄关镇种植的湘林系列的油茶产果量更高。

表4 各样区产量分析表

注: 表格内的Ⅰ, Ⅱ, Ⅲ分别为上坡, 中坡, 下坡, 产果量和产油量为样区的平均值; 小写字母不同表示在0.05水平下差异有显著性; 产油量=公顷株数×单株产果量×果油率6.0%。

4 讨论

4.1 桂北油茶发展现状及成因分析

桂北地区早实丰产林的营建现状良好,油茶的产量和长势大部分处于较高水平。邓荫伟等2010年所调查的桂北油茶产业中良种高产油茶的最高产油量为471.3kg/hm2,26年生的良种中果油茶低于本调查中龙胜县泗水乡和资源县资源镇的产量。规范管理油茶林对油茶的生长结果至关重要,缺乏管理的油茶林植株抗病能力弱,病虫害严重,且长期不抚育和施肥不足会造成杂草丛生,影响油茶树的营养吸收和光合作用,导致植株生长不良[2],本研究的营建和管理方式可有效提高油茶林的产量。部分地区油茶产量高而树高和冠径小,并不是长势不好,而是生殖生长大于营养生长。在刘建民的研究中指出,油茶林高干、冠径小的产量低,而低矮、冠径大的产量高[6]。部分地区油茶林生长量和产量较低,可能是因为当地自然条件并不适合该品种油茶的生长,本研究并未找到其相关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4.2 桂北油茶丰产林营建的建议

4.2.1 对各县发展油茶的建议。由研究结果可知,在种植湘林系列的油茶样区中,3个样区的产量均较高,龙胜县泗水乡的树高和冠径均较低,灌阳县黄关镇的树高较高而冠径较小,灌阳县新圩镇的树高较低而冠径较大,在提高产量方面,湘林系列油茶均可投放于此3个地区种植。在种植岑软3号的油茶地区中,龙胜县瓢里镇①的产量、树高和冠径都较低,岑软3号品种不推荐继续投放在瓢里镇①种植;兴安县湘漓镇的产量低而树高和冠径大,在种植观赏植物等方面,岑软3号油茶可投放在湘漓镇种植;兴安县高尚镇的产量、树高和冠径均较高,岑软3号油茶可在高尚镇种植;资源县资源镇的产量高而树高和冠径小,在提高产量方面,岑软3号油茶可投入在资源镇种植。在种植长林系列的油茶地区中,龙胜县瓢里镇②和灵川县灵田乡的产量均中等,瓢里镇②的树高和冠径较小,灵田乡的树高和冠径较大,在提高产量方面,可将长林系列的油茶投入两地种植,在种植观赏类植物方面,可加强对灵田乡长林系列油茶的种植。

4.2.2 存在问题与解决办法。为了进一步提高油茶的产量,本研究针对调查中油茶产量较低的地区,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在生长量高而产量低的地区,如兴安县湘漓镇的岑软3号油茶林,需要加强树体修剪工作来调节枝条的生长和结果。具体方案如下:1年进行2次主要的修剪工作,分别是在果期和采果后期进行,果期主要是调节树体的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并培养新的结果枝,采果后期主要是对树体的徒长枝进行极重短截培养新的结果枝组,并剪去新萌发的冬枝[8]。

在生长量和产量均低的地区,如龙胜县瓢里镇①的岑软3号油茶林,需要增加施肥量来提高产量。施肥可以提高油茶的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率、气孔导度,从而明显促进油茶生长,提高产量[9]。具体方案如下:在3月上旬采用放射沟施肥法施硫酸钾复合肥200 g/株+尿素50 g/株;4月下旬采用撒施法施硫酸钾复合肥200 g/株+喷施3‰的硫酸二氢钾;7月下旬和11月上旬分别采用环状沟施肥法施硫酸钾复合肥200 g/株。

猜你喜欢
桂北树高生长量
湘北绿桐I号生长规律初步研究
廖煜玲
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生长规律分析
北大河林业局森林生长量、枯损量调查与分析
不同香榧无性系子代测定林嫁接穗条年生长量比较
从桂北地区石器遗址文物挖掘初探史前人类生活状况
桂北传统村落旅游规划设计研究
桂北区域文化建设中油画本土化艺术研究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规律研究
人工福建柏胸径与树高关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