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软件工程专业“项目导师制”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2019-12-19 02:09张鲁燕
科技创新导报 2019年22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模式

张鲁燕

摘   要:长期以来,学校培养的技术人才的知识和态度与企业发展所需的技能和观念之间存在差距。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存在人才培养目标单一;教学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过于均衡;企业参与不足等问题。为此,本文以重庆电信职业学院软件工程专业为例,对基于“现代学徒制”理念下的高职院校软件工程专业“项目导师制”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进行了分析探讨,以期为其他院校的人才培养提供一些经验。

关键词:项目导师制  软件工程专业  实践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TP311.5-4;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9)08(a)-0207-02

长期以来,业界普遍认为学校培养的技术人才的知识和态度与企业发展所需的技能和观念之间存在差距。为此,许多高职院校已经将教学质量的提升当作了重点工作来抓,而“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的出现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出路。为此,本文以重庆电信职业学院软件工程专业为例,对基于“现代学徒制”理念下的高职院校软件工程专业“项目导师制”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进行了分析探讨,以期为其他院校的人才培养提供一些经验。

1  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1 人才培养的目标较为单一,成才率低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要突出高职特色,“高”是指需要具备本专业要求的全面综合的能力,而“职”则是指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因此高职院校软件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既要考虑综合能力的培养又要与职业能力素质相接轨。我国高职软件工程专业起步相对较晚,因此其教学也相对滞后,在人才培养方面,缺乏对市场和职业能力的清晰认知,使得人才培养的目标大而空泛,缺乏针对性。从我国现阶段高职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情况来看,部分学校并没有对软件工程专业人才进行准确的定位(例如,软件工程与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之间有什么关系?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如何介入大数据和互联网行业?),且人才培养目标较为模糊,缺乏一定的高职特色,因此就不利于现代“师徒制”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

1.2 教学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过于均衡

我国高职教育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影响很大,教学内容普遍陈旧、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较为落后,学校教学计划跟不上信息行业的快速发展,无法与社会经济的总体发展趋势相吻合。这就导致了学校所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满足不了企业的岗位需要, 直接导致了就业难的现象。此外,专业教师更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 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即使设置了实践教学,教学内容和项目的设置也缺乏合理性, 严重脱离本专业的岗位需求。

1.3 企业参与不足,技术熟练度达不到岗位要求

实践教学体系是软件工程专业学生提升机能非常重要的途径,而仅仅依靠学校学习中的实践教学是完全无法满足需要的。而且,学校的实践教学与专业的工作需求能力之间存在很大差距,这需要企业的引进,通过开展校企合作或联合培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但是,目前的现状是,虽然学生每年都去公司和企业参加专业实习,培训,实习等教学实践活动,但与软件公司的合作是不够的。校企合作仅限于局部的教学实践环节中,并未整合到整个教学系统中。

2  高职软件工程专业“项目导师制”实践教学模式创新途径

2.1 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途径

(1)模式一:引企入校,共同管理,学校把关,联合举办。

适当调整主从关系,学校从管理主体变为服务主体,企业从支持角色变为共同管理角色。只要企业的主张更利于学生成才,在不教育教学法规和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就应该勇于创新。这些主张包括但不限于提出具体的课程体系及课程逻辑,具体的人员素质培养目标,具体的文化和价值观念,具体的管理和训练手段。根据这种思路,学校依托专业,成立由学院、公司和行业协会等组成的现代学徒制校企联合委员会,校企合作从招生制度、管理制度等方面推动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由学校主导向校企双主体育人过渡,建立了校级现代学徒制的试点项目。

以和国信蓝桥的合作来举例,聘请其产品总监任我校二级学院院长,全面领导行政管理、专业建设、师资培养、招生、就业创业等工作,对其不熟悉的部分加以辅助,充分给予自主权,就能引入更多的企业资源,带来变革和突破。

(2)模式二:校企互动式模式。

与华为科技联合成立“華为人才培养中心”,在二级学院管理机制、多方位协同育人、教师交流机制、多种对接方式等方面实现产教深度融合,创新体制和机制。具体方法是由企业,企业参加学校的教学计划提供实习培训设备,并指派专业人员参加学校的专业教学。企业的优秀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将在学校教学,以促进学校与企业之间的相互就业。通过学校和企业的相互聘用,可以使得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获得相应的技能,这既是一个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过程,更是为企业生产产品、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它不仅解决了实训材料缺乏、培训教材短缺的矛盾,还培养了学生的优秀技能。

(3)模式三:“订单”式合作模式。

与旭硕科技(重庆)有限公司合作,就是“订单式”的合作,学生入学就有了工作岗位,毕业即就业。实现招生与招工同步、教学活动和生产实践同步、实习和就业一体化,学生都拥有双重身份:既是学校的学生又是企业招聘的员工。在这个过程中教育的实施由企业和学校完成,企业根据企业需要制订相应的培训和考试内容,同时派出“导师”入驻指导学生学习本企业所需的专业技能和实习课程。此外,企业在特定的职业培训中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根据企业的需求,将开展短期技能培训并组织考核,考核合格即可签订就业合同并上岗就业。这种合作具有高度针对性,突出了职业技能培训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培养了适应性强,就业率高,就业稳定性好的学生。

2.2 综合教学实践体系的构建

(1)在学校内建立共享培训室,建设一流的校园培训基地。

根据电子信息专业群各专业的共性和各自特点,创建校内专业群共享型实训室和融合“云大移物智”新一代信息技术培训室。通过现代技术,软件和设备的有机结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课堂融入实践,创建“教学与创新”的综合教学空间。重点把培训室建设成职业教育的“一流”。新增、改造共享型实训室7个,新建校企共同研发“物联网+ VR”智慧教室1个、互动多媒体一体化教室3个,校园基地将建成为城市以上的专业共享培训基地。

(2)建立信息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协同创新中心将瞄准信息产业的需求,依靠信息应用技术的转型,依托信息产业的发展。按照“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原则,通过校地、校校、校行、校企等合作, 围绕行业、企业共性关键技术问题,合作开展技术创新和发展,为大学生创业教育搭建实用平台,鼓励学生进行基于研究的学习,创新实验,创业项目和创业模拟活动。培养一批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思维的优秀技术和人才。在各合作方式中采用了“项目导师制”的做法:其职业培训采用基于职业能力进行“分层培训”作为培训的主要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就业和工作。师徒结队、个性化培养学生。每个“主人”最多接收6~10名“学徒”,“师傅”(或导师)为“学徒”制定基于个体的培训计划,并负责实施。学生将则基于实际项目(任务)、技能竞赛等进行学习和训练。“师傅”(或导师)更多的是通过企业项目(任务)培养“学徒”,或者通过指导学生参与技能竞赛作为培养方式。

通过创新人才管理办法、构建规范高效的组织机构等开展具体工作,协同多方资源,建设技能名师工作室、学生创客中心、IT文化体验中心、技能鉴定与考试中心等开展创新、创业、科研、社会服务等工作,技能与品质的结合,创新创业,培养“双创意”人才,实现“在职培训”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

3  “项目导师制”的成效及反思

“项目导师制”的实施,提高了“学徒”的专业能力和整体素质。在2014—2016年,一些“学徒”在各级技能竞赛中获得全国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湖南省技能竞赛荣获4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导师制的实施促进了“徒弟”的就业、就好业。2015年毕业的6名“学徒”在离开学校前签订了合同,薪水比同一届学生高出约50%。2016年毕业的10名“学徒”在离开学校前全部签署了合同,薪水比同一届学生高出约80%。

总体而言,学校“项目导师制”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并得到了企业及公司的认可。“徒弟”的职业技能能力与职业素养均得到大幅提升。究其根源,一方面,我们充分借鉴、吸收了现代学徒制的许多成功经验:一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促进学生就业和促进学生就好业”为目标,体现了就业导向;二是充分体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校企紧密合作;三是加强评估和考核,培养期开始之前,签订相应的协议,培养期结束后的考核即针对“师傅”又针对“徒弟”,根据考核结果进行相应的奖罚。另一方面,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需求。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大师”需要为“学徒”量身定制个体化的培训计划,这有利于“学徒”的快速成长。

参考文献

[1] 黄承宁,姜丽莉,李莉.江苏典型独立学院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与特色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8,27(7):150-153.

[2] 朱虹.中职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探索——以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为例[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6(1):35-37.

[3] 王正青.關于构建“前校后厂、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7(4):242.

[4] 袁爱群,马少妹,黄增尉,等.校企合作,探索化学化工全程式校内外实践教学模式[J].大众科技,2012,14(12):125-126.

[5] 唐琳茜,李毅,孙焕良.成人高等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探讨[J].继续教育,2017,31(5):53-55.

[6] 沈文秀.校企合作改革项目背景下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创新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5):95-96.

[7] 江齐.成人高等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以重庆大学为例[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13,26(4):18-20.

[8] 张启富.我国高职教育试行现代学徒制的理论与实践——以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带徒工程”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2,33(11):55-58.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模式
“机械工程”专业飞行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关于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中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探讨
民族院校英语专业师范生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