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策略

2019-12-20 03:04马应梅
锋绘 2019年11期
关键词:理解提高阅读

马应梅

摘 要: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是阅读,搞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必须做到根据教学内容有步骤地施教,加强课内自主学习,然后充分利用课外阅读资源,做好课外阅读指导,同时重视阅读能力的应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阅读;理解;方法;习惯;提高

在小学教学中,当谈到如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时,人们自然想到的答案是:多读。这当然没错,熟能生巧是世人皆知的道理。但是读也要讲求质量。盲目无绪地乱读未必就能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不少学生感到委屈,自己也读了不少文章,学了不少“密技”,可阅读理解能力老是提不高。 另一方面,教师也对如何上好阅读课感到很茫然,不知道在阅读课上应当讲些什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面对这样的情况,经过平时的实践,下面就谈谈我自己的几点体会。

1 兴趣是学生阅读的关键

学习最好的老师是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有了兴趣,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将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也就产生了永久的学习动机。在阅读教学中,学生能够明确阅读目的,但小学生的自制力相对较差这才是主要问题。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时,可能会出现忽“热”忽 “冷”现象,这时教师只要注意及时调动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学生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要经常性地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活动,如开展读书活动、演讲比赛、课本剧表演、讲故事比赛等活动,对学生进行阅读目的教育,或结合教材,提醒学生,不能使他们懈怠。这样,才能达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效果。

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养成阅读的乐趣。故事人人都爱听,尤其是从小就伴着奶奶的童谣、妈妈的童话长大的孩子,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双耳立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随着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述,被激化、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早已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正当孩子们津津垂听、情感交跌,期待大白结局之际,教师嘎然收尾,无不动容地告之孩子:故事情节交错复杂,后面的可更精彩呢,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出相关的读物。

2 教给孩子阅读的方法

“阅读”的过程并不是把书拿来一看了之,“阅”要求自己在看的同时,借助字典、词典,真正看懂、理解文章的具体内容。“读”有诵读、默读之分,但重要的是明确文章的真正含义和文中所表达的感情。这就是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强化理解能力的培养。常言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这就是说在读文章的时候自己一定要读懂,明确作者写的文章内容和所表达的感情。阅读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水平,指导学生采用多种阅读方法,以提高阅读的有效性。

2.1 训练学生掌握各种基本的阅读方法

阅读有范读、领读、讲读、朗读、默读、背诵等。范读是给学生阅读做示范,激发学生的摹仿兴趣。另外,背诵是我国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背诵有助于加深对课文的感受和理解,积累语言材料,提高读写能力和发展记忆力。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文章的长短可以采用整体背诵(如诗歌、短文)和分步背诵(长的课文),调动学生背书的积极性。课后,教师还可以开展背诵、诗歌朗诵会、读报等比赛,看哪个学生的课外知识最丰富、了解得最多,并对了解最多的学生给予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

2.2 指导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技巧

在阅读中,指导学生变换方法阅读,并从阅读中不仅养成眼到、口到、心到的基本方法,还要培养学生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点、画、记的习惯。要求学生从小形成认真读书的习惯,做到在读中求知,在读中求解,逐渐养成初读——细读——深读——熟读的好习惯。让他们在阅读中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新词,理解作者的思路、写作方法和课文中心。如文章较长,可采用先“速读”,大概了解主要人物和事件,再根據课后的作业或老师的提问进行“回读”,反复阅读疑难部分,从中找出答案。文章中写得精彩的段落,让学生仔细阅读,反复地“精读”,并从中读出味道,读出自己的感受,然后“背诵”。

在课后教师组织学生每周看一本好书、写一篇读书笔记或读书心得。利用班级里的宣传墙报和远程教育网的班级主页展示学生们精彩的作品,从而提高学生读课外书的兴趣。

3 学会读书后的实际应用

首先,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单靠去阅读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去具体运用,去实践,最关联的就是写作了。写日记、写作文就是最好的方法,如果光读不练就显得有点“纸上谈兵”了,这也就是现在好多学生写作水平上不去的一个大原因,不是不会读书阅读,就是会读没有运用,这就要求教师来进行“硬性任务”的布置了,所谓日记就是记录每天发生的事情,自己对这件事情的看法、感想,有什么想说的,既然是自主的,就没有必要去规定它的内容,字数,形式等等,完全放开手去让学生自主掌握完成。

其次,就是写作文的引导,低年级的学生刚开始接触的是看图写话的形式,这就是最简单的作文题目了,教师一定要注重起来,多让学生看图,多进行这些内容的训练,不要只局限于单一的语文课本,还可以掺杂其他科目的课本。对语文课而言,这就是最好的课外读本,只看它的图,展开联想,自由发挥,只要不间断,就可以与语文阅读的提高相得益彰了;中高年级的学生,就得进行大量的作文训练了,面对一个人能够描述,面对一件事,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这就是作文了。

总而言之,阅读是学生以及所有人提升自身素质,提高能力的最佳方式。促进课内外阅读的有效性,是阅读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应让学生从中充分体验、入情感悟。只有这样,学生的语文素养才会得到不断的提高。这就要求我们应当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既要重视课内教学,又要抓好课外阅读。在日常学习中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行之有效的阅读技巧,那么,我相信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定会在短时间内得到提高。

猜你喜欢
理解提高阅读
谈科学故事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尹雪艳,永远的上海梦
偏远地区高三英语学习方法探究
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策略研究
让作文互评提高能力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