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的新路径研究

2019-12-20 03:04卢佳
锋绘 2019年11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新时代

卢佳

摘 要:我国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因为时代的变化作出了相应的创新和调整。新时代的大学生因为生长环境的原因,思维方式更加多样化,思想的内容更加多元复杂。对学生的管理方式也应当与时俱进,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改良,使其真正满足现代社会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更加适合学生发展。帮助学生更好的树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内在品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将根据实际情况,对高校的管理工作进行研究和分析。寻找工作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并通过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式和途径。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学生管理;路经研究

1 新时代下高校学生管理的重要性

大学校园现在每年招收新生的数量越来越多,大学的校园环境相对初中和高中来说是比較自由的,老师对学生的约束力度也比较小,学生突然从一个高压环境进入一个轻松的环境势必会在生理和心理上造成不同的影响。此时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是十分关键的。在进入大学之前许多学生比较依赖家长和老师,缺乏独自生活的能力,对事物的识别能力和判断能力也不是十分成熟。面对一些新鲜的事物往往经不住诱惑,因此,为了使学生能够在大学校园中健康的发展,高校应当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工作,并采取一些有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管理。

2 新时代下高校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高校学生管理认识不足

国内许多高校虽然意识到了管理工作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但是工作起来的效率却是十分低下的,造成这种情况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管理者并没有认识到工作的重心所在,学生管理工作应当是围绕学生展开的。制定的一些要求和标准,也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制定。学校对学生进行管理,往往是单方面的进行说教,忽略了学生的想法和感受。长期这样,会使学生产生抵触的心理。还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

2.2 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比较落后

现阶段国内许多高校的学生管理系统存在许多空缺,这些空缺大大降低了管理工作的协调性。而且高校面对外部环境变化时不能迅速在内部进行调整和创新。缺乏对外部环境的了解和认知,即使做出一些改变,也是盲目的,不能真正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学校应当充分认识到在互联网时代学生思想的变化。他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各种各类的信息,使得自己的思想更加复杂多元。从而产生的需求也越来越多。高校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这些新的要求,而且管理方式在很多方面也不科学、不合理。

2.3 高校学生管理队伍建设匮乏

大学生的课余时间还是比较充足的,但是很少有学生将这些空闲时间用到学习上。根据学生这种缺乏自控能力的情况,学校更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工作。但是,高校里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很多管理工作不能落实到位。学校的辅导员往往也是任务艰巨,不能兼顾每个学生。对于学生的思想意识不能及时了解,这样便会造成了学生与管理人员之间产生脱节。而且学校的辅导员往往并不是真正的管理型人才,缺乏这方面的专业能力与素质。

3 新时代下高校学生管理的新路径

3.1 改革高校学生管理方式

现在的生活已经高度信息化,学生身处这种环境中,每天都会接触各种各样的信息,这些信息会对学生的思想意识产生巨大的影响。因为每个人每天接触的信息不同,产生的影响便不同,每个人便会形成不同的个性。学生越来越个性化,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也变得更加艰巨。此时更应当对原有的管理方式进行改变,应当以学生为核心展开各项管理工作。降低学生心中对管理的压迫感,通过管理方式的改变,尽量满足学生的一些要求,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进行引导。管理人员应当放低姿态,将自己充分融入到学生中来。只有在真正了解学生之后,才能做好对学生的管理工作。

3.2 创新信息化的管理模式

要做好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就必须认识到现代科技的重要性,在高度信息化的时代,每个学生手中都有信息沟通工具。学校管理者应当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将现代的科技运用到学校的管理工作中来。已经有部分高校利用微信公众号的功能,对学生的出勤情况进行记录,这样可以节约了老师上课点到的时间,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来听课,但这种技术还不是十分成熟,各方面还有待完善。在学生的生活方面也应当加大信息化程度。利用一些信息化工具减少管理工作的工作量,并且提高工作的效率。比如可以在学生宿舍,图书馆安装信息检测系统,学生进出宿舍和图书馆时都会进行记录。

3.3 提高专业管理队伍的建设

新时代下高校管理工作加入了许多新的内容,使得工作变得更加多元复杂。这对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并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国内许多高校对管理人员的选拔制度并不是十分严格。许多在学校进行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之前并不具备这方面的工作经验与能力。所以高校即使招聘这类人员对学生进行管理,也要在工作之前,对其进行相应的培训。在选拔管理人才时,应当将学生的一些要求和学校的实际情况作为选拔标准,被选拔的这些管理人员应当具备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意识以及实际需求,只有如此才能针对性的开展一些管理工作,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更好的将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4 结语

新时代下人们的生长环境变得高度信息化,每个人每天都接触着各种各样不同的信息。这边使得每个人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差异,许多大学生在发展时也更加注重追求自身的个性。高校面对这些外部环境的变化也应当在对学生的管理模式上进行一些改变,但是许多高校在改革时往往很难摆脱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面对这些改革的阻力与障碍,许多新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很难真正应用到管理工作中来。高校应当进行自我突破,尽量满足学生的一些需求。在不破坏学生个性发展的情况下,找到一条适合其发展的道路。我国现阶段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许多方面都有待提高,只有真正从实际情况出发,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改良才能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胡喜超,张小奎.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方法探析[J].智库时代,2019,(38):103+106.

[2]葛琨.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创新[J].智库时代,2019,(39):220+224.

[3]何振波,龚芸,滕悦.高校发展性学生工作的价值取向与实践路径探析[J].中国林业教育,2019,37(05):16-19.

[4]张晓安.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创新分析[J].戏剧之家,2019,(25):178.

[5]韩江雪.从管理著名效应理论谈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12):121-122+165.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管理新时代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大数据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推进的促进作用分析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高校学生管理中的人性化管理方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