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微时代”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新思考

2019-12-20 03:04李义周
锋绘 2019年11期
关键词:学生教育微时代高校

李义周

摘 要:当今社会,已经进入到“微时代”之中,而高校学生的思想观念,也随着时代的变化、革新而产生了巨大的转变,学生学习、生活等方方面面也同样受到了“微时代”的影响,这样的情况使得高效管理工作面临日益严峻的考验。基于这种情况,高校的教育如何解决当下的困境,就成为亟待思考的问题。根据调查研究,笔者分别从学生教育管理理念、教育体系、方法创新这三个层面中,提出了合理解决此问题的措施,以期能够为高校的管理提供新的突破性参考内容。

关键词:“微时代”;高校;学生教育

“微时代”实际上指的是当今社会所形成的网络时代,这是一种新的媒体形态模式,能够借助互联网设备、微博、微信等诸多“微工具”从而达成多种信息数据的传播。针对于当代高校学生而言,“微时代”的到来实际上能够满足学生接收信息的根本性需要。同时,对于高校来说,“微时代”是能够促使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陷入到困境当中,如何打破僵局,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1 “微时代”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困境

1.1 学生思想教育收效微

“微时代”下高校学生开始推广使用“微工具”,并且借此进行信息内容的交流,这样的交流方式,是能够给学生带来便利条件的,让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变得更加顺畅,但与此同时,很多学生也会受到网络多元文化的思想侵蚀,会产生思想价值观动摇的问题。在对待这样情况的时候,高校需要采用传统的教育方式对学生加以引导,否则将很难产生理想的效果。同时,在“微时代”下,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接触到多元化的信息内容,高校在信息发布层面上,也会逐步对网络战地的失守。此外,学生过多的接触虚假、违法信息,不但促使学生形成不良的人生观、价值观,还会让学生难以专注学习。在这样的情况下,对教育管理的思维如果还选择传统模式,就往往会造成高校学生的教育管理不能够达到预期效果的情况。

1.2 学生学风建设难实行

在“微时代”下,一些不良的思想观往往会影响学生的价值观,比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而这种情况会促使学生在求学过程中产生畏难情绪,不愿意付出的情况。而这种情况的产生,往往是因为高校并没有形成良好的教育管理体系,同时,在和学生沟通的过程中,依旧选择老一套的方式,比如:给学生开班会、对学生思想的理论化教导等等,这样的情况往往会促使高校的学风建设很难发展。

1.3 学生管理活动难开展

在“微时代”下,电子设备已经成为了学生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而电子设备的沟通,促使学生们更青睐于在互联网上的沟通,而对学校组织的活动并不那么热衷,更多的时间是在教室、宿舍中上网。此外,随着微信、微博平台的日趋成熟,学生在虚拟平台上的人际交往会让他们感受到更加的自由,从而对于在日常生活中的交往选择回避,这种情况的产生给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给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这样的情况从本质上说,是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发展的。

2 “微 时代 ”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创新突破

2.1 创新学生教育管理理念

目前,高校学生在普遍的教育管理方面,还需要不断构建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需要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更好的进行管理理念的创新,同时,认识到微媒体、微工具在学生群体中的应用。此外,在学生的思想教育中,高校还需要利用微博、微信进行思想阵地的拓展,传递给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并且,还可以通过微媒介,推动学校的正确思想价值观构建,预防校园舆情,从而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2.2 创新学生教育管理体系

为更好的提升高校学风建设的构建,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校的教育管理者就需要达成高校、院系、班级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也就是说,在学生的学习、职业等方面形成逐级的管理模式,达成对学生的线上下线共同管理。而通过这样的模式体系,是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应对互联网上所形成的娱乐形式的,以便学生能够更好的进入到学习生活之中,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高校学习氛围。

2.3 创新学生教育管理方法

对于高校学生的管理者而言,不但需要跟上时代,主动了解当下流行的思想潮流,还需要对时下的沟通工具等内容有所掌握。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达成学生教育管理方法的有效创新,从而更好的把握“微时代”下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想要达成这个目标,管理者就需要主动对“微时代”的知识内容进行学习,把握媒体的发展模式,管理者可以运用微博、微信或者公众号来对学生进行思想、学习等诸多方面的提升,最终为学生的人际交往达成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社交活动中的问题,更好的构建人际关系。

3 结语

在“微时代”下,高校学生的教育管理会面临种种的问题,如果依旧是按照旧的管理模式进行,那么很难将学生培养成为目标型人才。所以,对于高校的教育管理者,需要形成良好的教育管理理念、构建一定的教育体系,形成方法的创新,以此更好的迎合时代发展的需要,最终通过加强学生思想教育,从而构建学风建设,培养学生的人际关系,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孟一.浅析高校思政教育與学生管理工作有效融合的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8,(51):85-86.

[2]夏阳,许小军,王新娟.新形势下如何提升民办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36):7-8.

[3]路成浩.高校学生党支部、班委会、团支部协调工作机制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8,(36):64-65+67.

[4]邵长胜,高永会.依法治校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探讨[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8,27(06):22-25.

[5]柳晓萍.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难点及几点思考[J].儿童发展研究,2018,(04):34-38.

猜你喜欢
学生教育微时代高校
教育心理学在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
中师学校学生的人性化管理
浅谈对中职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
微时代语境下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方法探析
微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考
“微时代”视阈下医德教育的变革、创新与坚守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