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人类“核安全”命运共同体

2019-12-20 03:04吴丹丹
锋绘 2019年11期
关键词:命运共同体人类

吴丹丹

摘 要:核能作为清洁能源,对促进节能减排、推动绿色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全球核电逐渐复苏、核能运用日渐广泛的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整合全球核安全资源和行动,也成为当今社会面临重大问题。

关键词:核安全;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9年10月14日,超强台风“海贝思”登陆日本,日本多地遭到重创。一批装有核辐射污染物的垃圾袋被冲走,进入河流。该临时放置场位于田村市都路町岩井泽,总共保管有2667袋废弃物,每袋最大重1.3吨左右。目前只找回了10袋。此消息一出,让全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到“核安全”这三个字上来,让人们深切地认识到,为何要“万无一失”,什么叫“一失万无”。

人类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石头记”,人类的每一次进步和飞跃无不与资源的发现和对其利用密切相关。自然资源具有二元属性,即在同一自然资源之上,既承载着可以通过财产权抑或物权制度进行精细分割的经济价值,也承载着具有共享性和不可分割性特征的生態价值。核能作为清洁能源,对促进节能减排、推动绿色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全球核电逐渐复苏、核能运用日渐广泛的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整合全球核安全资源和行动,也成为当今社会面临重大问题。

第一,坚持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持久性的核安全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面对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中国政府作出了开发利用核能的重大决定,中国核事业正式起步。近70年来,中国核事业从无到有、持续发展,形成了完备的核工业体系,为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重要核材料“一克不少、一件不丢”,这是中国发展核事业60多年来,在核安全领域给世界交上的一份优异成绩单。成绩单背后,是一个始终将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发展中大国从自身做起、发挥国际作用的责任担当。2014年海牙第三届核安全峰会上,习近平主席郑重向世界阐述了理性、协调、并进的中国核安全观:发展和安全并重,以确保安全为前提发展核能事业;权利和义务并重,以尊重各国权益为基础推进国际核安全进程;自主和协作并重,以互利共赢为途径寻求普遍核安全;治标和治本并重,以消除根源为目标全面推进核安全努力。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中国核安全观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持久性,它与习近平主席反复阐述的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理念一脉相承,因此赢得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归根结底是因为它有助于构建公平、合作、共赢的国际核安全体系,有助于提升全球核安全水平,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第二、打造监管铁军,共建核安全新生态。核能利用具有风险与利益并存的特点,既需要国家集中权力办大事,又依赖于权力居高统筹来保障核能利用安全。历史表明,权力集中固然可以办大事,但是过犹不及,倘若形成不受约束的权力,权力就可能产生难以牵制的副作用。《核安全法》于2018年正式实施,这都是在中国核安全观指引下孕育发生的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标志性事件,共同勾画出新的核安全生态图像。

这个新生态,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中国核安全观引领下开创核安全事业新局面的生态;是保障核事业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繁荣,惠及国计民生的生态;是以依法治核为根本,创新探索监管模式,应对多元交织核安全风险,持续推进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建设的生态;是以人民为中心,积极回应公众对核安全的关切,确保公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生态;是我国以开放之姿,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努力为全球核安全治理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力量的生态。

第三、坚持以依法治核为根本,强化核安全法治基础。建立一套完整的核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并有效实施,是国际社会的良好实践,也是我国确保核安全的基本经验。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核安全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强调牢固树立依法治核理念,提出加快核法律立法进程,完善核安全法规体系,严格依法监管,全面提高核安全法治水平。

执法既要珍惜和用好核安全法律法规对核安全监管的法理保障和授权,更要牢记和践行核安全法律法规对核安全监管的刚性纪律和要求。要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坚持程序正义,完善报告与档案管理,以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和更加规范的职业形象履职尽责。要进一步明确工作标准,统一执法尺度,提高监管法治化、规范化水平,以执法促监督,加大执法力度,对弄虚作假和违规操作行为“零容忍”,捍卫法律权威。

第四、严密防范各类风险。当前国际核安全形势错综复杂,国内核安全风险多元交织,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以万全准备应对万一可能。防范核安全风险,加强部门间、领域间、央地间协调联动,强化风险评估和联防联控。重点保障核电厂运行安全,探索建立风险指引型监管模式,强化对重大不符合项和重点核安全问题的分析研究和独立调查,完善审评监督、经验反馈和技术支持体系。提高发现和解决苗头性、隐蔽性、深层次问题的能力,推进乏燃料后处理、移动放射源在线监测、城市放射性废物库安保升级等工作。

光明前进一分,黑暗便后退一分。发展核事业60年来,中国保持了良好的核安全记录。中国对全国核设施开展了全面安全检查,不断完善国家核安全法规体系,正在制定核安全条例。中国还积极推动核安全国际合作。我们在核安全领域多作一份努力,恐怖主义就少一次可乘之机。中国将坚定不移增强自身核安全能力,坚定不移参与构建公平、合作、共赢的国际核安全体系,坚定不移支持国际原子能机构主导的核安全国际合作,坚定不移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为实现持久核安全继续作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猜你喜欢
命运共同体人类
颤抖吧,人类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类会成长起来吗?
人类第一杀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大国文明新气象: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新境界
2015中国外交理念、实践盘点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
澳媒:中国用“命运共同体”拉近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