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优势

2019-12-20 03:04何继宇
锋绘 2019年11期
关键词:预制构件套筒现浇

何继宇

摘 要:在与传统施工技术相比最大的区别是,装配式建筑在施工时能够实现对能源最大限度的利用,在提升施工质量和效率的同時,也节省了大量资源,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应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时,需要注意对施工材料质量进行严格把控,并按照对建筑安装质量以及准确度的相关要求,重视加工的精确性。本文将围绕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的优势以及质量控制方法展开讨论,希望为有关人士提供参考。

关键词: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

1 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概况

第一,能够实现施工材料的最大效用,对闲置的资源进行整理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为企业节省经济投入成本。由于建筑工程中会应用到大量的施工材料,且种类不一而足,如果施工单位疏于对施工材料的管理,将会造成大量材料得不到有效利用的不良现象。将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技术引入到房屋建筑工程中,能够对工地上现存的施工材料进行全面的整理,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同时,应用该项技术能够避免大量垃圾废料的生成,有利于环境保护,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第二,利用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能够推进施工进程,有效缩短施工周期。由于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的相关特性,在进行具体操作时,能够对一些施工流程进行有效简化,这无疑降低了施工人员的工作难度,加快了建筑工程施工的速度。

2 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实施中的关键点

2.1 套筒灌浆连接

套筒灌浆连接技术主要是由美国的工程师在1970年的时候被提出的,此种技术在我国第一次被使用是在檀香山酒店建设的过程中,其重要是用作对于安装框架结构之中的柱相连,便眼前的状况来说于混凝土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之中套筒灌浆连接会被常常的使用。接着,在此基础之上采用套筒展开约束,进而于套筒外部与灌浆间产生一定的向上应力,在正应力的作用之下,钢筋表面会产生一定的摩擦力,进而造成并且传送钢筋的轴向应力。“混合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对于套管灌浆相连于工程建筑之中的应用展开了较清楚的规定。它重要作用二级抗震等级与三级抗震等级地层的加固与一级抗震等级剪力墙加固。于2015年发行并且实行的JGJ355—2015《加固套管灌浆相连技术规范》之中,对于该技术制订了全新的法规。不但选定了设计,接头性能,材料等,也明定了灌浆强度范围,检验项目,试样和检验条件。

2.2 有粘结后张预应力筋连接

有粘结后张预应力筋连接构造通过预埋管道、穿筋、张拉、灌浆,配合砂浆垫层或环氧胶接缝构造实现节段预制桥墩的建造。同前面介绍的两种连接方法一样,有粘结后张预应力筋连接的变形能力也与现浇混凝土桥墩相近,但其缺点是耗能能力较弱,且墩身的造价相对传统现浇混凝土桥墩要高出许多,同时现场施工的工艺复杂,施工时间较长。

2.3 预制构件的吊装连接

预制的混凝土构件连接方式分为干连接和湿连接两种,干连接主要包括螺栓连接、焊接连接、后张预应力连接、构件连接等连接方式; 湿连接主要包括钢筋连接、预制构件后浇界面连接等连接方式。干连接式吊装首先要进行放样,其次将所有的预制构件吊装到指定位置,连接牢靠后,灌注楼板间,在全部的结构施工结束之后再对外墙进行吊装; 湿连接同样是先放样,再对所有的预制构件进行吊装工作,不同的是进行浇筑工作之后要配置机电设备,楼板的浇筑工作在最后一项进行,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墙板的上部结构浇筑时要用现浇混凝土,通过预埋件把墙板的下部连接起来,墙板上部预留出来的锚筋应该按照要求插进现浇层的内部,同时墙板的下部要留出一定的空间在地震来临时使建筑物更加稳固,起消能减震作用。

2.4 混凝土构件接合处连接技术分析

预制混凝土构件和现浇混凝土间的连接重要是剪切应力传送或是剪切应力和应力的组合传递。接触面压缩应力传递,剪切摩擦,设定应力黏结,销肋作用。应力σ与剪切应力τ的组合造成脱落表面。这种效应是接触表面处的压缩应力的传递。τ=μσ,其中μ是摩擦系数,该值取决于接合面的粗糙度。组装程序规定,预制构件与后浇混凝土的接合面应设柔软表面,柔软表面可通过化学处理,拉拔等制成。化学处理是指在模具表面之上施加化学试剂。在接头处有正交钢筋,边界面的应力当作应力摩擦传送,边上接口的位错形变会造成适当的裂纹。

2.5 叠合板安装

首先,我们需要确认支撑结构。一旦固定支撑结构后,就不能再次提升层压板。层压板的厚度为6厘米,不能太薄,也不能太厚。因为在提升过程中容易发生碰撞,所以,提升过程必须特别小心,在提升所需位置后,环形载体将在装配结构中相互连接,最终避免提升时发生碰撞的现象。安装面板后,您需要确保正确配置安装位置后才能进行安装。接下来,确保吊索长度合适,以使图纸的高度超过1度或2度。

3 结束语

总的来讲,当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在连接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方式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主要是由于,在技术体系上的不完善,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对于这方面继续的加强,严格的制定相关的施工标准,除此之外,还要对于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从这方面来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以及施工的进度,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还要尽量避免在湿地作业,这方面可以很有效地保证工程本身的质量,有助于我国装配式行业的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苏永波,王肖方,单贺明.装配式住宅工程产业化施工措施分析[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9,(10):80-83.

[2]陈明.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优势[J].科学技术创新,2019,(27):131-132.

猜你喜欢
预制构件套筒现浇
套筒灌浆连接密实性检测研究现状及展望
混凝土预制构件外观质量提升探讨
对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施工技术研究
轨顶风道预制构件力学性能加载试验研究
一种尾架套筒自动机械锁紧机构
套筒类零件内孔精加工工艺分析
预应力支架现浇连续梁施工技术
BIM技术在PC预制构件工厂建设和运营中的应用
现浇连续箱梁一次性浇筑施工方案
预制装配与现浇模式住宅建造节能减排评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