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脉传承视角下高校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创新社会实践的思考

2019-12-20 03:04陶宇春
锋绘 2019年11期
关键词:社会实践美术教育

陶宇春

摘 要:高校美术教育专业是传承绘画艺术、孕育美术知识的地方。让学生充分领悟美的奥妙,掌握良好的美术教育实践能力是本专业建设的本质要求。本文基于艺脉传承的视角,简要阐述了高校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社会实践的必要性,分析了当前高校美术教育专业社会实践的问题,并就如何创新高校美术教育教育专业社会实践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艺脉传承;美术教育;社会实践

高校美术教育专业是传承绘画艺术、孕育美术知识的地方。让学生充分领悟美的奥妙,掌握良好的美术教育实践能力是本专业建设的本质要求。美术教育并不是一门独立存在的学问,它从属于一定的艺术观及其创作思想。或者说,有什么样的艺术观和艺术创作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美术教育思想。基于此,本文从艺脉传承的视角,对如何创新高校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社会实践进行了探讨。

1 高校美术教育专业社会实践的必要性

美术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科学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塑造大学生艺术观和美术教育思想具有重要的作用。具体而言,高校美术教育专业社会实践的必要性主要体现为:一是社会实践是促进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让高校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能够让他们将所学到的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之中,让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在不断深化提高自身专业技能的同时,进而不断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社会实践是提升美术教育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根本保障。专业社会实践的过程也是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累计职业经验的过程,通过专业社会实践活动,能够让他们比较准确的找出自身存在的优劣势,进而针对性的进行改进完善。三是社会实践也是提升美术教育专业学生未来艺术人生价值的有效途径。专业社会实践以未来职业工作环境紧密相关,美术教育专业大学生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更深层次的了解自身的优势和兴趣爱好,精准制定自我职业规划,为更好实现自身艺术人生价值找准方向。

2 高校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社会实践的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实践的针对性有待进一步加强。高校美术教育专业社会实践的形式,同学生的

期待和最终的目标有所差距,部分学生在选择社会实践活动时比较盲目,过分追求毕业考核中专业社会实践的分數取得,将“完成”实践活动作为主要目标,而没有考虑实践形式与自身专业的关联性,选择的活动也有“避难就易”的倾向。这就导致他们在实践中很难运用到所学的专业知识,也很难从社会实践中学到与专业关联的知识和技能。

(2)社会实践方式有待创新。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途径仍然以传统的学校介绍、推荐为主。学生主要依赖学校安排开展相关专业社会实践活动,较少根据自身兴趣爱好进而通过自己努力获得社会实践机会。而高校在为学校介绍实践项目的时候,往往忽视了按照学生偏好帮助他们搭建实践平台,这样不利于调动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性,也不利于他们从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得相关的知识和经验。在此情况下,很多美术教育专业学生仅仅将社会实践作为一项“学习任务”来完成,而没有正确认识到社会实践的重要性。

(3)社会实践的效果有待提升。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是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目标,然而由于高校美术教育专业社会实践活动途径缺乏创新,不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得大部分学生都仅仅把完成毕业实习任务作为主要目标,参与积极性不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缺乏专业老师对学生的实习表现和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实践活动结束后,也没有针对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各类总结、反馈活动。

3 艺脉传承视角下高校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创新社会实践的途径

(1)以艺脉传承构建良好的社会实践氛围。高校美术教育专业学生是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的主体,激发他们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热情非常重要。高校要充分发挥学生创造力丰富、创新性强的特点,将艺脉传承融入到社会实践活动中,注重美术专业技能和知识学习的延展性和深入性,把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训、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相结合,通过充分利用各类社会实践资源,打造经典、专业、精品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领悟美术艺术的精髓和灵魂,实现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社会实践的真正内涵。

(2)不断完善美术教育专业社会实践体系。建立健全社会实践体系是提高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社会实践认识和效果的有效保证。高校要在整合教师、学生意见的基础上,不断优化专业社会实践体系,进一步明确参与的主体、途径、方法、组织及结果评价和反馈。要配备专业师资力量对社会实践进行指导,及时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搭建与美术教育专业紧密关联的实践平台。高校美术教育专业要从美术本身出发,关注学生偏好,整合各方面资源,为学生搭建一个“美术+”实践平台,让学生在增长专业技能的同时实现自身艺术人生价值。例如,借助微信公众号创建学生创意空间,让学生可以借助此平台进行创作成果销售、展示,打造富有艺术气息的创业基地,使学生创新创意转化为实践成果。成立爱心基金,组织学生到贫困山区支教,同时鼓励他们积极展示和分享美术教育题材,深化学生对美术及其美术教育专业的认识,增强他们进行美术教育的能力和经验。

(4)要与社会发展紧密接轨。美术教育专业的特点决定了其社会实践必须与社会发展紧

密接轨,在实施过程中必须突出艺脉传承、服务于社会的功能。高校要紧密结合社会发展的需求,积极鼓励大学生把自己的毕业创作作品参与义卖活动,既可以帮助大学生实现成果转化,也可以为有需求的艺术爱好者提供参考和引导。

参考文献

[1]钱初熹.有关美术教育的思考[J].中国美术教育,2003,(03).

猜你喜欢
社会实践美术教育
新形势下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问题的探析
高等美术专业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研究分析
学生人文精神在高职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
谈高校美术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结合“室内检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育浅谈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暑期社会实践的探索与思考
医学研究生社会实践模式建立探析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