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智能自助书屋的研究与推广

2019-12-20 03:04闫亭亭蔡亮
锋绘 2019年11期
关键词:互联网+共享公共图书馆

闫亭亭 蔡亮

摘 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推动纸质书籍的阅读和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对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和创建文明城市,是一项有意义的举措。本文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国民纸质阅读现状、他国阅读推广情况、图书馆发展及技术,提出智能自助书屋运营和推广的新模式。

关键词:智能;自助;共享;纸质阅读;公共图书馆

随着手机等移动设备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成为我们每天接触媒介的主体,娱乐化和碎片化特征明显,但这种阅读方式不利于思考能力的提升,传统纸质书籍阅读推广已是刻不容缓。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应用到各个行业,同时推进了公共图书馆向智能化发展。因此,在各个公共场所推广智能化的自助书屋,形成惠及所有公民的书屋群落,可促进纸质书籍地阅读,推动民族文化发展。

1 “互联网+”背景下国民纸质读书现状

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第16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成年国民的综合人均纸质书阅读量4.67本,与2017年人均纸质书阅读量持平,报刊阅读量持续下滑,纸质书报刊的阅读时长均有所减少。而据不完全统计,犹太人以64本的年人均阅读量雄踞世界首位。日本、法国、韩国的人均阅读读书量分别为40本、20本和11本。我国成年国民阅读行为中,深度图书阅读行为的占比偏低,倾向纸质阅读的读者比例下降,倾向手机阅读的读者比例上升明显。两个值得重点关注的数据是:0—17周岁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有所下降,我国城镇居民不同介质阅读率和阅读量远远高于农村居民,城乡差异明显。

2 “互联网+”背景下他国阅读推广情况

国外图书馆的阅读方式已向“联合与共享”发展,倡导信息共享和教育公平。新加坡公共图书馆机构设置独特,重点凸显阅读推广活动的功能,最大限度地统一管理、明确分工。基于自动贩卖机的运营方式的新加坡的独立书店,惠及公民,效果显著。美国的阅读推广活动注重评估、合作、读者创造。日本的阅读推广则是细分读者群,以“读者书评”的方式,传达读者想法、发散读者思维、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使文化再生。法国火车站的故事分发机,惠及民众获取纸质书籍的同时极大地吸引了大量游客,发展迅速。

3 “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发展已普及技术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信息技术地发展,各高校图书馆功能完善,在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下,我国图书馆技术已迈向智能化发展阶段。在数据库容量和安全技术的支持下,利用智能感知和全面互联,将碎片化的信息资源进行时空互联和共享,实现全国各级图书馆的数据存储、联合共建、信息反馈。根据图书馆收录的互联网中大量的优质资源,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其进行自动处理、分析、存储和利用。同时通过物联网技术收录大量的用户行为,从而为用户进行个性化的定制服務。近年来,射频识别标签(RFID)、分布式计算、三级存储机制等技术在图书管的应用,极大推进了图书馆的信息化。利用射频识别(RFID)技术识别图书,简化图书收发、运输、分拣、排架流程,降低物流和信息流的交流时间。

4 “互联网+”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新模式

纸质书籍阅读成本高、利用率低,且电子阅读成本低、方便,导致公民纸质书籍购买激情逐渐减弱。大学图书馆,仅为部分人提供服务。市图书馆由于时间、地点的局限,使读者的积极性慢慢消退。为了提高纸质书籍阅读率,提高全民阅读兴趣,营造全民阅读氛围,实现全民思考,研发类似于自助服务购买饮料的机器,通过互联网的纸质图书租赁系统和第三方平台使用微信小程序和智能一卡通将大学图书馆搬到社会各个惠民的角落,从而使公民不受地域、时间等条件的制约,可以随时随地根据附近的实体书屋方便地借阅、归还自己想要阅读书籍。

智能自助书屋实体包括三部分显示界面:书籍信息查询及流动广告显示区、书籍橱窗显示区、信息核实及支付区,同时也辅助添加了其他安全监测设备。智能自助书屋实体根据规模和所放书籍类型设计不同形状,立方体状可用于放置杂志个、报刊等,圆柱状可用于放置教材、科普类书籍。

在微信小程序上以注册账号的形式,记录读者所看过的书,分析读者的兴趣爱好并适时为读者推荐适合读者借阅的书,并根据读者借书的书籍类别范围、借阅次数和书评记录感悟来评定段位,同时为读者打造专属自己的书评回忆,提供与人畅聊读书感悟和体会的场所,找到一群心灵书友。而智能自助书屋实体将会放在地铁、超市、商场、公园等客流量大以及一些便民的场所,方便读者借还书籍。采取在微信小程序上将智能自助书屋分区命名,使得读者可以查寻书屋分布,并利用大数据分析区域性特点,将分析结果反馈到每一个实体书屋书籍类型。读者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或者办智能一卡通两种方式借还书籍,还可以通过将闲书捐出,通过微信小程序的评分获得多次免费借书机会,营造全民阅读氛围,提高全民文化,让纸质书走进千家万户,并且更好的推动智能自助书屋的发展。

5 “互联网+”背景下智能自助书屋的推广

5.1 智能自助书屋——读者

一方面读者可登陆手机微信小程序使用第三方支付或者使用智能一卡通充值来支付押金,从附近智能自助书屋获取高校精品教辅资料、课本、各类名著、小说、文学、杂志等,根据借书期限和所借书籍来确认是否收费和所收费用。

另一方面为读者提供一个创作的空间,在微信小程序上有自己的可以设置权限的专属空间,书评、回忆录可以选择开放或者不开放。根据书评找好友并且在每一个智能自助书屋都带有故事盒,读者可以将自己的心愿、故事、祝福、笑话通过小孔放进去,在某时也可以摇动扳手随机出现小纸条,或许会有来自陌生人的小感动。

5.2 智能自助书屋——捐书者

现在的书籍利用率很低,很多书仅是个人看一次便闲置在家。针对这种情况,推出捐书积分活动。即鼓励大家把自己看完而又闲置的书捐献出来,根据书的新旧程度和版本来评估其价值,从而在系统上为其充值积分到智能一卡通,可以用于借书,双方互利互惠、共同进步,突出循环利用的概念。

5.3 智能自助书屋——合作伙伴

智能自助书屋与酒店、超市、车站、公园小区等商家进行合作,引进智能自助书屋可以为读者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为酒店、超市等吸引客流量,使借阅融进日常生活,二者可以相辅相成、协调发展。智能自助书屋显示器在无人操作的情况下会轮番播放广告,可以根据合作商所需点为其宣传。这样一来可以为商家减少活动宣传费用,二来可以更好的吸引客流量。

5.4 智能自助书屋——政府

政府方面可以通过给智能自助书屋政策和财力上的支持,并颁布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管控,降低纸质书籍阅读成本,从而提高全民素质,塑造文化强国。

6 结论

综上所述,依托于现在图书馆技术发展,完全可以实现在各个公共场所投放一定规模的书屋,根据读者订阅情况投放相应类型书籍,读者可查询书屋投放点、所借书籍,从而实现各个大小的智能自助书屋惠及各个角落,读者在附近的书屋自助借阅书籍。智能自助书屋有助于实现全民阅读、知识共享和教育公平,提高全民文化程度、发散思维,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和文化素养,并将这种习惯传承下去,影响不可估量。

参考文献

[1]聂梦迪.“互联网+”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未来发展方向探究[J].通讯世界,2019,26(05):266-267.

[2]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课题组. 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J].新阅读,2019,101(05):47-49.

[3]见政清. 新加坡阅读推广活动研究分析[J].卷宗, 2015,(3):111-112.

猜你喜欢
互联网+共享公共图书馆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挂羊头卖狗肉的“共享”营销
谈公共图书馆如何建立自助服务推广长效机制
图书馆与出版企业数字资源共享的环境因素分析
云屏引领大屏走向“互联网+”时代
醒醒吧,为什么你玩不好“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