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干预模式对晚期胰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的影响

2019-12-21 05:09余鸿王婷婷蔡新妤王理瑛
癌症进展 2019年20期
关键词:胰腺癌放化疗循证

余鸿,王婷婷,蔡新妤,王理瑛#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普外科,2急救中心,乌鲁木齐 830011

胰腺癌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隐匿性较高,早期无明显症状,且病程进展迅速,因而极易侵犯周围脏器,甚至可发生远处转移,患者的预后较差[1]。随着肿瘤生长,肿瘤病灶可压迫胆道,产生黄疸;而且随着肿瘤对周围组织的侵袭,患者可出现疼痛症状,一旦肿瘤进展至晚期,则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2]。相关研究表明,胰腺癌仅占全身恶性肿瘤的2%左右,但是近年来,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呈逐年增高趋势,且患者的5年生存率不足1%,已成为预后较差的肿瘤之一[3]。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案,对晚期胰腺癌尤为重要。目前,放化疗是临床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主要手段,研究表明,在治疗期间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减少因放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4]。循证干预是在护理领域运用循证医学,遵循医学证据的护理科学,弥补了传统经验护理学的不足[5]。本研究探讨了循证干预模式对晚期胰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晚期胰腺癌患者80例。纳入标准:①经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胰腺癌;②预计生存期>6个月;③依从性良好,可以较好地配合医护人员的临床工作;④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腰背疼痛、黄疸、消瘦等症状。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②合并肝、肾功能严重不全;③合并其他恶性肿瘤;④存在认知功能障碍;⑤合并免疫功能、凝血功能障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胰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45~65岁,平均(54.23±3.26)岁;分化程度:高分化13例,中分化16例,低分化11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44~65岁,平均(53.98±3.30)岁;分化程度:高分化14例,中分化16例,低分化1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化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且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干预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各项检查,且均行放化疗治疗。放疗方法:对患者的放疗靶区进行勾画,总放疗剂量为4500~5040 cGy,每周进行5次放疗,每次放疗剂量控制在180~200 cGy,共放疗25~28次。次日给予口服替吉奥同步化疗,剂量为80 mg(/m2·d),分早、晚2次,饭后服用。

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给予常规干预,具体方法:对患者进行监测指导、用药指导、健康教育、体位指导以及遵医嘱给予患者相关治疗,监测患者的体征变化情况。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给予循证干预,具体方法:①成立循证干预小组,由经管医师、护士长、责任组长及责任护士组成循证干预小组,全体小组成员开会讨论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住院治疗方案,汇报患者的病情、营养状况、自理能力等情况。②护理人员查阅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找出各类护理干预措施对应的科学支持证据,并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交流,评价证据的实用性。③将取得的证据(如胰腺癌护理知识、老年护理知识、肿瘤患者心理护理等方面文献的数据)、患者的需求、临床经验及护理人员操作能力相结合,制订循证护理计划,开展护理工作。④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鼓励患者表达内心感受以及疾病治疗的不适感,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并给予心理疏导;关注患者家属的心理活动,鼓励患者家属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⑤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告知患者及家属胰腺癌的相关知识,让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知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⑥全面掌握患者住院治疗期间的相关事宜,知晓患者病情进展情况,做好交接班工作。⑦患者出院前做好详细记录,叮嘱患者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如按时服药、合理饮食等),告知患者定时来院复诊。

1.3 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并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6]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情况进行评价。SAS量表共20个条目,每个条目1~4分,总分8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焦虑程度越严重。SDS量表共20个条目,每个条目1~4分,总分8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抑郁程度越严重。采用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7]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该量表包括8个维度,每个维度的总分均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8]对两组患者疼痛缓解程度进行评价:完全缓解,干预后疼痛完全消失;部分缓解,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疼痛明显减轻,但有轻微疼痛感;未缓解,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疼痛感觉无变化。疼痛缓解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焦虑和抑郁情况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低于本组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SDS评分的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SDS评分的比较(±s)

注:a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0.01;b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P<0.01

量表时间观察组(n=40)对照组(n=40)SAS SDS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59.12±4.45 43.56±4.02a b 56.28±5.02 43.25±3.25a b 59.08±4.38 49.02±3.98a 56.20±4.98 48.02±3.22a

2.2 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SF-36量表中生理职能、生理机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精力、情感职能、一般健康状况及精神健康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F-36量表中生理职能、生理机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精力、情感职能、一般健康状况及精神健康评分均明显高于本组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F-36量表中生理职能、生理机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精力、情感职能、一般健康状况及精神健康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F-36量表评分的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F-36量表评分的比较(±s)

注:a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0.01;b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P<0.01

维度时间观察组(n=40)对照组(n=40)生理职能生理机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精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一般健康状况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56.38±4.12 75.58±4.88a b 62.45±6.02 73.58±4.66a b 63.58±5.14 76.14±5.14a b 62.28±3.78 75.18±3.21a b 67.48±3.78 77.18±3.29a b 65.28±4.17 77.84±3.42a b 63.28±3.78 78.18±4.55a b 61.23±10.12 75.12±6.58a b 56.52±4.30 65.28±4.52a 61.98±5.99 68.87±5.02a 63.51±5.09 70.12±4.99a 62.19±3.99 67.12±3.09a 66.98±3.68 72.15±4.02a 64.98±4.09 71.59±3.98a 63.50±3.68 72.49±4.49a 61.98±9.89 70.12±8.02a

2.3 疼痛缓解程度的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027,P<0.01);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率为92.5%(37/40),高于对照组的75.0%(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1,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程度[n(%)]

2.4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

干预期间,两组患者均出现恶心呕吐、脱发、肝肾功能异常、腹泻便秘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0%(4/40),低于对照组的27.5%(1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1,P<0.05)。(表4)

表4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n(%)]

3 讨论

胰腺癌是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由于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晚期,丧失了手术根治的机会,因而其治疗难度较大;相关研究表明,晚期胰腺癌患者的病死率较高,预后较差[9]。目前,临床治疗晚期胰腺癌多以放化疗为主,虽然放化疗可以控制肿瘤的生长速度及扩散范围,一定程度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但是放化疗的治疗周期较长,在治疗过程中不仅可以杀灭肿瘤细胞,而且也会对机体的正常细胞产生损害[10]。相关研究显示,放化疗虽然可以给晚期胰腺癌患者带来较好的生存获益,但治疗过程中,肿瘤本身及对疾病治疗效果的担心等会给患者带来各种心理负担,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进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1]。因此,放化疗后给予晚期胰腺癌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至关重要。

循证干预模式是循证医学指导及影响下产生的护理理念,护理人员根据有效的研究结果、临床经验、患者主观意愿等制订合理、最佳的护理措施,从而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和质量[12]。一般情况下,肿瘤患者的心理压力较大,尤其是胰腺癌患者,因为胰腺癌早期诊断较为困难,确诊时多已处于晚期,治疗难度较大,且临床治疗的不良反应明显[13]。胰腺癌患者出现不良情绪的主要原因为患者对自身疾病不了解、对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及预后的担忧。循证干预模式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心理干预,加强了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尽可能地满足了患者的身心需求,缓解了患者的负面情绪[14]。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低于本组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提示循证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晚期胰腺癌患者的负面情绪,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积极配合护理工作开展。

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晚期胰腺癌患者治疗的目的主要在于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15]。已有研究表明,肿瘤患者过重的心理负担可导致机体免疫能力下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而给予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尤为重要,而且切实可行[16]。循证护理根据患者病情、临床具体情况,将科研证据转化为临床依据,制订符合患者具体情况的护理方案,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以最低成本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17]。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患者SF-36量表中生理职能、生理机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精力、情感职能、一般健康状况及精神健康评分均明显高于本组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SF-36量表中上述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表明循证干预模式可以明显改善晚期胰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疼痛属于晚期胰腺癌的常见临床症状,具有生理、心理两方面属性,疼痛的出现不仅使胰腺癌患者的身体备受煎熬,更重要的是会让患者产生烦躁、痛苦等负面情绪,影响护理工作的开展和疾病的治疗效果[18]。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分析其原因可能为循证干预通过评估晚期胰腺癌患者的病情,掌握了患者的心理状态,为患者制订了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最大程度地提高了护理效果,有效缓解了疼痛症状。另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干预期间,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循证干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护理措施。分析其原因可能为循证干预过程中,通过干预患者的饮食习惯,增强了机体的抵抗能力,从而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

综上所述,循证干预模式有利于缓解晚期胰腺癌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护理措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胰腺癌放化疗循证
胰腺癌治疗为什么这么难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肠内营养支持在放化疗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
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等等再看”能否成为主流?
STAT1和MMP-2在胰腺癌中表达的意义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高危宫颈癌术后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的随机对照研究
晚期NSCLC同步放化疗和EGFR-TKI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护理晚期胰腺癌4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