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职业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路径选择

2019-12-22 10:31时文艳冯宪敏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17期
关键词:工匠培育院校

刘 迪,时文艳,冯宪敏

(吉林医药学院基础医学院,吉林 吉林 132013)

“互联网+”和“工匠精神”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5年、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两个热词。现代社会高职院校学生得益于“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能更加便捷地学习知识,开阔眼界。然而,很多学生受不良网络环境的影响,学习态度消极懈怠、心浮气躁,导致学业荒废、技能缺乏。高职院校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从业能力,培养高素质技术型人才,在“互联网+”时代下,迫切需要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

1 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精神从字面意思来理解,是匠人对工作精益求精、卓越追求的理想和信念,表达了一种坚持不懈、爱岗奉献的精神,突显了一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工匠精神是促进科技进步、人类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跨时代精神,精益求精、崇尚极致、追求卓越、无私奉献、忘我求真,这些都体现了工匠精神的精髓。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对工匠精神内涵的理解也逐渐丰富、不断完善。肖群忠等[1]从工作品质的角度剖析内涵,认为工匠精神是高度敬业和无私奉献的品格、对工作精益求精的态度以及审视自我的创新精神。还有学者认为工匠精神是指严谨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的极致追求、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以及对技术水平的钻研精进和赶超时代的创新精神[2]。总的来说,工匠精神的内涵是多方面的,既是传统意义上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职业精神,也是对待事情全心投入、忘我求真的纯粹精神,还是对待困难不屈不挠、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更是对自我认知有崇高追求的跨时代精神。

2 工匠精神的起源

提起工匠精神的起源,人们立刻想到的是德国。1986年,赫尔曼·西蒙教授提出了“隐形冠军”的概念,提到德国的出口贸易乃至整体经济的繁荣主要得益于中小公司。此外,日本也比较重视工匠精神,一直以来很多产品质量保证的标志就是“made in Japan”,中国的制造企业也一直在向索尼、松下、富士、丰田、本田等企业学习。《精益制造:工匠精神》一书是日本周刊记者根岸康雄所著,书中描述了日本境内规模小却拥有世界顶级技术的12家小型企业,这些企业一致认为工匠精神是其长盛不衰的秘诀。而事实上,中国才是工匠精神的发源地,华夏五千年的文明足以成为工匠精神的巨著[3]。中国四大发明闻名世界,奠定了整个近代科学发展的基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历史上,中国也有很多优秀的匠人,如制造出浑天仪、地动仪的张衡,木工祖师爷鲁班,修建赵州桥的李春等,《天工开物》《本草纲目》《齐民要术》等各类著作更是层出不穷。西方社会经过“劳动没有贵贱之分”的思想洗礼,大大提高了匠人的社会地位。马克思曾说:“基督教的突出特征是手工业者的宗教。”而在没有经历这一思想洗礼的中国,工匠精神仅仅体现在个体行业,缺乏普遍的社会认同。在改革开放前,中国物资匮乏,大多数行业均处于卖方市场,从而导致很多传统工艺走向没落,也一度造成了工匠精神的缺失[4]。

3 高职院校加强工匠精神培育的路径

我国要发展为科技强国、制造强国,就离不开工匠精神的内在支撑。我们也要认清楚一个事实,那就是要实现中国梦,就需要朴素的工匠精神。赵凡[2]认为,如果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能推崇、赞许工匠精神,那么这个国家或民族的人们会少一些投机取巧,多一些踏实稳重,人们做事将更加专注持久而不是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社会也将少一些浮躁之气,多一些纯粹之境。工匠精神对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企业和高职院校生存发展、学生就业和个人成长都是十分必要的。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职院校不仅承担着培养专业型、技术型和应用型人才的重要责任,也担负着培育大国工匠和工匠精神的使命。

3.1 通过转变教育理念弘扬工匠精神

纵观历史,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必然蕴含着工匠精神,我们的前辈用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严谨的生活作风传承着工匠精神。现在,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逐渐由制造大国变成制造强国,因此,工匠精神更加显现出其时代价值。但是,当前高职院校并没有意识到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提出工匠精神办学理念的院校更是少之又少。究其原因,主要是高职院校管理岗位和教学岗位的教师多毕业于普通高等院校,深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没有将工匠精神融入教育理念。因此,高职院校要想将工匠精神发扬光大,转变教育理念是首要的。

(1)要改变对工匠身份的固有认知,重新认识工匠精神的内涵,理解其精髓。从社会进步乃至历史发展的高度审视工匠精神及其深远意义,充分认识工匠精神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必要性。

(2)把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渗透到教学理念里,借助新媒体,通过教学、宣传和管理等,将价值导向、治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体现到教学实践中,完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设定,将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使学生形成持续的行动力和创造力。

(3)工匠精神作为我国工业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体现了“匠心教学”的重要性。因此,高职院校需要搭建以企业文化和专技人员素质为导向的教育平台[5],将工匠精神培育渗透到专业课教学中。专业课是学生学习技术及原理的主要渠道,通过专业课教学传递工匠精神,可促进学生对技术水平的钻研精进。工匠精神在不同行业中有共同的价值规范,但又有不同的含义,所以工匠精神实质上是以不同专业为导向的理念、精髓、技术和方法等的融合。因此,高校要转变教学理念,弘扬工匠精神,使学生在熟练掌握专业技术的同时得到职业精神的熏陶,成为企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3.2 通过丰富培养模式塑造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在我国有着悠久历史,但对于刚步入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依旧比较陌生。因此,引导学生认识并具备工匠精神,是高职院校教育的重要目标。

(1)高职院校应将工匠精神培育渗透到就业创业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等。课程中,通过企业参观、专业技术咨询以及专家系列讲座等对工匠精神的内涵进行细致、全面的阐释,使学生逐渐认识到工匠精神在专业学习中的重要性。通过实地参观和专家咨询,学生直观地了解到相关企业对从业人员职业素养的要求,从而加深对工匠精神与未来就业和职业发展关系的认识。同时,学校要树立榜样,邀请本校优秀毕业生回校交流,谈工匠精神的重要性[3]。由于毕业生的学习经历和知识结构与在校生很相似,这种经验交流往往比教学更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容易引起学生共鸣,从而对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现代学徒制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一项有效举措。传统学徒制是由师傅教授手艺和经验,而现代学徒制以传统学徒制为基础,结合现代教育模式,由校企合作培养技术型、应用型人才[6]。这种培养模式下的学生具有双重身份,一半时间在学校由教师讲授理论知识,一半时间在企业由师傅指导实践。这种校企合作共同传授理论和实践知识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使专业人才培养更加系统化、成熟化,从而更好地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3)实践课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占有很大比例,增加学生的实践体验可以激发其学习兴趣,有利于对专业知识的消化吸收,也有利于培养职业精神。工匠精神是一种意识形态,其概念和内涵较为抽象,而实践课程是将具体知识与工匠精神相融合的最好方式。通过实践教学,学生能理解科学技术的社会意义和人文价值,具备专业技能和良好品质,升华对工匠精神的认识[7]。如果教师只讲授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而没有组织相应的实践活动,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就会流于形式,出现“雷声大,雨点小”的结局。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强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就要重视实践教学,组织案例解析、实际操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通过广泛的社会实践来认识工匠精神的真正价值。

3.3 通过营造氛围渗透工匠精神

高职院校和实习企业是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主要基地。工匠精神培育既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人才价值的体现。当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从业人员的工匠精神变得越来越重要[8]。为使工匠精神培育长期、深入进行,除强化实践教学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工匠精神也是重要途径。

(1)通过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培育学生工匠精神。可充分利用校园的景观大道和文化长廊等基础设施,凸显对职业精神的重视。此外,高职院校要时刻关注国家关于科技人才的方针政策,利用学校网站、QQ、微信和微博等平台及时传达,并利用横幅、宣传板、墙报等对各行各业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大国工匠的事迹以及相关科技成果进行宣传。将工匠精神渗透校园建设的各个方面,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使学生意识到职业教育前景美好,体会到工匠精神的价值所在。

(2)通过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阐释工匠精神的核心和内涵。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明显区别于其他学校的文化印记,是学校历史传统、精神追求和区域特色的综合体现,往往能让师生感受到学校的理想信念和核心价值。所以,高职院校可将校园文化与工匠精神全面融合,营造良好的人才培育氛围,深化学生对工匠精神的理解。

(3)可以创新性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生职业技能竞赛,如“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文化艺术节、职场礼仪大赛等,邀请企业人才和专业领域教师作为评委,选拔优秀学生进行表彰。可在校园宣传廊展出学生的优秀作品,通过宣传让广大学生树立坚定的职业信仰,坚持传承和践行工匠精神。

4 结语

工匠精神是精神层面的意识形态,工匠精神培育对高职学生来说是一个连续的、长期的、随时间推移不断内化的过程,最终体现在学生的行为方式、价值观、职业素养等方面。为使工匠精神根植于学生的内心,当代职业院校要立足于自身,寻求合适的人才培育路径,不断提升办学水平。高职院校引领学生自觉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工匠是一项长期的工程,本文仅对当代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的几条路径进行探讨,从理论设想到实践行动还需要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工匠培育院校
90后大工匠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工匠风采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工匠神形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蟑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