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官之道对高校学生干部职业素养提升的启示

2019-12-22 19:43拾景欣
人才资源开发 2019年21期
关键词:刘备诸葛亮高校学生

□王 艳 拾景欣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早年隐居隆中,刘备三顾茅庐感得其出仕辅政,出山后从军师中郎将到蜀汉丞相,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刘备蜀汉集团延续近百年做出重大贡献。诸葛亮为官27 年,历侍两任皇帝,其品德、才干颇受君主的赏识,深受下属敬仰与人民爱戴,是史上最贤明的治国理政人员之一,在世人心中留下了“忠贞千古在,捐躯报圣明”的“智绝”形象。诸葛亮在任职期间,无论在个人品德修养、上下级关系的处理还是谋略智慧、管理水平与效果方面,都有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研究诸葛亮的为官之道,对当今高校学生干部完善自身素质与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高校学生干部工作的现状

学生干部是高校学生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组织者和执行者,是促进学校稳步发展的重要力量。学生干部在高校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帮助老师从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也帮助同学们解决各种疑难问题,是学生强大的后盾,学生干部素质修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高校学生工作的整体水平和团队作风。然而,由于人生阅历和工作经验的欠缺,高校学生干部工作往往存在一些不足和遗憾。

1.动机不纯、功利心强。有的学生竞选学生干部并不是想锻炼自己、服务师生,而是希望通过担任学生干部获得特有的好处,例如评优评先的优先权、增加学分、获得评奖学金的压倒性优势、拓展自己的人际关系等。凡是有利于自己的事情争先恐后去做,不利于自己的事情尽量推诿,不能真正为老师、同学服务。这些行为损害了学生干部的形象,导致学生干部团体缺乏服务意识,并在学生中形成不良的风气。

2.沟通交流不尽如人意。当今青年一代在互联网的大潮流中如鱼得水,对于网络世界的沟通交流习以为常,然而缺乏与人面对面的交流。在现实生活中与人沟通交流时往往不能准确把握对方情绪以作出及时妥善的回应,有时言语不当、礼仪欠缺,使得沟通不畅甚至是中断,导致工作无法顺利进行,影响了学生工作的正常开展。

3.学业成绩难能领先。有些学生干部满腔热情投入工作,不能较好地处理工作与学习的关系,整天忙于应付工作琐事,不能安心于学习,考试前临时抱佛脚,学习成绩多不理想,在学业上不能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

4.综合素质略显平庸,创新能力有待提升。这主要是由于学生干部从小到大一直在校园中学习成长,缺乏社会实践经验所致。学生干部是老师的助手,是学生群体的领头人,学生干部素质平庸、能力欠缺,会制约学生工作的正常开展,也将影响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二、诸葛亮为官之道对高校学生干部的启示

唐代著名政治家裴度认为,诸葛亮为政为将的成功原因是在事君、开国、立身、治人这四个方面的智慧行为。诸葛亮与刘备亦师亦友,一路坎坷、一路扶持,使得刘备的团队日益壮大,诸葛亮辅佐刘备兴复汉室,建立了管理有道的蜀汉集团,其卓越的为官之道至今值得我们学习。

1.高尚的个人品格。诸葛亮的个人品质是历朝历代都歌颂赞扬的,不论是戏剧、小说还是真实历史,诸葛亮的形象都令人敬仰。他一心为公,言行诚信,公平正直,体恤属下,以德服人;诸葛亮南征时,为了让孟获心悦诚服,七擒七纵,南中地区终于归顺蜀汉;他忠诚可靠,廉洁谦逊,身为丞相去世时家中财产只有成都桑树800 株、薄田15 顷,此外再无其他财产,其高洁的人品令世人仰慕。古人云“修身治国平天下”,个人素质是做人做事的第一要务,学生干部更应该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个人品质。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写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虽然新时代的道德修养模式与古代略有差别,但重视道德品质却是亘古不变的。诸葛亮的《诫子书》不仅是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家书,更是写给广大青年学生的家书,希望广大青年学生能够注重修身立志,实现自身抱负。

2.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要求人们在其位要谋其政。诸葛亮任职期间,工作认真细致、精益求精、科学严谨、政令严明、管理有序、任人唯贤,同时他责任感极强,事必躬亲,严于律己,主动担当,从不诿过他人,如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主动承担工作罪责,令人敬佩,是史上公认的一代贤相。“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每一位管理人才都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学生干部工作与社会工作虽有不同,但仍需具备相关的专业技能与知识素养。一个组织的成功因素之一,是管理者与员工的执行力,同理,高校学生工作的完成也需要学生干部较强的执行力。因此,高校学生干部应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一个有心人,经常反思改进,努力探讨工作的科学性,提升执行力,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

3.沟通交往游刃有余。诸葛亮是沟通高手,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经验。众所周知,诸葛亮的口才可谓一绝,他可以从容地向刘备进言献策,可以孤身一人舌战群儒,也可以在两军对战时骂死王朗。在交往过程中,诸葛亮除了口才突出,处理上下级关系也是游刃有余。处理上级关系时,诸葛亮直言不讳,想领导之未想,高瞻远瞩,为刘备及蜀汉集团立下了汗马功劳。处理同级关系时,诸葛亮主要靠实力说话。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但关张二人对于刘备以师礼待孔明着实不满,诸葛亮不甚在意,在后来的新野之战中,用自己的实力向二人证明了自己担得起刘备的师礼。习主席说过,懂得如何团结才是真聪明。作为新时代的高校学生干部,完成老师领导布置的任务时,不能仅靠一人之力,还要团结队员、管理队员,沟通交流的能力必不可少。学生干部要学会主动交往、心平气和与人交流,工作中多沟通常商量,在上传下达时应注意沟通交往的方法艺术,如向老师汇报工作需公私分明,不应夹带私心;向学生传达老师布置的任务时,要如实传达,不应擅自更改。学生干部应妥善处理老师与同学之间的关系,科学地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做“师生心中的好干部”。

4.组织策划科学周密。以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赤壁之战为例,诸葛亮用二分法和激将法游说孙权,形成联盟,后客观分析环境形势,扬水战之长,采用火攻,大胜曹操。这场战役的胜利和诸葛亮的科学预测与谋划是密不可分的,并且在之后的战役中也是如此。诸葛亮具有大局观念,擅长组织策划,往往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学生工作复杂多样,很多工作都需要提前策划,以确保工作流程顺畅和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因此,学生干部应培养大局观念,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组织策划意识,同时将所学的组织策划理论运用到实践中,不断完善进步。尽管达不到孔明先生料事如神的地步,但起码能保障一项活动流程的完整性、流畅性。

5.不断学习创新。诸葛亮是终身学习的榜样,即使身在困境,仍未放弃学习。在隆中边耕边读的十年中,他博览群书,广交师友,如徐庶、司马徽等,不断向亲友请教、学习。在他后期为官期间,仍不断创新,改造八阵图,发明木牛流马、改造连弩等。在知识经济时代,终身学习是生存的源泉,是每个人工作和生活的基础。学生干部工作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作为基础,同时高校学生工作复杂多变,在处理学生问题时不能墨守成规、一成不变,需要坚持创新思维,立足新时代,寻找新思路。创新来源于实践与学习,学生干部应该努力学习,勇于实践,就像习主席在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讲话上对新时代青年提出的期望: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勇于砥砺奋斗。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奋斗的学生干部也是最美的学生干部。

三、结语

诸葛亮的为官之道是沉淀了几千年的智慧精华,涉及方方面面,值得各行各业管理者研究并学习借鉴。诸葛亮以其富有独具魅力的人格形象,成为中华民族智慧的化身,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一个象征。诸葛亮的智慧有其适用的时代背景,不能用今天的眼光来苛求他,高校学生干部应在新时代背景下,学习诸葛亮,研究诸葛亮,借鉴诸葛亮,把诸葛亮的智慧运用到日常生活、学生工作中,运用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让青春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猜你喜欢
刘备诸葛亮高校学生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读懂刘备
诸葛亮喂鸡求学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诸葛亮没看过的书
邮学保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综合保险简介
诸葛亮隆中决策
相面
徐庶以马试刘备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