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巨大飞跃

2019-12-22 19:43任志杰
人才资源开发 2019年21期
关键词:生活

□任志杰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我们党执政的第70个年头。70 年以来风风雨雨,社会环境也发生了深刻变革,社会矛盾也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回望起点、展望未来,我们要时刻谨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谆谆教导,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实力量。

衣,由简到繁。新中国成立初期,生活艰难,丰衣足食还是大多数人奋斗的目标,举国上下都在计划经济中艰难度日。买布靠布票,自己动手缝纫,能保暖已经是很幸福的事了,花红柳绿般的衣服是那个时候不容多想的。记得在历史课本中,照片中那时的人们站在一起,一眼望去全都是一个色调,蓝灰蓝灰像一片海洋,格外显得压抑。改革开放以后,人们开始接触到各种款式、各种颜色的衣服,服装不再仅仅是用来遮羞御寒的道具,而变成了人们展示魅力、发扬个性的方式,随着穿衣观念、选择的增多,衣服对个人形象逐渐显得格外重要,人们的审美水平和思想观念也得到明显的提高。

食,由饱到精。记得听老一辈的人讲他们在三年灾害期间的艰难日子,生活条件稍好一点的还可以吃点玉米糁汤,吃点白面馒头,而许多人都还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甚至于啃树皮、吃野草。过了那个艰难时期,桌上的饭菜质量也得到改善,至于说真正在“吃”的方面得到满足,还要归功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让基本的主食得到充足供应,之后鱼、虾、鸡、鸭、鹅等才能登上餐桌。食物的功能也不再局限于提供日常活动的能量,更重要的是,越来越成为一种文化,一个地区的标志,甚至于个人品位的象征。说到底,都是来自党的恩惠才有现在美好的生活。

住,由紧到宽。改革开放以前,西峡乡镇和县城居民住房普遍紧张,一家人五六口人挤在二三十平方米的房子里的现象十分常见,有些交通不便的农村更是鲜有水泥建筑,大多都是土坯房,虽说冬暖夏凉,但是影响城市外貌。如今,随着大规模拆迁改造以及房地产的兴盛,商品房建设也逐渐兴旺起来,群众的住房条件才得到改善。人们居住的选择变得多种多样,高楼住宅区、复式楼、花园小区,也或者是带有独立花园的洋房别墅,农村的改造更是一日千里,鳞次栉比的砖瓦房,一排排的两三层小楼,青山绿水,让很多城市人心驰神往。

行,由走到坐。新中国成立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步行仍然是大多数人出行的方式,其次就是自行车。当时的道路建设比较落后,崎岖不平,坑坑洼洼,大都是泥土地,每逢雨雪天气,出门更是难上加难。时间来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人口开始实现飞跃,火车作为老百姓最快捷的出行方式,也开始有“买票难、乘车难、运输难”的问题,速度也很受限制。近几年,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飞速发展,里程数均是世界第一,一目了然,中国在慢慢强大,人民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电动车、摩托车、汽车已经进入普通老百姓家,私家车保有量达到2亿多辆,除此之外,还可以选择更加便利的高铁和飞机,原本从南阳到上海需要一天半的时间,现在几个小时就到了,“日行千里”不再是梦想。

新中国成立70年,我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仅从衣食住行的变化就能感受到我们的生活上了一个台阶,穿衣不仅是为了蔽体,吃饭不仅是为了果腹,住房不再是为了遮风避雨,出行能够有更多便捷的选择。衣食住行发生的巨大变化,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得到的,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但不变的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为祖国的日渐繁荣昌盛感到骄傲和自豪,我们坚信,我们伟大的祖国明天会更好!

猜你喜欢
生活
生活另一面
漫生活
爱生活,爱思考
社保让生活有底了
生活感悟
创意给生活带来了快乐
无厘头生活
水煮生活乐趣十足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生活小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