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地区85例眼眶肿瘤临床特征及治疗分析

2019-12-23 16:43薛嘉睿吴昌凡梅立新赵海峰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泪腺眼眶入路

薛嘉睿,吴昌凡,梅立新,赵海峰

(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弋矶山医院 眼科,安徽 芜湖 241001)

眼眶肿瘤是眼眶疾病中最重要的一大类疾病,是眼科疾病中较疑难的一种。因眼眶内组织来源于中胚层、表皮外胚层、神经外胚层,其内血管神经丰富,且眼眶和鼻窦、颅内解剖关系密切,这些因素均造成眼眶肿瘤种类繁多、分类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影像学特征不明显等特点,临床诊断较困难。且眼眶肿瘤因受年龄、性别、地域、种族等因素影响,其人群中发病率在文献中报道差异亦较大[1-3]。现将皖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综合三甲医院眼科5年内住院治疗的眼眶肿瘤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了解本地区眼眶肿瘤的发病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意见。

1 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8年12月弋矶山医院眼科85例(85只眼)眼眶肿瘤患者的病历资料,查阅病理切片。纳入标准:临床表现为眼球突出、眼球移位、复视等眼眶占位而导致的眼部体征改变,或者影像检查如CT、MRI、B超等发现眼眶占位性病变的住院手术患者;其中排除转诊至外院和本院相关科室如神经外科的眼眶肿瘤患者、选择非手术治疗的患者以及放弃手术者。所有病历资料均来源于弋矶山医院病案室,组织切片来源于弋矶山医院病理科,病理标本均为4%甲醛溶液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部分为确诊行特殊染色或免疫组化染色。

2 结果

2.1 5年间在本院确诊并接受手术治疗的眼眶肿瘤患者共85例,其中男性42例(49.41%),女性43例(50.59%);男女患者比例约1∶1(42∶43)。眼眶肿瘤发病年龄0.8~92岁,平均年龄(49.04±23.26)岁,其中41~60岁年龄组人数最多,33例(38.82%),其次为>60岁者,28例(32.94%),21~40岁年龄组最少,8例(9.41%)。 肿瘤发病时间以超过3年者最多见,26例(30.59%),发病1~3年人数最少,14例(16.47%)。

2.2 眼眶肿瘤病理分型 85例中良性65例(76.47%),恶性20例(23.53%)。良性肿瘤以海绵状血管瘤和皮脂腺囊肿最多(各15例,23.07%),其次为脂肪瘤 (13例,20%),泪腺多形性腺瘤位列第3(10例,15.38%),其余为炎性假瘤4例,纤维瘤3例,泪腺基底细胞腺瘤3例,钙化上皮瘤1例,神经鞘瘤1例;恶性肿瘤以恶性淋巴瘤最多见(共13例,65%),其次为泪腺来源的囊样腺癌(4例,20%),再次为鳞癌(2例,10%),另有1例为眼睑低分化睑板腺癌眶内转移(5%)。

2.3 所有眼眶肿瘤的治疗方法均为手术切除,术前经影像学诊断定位选择手术方式。85例眼眶肿瘤患者中,选择前路开眶者56例(65.88%),其中经皮肤入路42例(49.41%)、下穹窿结膜入路14例(16.47%),选择外路开眶术者24例(28.23%),内外联合开眶3例(3.53%),另有选择眶内容剜除术者2例(2.35%),均系鳞癌。

3 讨论

眼眶肿瘤是全身肿瘤的一种,发病率低,但其危害不容忽视。许多眼眶肿瘤因位置较深或体积过大压迫视神经,导致视神经损伤,造成明显的视力受损,甚至有一些肿瘤因血管瘤或血管畸形,有急性出血的可能,更可能对视力造成急性损伤。因此对于眼眶肿瘤的早期诊断并及时采取手术治疗非常重要。弋矶山医院地处安徽省芜湖市,患者主要来源于芜湖市及周边县市,辐射范围包括马鞍山、宣城、绩溪、宁国等地级市,覆盖皖南地区,本研究发现5年来本院就诊并给予手术治疗眼眶肿瘤患者整体发病率男女比例为1∶1(42∶43),与赵云等[4]报道的504例眼肿瘤性别比1∶1.05(248∶258)大致相同,表明皖南地区眼眶肿瘤总体发病率与男女性别差异无明显相关性。

本组研究中,眼眶肿瘤发病平均年龄(49.04±23.26)岁,其中41~60岁年龄组人数最多,33例(38.82%),其次为>60岁者,28例(32.94%),发病人群基本以中老年人群居多,与文献报道[5]一致。眼眶肿瘤发病时间以超过3年者最多见,共26例占30.59%,估计与眼眶肿瘤多为良性肿瘤有关,其具有的生长缓慢、有包膜、对周围组织影响较小、相对不易发现等特点,均可导致发病至就诊时间延迟。而眼眶肿瘤急性发病(1~3月)和亚急性发病(3~12月)均为22例,各占25.88%,亦较为多见,具体原因估计与样本量过小有关,其相关原因有待在以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发现。

本研究85例眼眶肿瘤中良性肿瘤65例(76.47%),恶性20例(23.53%),与何彦津等[1]报道的3476例眼眶占位病变中,良性占81.10%,恶性占18.10%的结论基本一致,其认为良性病变40%来源于脉管,最多的是海绵状血管瘤(515例,18.09%),亦与本研究数据基本吻合;而本研究中囊肿的数量与血管瘤的数量并列占据良性肿瘤的首位(各15例,23.07%),估计与本次研究样本量较小不无关系。本研究得出恶性肿瘤以恶性淋巴瘤最为多见(13例,65%),其次为泪腺来源囊样腺癌(4例,20%),与Shield[6]、张志强等[7]文献报道结论一致;宋先等[8]分析151例老年人眼眶内肿瘤后得出恶性淋巴瘤、泪腺腺样囊性癌、泪腺多形性腺癌最为多见,也与本研究结果相吻合。而在本研究中有1例眶内恶性肿瘤系眼睑低分化睑板腺癌术后转移,提醒眼科医生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对于眼眶肿瘤要考虑全身情况及以往病史,提示眼睑恶性肿瘤术后定期随访的重要性。

手术摘除是眼眶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眼眶解剖因有眶腔小、结构复杂、内有丰富的血管神经组织、手术视野小等特点,手术具有操作空间小、不易止血、并发症多等困难,因此眼眶手术对术者的要求极高。现国内有报道内窥镜及导航系统在眼眶手术中的应用[9-10],基本解决了眼眶手术中存在的盲区问题,其具有创伤小、定位精准等特点,对眶区深部组织出血也有较好的止血效果,但该技术目前在国内还未广泛普及。本研究中所有眼眶肿瘤仍以传统手术切除为主,大部分选择前路开眶术(56例,65.88%),适用于眼眶中部以前肿瘤的切除,按切口位置又可分为皮肤入路(42例,49.41%)和下穹窿结膜入路(14例,16.47%)。皮肤入路按切口部位又细分为:①上睑眉弓处切口,适用于泪腺区肿瘤及眼球后极部之前的肿瘤,该处操作有空间相对较大、无重要解剖结构、并发症少等优点;②眶内上方皮肤切口,适用于眼眶内上方处肿瘤,此处手术操作空间小,术中需注意避免损伤滑车神经。下穹窿结膜入路适用于眼球周围及眼球后极部之前的肿瘤,该处手术切口隐蔽、术后不影响美观,且操作空间相对较大,但需注意保护好下斜肌及眶下神经。另有24例(28.23%)眼眶肿瘤选择常规外侧开眶切除术,此类手术切口自眉弓下于中线范围内沿眶缘自内向外至外眦转为水平切口呈“S”形,切开眶外侧骨壁及骨膜向深部分离和暴露肿瘤,此类手术适用于球后肌锥内肿瘤、眶外上方位置较深的肿瘤及眶尖处肿瘤。青格勒夫等[11]认为,外侧开眶术相比于前侧开眶术(结膜入路),因暴露范围大、手术视野清晰,术后有更小的肿瘤残余率。另有内外侧联合开眶3例(3.53%),术中常规外侧开眶,于内侧结膜行180°剪开、并离断内直肌使眶内容物整体外移,将眶内侧肿瘤整体暴露,适用于眶内侧及眶尖部肿瘤,该术式操作复杂、对组织损伤重,术后易引起视力丧失等严重并发症,对术者手术技巧要求高。而对于诊断明确的恶性肿瘤可考虑行眶内容剜除术,但因手术创伤过大、术后影响美观,给患者带来严重心理创伤,大部分患者不能接受,因此对于眼眶恶性肿瘤患者,手术要求首先完整切除肿瘤,其次尽量扩大手术范围,术后定期复查,一旦肿瘤复发,则立即选择眶内容剜除术。本研究中仅有2例(2.35%)患者选择此类手术方式,均系鳞癌,一例因为瘤体较大侵犯整个眶内、引起持续性疼痛;另一例系瘤体突出引起眼睑不能闭合造成暴露性角膜炎,对于此类患者选择眶内容剜除术可以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本研究对皖南地区眼眶肿瘤发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手术治疗方法及病理分型等进行总结分析,有利于指导本地区眼眶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案设计。但本研究有一定的局陷性:选择病例样本量有限,主要是因为入选资料仅来源于住院手术患者,不少选择非手术治疗如药物治疗、放化疗者并未纳入在列;其次因皖南与江浙交界,交通便利,不少患者确诊肿瘤后选择前往南京、上海等地治疗,病源流失较重;也有部分眶内肿瘤因侵犯颅内组织而转诊至神经外科,以及自身技术水平有限等因素,部分跨学科患者及婴幼儿患者均未纳入本次统计。另外本研究没有进一步描述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等特征,继而影响对诊断和治疗有价值的临床信息收集,在以后的研究中还需增加样本量及相关影响因素调查,进一步深入研究,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可靠的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泪腺眼眶入路
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与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泪腺动脉超声血流动力学参数对干眼泪腺病变的诊断价值
正中入路手术和肌肉间隙入路治疗壮族人群创伤性胸腰椎骨折的比较性研究
切开重睑并眶缘骨孔固定泪腺的术式探讨
为什么眼泪流不完?
住院时间、出院安排、90 d并发症和翻修率:一项比较直接前入路、后外侧入路以及直接上方入路的研究/SILJANDER M P, WHALEY J D, KOUEITER D M,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6):1658-1661.doi: 10.1016/j.arth.2020.01.082. Epub 2020 Feb 5.
想要醒得快?早起揉揉眼眶
眼科疾病中的“狠”角色——眼眶病
中间入路法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55例临床体会
泪腺脱垂复位固定联合重睑成形术38例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