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骨折术后患者肢体肿胀康复的促进作用

2019-12-23 07:08王兰云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22期
关键词:肢体优质住院

王兰云

(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骨科,江苏南京 211300)

骨折属于临床十分常见的一种病症,多因外力撞击、高空坠落、交通意外等所致,骨折患者多伴有局部软组织出血情况,疼痛剧烈,且出现肿胀,对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均造成不良影响。 目前临床治疗骨折多采用手术方法,效果良好,但手术会加重对患者骨折处的刺激,造成肿胀进一步增大,一旦未得以有效处理,不仅影响治疗效果,同时可能干扰肢体末梢血运,引起并发症,甚至导致运动功能障碍。 因而,护理干预工作至关重要。 该文以2017 年9 月—2019 年6 月该院收治100 例骨折患者为例,阐述优质护理干预具体实施过程及作用,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研究对象选定该院收治骨折患者100 例,均接受手术治疗,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50 例患者中,男性34 例,女性16例,最小年龄24 岁,最大年龄80 岁,平均年龄(45.6±2.1)岁,其中28 例患者为上肢骨折,22 例患者为下肢骨折。 观察组50 例患者中,男性33 例,女性17 例,最小年龄25 岁,最大年龄79 岁,平均年龄(45.7±2.0)岁, 其中29 例患者为上肢骨折,21 例患者为下肢骨折。 比较发现,两组患者资料、病因等基本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该次研究要求相符。

1.2 方法

均以手术方法治疗两组患者, 对照组期间辅以常规护理,如术后予以抗感染药物、纠正患者水电解等。

观察组辅以优质护理,具体如下。

1.2.1 优质健康宣教 在手术结束后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同时为患者开展优质健康宣教护理。 在宣教过程中需要使用简单易懂的词语进行讲解,充分说明骨折术后肢体发生肿胀的诱发因素、后续治疗方法、预后疗效以及各类注意事项等。 必须使患者认知到术后肢体肿胀的高发性, 这样才能保证其预先建立思想准备,也可提升随后护理中的依从性。 叮嘱患者通过饮食的方式补充营养物质, 食物应选择富含黄酮者,如西兰花、胡萝卜、西红柿、苹果、柑橘等。 还要指导患者如何加强肢体血液循环,可通过局部按揉、热敷等方式,以此缓解水肿带来的影响。 另外,需重点告知患者尼古丁、酒精等对于肢体肿胀程度的影响,严格要求患者必须戒烟禁酒。

1.2.2 优质饮食护理 饮食方便必须保证口味清淡,还要多为患者提供豆制品、鸡蛋、鱼汤、肉汤等补充蛋白质,但早期应以流食和半流食为主。 要严格控制油腻、生冷、辛辣等的食物,也不可饮用咖啡、碳酸饮料等,以免影响人体对钙质的吸收。 另外,需叮嘱患者家属,不能过早为患者进行滋补,如炖猪脚、炖排骨肉等,以免造成油脂摄入过多而引发的下肢深静脉血栓,也会导致肢体肿胀程度增加。

1.2.3 优质心理护理 绝大多数骨折患者均会担心预后效果,尤其是术后需长期卧床休养,几乎等同于丧失劳动力,加之骨折复位处的疼痛感折磨,因此极易产生负面心理。 护理人员在术后必须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在沟通的同时评估其心理状态,并以此作为后续护理的参考依据。 日常巡房中要充分鼓励患者,并将其恢复情况实时告知,使患者对恢复过程逐渐建立信心。 同时为患者提供更加舒适的住院环境,要求病房周围保持安静,但室内可以播放轻柔的音乐,以此缓和其心理状态。 如必要时,还可为患者提供报刊、杂质等进行阅读, 以注意力转移的方式减轻心理障碍。还可在科室内寻找预后效果较好的其他患者进行现身说法,并通过其向患者讲述肢体肿胀的恢复方法和效果,使患者更容易接受。

1.2.4 优质肿胀护理 为预防或减轻术中肢体肿胀的症状, 在手术后需对创伤所在位置进行加压包扎,且需持续至少3 d。 在加压包扎时需先利用烧伤棉对创面进行覆盖和包裹, 然后再以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如包扎后患者感到肢体疼痛明显、麻木等情况,则需立即松解绷带并重新包扎。 加压包扎过程中需严密监看肢体变化,如出现渗血等情况,需立即对烧伤棉和敷料进行更换。 还需同时对局部皮肤进行冰敷,促进创面周围皮下血管收缩,从而降低肿胀的发生率,但每次冰敷时间不得超过30 min,以防止皮肤冻伤。 如患者发生轻微肿胀情况, 则需开展红外线照射护理,每次照射30 min,2~3 次/d 即可, 促进局部供血循环功能,并促进肿胀消退。 在肿胀护理的同时,还需辅助患者开展被动肢体运动,进一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表3 护理前后相关评分比较[(±s),分]

名称疼痛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肢体功能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生存质量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n=50)对照组(n=50)t 值P 值8.45±0.22 8.46±0.21 0.09>0.05 3.13±0.57 6.02±0.55 8.59<0.05 34.88±9.45 34.90±9.43 2.11>0.05 89.14±3.67 70.94±3.66 21.05<0.05 40.02±5.68 40.03±5.67 2.14>0.05 90.12±4.23 78.94±4.24 18.93<0.05

1.3 观察指标

以视觉直观方式评估患者肢体肿胀情况,共划分4 个等级。 0 级:患者肢体未出现肿胀情况,颜色、皮肤正常;1 级:肢体皮肤略出现绷紧情况,皮肤纹理变浅;2 级:肢体皮肤出现严重绷紧情况,皮肤无纹理,温度略有升高;3 级:肢体皮肤严重绷紧,皮肤发亮,出现水泡,温度较高。 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后消肿时间及住院总时间。通过VAS 量表评估患者护理前后疼痛感,共计10 分,痛感越强,得分越高,反之越低。 通过Neer 问卷评估患者肢体运动能力,通过SF-36 评估患者生存质量,各项总分均为100 分,分值越高,患者状态越佳。

1.4 统计方法

将实验结果录入SPSS 19.0 统计学软件内完成整理与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组间结果差异通过P值予以表示,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肢体肿胀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经过优质护理干预后,出现肢体肿胀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肢体肿胀发生率比较[n(%)]

2.2 消肿时间、住院总时间比较

此次记录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消肿时间、住院总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消肿时间、住院总时间比较[(±s),d]

表2 消肿时间、住院总时间比较[(±s),d]

名称消肿时间 住院总时间观察组(n=50)对照组(n=50)t 值P 值4.12±1.03 9.43±1.02 11.07<0.05 10.19±2.23 15.49±2.24 12.01<0.05

2.3 护理前后相关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未经护理前各项评分较为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疼痛评分相较更低,肢体运动评分、生存质量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目前治疗四肢骨折的最佳方式为外科手术复位,但术后患肢肿胀的发生率较高,给患者的恢复带来明显的影响。 造成患肢肿胀的原因主要是患肢皮下循环系统受损,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加之术后需静卧休养,长期不运动也会影响血液循环, 另外术后创口渗血、渗液情况时有发生,也会造成患肢肿胀。 如不及时处理还可能造成更严重的并发症,降低预后疗效。 为此,必须采用优质护理干预,从健康宣教、饮食、心理以及肿胀护理4 个方面出发,使患者了解术后肢体肿胀的发生原因,积极配合护理干预,转变心理状态,并通过冰敷、加压包扎、红外线照射、被动运动等多种方式促进皮下血管收缩和血液循环,降低渗血、渗液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恢复效率。

猜你喜欢
肢体优质住院
妈妈住院了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