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小组合作学习 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2019-12-23 07:23王丽萍
甘肃教育 2019年22期
关键词:合作学习数学教学核心素养

王丽萍

【关键词】 数学教学;合作学习;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22—0108—01

核心素养的提出是教育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行动。对教育工作者而言,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应成为课程与教学设计的主线,成为学科教学的实际行为。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采用恰当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充分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增强学生对学习活动的体验和数学思想方法的领悟,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数学能力的提升。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依托小组合作学习,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使学习任务由过去的个体化转向个体化与合作化的结合。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识、经验、能力、思想等存在着差异,他们在教师恰当的引导下,主动交流、一起探讨、互教互学、共同提高,从而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个性等方面全面发展。

如,教学“圆锥的体积”时,为了探究出圆锥和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笔者设计了三个不同的实验,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准备的学具自主选择实验,然后探究求证。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个实验:选择两个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容器,先给圆锥中装满沙子,然后倒入圆柱中,倒三次正好倒满。结论: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第二个实验:选择底面积相等、高不相等的圆锥、圆柱,方法同上。结论:圆锥体积是等底不等高的圆柱的五分之一。

第三个实验:选择另一组底面积相等、高不相等的圆锥和圆柱,圆锥的高是圆柱高的■,方法同上。结论:等底不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四分之一。

通过各组汇报交流,最后归纳得出:只有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的体积才有如下关系:圆锥的体积=圆柱的体积×■。

二、利用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心理學研究表明:学生在宽松、和谐、自主的环境中学习,才能开拓思维,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迸发出创新的火花。而小组合作正好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自主的学习氛围,淡化了教师的权威性,为学生搭建了一个讨论交流的平台。

如,教学“圆柱的体积”时,课前笔者和学生交流求圆柱的体积的方法。根据学习经验,学生想到用转化法。笔者让学生分小组讨论:用什么材料的圆柱体来实行转化?学生想到的方法多种多样,他们有的用了橡皮泥做了圆柱体,有的在一个白萝卜上截取直的一部分,把萝卜的底面积等分后,沿着它的高切开,然后拼成了近似的长方体或正方体。为了表明底不变,他们还在底上涂上了鲜艳的颜色。课堂上各小组抢着来说明圆柱体积的转化过程,并自然导出体积公式。实践证明:这样教学,学生不但将所学知识学得透彻,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中还培养了空间想象力,而且使学生思维的火花多次进行碰撞,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借助小组合作,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好动好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在解决数学问题时,笔者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动手拼一拼、移一移、摆一摆。通过手、眼、口、脑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所有的学生不管成绩好的还是成绩差的,都能在参与操作的过程中共享学习的集体成果,都获得了应有的发展。

例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一课时,课前笔者布置学生自己做一个长方体和正方体。课堂上,在认识了表面积的含义后,就让学生分组合作,凭借自制的长方体一起研究长方体的表面积。学生剪的剪、拼的拼、移的移,边比较边观察,还在一起交流分析。这样,学生在思维中操作,在动手中思维,并通过语言将操作过程“内化”为思维,使思维得到发展。这样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指导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先教会学生分工合作的方法,然后鼓励学生共同合作来完成一项数学任务。学生在互相交流、互相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懂得了团结就是力量的含义,也深深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尤其在不知不觉中一些后进生在优等生的影响下,他们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逐步有所提升,他们的自学意识有了增强,自学能力也随着年级的增高而逐步提升。

(本文系2017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有效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7]MSZX091)

编辑:谢颖丽

猜你喜欢
合作学习数学教学核心素养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