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究
——基于澄迈县特色农业发展启示①

2019-12-24 08:34符小琴万靓军
热带农业科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高质量农产品特色

符小琴 朱 彧 万靓军

(1澄迈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 海南澄迈 571700;2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北京 100020)

经过40年改革发展,伴随着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中国农业也步入了高质量发展历程。农业发展虽然取举世瞩目的成绩,但现阶段我国低端农产品产能过剩,高端农产品供给不足的现象依然存在,人民群众对高品质农产品日益增长的美好需求与农业供给质量不高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显[1],环境问题形势依然严峻,现代农业发展面临新问题。为适应新形势变化,国内许多学者已从多方面多角度对现代农业发展进行了研究,但从县域角度出发,对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却非常欠缺,笔者以县域农业为研究对象,提出推进县域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策略与建议。

1 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解

关于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解,学术界没有形成明确统一的定义,但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在2019年1月20日第五届绿色发展峰会上表示:农业高质量发展,一方面,要求产品质量要好,产业素质要高,产业经营能力要强;另一方面,要求农业要增效,农民要增收,农村还要增绿[2]。宋洪远认为,实现农业高质量主要有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绿色引领、市场导向4个方面的措施。梁謇[3]认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解决“供应链不优”“产业链较短”“价值链偏低”“生态链不稳”等问题。笔者认为,县域农业高质量发展不是对现有农业问题的简单修补,而是应该从大处着眼,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精神,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市场导向,从人的角度出发,关注农产品品质要素、产业效益和生活环境,既要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生产者对劳动高回报的期望,又要满足人民群众对山青水秀的自然环境、生态宜居的生活家园、舒适愉快的美好体验愿望,涵盖了环境、生产、加工、储存、流通、销售和服务等农工贸、产销服一体化的全链条。概括起来,包括三大要素:高品质产品的生产是基础,高质量供给体系的建立是纽带,以对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空间的环境保护必不可少。

2 县域农业高质量发展制约因素

总体上看,中国现代农业发展取得一定成效,但在供需关系、生产经营方式、社会化服务和产业融合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归根到底是农产品质量和供给体系质量不高,制约了县域农业的高质量发展。

2.1 农产品生产结构与市场需求不匹配

由产品变商品,从产地到市场,都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少生产经营者往往会因为对资源、品种、技术、品质、需求等影响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因素缺乏科学认知和理性分析,在缺少正确引导下盲目跟风,市场行情好的同质化农产品扎堆生产,价格暂时低迷的稀缺性农产品无人涉足,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到产品上市时,市场需求结构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导致了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和低端产品泛滥成灾并存的乱象,一方面大量同质低端农产品滞销严重,烂在田间,农民损失惨重,另一方面消费者买不到所需高质量农产品,供给侧不适应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条件得不到满足,影响了县域农业高质量发展。

2.2 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简单粗放

尽管中国现代农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由于受限于各地农业资源禀赋条件的差异,许多地区地块零散无法实现集中连片规模生产经营,现阶段小农户家庭经营成为我国农业的主要经营方式,而小农户自带的生产规模普遍偏小,经营主体分散程度高,组织化程度低,生产工具与技能相对落后,生产效率低下,生产行为随意,生产经营方式简单粗放的天然特性,导致了优质绿色生产标准无法实施,产品质量无法统一,农业品牌无法提升,高品质农产品产出和高质量供给体系的建立成为水中月、镜中花,市场需求显而易见,实际供给却无法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处于尴尬局面。

2.3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与种植大户和农业企业等经营主体相比,作为中国主要的生产经营主体,小农户具有天然的弱势,尤其在优良品种的正确选择、绿色生产技术的科学掌握、市场信息的及时获取、发展资金的有效整合等方面存在较大短板,影响了高品质农产品生产,需要政府和社会在生产、金融、信息、销售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服务。但是,目前针对小农户的农业技术推广、病虫害防治、市场信息、资金获取、销售渠道建立、农产品加工储藏、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等方面的服务和支持力度仍然不够,农业社会化服务普及度较低,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小农户与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2.4 产业融合度不高

目前中国农业产业融合基本以订单农业和流转承包为主[4],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度相对较低,各地普遍存在“强产弱加、重产轻服”现象。不少地方农业生产处在初级农产品生产状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销售服务水平不高。一方面,农民为产品销路犯愁,尤其是在缺乏产业集群效应的地方;另一方面,收购商因产品的产地不集中,收购难度大成本高,农工贸、产加销脱节严重,农产品附加值低,产业链条短,严重挤压了农业的增值空间和经济效益,高质量供给体系的建立失去了有力保障。

3 澄迈县特色农业发展经验和启示

澄迈县位于海南西北部,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优势,高度重视县域农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按照“四化四县”(四化: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国际化;四县:农业生态现代化建设示范县、有标识

可追溯农产品示范县、无公害农业科技示范县、中国富硒产业经济示范县)农业发展战略[5],依托良好的农业资源禀赋,通过“调结构、强科技、树品牌、促融合”手段,成功破解了县域农业高质量发展在供需关系、生产经营方式、社会化服务、产业融合等方面存在的困境,全面推动热带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

3.1 调结构,优化农业产业布局

产业结构的合理性直接影响供需关系的协调性,好的产业结构应具备特色化和多元化特性,能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在不同时期的产品供给需求,市场风险抵御能力强。澄迈县首先在宏观层面上,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地理分布特点和绿色富硒热带特色资源优势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在沿海北部发展渔业、在土壤肥沃的富硒西北部发展特色水果产业、在沿江平原中部发展粮菜产业、在丘陵南部发展生态农业,形成了冬季瓜菜、热带水果、生态畜牧和水产养殖等多元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其次,具体举措上,出台了特色农作物扶持补贴政策,引导农民调减橡胶、甘蔗等低产低效作物产出,引导调增新种橡胶、福山咖啡、桥头地瓜、白莲鹅等特色农业发展,增加热带特色富硒高效农产品有效供给,突出了热带特色优质农产品在上市时间早和生态富硒方面上的季节和生态优势,避免了同质化低端产品泛滥,特色化优质产品稀缺乱象,2018年全县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增加值占全县农业增加值的71.4%。

3.2 树品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产品优不优,农业强不强,归根结底要用质量来衡量[6],而通过品牌打造,既能够规范农产品生产、运输、加工、销售和服务行为,提升产品质量,促进产业融合,又能提高产品美誉度和竞争力。澄迈县从2009年开始实施商标富农政策,政府保障经费,鼓励农产品商标注册981件,支持针对不同的产品从生产、储存、运输、加工、流通和服务环节制定相应规范标准32项,并引导对标落实,保障了产品的高品质。为进一步提高品牌知名度,党政负责人连续多年带队到全国各地宣传推介,与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建立合作机制,建成北京和上海大城市的安全优质瓜菜外延生产基地,与南海网、农业信息网等网络媒体合作,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2018年通过互联网平台售卖无核荔枝、凤梨等20余种农产品11亿元,同时设立“澄迈特色农产品体验店”,共同推动特色农产品线上线下“一体化”模式发展,成功培育出了澄迈福橙、福山咖啡、无籽蜜柚、桥头地瓜、无核荔枝、白莲鹅等特色优质农产品品牌,成为海南省农产品知名品牌打造最多的市县,福山咖啡亮相“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成为高级别的国宴接待品,桥头地瓜成为第一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澄迈福橙、白莲鹅、福山咖啡、椰仙苦丁茶、山柚油获得“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农业经济取得显著效益,例如,桥头地瓜从当初的1.6元/kg突破到现在的40元/kg,年产值突破3亿元,一对无籽蜜柚价格突破398元,澄迈福橙卖到40元/kg,无核荔枝98元/kg,精品达到500元/kg。

3.3 引技术,完善科技服务体系

农业要长足发展和进步,必须不断利用高新科技发展的新动力提升生产力[7],提高小农户在单位土地上的要素投入质量,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为此,澄迈县先后组建了澄迈福橙、福山咖啡、桥头地瓜研究所等9家农业科研机构和5家行业协会,同时聘请台湾屏东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所专家,与中国农科院等科研院校签订农业技术合作协议,为特色优质农业培育脱毒种苗、选育优良品种、制定生产技术标准、实施高效病虫害防治、推广标准化种植技术和引用先进农机技术等。依托技术专家、研究所和协会力量,组建专业性强的行业师资,采取集中培训和田间指导方式,通过“公司+合作社+贫困户”和“合作社+贫困户”模式传输,提高贫困户和小农户生产技能和管理水平,解决了建档立卡贫困户1 015户4 021人的产业发展问题,补齐了小农户生产经营方式粗放和科技服务体系不完善的短板,优质农产品的高质量生产得到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3.4 育新态,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

除了生产环节,处理好产后储存、运输、销售、服务等后续问题,是促进三产融合和高质量供给体系建立的关键。为此,澄迈县加强财政投入,建设瑞今畜产品加工园和咖啡初级加工厂等本地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冷链系统助力农产品就地加工高效转化,延伸了农业产业链,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另外,通过建立香蕉等农产品价格指数发布中心、农业驻外服务平台和各镇农产品流通服务站,提升市场服务水平,解决了产销信息不对称问题,实现了农产品生产、运销的优化选择。同时结合澄迈“乡村旅游+现代农业”产业优势,成立澄迈休闲农业协会,引导茶油、蜜柚和荔枝等一批有澄迈特色、要素高度聚集、运行管理规范、辐射带动有力的23家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企业积极申报省、县级“共享农庄”试点单位,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主体和新业态,共同推动产供销服一体化,提高了供给体系质量。

4 县域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对策与建议

澄迈县成功的特色农业发展实践表明,解决农业产业“大而不强”,产品“多而不优”的短板[8],推动县域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关键是要在尊重市场规律前提下,围绕人民群众的需求和体验,从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储藏、销售、服务等环节发力,解决制约农业发展的供需不协调、生产经营方式粗放、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和产业融合度不高等问题,确保高品质农产品产出、高质量供给体系建立以及优良生态环境保护,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4.1 以特色为基础,构建高质量农业产业体系

特色化是避免产品同质化,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是解决供需关系不协调的有效手段。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尤其要注重农产品特色化和优势产业特色化。要在培育名特优农产品为基础上,以特色农业产业为纽带,协同发展第二和第三产业,共同构建高质量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例如澄迈县,结合自身富硒和热带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以及长寿人文优势,以市场在冬季对热带富硒绿色农产品的需求为导向,以出台特色农产品补贴政策为手段,鼓励适合区域发展的地瓜、福橙、山柚油等富硒、绿色特色生态农产品产出,合理调高优质特色农产品比重,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9]。在此基础上,优化整合储藏运输、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各环节要素,以特色标准化基地建设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为手段,结合地理分布,按照东西南北中的布局规划,打造不同方位的绿色富硒热带特色农业板块。同时加大农产品加工行业发展扶持力度,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共享农庄、家庭农场等新业态,促进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立起从农产品生产,到工业加工增加附加值,最后到品牌营销和售后服务的完整产业,既有效解决了低端产品泛滥成灾,中高端产品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供需不协调问题,满足了消费者对优质、营养健康农产品的需求,又让更多的农民从产业链延伸中获得就业岗位,拓展农民增收空间[10]。

4.2 以生态为引领,构建高质量农业生产体系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11]。习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中央以绿色发展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发展理念,推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建设。绿色发展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内在要求[12]。从生产环节上看,生产手段、生产技术、生产方式决定着农业生产效率,是影响农业供给质量和效益的主要因素,也是农业生产能力和现代化水平的要标志[3]。因此,县域特色农业应该在秉承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绿色生态导向,用现代机械装备绿色农业,用现代科技提升生态农业,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构建高质量农业生产体系,保护人类生态环境。首先要确保经费,培育新型生产主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将科技服务投入、劳动者素质培养和农田设施改造列入财政预算,以新型职业农民等项目培训为依托,培育具有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生产技能的新型职业农民[13],完善产地水、路、网等基础设施,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实现藏粮于优地。其次是要构建科技支撑体系,优化绿色生产技能。成立地方产业研究所和行业协会等机构,借助省级或国家级科研院校技术力量,协同社会力量,推行绿色防控、化肥减施、水肥一体化、测土配方施肥、有机废弃物资源化等措施,确保农产品产地环境和产品绿色、安全、优质,实现藏粮于优技。统筹乡村水田系统治理,推动农业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新格局,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4.3 以合作为支点,构建高质量农业经营体系

现阶段,小而散的农业经营主体成为了中国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绊脚石[14]。因此,以小农户和现代农业经济组织的利益联结机制为纽带[14],构建起专业化、组织化、集约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成为突破县域农业高质量发展障碍的关键。经验表明,在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共享农庄和家庭农场等多种新型经营主体基础上,鼓励贫困农民通过协议方式以土地和劳务入股企业分红[15],促使小农户成为现代经营组织成员,保障小农户合理分享产业化经营收益,是推动适度规模经营,解决小农经济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产业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能为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业品牌打造,市场营销模式创新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奠定良好基础,加快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进程。

4.4 以问题为导向,建立完善的政策体系和保障机制

农业经济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技术经济问题,但在市场经济自带盲目性和竞争性特点的影响下,缺乏政府有效引导和政策保障机制,农业高质量发展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建立健全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和保障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要建立市场信息数据交易平台。通过云计算、大数据、农产品价格指数发布等先进信息技术将各环节分散的农业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共享,能解决市场盲目性而导致的供需不对称问题,促进生产合理优化,避免资源浪费和农民损失,改变农业看天吃饭局面。

二是要在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基础上,加快落实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制度[16]。成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促进农村土地健康有序流转,为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适度农业规模经营,构建经营体系奠定基础,铲除阻碍规模化生产的根源。

三是要建立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制,牢固树立质量是品牌的生命,标准化是品牌化的基础理念[17],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为载体,建立适合中国农业国情,符合国际良好农业规范理念的农产品全程质量安全控制技术体系,保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管理。

四是要加快形成政策激励制度。制定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绩效评价、考核体系和奖惩体系,为高品质农产品生产和高质量体系建立保驾护航,保障县域农业高质量深入发展。

乡村振兴和质量兴农战略背景下,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首要任务是要提升农业发展质量[18]。因此,县域农业应该以人为出发点,关注环境、生产、储存、流通、销售和服务等要素,依托区域资源优势,以特色化为基础,以生态发展为理念,以提高农民收入为目标,坚持问题导向,在政策体系和机制的保障下,围绕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农产品获得、高质量供给体系体验和高质量生活环境的需求,构建适合县域特色农业发展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走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之路,全面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进程。

猜你喜欢
高质量农产品特色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特色种植促增收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