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新区学龄前儿童流感疫苗接种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

2019-12-24 09:13顾陈捷孙正昊王胤爻郭苡宁苏启辰
时代人物 2019年31期
关键词: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流感

□文|顾陈捷 孙正昊 王胤爻 郭苡宁 苏启辰

(作者单位:上海海洋大学)

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流动人口不断增多,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越来越重要。疫苗注射也成为大家日益关注的热点问题。流感具有起病时间较快速的特点,且会对儿童的身心健康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在此背景下需要对于流行性感冒的发生提前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针对流行性感冒的疫苗即属于自费自愿的二类疫苗。由于家长对流感疫苗接种知识的了解不够全面加之近年来疫苗安全事故频发,不少家长对是否为学龄前儿童接种流感疫苗有不同的态度,而这对于儿童的身心健康、预防接种发展以及政府的公信力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个体的差异进行分析,对学龄前儿童进行疫苗知识的教育,尽量使上海市每个身体状况适合接种流感疫苗的学龄前儿童得到注射疫苗的机会,减少患病风险。进一步提升上海市学龄前儿童流感疫苗接种工作,降低上海学龄前儿童患流感疾病及死亡的风险,进一步推动政府、医疗、家长、学校各部门对学龄前儿童流感疫苗接种工作部署。

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居住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内的儿童及其家长,包括本地儿童与流动儿童。

样本量抽样方法。调查对象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由于儿童家长难以召集,因此根据浦东新区各个街道进行线下发放问卷。从浦东新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接种点和幼儿园的家长中以单纯随机抽样法抽样,每个点随机抽取45位家长作为调查对象确定调查共450人。包括本区户籍儿童和在本区居住的外来户籍儿童的家长,研究对象为儿童的父母。

数据与分析

儿童及其家庭基本特征

在实际调研中,共获得450个学龄前儿童样本,包括男生231人,女生219人。从儿童年龄分布上来看,1岁以下占32.67%,1~2岁占24.44%,2~3岁占12.89%,3~4岁占14.67%,4~5岁占8.44%,5~6岁占3.78%,6岁以上占3.11%。

在儿童的户口所在地分布上,上海市户籍的学龄前儿童占比为62.89%,其他直辖市户籍的占8.44%,其他省份的占28.67%。如表1所示。

表1 学龄前儿童信息

被调查者父母年龄及学历,见表2所示。

表2 学龄前儿童家长年龄与学历信息

被调查者家庭平均月收入如表3所示。

表3 家庭月均收入

预防接种的认知情况

将全部答对问题的父亲与母亲的学历进行交叉分析,由表3可以得到,小学及以下到初中到高中到大专到本科,呈现出学历越高,答对比例越高的特点,从本科到硕士及以上有一个较小的比例下降,可能与样本的大小有关,因此可以得出学历越高对预防接种认知的越高。

受访家长中对于流感以及流感疫苗的相关问题了解程度层次不齐。对流感以及流感疫苗正确的了解是对进一步提高家长对学龄前儿童流感疫苗接种率的重要前提。学历对家长的预防接种知识的影响有着很重要的作用[1]。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学历结构已经得到很大的优化,与以前相比有更多的家长接触、了解和掌握流感及流感疫苗的相关知识,这对后期流感疫苗的进一步推广十分关键。

预防接种宣传效果

根据问卷调查报告数据统计分析可知,家长了解流感疫苗相关知识的途径主要途径是通过接种点或其他医生推荐介绍,人数占比73.33%,其次是通过电视、互联网和学校、社区宣传了解到的。对于学龄前儿童流感疫苗的宣传方式,76.44%的家长认为应该线上线下同步宣传。

大部分家长认为网络媒体的文章和新闻内容对是否让孩子接受流感疫苗是有影响的,认为没有影响的人数仅为0.67%,而不会关心此类文章的人数也仅有3.11%。对于目前学龄前儿童流感疫苗的宣传情况如表4所示。

表4 学历与全部答对的比例关系

超过半数的受访家长表示孩子所在学校一年仅有2次的流感疫苗接种宣传工作,更有21.33%的受访者表示有3次及以上的宣传。仍有17.11%的家长表示,学校仅有一次甚至从未进行流感疫苗接种宣传工作。

接种流感疫苗有助于降低流感发病率,在预防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中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如何将这一良好的效果传递给家长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由表5可知,“接种点或其他医生推荐介绍”是最主要的了解疫苗及相关知识的途径。在发挥大众媒体、互联网新媒体等媒体宣传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学校、街道和社区的宣传。做到多角度、多途径宣传,提高家长对预防接种的认知程度,借以提高流感疫苗接种接种率。

表5 预防接种服务宣传及效果基本情况

表6 家长获取预防接种知识途径

目前学龄前儿童流感疫苗接种的普及率较高,家长对于身边流感疫苗的宣传较为满意。大多数家长了解流感疫苗相关知识的途径是接种点或其他医生推荐介绍,从中可以看出一方面通过接种点及医生可以有效针对目标人群、高效地宣传普及儿童流感疫苗知识,另一方面可见家长对于接种点及医院得到的相关知识更为信任。

在网络化时代,家长对线上的儿童疫苗知识的宣传也有相应需求,网络媒体的文章和新闻内容影响家长是否让孩子接种流感疫苗占多数,外界的信息可能对个人的决定做出影响,所以网络等媒体途径发布的儿童流感疫苗知识情报需要被严格审查,避免以偏概全误导大众。在此之中,家长认为目前影响学龄前儿童流感疫苗推广效果的主要因素是对流感以及流感疫苗本身的认知不足,比如疫苗的效果、接种时机和间隔等,所以在推广时需要着重加强流感以及流感疫苗特性的介绍。

学龄前儿童流感疫苗接种存在的问题

表7 对于学龄前儿童流感疫苗接种方面遇到或存在的问题

在流感疫苗接种时存在的问题上,这反映出,许多家长没有主动获取相关信息的意图,加上缺少相关疫苗的信息的被动获取途径,应适当在流感高发前期加强宣传。

结论与建议

提高学龄前儿童家长对于预防接种认知水平

家长对于预防接种知识的了解水平并不高,对首次接种以及最佳接种时间的了解程度较低。影响儿童家长的预防知识最主要的因素是学历,随着学历结构的优化,未来形式较为乐观。

在义务教育阶段普及疫苗知识,学校通过定期举行宣传活动,使儿童作为主要受众在活动中了解流感的相关知识,从自身出发加强流感疫苗的预防,并将所学知识反馈给家长,一方面提醒家长可考虑为儿童打流感疫苗,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家长预防接种的认知水平。社区、街道可在应季举办相关活动,设置板报、宣传册、横幅等。对幼儿教师进行培养,带动家长积极学习疫苗相关知识。通过托儿所、幼儿园家长会、流感疫苗知识竞赛、微信小程序答题游戏等途径,可以有效普及流感疫苗知识。

消除家长对于接种流感疫苗的疑虑

家长对于接种流感疫苗的态度总体是积极的,但是仍存在出于对疫苗质量、疫苗接种后的副作用的担忧和对流感疫苗相关知识的缺乏所引起的顾虑还有从众心理等原因而对带孩子去接种流感疫苗持观望态度。

医院方应努力加强人员培养,提高接种人员素质,改善接种环境,逐步消除区域疫苗供需不平衡的问题。各个渠道的流感疫苗接种的宣传、网络上的关于流感疫苗的信息等还需要加强。有关部门应加强网络内容的把控,提高家长认知水平多种方式,加强家长对预防知识的认识,已提高总体家长预防知识的认知水平。避免错误的流感疫苗信息或虚假信息、新闻的传播,必要时可以采取专家热线或见面咨询等方式打消家长疑虑。社区卫生中心预防接种处加强二类疫苗海报、科普视频并设立二类疫苗咨询处,使对流感疫苗抱有疑问的学龄前儿童家长能获取权威性解答。

针对性地宣传流感疫苗知识

流感疫苗接种存在的问题反映出许多家长没有主动获取相关信息的意愿,并且信息获取途径较为单一,主要从接种点等医疗场所获取,缺少相关信息的被动获取途径。

流感疫苗预防接种知识的应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虽然信息获取途径很多,但在庞大的信息背景下,流感疫苗知识很难被大众所注意。要发挥大众媒体的作用,多角度,多途径覆盖学龄前儿童家长。在流感高发期前一个月,适时适度在公交、地铁投放平面、视频广告;广播和电视媒体也可进行相应的音频、视频广告宣传;利用移动互联网的便利性,推送相关信息;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安排提醒、预约机制。

猜你喜欢
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流感
流感大作战
加强预防接种管理对儿童预防接种的影响
PEG6000修饰的流感疫苗脂质体的制备和稳定性
关注!新冠病毒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问答
流感疫苗“创可贴”
“妈妈班”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儿童接种流感疫苗对预防流行性感冒的效果观察
Vaccination
小心,流感来了
为什么儿童容易患“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