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乡村振兴视野下我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构建

2019-12-24 08:53魏璐璐
山西农经 2019年20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构建

魏璐璐

摘 要: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与实践,是党的十九大的重要战略部署,也是中国社会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在乡村振兴视野下,探讨了我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特点,分析了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构建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指出了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乡村振兴;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构建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20-0024-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7        文献标志码:A

现代农业的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保障措施,也是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围绕“互联网+”现代农业,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现代农业产业布局,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夯实了基础。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建设有助于提高我国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水平,同时在优化产业结构,提供现代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动力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1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特点概述

1.1  动态发展特征

我国是农业大国,从传统农业过渡到现代农业,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简单来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目标是实现机械化。

(2)农业生产技术、生产手段、管理等现代化建设。

(3)农业产业化、产业可持续发展。

(4)农业产业标准化、信息化[1]。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进一步丰富了现代农业产业建设发展的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农业产业时代气息。由此可见,我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建设必然会与时俱进,具有显著的动态发展特征。

1.2  地域性发展特征

我国疆域辽阔,全国各地自然条件与经济发展条件存在显著差异,这意味着我国不同地区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具有地域性发展特征。纵观我国现代农业产业布局,大致可以分为3类,即中东部、西部和沿海地区。不同地域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体系显然不同,以西部地区为例,该地区地广人稀,自然环境恶劣,与其他地区相比,农业生产力与效率整体偏低;中东部地区农业资源开发较早,具有较为优越的农业自然条件,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现代农业产业化体系;沿海地区作为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程度较高[2]。

1.3  市场化发展特征

现代农业产业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多年的发展之后,具备了市场发展能力[3]。市场化运作为现代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夯实了基础,也是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重要保障。同时,市场化发展对于农业现代化转型发展,切实提升我国农业产业市场核心竞争力具有积极作用。因此,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只有具备一定的市场化特征,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1.4  集约化发展特征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主要以分散发展为主,造成大量资源不能被高效利用,不利于现代技术装备的推广应用。农业产业现代市场化发展使得农业产业体系集约化发展趋势更加明显,同时农业产业专业化分工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了持续动力。正因如此,农业产业从业者可以专注于农业某个领域或者单个农产品进行深入研究,以便于更好地推广应用农业新技术、新设备,这对于提高农业生产力与生产质量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4]。除此之外,随着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集约化发展的进一步深入,专业化将成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新特点,从而更好地适应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实际要求。

2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构建中面临的主要挑战

2.1  生态环保问题严重

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迅速,农产品逐步向高产、高质方向发展。但在农业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农业发展造成的生态环境污染及资源浪费等问题更加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目前部分农业生产主要以粗放型为主,使耕地质量下降,农业生产污染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不利用农业可持续发展[5]。因此,构建完善的现代农业体系,推动农业绿色化发展,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2  农业产业结构难调整

從我国现代农业产业结构来看,农业产业整体处于失衡状态,尤其是在国际市场导向作用下,我国部分地区农业产业布局出现了诸多不合理现象,与当地农业条件不匹配,致使该地区农业产业综合实力难以提升,农业产业经济发展面临巨大的市场风险[6]。具体来看,发现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虽然进行了调整,但在国际市场导向作用下,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同时,部分农产品尚未得到及时全面推广,集约化生产水平偏低,这些因素都不利于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

2.3  农业产业难融合

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农业产业融合发展迅速,但是受农业产业化基础薄弱等客观条件的影响,各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具有一定的难度。尤其以电子商务为基础的产业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发展。同时,农业产业结构技术融合、农业功能拓展等多种模式尚未完善,农业产业融合发展还面临很多问题。

3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构建路径分析

3.1  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强,农业必须强”,可见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同时,要想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农业产业化是必经环节,也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体现,因此必须要提高现代农业产业化水平。

(1)加强顶层设计,结合区域农业实际情况,做好农业产业布局规划,并对布局规划进行合理性、可行性论证。同时,立足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制定农业长远发展战略,根据农业产业地域性特征,发展一条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业产业经济链。

(2)发挥农业政策与市场调控手段等积极作用,推动农业产业快速发展。同时,在农业示范基地的引领作用下,逐步形成完整的农业产业链,为构建完整的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夯实基础。

3.2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在21世纪,科技是提高生产力的重要手段。在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要重视农业科技创新,以科技为手段,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构建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创新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业产业化、产业规模化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要重视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机制的建立,与时俱进,不断进行补充与完善,确保农业科技持续为农业发展提供动力。

(1)加强农业科技共享平台建设,并在此基础上整合农业及科技资源,积极研发现代农业产业新技术和新设备,为农业新型产业发展提供保障。

(2)重视农业科技发展,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不断朝尖端农业科技发展。加强农业科技研究,打破农业产业发展技术桎梏,重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代农业快速发展提供科技保障。

3.3  全面提升现代农民综合素养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构建需要广大农民群众的参与,意味着农民自身的综合素养与体系构建息息相关,因此在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要提高现代农民的综合素养。但由于历史及现实条件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我国农民的整体素养不高。要想提高现代农民的综合素养,就要对其展开持续的农业技能培训,使其掌握与现代农业相关的技能,从而更好地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

(1)我国政府、企业、社会要有效结合,在广大农村地区开展定點帮扶等农业科技教育培训活动,大力培养现代农业人才。

(2)为满足现代农业规模化、产业化、专业化发展需求,要在教育培训中高度重视生产经营、技能服务等农业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培养,培养出具有综合素质的综合人才,引导广大农民自觉学习现代农业科技知识,进一步增强农民对农业科技的认识,使其能够积极学习农业科技知识,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当中。

(3)政府要发挥职能作用,为企业和农户构建桥梁,鼓励与帮助农业产业实现跨区域、跨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完善农业产业链,切实提高农业产业市场核心竞争力,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夯实基础。

4  结束语

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关键时期,农业与农村发展也被赋予了更高的要求。乡村振兴发展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部署,而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是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在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要基于乡村振兴视角,客观看待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特点,并立足于现代农业发展现状,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全面提升现代农民综合素养,以推动我国现代农业产业化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斌云.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构建路径——评《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与管理》[J].中国食用菌,   2019,38(6):31.

[2]胡小琴.乡村旅游综合体在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与设计中的应用——以太湖御亭现代农业产业园提升规划与设   计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2019,25(17):5-8,142.

[3]侯锦超.以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引领山西省乡村振兴战略[J].经济师,2019(9):157-159.

[4]吴曼.“后非瘟时期”复产引种须知——访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生猪创新团队遗传资源开发利用与繁育   岗位专家、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贾青[J].北方牧业,2019(16):5.

[5]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信息与经济研究所,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蔬菜产业创新团队.创新节水省肥减   灾增效技术 助力蔬菜绿色产业发展[J].现代农村科技,2019(8):111.

[6]杨秀彬.加快培育“10+3”产业体系 推动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发展——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杨秀彬在全省农业   产业扶贫现场会暨深度贫困地区园区建设推进会上的发言[J].四川畜牧兽医,2019,46(7):6-7.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构建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动车组检修基地与动车检修分析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