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介中“成人儿童化”现象研究

2019-12-24 08:58刘楚君
新闻爱好者 2019年12期
关键词:青年亚文化泛娱乐化

刘楚君

【摘要】成人儿童化的亚文化潮流为社会转型时期的青少年提供了一种新的生活思路和價值追求,这种现象的传播,其外部驱动为媒介文化娱乐功能的发挥,内部动力为受众执行心绪转换的需求。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仍需要被正确的引导,过度传播造成的媒介角色错位和个体自我认知错误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关键词】kidult;成人儿童化;泛娱乐化;青年亚文化

美国学者Harrison研究指出,儿童会在很小的年纪丢掉孩童的喜好,丢掉玩具,但是随着逐渐长大,他们会重拾童年的习惯和喜好。[1]正如Harrison所言,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儿童节”里,“成年人喊着要过‘六一”已经不再是一句自我调侃的玩笑话,而是通过“实际行动”在社交媒介中通过称谓、服饰和行为等一系列“立体化”方式装起“嫩”来。事实上,这种成年人世界里的“装嫩”和“返童现象”其苗头早年已露端倪。例如:去年大火的小猪佩奇,不仅小孩子沉迷于这部动画片,成年人也开始穿着印有佩奇的服饰,做起“猪猪女孩”;儿童节不再只是小孩子的狂欢,成年人做起了孩子王占据了游乐场、动漫城;朋友、情侣之间常常将“宝宝”“宝贝”等称呼挂在嘴边;市场品牌方也瞄准时机刮起怀旧潮流,兔八哥、百变小樱等童年动画形象的联名产品红极一时。这些现象频繁出现并逐渐传播成为一种流行,国内学者将之称为“成人儿童化”“后儿童现象”,在国外的研究中将Kid(儿童)和Adult(成年人)加以糅合称为“Kidult”。虽然这种成年的儿童化现象在国内外都早有提及,但对其的相关研究还较少,其在当下的流行与普及程度也非往日可比,本文将从传播学视角对这一现象进行归因,总结其带来的问题。

一、模糊的成人概念:成人儿童化

《童年的消逝》指出这样一个事实,即儿童已经基本上从媒体尤其是电视上消失了。正如波兹曼所说,成人概念也在消逝。因为没有一个清晰的成人概念,就不可能有一个清晰的儿童概念,反之亦然。电子时代也正在使成年消逝,人生变为三个阶段:一端是婴儿期,另一端是老年期,而中间的一长段我们称之为“成人化的儿童”。

成人儿童化现象的Kidult最早是在20世纪的末期出现在《泰晤士报》上刊登的一篇广告文中,它最早包含两层意思:假装成熟的孩子以及孩童化的成年人。[2]随着时间的推移,它越发偏向于指成年人的行为儿童化,即拥有着成年人生理特征的群体在行为以及价值观上仍然保持着儿童的特性。这类群体大多集中在18-40岁的年龄层,多数都是大学生或者工作人士,这些人拥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较高的知识水平,并且重视个人形象,生理上虽然已经成熟,但始终童心未泯,喜欢儿童的玩具、游乐园,喜欢儿童化的服饰。成人儿童化现象如今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青年亚文化,由最初对物质的追求,发展成为成年人的内心追寻。

二、成人儿童化现象的传播学解读

(一)传播媒介:技术、符号与界限突破

英尼斯曾说过,传播技术的变化会产生三种结果,即改变人的兴趣结构、符号类型和思想来源。同时他还认为伴随着印刷媒介等新技术的出现,媒介传播为了满足更多人的需求,在批量生产与标准化之下变为了单向度的传播,出现了文化同化的现象,对于传播的控制还会同化社会阶层、种族、文化和年龄之间的差异。这种媒介带来的“同化”影响作用在人生阶段划分上就表现为各个人生阶段界限的突破和模糊。这种影响在电视媒介上尤为突出,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一书中指出,电视媒体的产生,将同一信息呈现给不同年龄、地区的人,儿童也被允许了解成年世界的一切秘密,[3]传统文化秩序中成人和儿童的界限被打破,对于儿童来讲的“后台”行为被搬到了“台前”,于是催生出成人化的儿童。

社交媒体时代的到来以更强大的技术力量进一步将儿童和成人的界限突破和模糊化。一方面,读图时代的到来,文化传播符号趋向于儿童化的方式,媒介多使用色彩鲜明的图像和故事的叙述手法,让信息更容易理解,而图像加故事更像是儿童获取知识的专有形式,浅阅读的方式让成年人拒绝深刻的思考,自觉走入放松的儿童世界。儿童化的信息传播方式也推动了成人儿童化现象的发展。另一方面,媒介技术还为人们提供了“社交返童”的途径。曾有学者提出儿童的一切活动都可以看作是游戏,人们公认的儿童的世界比较无拘无束。媒介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多样的娱乐方式,成人世界的紧绷使他们想要重回儿童时期的快乐,而在这些综艺娱乐节目中,成人像孩子一样在节目中玩耍,沉浸在儿童式的游乐中。通过这些节目,成人极易获得替代性满足,在无形之中实现了成人对童年游戏的怀念。

(二)传播环境:商业、市场和消费主义

消费主义文化在传播流行元素的同时,也在对传统的文化价值观进行收编,并且在收编的过程中,强化对于成人儿童化现象的支持。鲍德里亚认为消费借助电视广告、报刊图片等方式激发大众对物化社会的渴望,并不断辐射到更多的社会阶层,以至于让消费成为一种标准的社会理想状态,并不断引导其他社会群体进行模仿。在消费主义文化支配下的商业和市场中,通过带有童年记忆的符号与文本,传递给儿童化的成人这样一个事实:其可以通过儿童化的消费获得童年的快乐,找到情感寄托,娱乐过后还能够带着轻松的心情回到现实生活。基于以上原因,构成成人儿童化现象的一些元素在商业营销传播过程中成为一些标志性的符号。无论是之前的小猪佩奇、大白兔还是皮卡丘,原本都是商业活动中的消费产品,借助互联网营销传播的外力不断发酵在一定时期成为一个热点。由于成人群体的庞大,他们一直被视为文化、娱乐等行业的消费主力军。商业和市场尽可能迎合成年人在社交媒介中表露出的喜好,不遗余力地将其置于消费文化构建的传播环境中,在抓住受众注意力的同时,也赚得盆钵满贯。

此外,消费主义文化中“跟风”的消费共性也进一步促进了这一现象。鲍德里亚的“符号消费理论”认为,人们通过消费来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并借此来获取社会身份的认同。而消费是主体进入符号系统的途径,从表面来看,人们是在购买物品,但实际上人们是消费物品背后隐藏的符号。在小猪佩奇成为流行元素的时候,“趋同心理”作用下每个人都想成为“猪猪女孩”,希望通过共同的元素、符号来产生共鸣,达成社交的目的;而之后,无论是皮卡丘、狮子王还是哪吒的热映,一旦这些动画元素成为流行符号,个体都希望自己能拥有这些符号从而实现“与流行为伍”,从使用儿童化元素的表情包到购买相关周边产品的过程,促进了成人儿童化现象的进一步加深。

(三)传播心理:压抑、反抗和使用满足

成人儿童化现象在社交媒介中的广泛传播也有着复杂的社会和心理因素。成人儿童化的兴起,虽然是源于受众对儿童化事物的留恋与喜爱,但更多的是满足个体的主观心理需要。精神分析学大师弗洛伊德的结构理论中提出一个人的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4]本我是与生俱来的,以追求快乐为原则;自我调节本我和超我,是为了满足本我的需求;而超我则控制本我,监控自我。但自我和超我都压制本我。在一个人的成长中,在拥有无忧无虑快乐的童年中本我得到尽情地释放,而紧随而来的社会化过程要求个体从自然人走向社会人,从无忧无虑走向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从无拘无束走向遵循一定的社会法则。通过不断束缚、压抑本我完成向自我和超我的过渡。成人儿童化现象一定意义上就是本我对自我、超我压制的反抗,抗拒条条框框、抗拒种种束缚、抗拒社会化过程,渴望重新获得童年的快乐。

此外,“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人们基于自我的一定需求去使用媒介和接触特定的媒介内容,其中个体需要得到满足的需求包含四个类型:心绪转换、人际关系、自我确认以及环境监测。身处社会转型期的成人在强大的社会压力下普遍带有一定的焦虑心理,成人儿童化现象也可以视为成年人在自我的追求与社会现实不对等的情况下所产生的一种自我调节心理。受众通过对社交媒介的使用,在网络空间中达到一种心理状态的平衡,实现心绪转换的需求。同时由于媒介文化的传播向人们提供“消费娱乐”“人际关系”以及“个人认同”等功能满足,成人通过对儿童化元素的追求以及附属品的使用来获得满足,并在自我确认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通过观察同类人的言行举止来为自己的行为提供自我评价的参考框架,在此基础上催生形成了这一亚文化风格以及群体基础,实现受众的人际关系交往需求以及个人认同的需求。同时,受众在对社交媒介中这一现象的监测,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更好地融入这一群体,并在这一群体中获得归属感。

(四)媒介组织:流量、眼球和泛娱乐化

开放的文化管理政策、日渐壮大的中等收入群体、文化产业发展带来的资本收益以及日渐多元的大众文化需求都构成了当下中国娱乐文化发展的动因,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有的大众文化因资本、媒体、受众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呈现出快餐化、狂欢化的特点。成人儿童化的广泛传播流行和媒介组织追求眼球、流量刻意迎合受众狂欢需求的泛娱乐化思潮紧密相关。这种泛娱乐化的思潮在内容上表现为:各类媒体信息朝着娱乐的方向发展,在内容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全方位掺入娱乐元素,将传播内容进行娱乐化的修饰,甚至不惜以粗鄙搞怪、戏谑的方式,通过“戏剧化”的滥情表演,试图放松人们紧绷的神经;在数量上呈现出遍在、泛化和泛滥的特点,各类媒体平台娱乐信息的种类、数量比例大幅提升。

媒介传播是一项必须履行一定功能的社会传播。但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进步,以网络为主导的新媒体技术将媒介的娱乐功能不断扩大,媒介“泛娱乐化”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基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以及对大众文化情趣需求的迁就,媒介的“泛娱乐化”迫使文化传播的内容大多成为娱乐的附庸。去年大火的社会人佩奇无疑是最好的例子,无论是在电视上、网络上还是人们的聊天中,到处充斥着佩奇的影子,全民佩奇的热潮轰轰烈烈地占据着各个渠道的社会资源。媒介与娱乐之间的联手逐渐远离其传播信息、提升大众品位的初衷,“泛娱乐化”的媒介环境也不利于媒介生态的健康发展。

三、后现代环境下对于成人儿童化现象的冷思考

(一)媒介社会功能的弱化

现如今成人儿童化现象逐渐成为一种青年亚文化,被伴随网络成长的新一代青年人所推崇。媒介为了迎合这群儿童化的成年人的喜好,将媒介语言结构儿童化、娱乐营销方式儿童化,例如现如今的电视上各种的游戏综艺、动画片等,这种非正式的语言结构很容易与儿童化的成人群体产生共鸣。但是过度的信息传播儿童化会导致媒体对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同时也会削弱媒介的公信力。媒介为追求利益而过分强调儿童化,会使得有限的媒介空间里,媒介的娱乐性增强,而严肃性被慢慢消解,媒介的主要社会功能被削弱。并且传递这类特征的信息对大众的社会意义微乎其微,也造成了新闻资源的浪费。

(二)社会成员的过度儿童化

长期处于过度儿童化的理想环境下,逃避现实社会的压力,虽然能在社会冲突中获得片刻的自我和解,但是长期处于自己构造的“儿童乌托邦”里,不利于社会成员健全人格的培养以及良好文化环境的形成。美国心理学家Dan Kiley曾提出“彼得·潘症候群”这个概念,指那些非常抗拒长大,思想和言行举止还像小孩一般幼稚的成年人的心理疾病[5]。与“彼得·潘症候群”强调的病态心理不同的是,成人儿童化现象更强调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但由于18-40岁的人群中,大部分的人还未完成社会化,他们的心理以及思想大多还不成熟,还不足以完全分辨文化的两面性,如果不加以及时引导,纵容他们沉溺于儿童化的世界里,不论是对个体还是对社会的长远发展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三)传播效果的过度商业化

成人儿童化的文化现象在产生初期,可能纯粹只是一种喜好、兴趣,但随着其传播规模的不断扩大,它带来的社会影响力也不断扩大,在受众中的接收度以及传播率也逐渐升高。而这会促使其他利益群体感受到它所带来的利益空间,受经济利益的驱使,这一现象的发展可能会偏离初衷而逐渐沦为商业化的手段。近些年大火的这些儿童化的符号都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当人们习惯用符号来进行身份划分时,消费成为群体行为,传播的过度商业化也会将这一群体带入误区,形成不好的风气。

四、结语

成人儿童化现象作为一种青年亚文化,它的产生和发展与现如今的媒介技术、消费文化和社会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当个体无力对抗强大的社会规则时,“社交返童”重回纯粹、单纯的童年虽然是一种逃避,但一定意义上也是个体对不认可但又无力改变的现实规则的一种“温柔抵抗”。成人儿童化现象虽然为社会转型背景下“焦虑人群”提供了宣泄口和减压阀,但过度儿童化造成的角色错位和自我认知错误也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参考文献:

[1]Harrison M.Prime time animation:television animation and American culture[J].Sight & Sound,2003,14(1):32.

[2]周婷婷,秦璇.童年的延伸:視听文化下成年人的“再儿童化”——一项基于小猪佩奇的探索性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8(11):83-89.

[3]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M].吴燕莛,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95.

[4]台启权,陶金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8):64.

[5]Kiley D.The Peter Pan syndrome:men who have never grown up[M].Corgi,1984.

(作者为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硕士生)

编校:王 谦

猜你喜欢
青年亚文化泛娱乐化
体育新闻娱乐化产生原因研究
后现代主义思潮与我国青年核心价值观塑造
大众传媒“泛娱乐化”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及应对研究
大陆校园民谣歌词文本探究
网络直播热发展中的冷思考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青年消费主体性的建构
知识零售变现模式的问题与思考
警惕青年亚文化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侵蚀
青年亚文化研究的本土色彩与跨界对话
浅谈舞台艺术包装的泛娱乐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