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仪式观视阈下的话语建构研究

2019-12-24 08:58罗彬胡啸
新闻爱好者 2019年12期

罗彬 胡啸

【摘要】詹姆斯·凯瑞从传播仪式观出发提出话语的建构过程也是一种信仰和价值的整合过程,社会价值观通过仪式化传播得以维系和巩固。“兵团精神”作为兵团屯垦戍边的精神劳动成果,通过兵团官方、大众媒体及兵团民众长期互动得以建构。“兵团精神”这一话语既是国家政治意识形态语境中的集体话语,也是兵团人自我身份的认同,兼具政治符号、文化符号、身份符号三重表征。《兵团日报》作为新疆主流媒体之一,在“兵团精神”话语建构中起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仪式传播;话语建构;“兵团精神”;《兵团日报》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经过6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新疆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支撑,“兵团精神”作为兵团屯垦戍边的精神劳动成果,是引领兵团发展的价值核心,为兵团文化的建构提供了强有力的话语支撑和现实合法性话语资源。“兵团精神”这一话语的形成是兵团官方、媒体和民众共同建构的结果,既是国家政治意识形态语境中的集体话语,也是兵团文化的象征,还体现了兵团人自我身份的认同,具有政治符号、文化符号、身份符号等表征。《兵团日报》作为记录兵团发展建设的主流媒介,在“兵团精神”话语建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传播的仪式观视阈下考量“兵团精神”这一社会话语,有助于我们探讨该话语是如何被有效建构并被认同的。

一、传播仪式观视阈下作为政治符号的“兵团精神”

美国学者詹姆斯·凯瑞从传播的传递观出发,提出了传播的仪式观。传播的“仪式观”把人类传播看作是一种程式化的仪式,认为:传播并非如传播的传递观所言,传播是指讯息在空间的传递和发布以期达到相应的控制,是“时间对空间的消灭”,而把传播看作是一种意义共享的仪式,其实质是人们通过平等地交流共享符号意义及内蕴的信仰,以团体或共同体的身份聚焦到一起而举行的典礼。传播不仅具有信息传递、监测环境的功能,还具有仪式功能,即对一个社会的维系和整合,其本质意义在于揭示了一个文化社會是如何通过“仪式”来维系以及如何通过阅读这一仪式化行为使特定的世界观得以强化、描述和认同。传播作为人类的一种日常存在,其本质是一种实践过程,这种社会实践是传播主体共同参与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为传播隐喻的仪式是指在时间上对社会的维系,这为传播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视角和分析方法。

话语是指在一定语境中所形成的文本的语言运用单位,话语研究就是从文本和语境两个视角来分析话语的结构、再现和认知以及影响该话语建构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福柯则从权力的角度来分析话语,他将话语定义为“话语是由社会中某些权力集团系统地组织起来并反映该社会集团意义和体现该社会集团价值观的言语构成,这些社会集团通过限定、描述来赋予话语意义并控制关于它自身什么是可以说的,什么是不可以说的,不管是边缘的还是中心的”[1]。话语作为一种隐含的权力,不仅是社会实践的语言表达,也是整个社会变迁过程的体现,同时还受到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等特定社会环境条件的制约和影响,反过来对社会建构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在传播实践和社会实践过程中,话语实践也在建构着社会主体和客体。话语研究的本质在于研究特定的传播实践和社会实践中人们为什么对某种事物用了这样的表述,是什么原因产生了这种话语,这种表述在一定程度上是否能够自我证明,它又会产生什么样的社会影响?

兵团成立初期,新疆经济发展十分落后,技术资金严重短缺,自然环境更是十分恶劣。同时,新疆与多个国家接壤,地缘格局十分复杂,新疆社会主义建设所面临的任务十分严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成立对新疆经济发展、社会的稳定及边防的巩固无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前身是开创了“南泥湾神话”,将“处处是荒山”的南泥湾改造成了“陕北的好江南”的三五九旅。在王震将军带领下,其进疆后依然发扬“南泥湾精神”,肩负着“生产队、工作队、战斗队”的任务。作为政治话语的“兵团精神”的形成就来自于当年的“南泥湾精神”。“南泥湾精神”曾经是中国共产党开展生产运动和政治运动的精神话语,兵团屯垦戍边也急需这样一种话语作为政治动员,因此,“南泥湾精神”中的一些核心话语元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等自然就成了“兵团精神”的代名词。早期兵团官方通过新闻报道、文学艺术作品、曲艺表演等仪式化的展演形式,经过大量的宣传建构了屯垦建设的神话——“兵团精神”。从仪式观视阈来说,话语通过传递构建了传播的仪式场,传媒的信息传递过程也是一个仪式化的象征性文化表演过程,传媒通过象征性符号构筑特定的意义空间,通过长期的收受行为构筑共享的意义,从而使社会/社区得以整合,价值观得以维系。大众传媒在早期兵团建设中为“兵团精神”核心语义的建构及其社会团结的维系发挥了很大的作用。1964年10月15日《生产战线》(《兵团日报》的前身)刊发了一篇《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战胜各种自然灾害〓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丰收》的文章,号召人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起来,共同抵御自然灾害,夺取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1966年3月14日《生产战线》发表了《把毛泽东思想、解放军传统和南泥湾精神带到边疆》的文章,详细论证了“南泥湾精神”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之间的血脉关系,试图将“南泥湾精神”的内核内化于兵团的生产建设之中。兵团主流媒介通过各种形式宣传建构的“兵团精神”这一话语,基本沿袭了延安大生产运动时期通过自力更生实现生产自救,建构“南泥湾”的话语模式,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社会化、集体化的认同结构及兵团群体凝聚力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何克服难以想象的恶劣环境,进行生产运动”成为这一时期媒体的主要叙事话语。

此外,“领导人话语”也成为媒体宣传“南泥湾精神”的典型话语文本之一,王震将军一首描写挥师进疆场景的诗句“乌雪照祁连,乌云盖山巅。草原秋风狂,凯歌进新疆”多次出现在媒体上,从而成为官方进行政治动员的重要表现形式,为鼓舞、激励兵团战士不畏艰苦、开荒造田提供了极其重要的话语蓝本,也成为“兵团精神”的重要话语符号。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屯垦戍边,保家卫国”为主要内核的早期“兵团精神”这一政治话语的建构是由官方发起,经过大众传媒动员、召唤,迅速被大众接受,并且经历了从自身问题的解决到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主体的话语转变。

二、作为文化符号的“兵团精神”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中所产生的精神、物质、智力与情感等方面一系列特质之总和”[2]。在传播学研究中,文化通常是由人们用符号给人类的实践行为赋予意义而构成的。在人类社会发展变迁过程中,文化是衡量一个社会精神生活发展水平的尺度,既是社会成员精神活动的反映,同时也为社会群体精神生活的丰富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兵团文化是多种文化长期交流,彼此作用、共融的结果,其中包括军旅文化、屯垦文化和丝路文化。兵团精神作为兵团文化的核心内容,孕育于兵团文化之中同时也引领着兵团文化的发展,对兵团文化起着全面的引导、支撑、传承的作用。作为文化符号的“兵团精神”是兵团民众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鲜明体现,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语义是“爱国爱疆、无私奉献”。“爱国爱疆”作为官方的宣传性话语,是兵团人长期形成的意识形态观念之一,其基本的话语表述模式可以概括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忠于祖國、忠于党;践行着维护祖国统一、边疆稳定、民族团结、新疆繁荣的历史使命”。“无私奉献”是我国典型报道的主题之一,典型报道的文本结构和功能与仪式的特性高度契合,因此,典型报道本身就是一种仪式化的写作实践,是仪式这种“文化表演”的媒介呈现,它既具有特殊的行为示范效应,又具有很强的“道德召唤”功能。兵团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落后到繁荣”的历史变迁,兵团人在荒漠戈壁上建立起一座座现代化城市,将沙漠变绿洲无不体现了兵团人的无私奉献精神。

“兵团精神”作为一种被抽象出来的传播话语符号,本身就具有很强的符号色彩,经过大众传媒具象化、仪式化的叙事传播更能被大众所接受。《兵团日报》所报道的典型人物大多以普通人物、普通党员、干部为原型,通过仪式化建构赋予其“神话”意义的同时,也赋予其“生活化”的空间,从而为这一话语广泛践行提供了可能。1991年《兵团日报》开设的《兵团共产党人》专栏,以人物通讯的形式报道了大量的普通共产党人在平凡的工作中如何践行“爱国爱疆,无私奉献”的信仰追求,典型人物报道成为“爱国爱疆、无私奉献”这一话语核心宣传的文本载体。“爱国爱疆、无私奉献”这一话语就这样在兵团生产生活实践中被官方、媒体反复提炼、建构,在兵团长期屯垦实践中被接纳、认可,成为兵团人建设边疆的精神信仰和话语旗帜,逐渐演化为极具感染力的社会动员口号,并且逐渐成为兵团文化的核心,其构建呈现了兵团作为“稳定器、大熔炉、示范区”的社会角色的确立。

兵团文化建设一方面充实了兵团人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也为“兵团精神”提供了更多的可以供兵团官方言说的符号表征,为兵团建设提供了话语支撑。兵团成立初期,兵团官方和兵团民众创作了大量反映兵团文化特色的艺术作品,包括诗歌、散文、歌曲等。《兵团日报》在其副刊及专栏刊登大量反映兵团人热爱祖国、热爱边疆、积极进取、无私奉献的文学作品及人物报道,仪式化地构建了“兵团精神”的文化内涵,并引起兵团人强烈的情感共鸣。《兵团日报》从创刊起自始至终把文化戍边作为自己的办报特色和主要目标,塑造了大量以边疆为家、以戍守为业、以无私奉献为主要精神的屯垦文化,构建了“兵团精神”“兵团文化”的话语文本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其话语结构也随兵团发展、改革的不断调整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三、作为身份表征的“兵团精神”

“表征是人们在建构符号和意义交换过程中通过使用各种语言、记号,代表和表述不同事物时使用的一种方法”[3],是文化共同体成员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共同创造的。在文化实践中,人类大多数经验都是依靠表征与意义的结合来获得,文化就是表征和意指实践建构而成的,文化传播的过程本质上也就是各种文化事项被符号化和赋予意义的过程。在“兵团精神”的传播中,“兵团精神”的内核凝练成16个字,即“爱国爱疆,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开拓进取”,这就是用一种话语表达方式来表征抽象的地域性格与人群气质,将人格精神与地域文化、身份符号连接起来,产生了象征意义。“爱国爱疆”是凝聚兵团民众情感的灵魂,兵团民众把国家民族作为内心深处的情感出发点和情感归属。“无私奉献”是兵团民众的本色,他们把社会公共利益作为道德行为的基本出发点,把奉献作为道德行为的核心标志和价值取向,“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是兵团民众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面对艰苦的实践条件仍然保持艰苦为荣的乐观态度,集中体现了兵团民众对于屯垦戍边实践所做的价值选择。兵团民众屯垦戍边是在落后的新疆、在万古荒原上白手起家,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其中的艰难困苦远远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这种实践条件必然激发出“艰苦奋斗”的价值取向,形成兵团民众最鲜明的精神特质。“开拓进取”是兵团民众最基本的行动姿态,对“兵团精神”的主要内涵具有重要的转化和引领作用。“爱国爱疆,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开拓进取”这16个字反映并象征了作为“兵团精神”的实践主体——兵团人昂扬奋斗、无私进取的精神面貌。

兵团战士来自全国各地,五湖四海,在建设边疆的长期革命实践中,人们逐渐淡忘了自己的地域身份,而拥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那就是兵团人。兵团人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兵团精神”这一话语核心的建构者,也是实践者,通过人们的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兵团精神”逐渐内化为兵团人的日常道德行为准则,成为兵团人进行兵团建设,建构日常生活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经过主流媒体仪式化的宣传报道,逐渐从个体延展到群体,凝聚成强大的力量,被兵团人认可,从而形成强烈的共同体意识,“兵团精神”也成为兵团人的身份象征。

《兵团日报》自创刊以来就秉承着文化兴疆的理念,不断书写和传承着兵团文化。《兵团日报》在副刊专门开辟了《蒲公英》《胡杨》等专栏,通过文学题材的书写形式,借物喻人,用沙漠中的胡杨来比喻兵团人的吃苦耐劳、坚忍不拔,弘扬兵团精神。《兵团日报》在2015年创立了《兵团人》专栏,刊出“兵团人系列”等系列人物报道,涵盖了不同政治身份、不同职业角色、不同民族、不同年龄段等多元社会角色的“兵团人”,讲述了普通兵团人的故事,这些不同角色的兵团人既是“兵团精神”的践行者,又是“兵团精神”的创造者。兵团典型人物文本为兵团普通民众起到了模范示范效应。同时基于当时的政治需要,强有力的政治推动和对先进人物的崇拜,增强了兵团民众对兵团生产运动的政治认同感,使屯垦生产成为人们获得价值体现的仪式场域。

四、结语

在媒介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大众传播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是我们获知的渠道,更是我们世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仪式行为,这种仪式传播行为向人们展示的是一个文化社会是如何通过“仪式”使共同体成员的世界观得以强化进而维系社会的。传媒的这种仪式化效果主要是通过其传递的信息对受众产生了一种持续性的、深度召唤的功能实现的。按照阿尔都塞的理解,“召唤”是指“意识形态将个体作为其客体予以‘招呼的过程”[4],大众媒介只有唤起受众广泛而持续的关注,受众在传媒报道文本深层价值的召唤下,参与到媒体所报道的事件中来,媒体报道才能对受众产生影响,这是仪式效果产生的重要前提。媒介新闻报道文本按照新闻报道专业化原则只能呈现表层事实,这些表层事实背后的深层价值则需要新闻评论、新闻深度报道等方式加以呈现。从表层信息指向深层信息之间存在一个“空白”结构,这个“空白”结构从形式上类似于伊瑟尔的文学文本的“召唤结构”,而在内容上类似于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对个体的“召唤”。大众接收大众传媒信息的过程也是与他人分享情感、共享意义、共筑价值观的过程,这种仪式的力量在于唤起人们共同的心理感受,强化社会成员的“机械团结”,引导着人们对世界的感知,进而指导人们具体的日常行为,在社会意识的整合、交往秩序的规范、国家认同的建构以及动员民众、组织社会政治生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福柯将话语理解为我们认知世界的框架,在传播的仪式观中,话语通过传递意义构建了传播的仪式场,通过传受互动和意义共享,培养共同的信仰,进而实现话语建构社会的仪式化功能。

“兵团精神”话语建构是兵团官方基于兵团屯墾社会实践,通过兵团官方倡导、大众媒介的“号召”及兵团民众的参与,在长期的社会互动中产生、认同并逐渐演化为兵团文化的核心,进而成为兵团官方进行生产政治动员以及政策性实施的合法性依据,“爱国爱疆,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在官方表达中被反复言说,该话语结构也随兵团社会改革发展的实践不断被赋予新的意义。在兵团6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兵团精神”这一话语也在不断建构着兵团人的集体记忆,成为兵团不断发展前行的话语动力。《兵团日报》以多元的形式、丰富的内容、多重视角,仪式化地呈现了“兵团精神”的核心意义,通过民众仪式化阅读被民众认可和接纳。作为新疆主流媒体的《兵团日报》在“兵团精神”这一话语的建构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本文为201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疆维吾尔族日常生活中的仪式传播与文化认同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5XXW003)

参考文献:

[1]黄敏.新闻作为话语:新闻报道话语分析的一个实例[J].新闻大学,2004(1).

[2]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2.

[3]斯图尔特·霍尔.表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5-16.

[4]约翰·费斯克.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142.

(罗彬为新疆财经大学教授、博士;胡啸为广西科技师范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教师)

编校:赵〓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