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鳍豚迷影

2019-12-25 01:32刘禹松
世界环境 2019年5期
关键词:洋县姚家朱鹮

■文 / 刘禹松

“白鳍豚灭绝了吗?”搜索网络,这样的疑问总是不时地映入眼帘。

2007年8月8日,英国皇家学会《生物信笺》期刊发表报告,宣布白鳍豚功能性灭绝。11年以后的2018年11月14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更新发布,未确认白鳍豚灭绝,保持了原定评级“极危”。

在人们不断发问的同时,一次次有关白鳍豚野生个体的考察和寻找收获寥寥,只留下几张并不清晰的照片。

前不久,一部带有纪实品格的生态环保小说《追寻》与广大读者见面。该小说以长江流域自然环境危机造成白鳍豚濒临灭绝的生态灾难为大背景,再现了白鳍豚鲜为人知的生存故事。

作为中国特有的一种小型淡水鲸,白鳍豚仅产于长江中下游及附近的河流和湖泊,被认为是当前最接近灭绝的水生哺乳动物,又常被写作“白鱀豚”或“白暨豚”。由于形态可爱,性格温顺,白鳍豚一直以来都是美丽善良的象征。清朝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有一段慕生与白秋练相爱的故事,而白秋练就是由白鱼精所变成的女子,这也被人们认为是白鳍豚的化身。

相关化石证据表明,530万年前的上新世时期白鳍豚就已经在长江流域出现。20世纪后期以来,白鳍豚野外种群数量锐减,1989年白鳍豚被列为中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但这并没能阻止这一物种的继续消亡。

2002年7月14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饲养的雄性白鳍豚淇淇走完了最后一段时光,永远离开了人们。从此,人类再也没有这一物种的活体记录,不论野生还是饲养。

作为一种肉食性动物,白鳍豚也曾位于食物链顶端,长江本应该是它们栖身的乐园,可如今,它们的身影却再难寻觅。这背后究竟因为谁?答案是人!

人类的过度捕捞致使白鳍豚得不到充足食物;过度开发使白鳍豚的栖息地遭到破坏;工业污染危及白鳍豚免疫和生殖系统;航运繁忙,船只噪声损害了白鳍豚声呐系统,螺旋桨更直接给其带来致命伤害;一些违规渔业活动也造成白鳍豚意外死亡……渐渐地,白鳍豚逐渐消失在了人类的视野中,哪怕有人依然相信它存在于这个世上。

但奇迹也并非没有可能。1981年5月在陕西洋县八里关乡姚家沟发现了群数量仅为7只的朱鹮种群,被认为是当时世界上唯一的野生朱鹮种群。此后,经过努力,朱鹮的野外种群数量已由当时的7只发展到现在超过2000只,活动范围也由洋县姚家沟扩展到包括陕西、河南、浙江等在内的多个省份。

然而,与朱鹮保护不同的是,白鳍豚的保护离不开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整体保护和修复,保护的也不仅仅是白鳍豚、江豚这样的珍稀物种,更重要的是保护长江生物的多样性。随着长江大保护理念的深入,只要人们一起努力,长江一定会恢复昔日的面貌。如若不然,白鳍豚今天的遭遇有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降临在人类自己身上。

猜你喜欢
洋县姚家朱鹮
大美洋县
买件虚拟衣服穿在身上
去洋县,邂逅“东方宝石”朱鹮
江西弋阳县姚家铁矿地质特征及成因
朱鹮 从7到1000的生存跨越
优雅的朱鹮
朱鹮你好
啊,朱鹮
洋县是个好地方
姚家庄村的幸福和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