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可持续

2019-12-25 01:38栾彩霞
世界环境 2019年5期
关键词:自然界污染人类

■文、图 / 栾彩霞

围城的垃圾、污染的水源、充斥耳膜的噪声,以及所有人都逃不开的雾霾……人类该怎样去平衡物质社会与自然环境?又该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2019年5月28日至8月28日,不同国家、不同背景的艺术家、设计师,用装置、影像、雕塑、行为、摄影等不同艺术形式在北京山水艺术馆集体发声,揭示和探究人类生存面临的危机,思考人类与环境的共生关系,思索如何推动人类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纵向空白》 作者/大西康明(日本)白色“柳条”沿重力下垂,禅意又壮观,反向生长的树木在超现实作品中得以实现。作品围绕轨迹主题,而呈现的是简单轻便的材料,提倡极简式生活理念,用艺术诠释了“断舍离”精神。

《废弃的景观》 作者/Elise Morin (法国)、Clémence Eliard(法国)72000个废弃光盘、收集并分类后缝制创作而成,作品探索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认知,思考人类所谓废弃物的重新利用。

《表现形式6》 作者/Samuelle Green (美国)作品从中国收集900本旧书及废报纸来做成穹顶,将直线空间转换为有机超凡脱俗的环境。

《污染的尽头》 作者/Thijs Biersteker (荷兰 )烟头对自然界中的影响通过水泵进入周围水中,当观众靠近安装时,液体流动速度会减慢。作品揭示了小而有害的废物对于自然界的影响,鼓励人们采取行动。

《城市迷彩》 作者/刘勃麟 (中国)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掩盖了人类本身,人变成自己所创造的世界家园的附属品,成了“隐形人”。作品立足于探讨人类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思考城市环境如何影响人们的生活。

猜你喜欢
自然界污染人类
自然界里神奇的“干饭人”
自然界中的神奇香料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自然界的一秒钟
人类第一杀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例说“自然界的水”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