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实现模式

2019-12-25 01:17倪宇王亮
西部学刊 2019年15期
关键词:外化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倪宇 王亮

摘要:在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通过不断尝试和总结,努力探索其实现模式。作为其实现模式,内化是经过认知、情感、信念和意志等四个环节对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而外化是内在价值观的现实践行。在理清楚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与外化关系的基础之上,通过制度保障、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等具体路径,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地入脑入心,转化为大学生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外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19)15-0079-03

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最深层次的要素[1]。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提出“三个提倡”,用24字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同志强调:“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高校作为立德树人的主战场,是培养未来社会中坚力量的主要领地,也是思想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必须起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引领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不仅关乎高校学生自身未来人生的良好发展,更关乎祖国的稳定和发展大势。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该不断尝试与总结,进一步深入探索科学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模式,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良好的道德保障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与外化的关系分析

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高校要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2]。高校育人的目的在于将教育内容科学而持续的内化为学生的主观愿景和意识,并将这种愿景和意识外化为实践行动,既强化学生内在思想,又产生外在良好的行为效果。内化与外化既是两个阶段,也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在引导教育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有着不同的地位和作用。

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通过主体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即通过知、情、信、意、行诸要素的发展转化而实现的[3]。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既要重视内化作为基础,也要重视外部环境的效用,使之真正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日常学习、生活的基本遵循。

(一)内化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成功培育

思想支配行为,决定人行为的方向与计划。只有让大学生发自内心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做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因此,必须首先解决内化问题,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学生的主观思想意识,使之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思想内容与价值要求,自觉将其作为人生理念与行为准则,成为“可爱、可信、可贵、可为”的人。内化需要处理好认知、情感、信念和意志四个环节,需要教育者与大学生双方共同努力。

第一,认知是内化的基础。所谓认知就是指学生通过观察与感知,把认知对象与自身已经形成的价值体系进行对比衡量、矛盾对抗融合,形成以真善美为基本评价标准的主观判断与评价,形成自身新的观点体系。在这个过程中,首先得考虑如何引起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关注,以当代大学生喜爱的方式把他们聚起来,最好形成一个讨论场,使其主动“勤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们注意力集中起来以后,在“勤学”基础上实现“明辨”,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度辨析与理解,这样以来,大学生既能够以自己的语言进行解释阐述,又能准确把握其精神实质,还能学以致用、融会贯通。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的基础上,实现内在修养与现实的结合,真正形成自身原有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

第二,情感是内化的助推剂。情感是一种感性因素,但是这种感性因素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因素,想要让大学生主观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情感上打动是十分必要的。在外在价值观念、知识体系成为个人理念的过程中,既需要充分而深入的思考,也需要情感上自身的深刻体验与感受。要让广大大学生深刻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个人幸福生活的重要意义,感受这一理论指导对其现实生活的重要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善美与个人的价值追求结合起来,使广大青年学生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情感评价,从而加深认同感。

第三,信念是内化的精神动力。信念是在认知和情感的结合下,形成的一种坚定信仰。信念形成需要深刻的认知与积极的情感认同相融合,这对于宣传教育者来说,需要把握好目标群体大学生的知识层次、时代情感认同等基本情况,从而既全面覆盖、有机融入,又合理区分层次,切实掌握好特殊性,升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年学生中的感召力。同时把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既加强理论教育,又强化实践育人,把“修德”与“笃实”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只有促使青年学生不断理解、选择、认同,才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自己的东西。

第四,意志是内化的坚强保障。在内化为大学生主观信念的过程中,信仰的践行需要强大的意志与毅力。在不断地升华中,一次次的反复思考、辨析、践行,持之以恒的毅力起到了调节、调控的作用。大学生只有拥有强大的意志,才能把经过认知理解、情感认同形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信念付诸于实践,通过实践的考验再次强化内心的信念,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二)外化是大学生社会主義核心价值观的现实践行

内化的成功实现并不是最终目的,内化的目的与落脚点是外化。外化不但是内化的目的,而且是内化成效的检验,更是内化成果的升华。外化,就是个体的主观意识转化为一定的外在表现行为,然后在反复的锻炼与检验中形成一种行为模式,进而产生优良的行为成效的过程。只有当青年学生在深刻认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自身价值体系,并主动承担、传播和践行,为“四个全面”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成功实现而努力奋斗的时候,宣传教育的目的才算真正实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是一个内化到外化的过程,是在社会大环境前提下,知、情、信、意、行等诸要素辩证运动的过程。基本认知是一个开始,要实现内在认同还需要经过“情”“信”的强化,加上“意”的反复锤炼,以行为展现作为价值观形成循环链的本次终结与再一次开始。因此,高校推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项工作,要密切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成长成才的实际需要,按照育人为本、铸魂为基、全面覆盖的原则,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入育人的各项工作、各个环节,实现提高认知、丰富情感、树立信仰、锻炼意志的育人目标。

因此,必须理顺内化与外化的辩证关系,外化的开始就是内化于心,内化的成果就是外化于行,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既要解决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又要切实处理好把已入人心的观点、信念转化为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践行,只有把内化与外化统一起来,才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落实。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与外化的成功实现路径

在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各样外部社会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因此,要充分注重外部环境的建设,营造一定的教育氛围,充分挖掘可以利用的因素和现实条件。在具体操作层面,可以通过以下路径不断地内化与外化,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

(一)加强制度保障,系统设计长效机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基本遵循。要使其获得广泛认同,就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立法、政策制定、具体法律制定,贯彻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实践中,形成社会化的法治精神与文化。高校也要将其基本内容、要求和精神,贯穿学校教育教学的始终,持续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型教學以及慕课改革创新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有机融入各门思政课课程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并生动体现在学校日常管理的方方面面,切实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祖国下一代的心中生根发芽。加强网络新媒体制度建设,打造健康网络传播平台,为大学生健康成长营造风清气朗的网络环境。

(二)加强教育引导,团结巩固教师队伍

团结、引导好高校教师。高校教师处在教书育人、科学研究、文化传播的最前沿,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教育过程中可以起到精神向导作用。想要成功实现社会主义社会价值观的内化与外化,就要抓好高校教师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哲学社会科学队伍,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组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梯队,在校园内外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社会价值主导与个体价值选择是一个博弈的过程,面对当下青年学生认知的多元化,必须加强高校教育教学的长效机制设计。首先,面对分众化的学生群体,必须加强教育的针对性,高校教师要实现自身理论功底的强基固本,敏锐关注学生思想取向,对标学生关注点提炼设计教学问题;其次,创新教学方式,加强师生共同探究,促进学生课堂表现,使其自主分析社会问题,以符合学生群体主体习惯的方式润物无声地激发关注点,引导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与探究;最后,构建平权化教学关系,把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思想贯通结合起来,实现角色、情感、话语语境的双向转换,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双向教育效果。

(三)加强舆论宣传,构建新媒体传播体系

当代大学生多为“90后”甚至“00后”,这个群体生长在“大数据时代”,是典型的“网络一代”,意味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贴近网络新媒体。面对大学生网络生活与现实生活的差异表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网络管理不同步等问题,必须整合育人资源,实现学生网络动态的互联互通、教育平台的共建共享,构建全程全员全方位的网络教育模式。同时特别注重对新兴媒体的掌控,构建“微博”“微信”“微视”“微课堂”“微论坛”等传播教育平台,拓展“移动化”“视频化”“互动化”“文艺化”教育传播途径,形成时时处处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氛围。创造出大学生肯于浏览、勤于分享、乐于讨论的好文章、好段子,聚拢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学生骨干等体制内主流意见领袖,形成大力宣传与主动分享的网络互动状态,真正做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媒体教育落实、落细、落小,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增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与吸引力。

(四)加强文化熏陶,形成文化软实力气场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强化对学生的传统美德教育,深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校园文化为基本内涵,挖掘、创作并传播体现学校办学精神、价值理念的文化作品,利用校史馆、校园人文景观等,形成每个学校固有的文化气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传统文化节、文明礼仪讲座、诗词大会、读书读经典等系列活动,实现以文育人的目的。同时注重活动的思想性、艺术性与实践性,提高学生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的参与度、自主性和创造性。强化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开展选拔各类榜样,依托校长奖章、青年五四奖章、研究生学术之星、道德风尚奖等各类优秀学生评选活动,选树一批可亲、可信、可学的榜样人物和优秀集体,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营造创优争先、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加强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学习,增强广大青年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着重弘扬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元素,开展传统文化交流探讨活动,引导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进班级、进宿舍。

(五)加强实践养成,落实实践育人模式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在养成,贵在实践。首先是要为广大青年学生搭建社会实践平台,以全年不断线的运行机制深入开展实践育人工作,引导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组织大学生走出校门,参加社会调研与考察、公益与志愿服务等,正确认识国家前途命运和自身的社会责任。推动各级学科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术科技创新竞赛及科技服务等工作,用实际行动践行“科技报国、创新强国”的青春使命。组织形式多样的职业生涯教育活动,强化学生职业理想教育,营造“干一行、钻一行、爱一行”的氛围,激励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之中,鼓励学生在实习实践中增长本领,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当中。其次注重增强社会实践吸引力,通过讲座、动员、经验宣讲等形式,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和生活化。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N].新华社,2016-12-08.

[3]胡万霞,王洁,刘格.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内化与外化[J].教育与职业,2013(14).

猜你喜欢
外化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lothing is what you are 衣如其人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外化于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杭州模式”研究①——基于杭州市民公共文明行为的视角
德鲁大叔内化营销胜过广告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海外华语教材的文化“内化”
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努力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