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戏:掌中弄巧,戏里乾坤

2019-12-25 01:14槑槑
小演奏家 2019年11期
关键词:戏码戏台木偶

槑槑

小时候,一到春节我就到公爷街看戏,一看就是一天,《大闹天宫》《薛刚反唐》《罗通扫北》《八仙过海》等都是我爱看的剧目。那时,公爷街有好几台布袋戏,爱看哪台就看哪台。漳州人把台叫作“棚”,好的观众叫“好棚脚”,好的演员叫有“棚脚缘”,我便是布袋戏的“好棚脚”。

戏看得多了,便想自己演戏,开始时条件有限,只能用纸折人头,在折出来的人头上画脸谱。我最喜欢画关公、武松、孔明、姜子牙和秦叔宝,把纸人头套在食指上演,戏文和台词都是现编的,那时我自编的关公战秦琼经常上演,但观众只有我的妹妹们,她们不计较人物是不是同一时期的。

后来换了泥人头,那时漳州到处卖泥做的小人头,各式人物都有,大都是京劇脸谱,花一分钱就可以买到一个。

有了泥人头,我又觉得手指露在外面很碍眼,便想做戏服,布袋戏嘛,手要套在布袋子里才像样。母亲有一个针线筐,里面放着她做衣服剩下的零碎布块,母亲开始不给我,后来被我缠得没办法,便从中挑出几块好的收起来,其余的都给了我,我从此学会了做针线活。我最喜欢做的是战袍,五颜六色的布拼起来套在手上,手一转布便飘动起来,感觉十分威风。我还专门挑了几块白布给赵子龙做了一件战袍,我喜欢赵子龙,喜欢他在长坂坡救阿斗的故事,他大喝一声便能把敌人吓退三十里。我最不喜欢做女装,好在我的布袋戏中女性角色不多,我只做过两件女装,一件是梁红玉的,一件是穆桂英的。

我把做好的戏服套在泥人头上,用黑线捆好,然后一个个挂在我家窗台上。后来,母亲找来一个箱子,让我把“演员”们全部装起来。这个箱子就是一个剧团,不,是一个社会、一部历史,而我是这一切的指挥者,想想我在那么小的时候就能跨越时空随心所欲地指挥众多的历史风云人物,便觉得非常自豪。

后来我的“剧团”得到了老师的支持和鼓励,还有了一个合伙人,他是我的同班同学,家住在太古桥边的一座大杂院里,他母亲针线筐里的碎布大大丰富了“演员”们的服装。

我们第一次公开演出是在儿童节,地点在教室里。那时我们的教室是民房改造的,前面是门,后面是窗,临街屋顶上开两个大天窗,太阳透过天窗照在我们的戏台上,戏台则是用两张课桌叠起来的。那次演的是《燕青打擂》和《李逵下山》,戏是老师点的,故事是从小人书上搬来的,台词则是我们自己编的。

演出很成功,同学们不断地鼓掌,门口还站着好几个高年级的同学。我因为这次演出受到了老师的表扬,这是我在小学六年里所受的唯一一次表扬,我至今还记得当时老师赞许的目光。

后来,我们被推荐观看在漳州一中大礼堂举办的全市学生布袋戏汇演,那是一个令人难忘的夜晚,朦胧的月色下有几棵高高的玉兰树,从玉兰树下看礼堂,就像童话里的神秘城堡。

几年后,我考进了漳州一中,我的合伙人考进了省艺校芗剧班,几经辗转,他现在是省电视台的导演,我想我们当初的“艺术活动”对他的人生一定有所影响。

和现在的孩子相比,我们那时的玩法实在是太土、太原始了,但它给我们留下了温馨的回忆。

(黄三刀)

“咚咚锵,咚咚锵……”锣鼓声声,方寸舞台,掌中木偶,演绎大千世界。

布袋戏因演出使用的戏偶除头、手、足以外,躯体部分均用布缝制而成,形状酷似布袋而得名,又称“手指戏”或“掌中戏”。布袋戏起源于福建泉州,明末清初随移民传入闽东,与闽南、台湾布袋戏一脉相承,几百年来逐渐成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备受人们的喜爱。

我人生的第一场布袋戏

我出生在台湾,并在那里生活了六年,那里有我甜蜜的童年回忆,布袋戏便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熟悉的味道和旋律,似曾相识的场景和话语,都能带我回到那段最珍贵的时光。布袋戏是从父辈那代人开始流行起来的,也是我爸爸的最爱,记得当时还有部风靡一时的电视剧名叫《霹雳布袋戏》,但爸爸小时候家里并不富裕,买不起电视机,所以在庙会中和小伙伴们一起看布袋戏是他那时最大的乐趣。

小时候,爸爸一有时间便会带我去看布袋戏,每次庙会上必定会有个六角彩楼,里面上演着精彩绝伦的布袋戏。儿时的我总是期盼着庙会到来,盼着盼着,也成了生活的一种乐趣。寻寻觅觅,追溯儿时最美时光,在炫目的日影下,人头攒动的街道上,我坐在父亲宽厚的肩膀上看布袋戏,每每到了剧情高潮处,父亲随着人们一起欢呼,居高临下的我也会激动地扭动着身体,我们从白天一直看到黑夜,在橘黄色的灯光下,远处还有红黄蓝绿的光,那是低矮的屋檐上悬挂着的彩灯,如果你站在远处看,眼前便会出现一幅流动着的风俗画。一声声吆喝声更增添了看戏的乐趣,有叫卖蚵仔煎、甜不辣、烧仙草、爱玉冻等等的,地道而不乏创意的美食挑逗着味蕾,而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伴着夏夜里的蛙虫鸣唱吃透心凉的冰棍和在寒冬腊月吃热气腾腾的烤红薯。

每次看完布袋戏,我都会一边吃着美味的小吃一边和爸爸慢慢散步回家,爸爸总会用他的大手扣住我的小手,哼唱着闽南童谣,他也会给我讲故事,但我总嫌弃他带着闽南口音讲得不生动。待我长到爸爸的肩膀无法承受我的重量时,爸爸便开始给我讲他的人生经历和各种待人处事的道理,每每讲到这些,我像被施了魔法,总是贪婪地品尝着这份独属于我的心灵鸡汤。

时至今日,我才发现父辈的人生经历对我们来说其实是一笔丰厚的财富,他们从一条清澈晶莹、欢快流淌的小溪,在时间的延展中渐渐幻化成一条宽阔而厚重的河流,他们曾经的成功与失败、快乐与忧伤、探索与彷徨,就像闪耀着的航标,时刻提醒我们在人生长河中规避那些暗礁、激流和险滩。

再回到家乡,故地重游,在岁月的蹉跎中,原来的平房已翻新成三层小楼,不过仍然不减神韵,行走其中,看窄巷,赏旧招牌,一切井然有序,唯独不见的是那陪伴我童年的布袋戏彩棚车。如今,在网络技术的冲击下,以布袋戏这种戏剧形式出现的表演和节目越来越少见,布袋戏变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也只是偶尔在剧院上演。

我手中握着回忆中的吉光片羽,想要追溯从前我和爸爸共同的记忆,以此找回我们的初心。

(张芷榆)

布袋戏:我和爸爸的共同记忆

我的曾祖父创建过一个提线木偶班,父亲先后跟泉州、塘东和深沪的几位乐师学过艺,解放前在李荣宗布袋戏班当鼓师,也经常表演家传的提线木偶戏。小时候,我看到别人吹笛拉弦就非常羡慕,有一次姐夫送给我一张青蛙皮,我便把青蛙皮绷在竹筒上,装上弦丝,一把京胡就做好了,于是开始自学京胡。有一次,我在学校的文艺晚会上演奏了一首曲子,受到了老师的表扬。我家还有一把没了蛇皮的三弦,我便找来一张水泥袋绷在弦鼓上,装上弦,竟可以发出声音,于是又开始自学三弦。

我们村里有一位金莲升高甲剧团的师傅,名叫蔡文坛,得过华东军区乐师奖,后因病回家疗养。我曾向我堂叔蔡宜相学过几首南音,有《班头爷》《孤栖闷》《献纸钱》等,文坛师父细心地帮我纠正咬音、吐字、旋律和节拍。经大师指教,我进步了很多,凡有演出都会受到赞扬。1957年3月,文坛师父又介绍我到厦门鹭艺木偶剧团跟董欣希学布袋戏,师祖是永宁全。

文坛师父经常带我到厦门各个弦管乐团演唱,那时我的音域宽广,木偶剧团的一位前辈说我唱的曲可媲美金风南乐团的白丽华老师,真是过誉了。每次唱曲回来,文坛师父总会严厉地指出我唱得不好的地方,还让我清唱一遍,有时会边弹琵琶边唱,一出现差错便对我一顿训斥,但我明白若无寒冰冻,怎得梅花香?

学布袋戏主要靠自学,师父只教基本功,之后就要自己钻研。道白先是跟着念,过后要自己体会其中的咬字发音和高低长短,我将其归纳为“抑扬顿挫明句读”七个字,万变不离其宗。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非常用功,比如学剧目,主要靠笔记,今晚演,明天记,不懂就问,有时师父心情不好,我便不敢再问,这个剧目就丢了,现在至少有三十个剧目知其名而无其实,也无处请教,非常可惜。

1960年,漳州木偶剧团来到厦门,在我们剧场演了五六天,我借此机会向陈南田前辈学习了练功的方法,后来又随陈中南前辈学习,他传授了我很多剧目,我本想拜他为师,但他说天下一师无二师,其他就是师友,互相学习。

除了前辈们教导外,父亲也教了我很多,尤其是曲牌部分。学海无边,虽说唯师是教,但我觉得无处不师,发现别人的长处,不苛责人家的短处,总有可学之处,所以教过我的老师不胜枚举。

后来,我从剧团独立出来,自己亲手雕刻木偶、缝制服装,慢慢制作出近七十个木偶。有孩子对布袋戏感兴趣,我便认真地教他们,前后场都教,再后来孩子们长大了,纷纷从事了其他行业。

如今,我每天养鸡种菜倒也有些脱俗,但是人离舞台,心系布袋戏。布袋戏的一些剧目是先辈们经长年累月流传下来的,若从此失传未免太可惜,于是在朋友的鼓励下,我将109个剧目,约90万字,用宣纸毛笔书写,分成五卷,布面装订,想将它留在世上,里面很多剧目都是世上绝无仅有的,如《唐寅磨镜》《唐寅答诗》《四才子》《月台梦》等。

布袋戏是综合艺术,表演时需要乐器配合,只培养演员而不管后台音乐,传统戏就演不起来,如后台的南鼓是有章法的,鼓谁都打得响,但要合规范并不容易。所谓传承,不能说制作一些木偶,甚至学几招杂耍,就叫传承,殊不知杂耍是剧目花絮,戏剧变化才是内蕴。随着剧目的世代流传,布袋戏剧种也依赖这些传统剧目生存于民间,传承至今。

(蔡用笔)

我的布袋戏生涯

国粹传音

木偶  布袋戲木偶由身架和服饰构成,身架包括头、布身、手、腿、鞋,高度约三十厘米。就传统布袋戏而言,一个布袋戏班起码要包含五大类戏偶,分别是生、旦、净、末、丑,并由此衍生出更多的角色,如花脸、神仙、精怪与杂角等。

表演  布袋戏表演可分为前场和后场:前场由主演及助演组成,主演负责全场口白并操作主要角色,助演协助主演操作部分戏偶及搬置道具;后场包括唱曲艺人与演奏乐器的乐师。演出时,技艺高超的操偶师们在幕后一边用手熟练地操作戏偶,表演各种细腻的动作,一边还要为各种人物配音。

戏台  布袋戏演出的戏台具有前台观众与后台操偶师之间的隔离功能,同时提供演出需要的舞台布景。布袋戏发展之初,戏台都较为简陋,多是以扁担和布搭起来的简易戏台,后随着布袋戏的发展,戏台也变得精致复杂起来。早期的布袋戏戏台就是四角棚,有四根柱子,中间的大厅是木偶活动的舞台,面向观众有一面布屏,起到遮掩的作用,后来慢慢加入木雕技术和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演变成六角棚戏台,又称“彩楼”。六角形舞台的设计使得舞台的空间及视觉表现效果更加多元化,且戏台本身就是一件木雕艺术品,其造价昂贵,搬运不便,因此并非所有戏班都能配备。

操偶师  操偶师操控木偶时主要靠食指和拇指,食指放于木偶头中,拇指和其他三根手指则放入木偶的两只手内,因此操偶师首先必须练好劈指、抖手、腕功、臂功等基本功。布袋戏通常由单手操控,因此传统布袋戏操偶师可一人操纵两个木偶进行文戏表演,技艺高超的操偶师两只手甚至可以同时进行木偶的跑、跳、抛、武打等武戏表演。此外,布袋戏因角色各有不同,表演时操偶师要根据角色展现出不同的手势、步伐和动作,最厉害的是,在布袋戏演出中还会出现表演者兼口白,更甚者包办后场音乐的情况。

戏码  布袋戏盛行之初,表演形式相对简单,演出戏码以即兴表演为主,例如闽南或台湾早期流行的跳八仙等没有口白的迎神演出,后来表演内容渐渐讲究起来,出现了戏码,如《四锦裙记》《乌袍记》《喜鹊告状》等流传至今的正本,而布袋戏主流则是以武戏、历史演绎为主的小说戏码,其中尤以《三国演义》《西游记》《封神榜》等章回小说改编的戏码最受观众喜爱,亦有一种演出戏码几乎都以口白对话为主,且没有唱腔辅佐,与我国其他传统戏剧截然不同。

剧本  布袋戏虽有戏码却没有剧本,这是因为布袋戏的传承者重在布偶操纵技巧与后场音乐配合,演出的剧本大多靠口耳相传,或是剧团请说戏先生来跟操偶师讲述故事内容,再由操偶师上场发挥,因此布袋戏的传统剧本保存极少。

出场诗  通常布袋戏中的主角出场时都有自己的出场诗,因其通常为四句五言或七言古诗的闽南语念白,也称“四念白”。从戏剧表演方面来说,出场诗称得上是布袋戏演出的最大特色,念白时一般会拉长语音,并注重语调旋律,起到让戏剧角色自报身份的作用,其文言式的遣词造句也能体现木偶的身份和性格。

口白  在布袋戏演出中,后场的口白师傅包办了戏中所有人物的对白与念白。口白师傅必须具备男女老幼不同人物的音色、讲话风格甚至不同地方口音的技巧,还要有深厚的文学造诣和音乐素养。

音乐  传统布袋戏的伴奏有北管和南管两种音乐风格,根据乐器的不同可分为文场和武场,武场指只有节奏而无音高的打击乐器,如锣、鼓、钹等,文场指有音高变化的拉弦、弹拨、吹管乐器的演奏,包括二胡、唢呐、月琴、笛子等乐器。

“十指能说千古事,双手弄出百万兵。”布袋戏是一代人的记忆,它凝聚了传统戏曲的精华,以通俗易懂的唱腔呈现出一个个精彩的历史典故,演绎出一段段脍炙人口的佳话。我们期待这项瑰丽的传统艺术能够得到良好的保护和传承,也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看懂并领略这项传统艺术的独特之处,并持续传承、改善和发扬。

布袋戏小知识

猜你喜欢
戏码戏台木偶
驻足山塘古戏台,体验繁华新风尚
木偶奇遇记
观林家嘴村萝卜坯戏台
圆明园戏台考
Dramatic
小木偶找智慧
戏精大闹开学季
杜潘芳格的诗(二首)
木偶的眼泪(一)
木偶复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