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骨超声对肩痛患者的影像学研究

2019-12-25 01:21周强
中外医疗 2019年30期
关键词:肩痛

周强

[摘要] 目的 探讨对肩痛患者实施肌骨超声检测后获得的临床效果。 方法 方便选择该院2018年4月—2019年3月收治的50例肩痛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依据年龄的不同进行分组,分别设为A1组(青年组≤44岁11例)、A2组(中年组45~59岁 22例)以及A3组(老年组 ≥60岁 17例);针对所有患者临床均选择肌骨超声方法完成疾病诊断,就诊断结果展开统计分析。 结果 所有肩痛患者疾病中,喙突下滑囊炎、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肩锁关节退行性变、肩胛下肌肌腱病变、肩峰下滑膜炎、肩峰下撞击征阳性、冈下肌以及小圆肌肌腱病变、冈上肌肌腱病变患者、粘连性肩关节囊炎在A1组的发生率分别为16.67%、8.33%、8.33%、25.00%、75.00%、25.00%、8.33%、33.33%、8.33%,A2组的发生率分别为34.62%、27.27%、40.91%、31.82%、72.73%、45.45%、4.55%、72.73%、18.18%,A3组发生率分别为30.00%、25.00%、40.00%、25.00%、65.00%、30.00%、10.00%、70.00%、25.00%。A2组以及A3组肩痛患者肩锁关节退行性变发病率以及冈上肌腱病变发生率均高于A1组明显(P<0.05)。 结论 肩痛患者于临床接受肌骨超声诊断,对于疾病类型可以有效明确,并且不同年龄患者在部分疾病患病率方面存在差异,从而可为肩痛患者早期确诊以及对症治疗奠定基础。

[关键词] 肌骨超声;肩痛;影像學研究

[中图分类号] R445.1;R6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9)10(c)-0190-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musculoskeletal ultrasound in patients with shoulder pain. Methods 50 patients with shoulder pain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8 to March 2019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as experimental subjects. Grouped according to age, they were divided into A1 group (young group ≤44 years old 11 cases), A2 group (middle age group, 45 years old to 59 years old; 22 cases) and the A3 group (old age group ≥ 60 years old and 17 cases); for all patients, the musculoskeletal ultrasound method was selected to complete the disease diagnosis, and the diagnosis result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Results All patients with shoulder pain, sacral bursitis, biceps femoris tendinitis, acromioclavicular degenerative changes, subscapularis tendonopathy, acromial uveal inflammation, subacromial impingement positive, the incidence of lower muscle and small round muscle tendon lesions, supraspinatus tendon lesions, and adhesive shoulder capsule inflammation in the A1 group were 16.67%, 8.33%, 8.33%, 25.00%, 75.00%, 25.00%, and 8.33%, 33.33%, 8.33%, the incidence rate of A2 group was 34.62%, 27.27%, 40.91%, 31.82%, 72.73%, 45.45%, 4.55%, 72.73%, 18.18%, 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A3 group was 30.00%, 25.00%, 40.00%, 25.00%, 65.00%, 30.00%, 10.00%, 70.00%, 25.00%. The incidence of acromioclavicular degeneration and the incidence of supraspinatus tendon lesions in A2 group and A3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A1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diagnosis of musculoskeletal ultrasound in patients with shoulder pain can be effective and clear for the type of disease, and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the prevalence of some diseases among patients of different ages, which can lay a foundation for early diagnosis and symptomatic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shoulder pain.

[Key words] Musculoskeletal ultrasound; Shoulder pain; Imaging studies

肩痛作为发生率具有显著性特点的一种退行性病变,其患病率同患者年龄表现为正相关。但是因为缺乏有效方法进行疾病诊断,临床通常误认为患有肩关节周围炎疾病而造成肩痛,从而往往无法对治疗的精准性做出保证[1-2]。在肌骨超声影像技术快速发展的情形下,针对肩痛患者在进行诊断期间,其应用率获得显著提升,其针对患者所患有的滑囊炎、肌腱炎、粘连性关节囊炎以及肩峰下撞击征等系列疾病可以进行有效区分,从而对于肩痛诱因加以充分明确。该次研究方便选取2018年4月—2019年3月该院收治的50例肩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将针对肩痛患者进一步探究最佳疾病诊断方法,以此说明肌骨超声应用可行性。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择该院收治的50例肩痛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依据年龄的不同进行分组,分别设为A1组(青年组 11例)、A2组(中年组 22例)以及A3组(老年组 17例);A1组(11例):男6例,女5例;病程分布范围为7d~4年,平均病程为(2.05±0.23)年;A2组(22例):男12例,女10例;病程分布范围为8d~4年,平均病程为(2.09±0.25)年;A3组(17例):男9例,女8例;病程分布范围为9d~4年,平均病程為(2.11±0.29)年;观察对比3组肩痛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结果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所选患者均知情同意,且通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方法

对于收治的肩痛患者经过分组后,均选择飞利浦超声机器EPIQ7(高频探头18-5探头)展开疾病诊断。具体检查期间,协助患者进行坐位的选择,并保持面对检查操作人员。针对患者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在进行检查期间,需要轻微内旋患者的肩关节,之后保证90°肘关节屈伸,保持掌心向上,于肱骨小结节同大结节之间明确肱二头肌长头肌腱,之后于短轴方向以及长轴方向展开对应检查。在对患者肩胛下肌肌腱进行检查期间,需要外旋患者肩关节,同胸壁位置保持上臂紧贴,控制90°肘关节屈曲,之后保持掌心向上,于短轴方向以及长轴方向对患者肩胛下肌肌腱进行观察,并且对小结节上附着点进行明确[3]。将肩关节进行被动内旋以及外旋,针对患者喙突下滑囊以及肩胛下肌肌腱活动进行动态观察,在对患者肩锁关节进行检查期间,需要在患者肩锁关节额状面将探头安置,之后从前往后对患者肩峰以及锁骨进行观察。在对患者冈上肌肌腱进行检查期间,要求肩关节依次做后伸、内收以及内旋操作。肘关节保持屈曲状态,于短轴方向以及长轴方向分别对肩峰下滑囊以及冈上肌肌腱进行观察[4]。在对患者肩峰下撞击征进行检查期间,在患者肩峰外侧缘将探头额状面安置,在患者肩关节外展后,能够发现肩峰下冈上肌肌腱以及滑囊呈现出滑过受阻现象。在对患者小圆肌肌腱以及冈下肌肌腱进行检查期间,手放置在患者对侧肩,在患者盂肱关节将探头安置,之后对患者小圆肌肌腱以及冈下肌肌腱分别进行观察[5]。将超声探查深度增加,以确保患者后盂肱关节可以充分显示,在针对患者肩关节进行进行内旋以及外旋期间,需要于长轴方向针对患者关节囊、盂肱关节以及盂唇等系列结构加以观察[6]。

针对超声影像表现进行分析发现: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呈现出边界不清、肌腱增粗以及腱鞘内积液特点,在进行探头按压期间,表现出严重局部疼痛症状。滑囊炎:滑囊壁表现出程度不同增厚,于内部发现低回声液体、无回声液体。肩袖肌腱病:呈现出受累肌腱增厚的特点,内部回声表现出不均匀以及减低的现象;钙化性肌腱炎:在患者肌腱内部可以发现钙化灶,主要体现为冈上肌肌腱受累方面。肩锁关节退行性变:呈现出关节积液、肩锁关节骨质增生以及关节面骨皮质不平滑的现象。肩峰下撞击征阳性:在患者肩峰下表现出肱骨大结节滑过受阻,从而导致二者间呈现出软组织被挤压的情况。粘连性肩关节囊炎:肩关节呈现出外旋受限、被动外展,患者肱二头肌长头腱呈现出腱鞘积液,盂肱关节呈现出活动度下降。

1.3  统计方法

对于所有肩痛患者的诊断结果,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展开数据分析,计数资料(各疾病类型发病率)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肩痛患者疾病中,喙突下滑囊炎、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肩锁关节退行性变、肩胛下肌肌腱病变、肩峰下滑膜炎、肩峰下撞击征阳性、冈下肌以及小圆肌肌腱病变、冈上肌肌腱病变患者、粘连性肩关节囊炎在A1组的发生率分别为16.67%、8.33%、8.33%、25.00%、75.00%、25.00%、8.33%、33.33%、8.33%,A2组的发生率分别为34.62%、27.27%、40.91%、31.82%、72.73%、45.45%、4.55%、72.73%、18.18%,A3组发生率分别为30.00%、25.00%、40.00%、25.00%、65.00%、30.00%、10.00%、70.00%、25.00%。A2组以及A3组肩痛患者肩锁关节退行性变发病率以及冈上肌腱病变发生率均高于A1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临床针对肩痛患者在进行影像学诊断期间,肩关节肌骨超声方法的有效应用,呈现出较高的特异性、敏感性以及准确性,并且表现出经济高效、操作便捷、动态观察以及简单无创的优点,于肩痛疾病诊断期间表现出较高的适应性[7]。

对于肩痛患者而言,诸多表现出单侧肩痛,此类患者如果未经明确诊断,造成疾病延误,最终往往会呈现出慢性病程以及不良结局,对此针对肩痛患者在进行影像诊断期间,肩关节肌骨超声表现出显著的适应性[8]。

对该次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发现,所有肩痛患者疾病中,喙突下滑囊炎、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肩锁关节退行性变、肩胛下肌肌腱病变、肩峰下滑膜炎、肩峰下撞击征阳性、冈下肌以及小圆肌肌腱病变、冈上肌肌腱病变患者、粘连性肩关节囊炎在A1组的发生率分别为16.67%、8.33%、8.33%、25.00%、75.00%、25.00%、8.33%、33.33%、8.33%,且A2组以及A3组肩痛患者肩锁关节退行性变发病率以及冈上肌腱病变发生率均高于A1组。这与王其响等[8]学者在相关研究中得出,≤44岁的青少年人群,其肩痛发生率中,喙突下滑囊炎18.12%、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9.05%、肩锁关节退行性变18.64%、肩胛下肌肌腱病变22.01%、肩峰下滑膜炎68.33%、肩峰下撞擊征阳性17.35%、冈下肌以及小圆肌肌腱病变6.12%、冈上肌肌腱病变患者29.68%、粘连性肩关节囊炎6.05%明显低于其他年龄段人群,与该文所得结果相近。从而证明肌骨超声的有效应用,对于肩痛患者疾病诱因可认真分析,从而对于疾病的早期确诊以及及时治疗提供依据,促进肩痛患者的病情康复。

综上所述,肩痛患者于临床接受肌骨超声诊断,对于疾病类型可以明确区分,并且不同年龄患者在部分疾病患病率方面存在差异,最终为肩痛患者早期确诊以及对症治疗,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邵薇,管敏,许光瑜.肌骨超声在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3):96-98.

[2]  胡兴越, 施爱群, 李永祥,等.偏瘫后肩痛患者肌肉骨骼超声及理学检查结果相关性分析[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7, 39(1):17.

[3]  曹洪丽,陈林,郑拥军,等.超声在肩关节疼痛诊治中的应用进展[J].老年医学与保健,2018,24(5):545-548.

[4]  代月娥,林涛,刘柳,等.超声引导下颈脊神经后内侧支射频热凝在慢性颈肩痛的疗效观察[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8, 24(9):671-675.

[5]  贺涓涓,窦祖林,解东风,等.肌骨超声影像分析肩痛患者流行病学及影像学特点[J].中国老年学,2017,37(22):5668-5670.

[6]  杨月华,符建,徐小青,等.超声引导下肩胛上神经脉冲射频与神经阻滞治疗慢性顽固性肩周痛的疗效分析[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8,27(7):665-668.

[7]  魏爽, 吕江红, 廖志平,等. 肌骨超声在偏瘫肩痛软组织损伤诊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6, 31(4):482-484.

[8]  王其响,巩尊科,王世雁,等.肌骨超声在脑卒中后偏瘫肩痛软组织病变的量化评定[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8,38(1):96-101.

(收稿日期:2019-07-29)

猜你喜欢
肩痛
观察脏腑经络辨证针灸干预对中风偏瘫后肩痛患者康复水平的影响
偏瘫后肩痛肩关节肌骨超声征象与疼痛程度相关性研究
肩痛≠肩周炎!一起来正确认识肩周炎
深度温热灸法治疗脑卒中偏瘫肩痛的临床观察
临床肩痛病的情况调查
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
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生活质量现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肌内效贴治疗脑卒中相关肩痛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强化肩胛带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疗效